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汴京生活日志 >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

汴京生活日志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

作者:清越流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20:42:14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沈丽姝和小伙伴们扩充了人手, 拉长了一倍的工作时长,大家又还没学会摸鱼摆烂,一到营业时间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搬砖, 因此他们的营业额翻倍, 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两天就能轻松突破三位数。

这样的成绩让大家精神振奋,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都没能消磨他们的意志, 小伙伴们看着两三天就要去钱庄换一次银子的大箱子,每天都斗志昂扬, 充满了能量。

但沈丽姝却不是很满足的样子, 这天记完账,她的神情颇为严肃“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小伙伴本来还在欢呼庆祝, 一听都有些紧张不安, 有人急吼吼的问,“怎么, 是算错账了吗”

沈丽姝摇摇头, 直接把他们的专用业绩本打开展示道,“你们有没有发现, 自从去了庙会,这上面就只有我的名字了”

小伙伴们面面相觑, 纷纷表示没毛病, “庙会那边又没有酒楼茶馆的, 需要我们去送东西上门。咱们摊子上一直是姝娘你在招待客人,有什么赏银, 自然也都算你的。”

徐虎又补充了一句, “除了上回那只装着六两金子的荷包, 姝娘这两日得的赏银也不多, 每次最多几百文而已。”

沈丽姝震惊的看着他,“表哥你飘了,几百文居然是而已”

徐虎“我不是我没有,我的意思是几百文赏银,奖金也就是几十文,咱们每天工钱都一百文了,倒也不必盯着这个。”

小伙伴们都很赞同徐虎的意见。

沈丽姝也觉得大家脚踏实地、不贪心冒进是好事,但还是忍不住发出了灵魂拷问,“可是上回发的工钱和奖金中,工钱具体是多少”

众人无言以对。

不算最晚加入的沈四伯,他们上一回业绩最低的沈大山,都有三千几百文,大头都是靠赏银,真正工钱大概连零头都够不着。

若指望工钱赚这么多,他们得吭哧吭哧干两个多月吧。

本来沉浸在赚钱喜悦中、还没想到这茬的小伙伴们,被她说得有些慌了,这时身为长辈的沈四伯难得插了一嘴,“那个奖金算是意外之财,有当然很好,没有我们也不亏,每天一百文,上哪找这么好的事做”

大家一听沈四伯说的有理,又纷纷附和他的观点去了。像极了随风摇摆的墙头草,都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沈丽姝一时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郁闷。

但大家这么个不争不抢的性格,对她最有利,就不做那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了,她点头道,“是这么个理,但咱们换到庙会上摆摊,比在夜市要多累两三个时辰,就算没有了赏银,待遇也不能差太多,我认为可以把每日工钱提到两百文,庙会二十多天,那等这个庙会过完,每人都有五贯左右的工钱,也不辜负咱们过年期间还要披星戴月的辛苦了。”

一言不合又要加工资,又是翻倍的加钱,让才共事半个月、对她有财一起发的作风了解还不够深入的小伙伴们,又一次目瞪口呆。

沈丽姝单方面表示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等这次庙会落幕,再视情况发一笔奖金,差不多就可以了。”

是时候启动年终奖制度。

她还是那句话,自己吃肉,也要保证小伙伴们都能喝到香喷喷的肉汤。

说到这里,沈丽姝对沈文殊和两个小表弟们说“你们的工钱也翻一倍,每天一百文。”

沈进殊看着哥哥们都赶上了加薪的好事儿,他也彻底坐不住,眼巴巴问“阿姊,我呢我呢”

沈丽姝故作沉吟,“那你也加二十文吧。”

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

她没有解释为什么大家的待遇都翻倍,唯独他只能加一半工钱,就是想看看冤种弟弟的反应。

然后就看到沈进殊好像捡了什么大便宜一样欢天喜地,小脸上的笑容,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加的工钱比他们加起来都多了。

