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汴京生活日志 >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汴京生活日志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作者:清越流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20:42:14 来源:就爱谈小说

秦五娘这一番话引起了在场所有妇女同志的共鸣,她们这几个月沾沈押司家孩子的光,从这儿接到了不少赚钱的活计。

是,单看缝一身衣裳的工钱,还比不上她们随便绣一方帕子。

可在汴京城里,会绣花的女子数不胜数,谁都想卖些绣样贴补家用,她们手艺好的才能拿着绣品去绣坊卖钱,还要被那些店小二变着法儿的压价,常常熬上十天半个月,赚的钱也只够买块肉给孩子们开开荤;

手艺不够好的,想卖人家绣坊都瞧不上,只能偶尔接点零活,给街坊邻居中的单身汉,或是没带家眷独自进京打拼不会针线的男人,又或是一家老小都在、但家里事情太多忙不过来的人家,帮他们缝补一下衣裳被褥。

这种零活钱少事多,还一堆邻居娘子抢着干,哪有如今跟着沈押司家的姝娘来得舒心

别看姝娘年纪不大,却是她们见过最爽利大气的东家了。

姝娘刚开始让她娘叫她们过来的时候,说得十分严肃,要严格按照她的要求裁剪缝制,不合格的打回重做,谁超过多少次不合格,以后就不再找她做工了。

这话说得不留情面,让她们很有些惴惴不安,没见过做缝补衣裳还有这么多要求的,她们要有这本事,不早就去绣坊当绣娘了或是去裁缝铺做工,也都比在家里接零工强啊

但下一秒,这份忧虑全部化作了欢喜,押司娘子转达她家姝娘的意思,只要好好做,该给的工钱一文不少,就按照裁缝铺子里普通师傅的收费标准来。

简简单单一句话,立刻让她们的心火热起来,回去后直跟家里感慨,别看姝娘年纪小,真真是干大事的材料,这事办得多么体面敞亮多了,别的街坊找她们干活都是打感情牌压价,只有姝娘真心对待她们,并且能体谅她们的不易,工钱都按照最高的标准给。

后来完全按照对方的时间和要求交了货,她们才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大气因为上交的工作服针脚细密、结实耐穿,样式严格按照东家的要求,绝不自作主张的同时,又照顾到了上身的舒适度,用姝娘的话来说就是质量上乘,所以结账都要多给一两文作为用心做事的奖励。

可别小瞧这一两文,攒上一两个月,又能给孩子们烧顿肉了,这不比说什么好听话都强

拿到工钱的她们自然喜出望外,暗中观望的那些人更是被震撼到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各方躁动,那些眼热的人也不管是不是她们一条巷子的街坊,平日跟押司娘子相不相识,一时间都跑来沈家拉关系了,以为恭维几句、说说好话,就跟她们一样接活干。

幸好想赚大钱也是要看本事,沈押司一家为人宽厚,却也不是冤大头,手艺还行的一早就被挑上了,那些不请自来的,针线手艺连她们都瞧不上,更别说押司娘子了。

押司娘子的手艺在她们巷子可是数得着的,这回做衣裳的活儿她没亲自动手,一是照顾十几号人的饮食起居就够忙的了,其他的张罗不过来;二是押司娘子有福气,她闺女也知道心疼母亲,就算押司娘子还能勉力维系,姝娘也不肯让母亲操劳,宁愿出钱找别人做。

作为同样有儿有女的母亲,看着旁边别人家的子女如何孝顺父母,她们内心很难不羡慕,不过面对押司娘子的好福气,却是满满的都是欢喜和庆幸,恨不得姝娘再孝顺一些她娘。

毕竟她要不是不这么孝顺,这种赚钱的好事怎么落得到自己头上

从沈押司家里接活干实在是个好差事,对她们这些擅针线的人来说,缝制衣裳简直跟吃饭喝水一般轻松,简单还不耗费心神,东家给钱又大方,交了货就给结算,不拖欠工钱已经很难得了,还能多算奖金。

最重要的是活儿也多。

从年前第一次接到给姝娘和她兄弟们做冬衣的活儿开始,她们这几个月便再没得闲过,冬衣裁完裁春衣,一裁衣裳便是每人两身,十几号人,差不多要三十套。

缝完衣裳还要请她们帮着缝鞋袜,鞋袜之后是被套枕套。

姝娘手下总是缺人手,时不时从乡下拉几个表哥堂哥过来,一添新人照例又要请她们做衣裳被褥和鞋袜沈押司夫妻对外都说是孩子们一起弄的摊子,姝娘也只是跟着凑热