沈二弟的同学平时多么“斤斤计较”、“难以打发”,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何时见过人精似的小家伙这么傻白甜

徐鹭都忍不住替大家问出了心声,“二弟,我们都翻倍,你只多了二十文,不觉得失望吗”

沈进殊挺着小胸脯一脸骄傲,“我也翻倍了啊,我跟你们一起串菜,每天二十文,现在都四十文了呢”

这道题竟然没难住他,沈丽姝不由欣慰的摸了摸弟弟的狗头,“小脑瓜子反应还挺快。”

其实对于林夫子十分好看二弟走科举这件事,她至今都没多少真实感。

沈丽姝不是不希望弟弟们都有出息,主要是不相信所有好事都能落他们家。

自己才小伙伴们搞个日进斗金的大生意,眼看着就要发家致富奔小康了,然后满打满算才上学一个月的弟弟,就展现出了天才一般的读书资质,这是不是有点太夸张

这么下去,沈丽姝都要怀疑自己拿的不是种田剧本了,毕竟冤种弟弟上学一个月就让启蒙先生惊为天人、哭着喊着求他考科举这种效率,接下来岂不是十岁中秀才,十五考举人,二十不到成为状元走上人生巅峰她就该考虑自己是嫁高门还是嫁世家了,分分钟从种田换成宅斗赛道。

那画面太高能,沈丽姝想想都头皮发麻。

她还是更喜欢自己创业当老板的感觉。拒绝去想另一种可能。

但她最近有暗中观察二弟,越来越能理解林夫子的评价,小家伙确实有点天分和悟性在身上,堪称一点即通,要是生在现代,大概就是那种上课随便听听都能考高分,一旦认真起来就是所有任课老师大宝贝的学生,每个班上都有一两个。

很强,却也不是次次都能考第一名。

就像她家二弟,也没有聪明到被当成妖孽的地步,还是避免不了被哥哥姐姐们忽悠成铁憨憨的命运。

从这个角度,沈丽姝反而更能接受弟弟们都要考科举这件事。

大弟勤奋好学、天赋却普通,二弟聪明敏捷、论耐力多半比不上他哥,就这哥俩要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可别指望十年八年就上岸什么的。

且熬着吧。

这个家还是得指望她。

沈丽姝觉得自己又充满了斗志。

而小伙伴们,嘴上说着姝娘给得太多他们惶恐什么的,身体却很诚实的被金钱打动了,每天越发热火朝天的奋斗在搬砖第一线,导致烧烤摊业绩屡创新高。

这天,那位挥金如土、堪比散财童子的锦衣少年,又来照顾他们的生意了,脚边还跟了个粉雕玉琢、穿得也十分花团锦簇的奶团子。

金主小哥哥一个人出场,随行排场就足够夸张了,如今带上这个奶团子,随从却不止翻了一倍,身后浩浩荡荡跟了几十号人,从丫鬟小厮老妈子,到车夫侍卫,各类职能全备,几乎能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

两位金尊玉贵的小祖宗,分明可以安安稳稳坐马车里,等底下人将看中的东西双手奉到跟前,他们非要亲自迈着小短腿来烧烤摊面前点菜。

沈丽姝也不知道这都什么毛病,莫非是传说中的豪门少爷下乡体验民间疾苦

至少她可以确定,不管他们为着什么,都不会是看上她的美貌。

毕竟两位“贵客”的尊贵气质让他们气场看起来宛如两米八,再如何高大上,本质上仍是俩小屁孩,大的那个身高也就跟她差不多,按照男生发育年龄普遍比女生晚的规律,勉强算他们俩身体年龄差不多吧,小的那个可真是连奶膘都没褪,估计比她家二弟还小呢。

沈丽姝再自恋,也不能怀疑他们被她迷住了。

更何况就她瞧着,小朋友身后两位低眉顺眼、像丫鬟一般的姑娘,一个生得俏丽灵动、一个温婉清丽,真真是各有千秋、令人眼前一亮的美人,丝毫不比她差呢。

所以就算他们天赋异禀、小小年纪就懂得欣赏美女,看自家府里环肥燕瘦的美人们就行了,完全没必要专门来看她。

真要找个理由,说不定人家就是爱上这一口了。

他们的烧烤经营不算久,却俨然是汴京城里的一大特色,拥有一批忠实用户很说得过去。

榜一大哥是壕无人性了些,但对他们也是没的说,每次来了总要让自己大发一笔,沈丽姝自然也要投桃报李,用心、热心、贴心的为顾客服务。

然后,专心致志服务贵客的沈丽姝,听到满身富贵逼人的小团子奶声奶气的仰头喊十八哥,终于还是没忍住好奇,偷偷看了传说中的“十八公子”一眼。

好家伙,她以为自家爹娘已经够能生的了,这里竟然还有个十八公子,人丁是否过于兴旺了些

少见多怪的沈丽姝只看一眼就飞快收回视线,垂头默默消化这个惊人的事实去了。

完全不知道她这么隐晦的一瞥,也被当事人精准的逮个正着,对方也意味深长的瞥了她一眼。

一无所知的沈丽姝看着小伙伴们分了几批,才陆续把大顾客所需的东西烤好,她也飞快的算出来价格,“您好,诚惠五百六十文。”

大客户喜欢给砸钱是一回事,该报的价格不能乱报,做生意吃相可不能太难看。

大客户这次点的东西,比上次翻了一倍不止,也因此等了近半个小时才好。

沈丽姝确定两个小朋友肯定没这么大胃口,这玩意儿也不健康,身边这些人,估计也不敢让小祖宗真敞开肚皮来吃。

两次的菜单,应该都把随行人员的份也算进去了,所以这次会翻了一倍还多。

这让沈丽姝觉得,顾客看起来高不可攀,其实也挺平易近人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家教好。

不管怎么说,体恤下人,都是这个时代难得的品质。

这也是她都翻车过一回,还敢当面吃瓜的原因了。

如此暗中分析了一通,顾客身边的随从已经上前把香喷喷的烤串都打包好了。

是的打包,人家这次可谓是有备而来,沈丽姝还没办法给有需要的客户打包盒,他们就自备,还是散发着浓浓高贵气息的紫檀木食盒,多层豪华款式,一次就准备了两个,每个都要三尺高,足够把小主子要的烤串都打包起来,然后让人高马大的护卫拎着,他们边走边吃,干净卫生又保温。

只是这样的大手笔,又一次把沈丽姝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随着烤串打包完毕,钱也迅速到账,跟沈丽姝预料的一样,还是熟悉的荷包熟悉的味道,隔着布料一摸就知道,不出意外又是三颗金锞子。

果然这样的顾客,哪怕是社死也值得一盼,毕竟他多来几回,她别说是开店,买房的钱都可能凑齐了。

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一位大客户养活了一整个公司吧。

躺赢的感觉太美好了。

只不过沈丽姝幸福收小费的时候,还出了个小插曲,这次的荷包,是大客户亲手给的,大概是因为随从们忙着打包食盒,加上他们勉强算是打第三回交道了吧,几次接触证明他们都是本本分分的小生意人,也无需太过防范,对方就亲自上上前付账了。

沈丽姝不知道这些大家族的讲究,对这个举动便也没多在意,只面上做出一分受宠若惊的样子,加上暴富的喜悦,倒是让她脸上的笑容看起来格外真诚。

本来只是缠着“十八哥”问东问西、并不搭理外人的奶团子,仰头不经意间看到沈丽姝脸上灿烂夺目的笑容,大眼睛呆了一下,突然“屈尊降贵”跟她说话了,“我也有钱,临萱,赏她”

虽然依旧奶声奶气,这主子的派头却十足,甚至比他“十八哥”还骄傲些。

眼看着随着奶团子的话落音,身后那位俏丽非常的丫鬟就要上来掏钱,沈丽姝不是贪得无厌的人,她手里正拿着大客户给的荷包,再收一笔巨款,连她自己都觉得有点过分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她不由得委婉的谢绝道,“多谢小公子厚爱,这位公子已经给付过账,很不必再给了,二位若是喜欢,不如下回再赏面。”

她也就是顺口说了句欢迎下次光临,不想小朋友第一次被拒绝的小朋友当真了,点了点小脑袋,傲然道“行,小爷下回再来。”

第一次亲耳听到“小爷”这种中二气息十足的自称,还是从软绵绵的奶团子嘴里说出来,沈丽姝发出了没见过世面的惊叹,下意识就接道“那就恭候大驾了。”

小朋友只当这个穿得灰扑扑不起眼、但还挺有意思的人,是彻底被他的气场征服了,越发扬起小下巴,只骄傲的给了鼻音以示回应。

他的“十八哥”翘了翘嘴角,大概被这一幕逗乐了,心情不错的拉了一把弟弟,“走了。”

俩小祖宗挥一挥衣袖,带走了一大片随从,也让沈丽姝他们的烧烤摊面前突然变得空旷无人。

本来在这两位贵客到来之前,小郎君烤肉依然是这一带最热闹的摊子,没有之一。但当几十号随从拥簇着两个高贵不可侵犯的小少爷靠近,等在前面的顾客们有一个算一个都脚底抹油溜了。

在城里混最要紧就是看眼色,一顿烤肉不吃死不了人,一不小心得罪贵人,全家跟着遭殃,惹不起惹不起,看到这类人,最好有多远跑多远。

就是因为跑的太远了,贵客离开,他们也没这么快迅速聚拢过来。

好在沈丽姝他们又发了一笔财,丝毫不在意这点小损失。

大家反而趁着还没几个顾客,争分夺秒朝沈丽姝挤眉弄眼“姝娘,荷包”

还有人暗中比了三根手指。

沈丽姝点点头。

小伙伴们喜出望外,觉得浑身又充满了干劲,便一鼓作气把剩下食材都卖完了。

这天回家一盘账,惊喜的发现单日营业额又破了新纪录,五十二贯的收银加上六两金子,当日总收入一百一十二两,首次突破三位数

虽然赏银又是姝娘收的,但这个天文数字也足够鼓舞人心。何况姝娘上回还重新调整了规则,说庙会这近一个月的奖金不用按每个人收的赏银算,而是算最后的总盈利,利润超出一定的数目,就拿出十之一二来平分给大家当奖金。

这二十多天,每人光工钱就有近五贯了,再加上姝娘说的奖金,他们岂不是赚翻了

大家虽然都有点被姝娘的大手笔镇住了,但又忍不住期待起来,每次收入创新高,他们的激动和欢喜,甚至一点都不比沈丽姝这个大老板少。

他们永远不用羡慕姝娘赚的多,因为姝娘善良大度又豁达,她赚的越多,给他们的也就越多,所以大家只需要齐心协力、让烧烤摊生意越来越好。

在金钱的驱动下,从腊月到正月,小伙伴都一丝不苟的努力搬砖,因为忙着摆摊赚钱,大家甚至年夜饭都没好好吃。

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他们有生以来过得最富足的一个新年,工作越是辛苦,沈丽姝越是请爹娘保证好大家的后勤补给,什么牛羊鸡鸭鱼肉,只要市场有卖,统统买回来给大家补身子。

另外,身为老板的沈丽姝,还自掏腰包给大家发福利。

起因是她常常趁客人不是很多、大家还能应付的时候,轮流拉上一两个小伙伴去逛庙会,带点吃的喝的回来给大家解乏放松,偶然一次逛的远了些,看到竟然还有在庙会上卖布料的,质量也还可以,难得是花纹颇为精巧,据说是江南的时兴料子。

沈丽姝都觉得不错了,便回去叫小伙伴们轮流抽空去选花样,每人都可挑一匹布,她付钱,庙会过后补年假正好带回家,或者是正月里老家亲戚们来城里拜年,让捎回去给他们做衣裳。

其实以她如今的身家,发员工福利大可以直接带小伙伴们去店里挑成衣,大家随时随地能穿新衣服,完全不用等到补年假那么晚。

但沈丽姝跟小伙伴们分析了一下,买成衣只能买一身,但是一匹布够他们两三身新衣裳的,自己穿不了这么多,还可以给家人穿。

这群小伙伴们,虽然不是谁都像沈四伯一样,但凡有点好东西,自己一点舍不得用,惦记着留给家里的媳妇孩子和老父母。但是他们在城里丰衣足食,赚了大钱,也会想要照顾各自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沈丽姝想把成衣换成布匹,让小伙伴们捎回家多做几身衣裳的想法,跟他们可谓是一拍即合,就没有人不称颂她的机智无双。

所以,尽管工作辛苦,但大家每天都过得很快乐,还有鸡鸭鱼肉、好吃好喝,这样的日子神仙都羡慕。搬了近一个春节的砖,除了长身体的孩子们显不出太大变化,沈四伯和大堂哥的脸,结结实实的圆了一圈,让眼巴巴进城拜年,正要拉着他们细细打量、唠叨一阵累了瘦了的家人们,话说到一半都哽住了。

吃的好住的好,还有钱赚,还能长肉,世上竟有这种好事。

他们自己都想来了,哪里还心疼得下去

于是以沈爷爷沈奶奶为首的沈家人,拜完年回去之前,都一个劲叮嘱自家孩子“好好干活,别偷懒,拿了这么多工钱,做的事可要对得起姝娘。”

不知道的还以为沈丽姝才是他们亲生的,儿子都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了。

但生活就像沈丽姝想的那样,好事不能总发生在一人身上,顺风顺水久了,偶尔也会遇到些波折,他们也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这天,沈丽姝听顾客说他们前边有个摊子在卖果子,很是新鲜难得,让这阵子大鱼大肉的她都有点馋了,便拉上沈大路摸鱼去凑热闹,排了半刻钟的队,果然没让他们失望,这摊子上竟然有传说中的冻梨卖,她在现代都没吃上的好东西

据摊主介绍,他们从很远的北方赶来,一路上跋山涉水,行路艰难,还险些错过了庙会节,只勉强赶上热闹的尾巴。因而这果子极为难得,价格也没法降低,得按个算,一个果子就要十文钱。

沈丽姝心想跟这庙会上的奸商们比起来,她还是不够心黑啊,香喷喷的烤肉竟然只要一文一串,便宜的让人落泪。不过一边喊着奸商,她掏钱的动作却毫不含糊,把家里的爹娘和弟弟们也都算上,每人一只冻梨,就要十七只,付了一百七十文。

让二堂哥把还没来得及装钱的背包贡献出来装冻梨。

这会儿的梨子,比沈丽姝吃过的小了一圈,但冻过以后水分应该挺足,所以装在背包里也鼓鼓囊囊的。

花了一笔大钱的两人心满意足打道回自家摊子。

就在这个时候,沈丽姝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耀眼夺目的奶团子,她当时眼皮就狠狠一跳,原因无他,奶团子这一次别说跟他哥了,身边甚至一个侍卫随从都见不着。

不,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他似乎被一对看起来平平无奇、神色气质却十分阴郁的中年夫妻缠住了。

也是,这小朋友一身穿戴价值不菲,宛如移动的珠宝展示柜,稚子怀千金于闹市之上,能有什么好结果

只是这一幕好巧不巧让她撞见,沈丽姝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她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不容易重活一世,什么都没有自己的身家性命重要,她都能看得出小朋友身份贵重,搞不好这件事不简单,最好是明哲保身。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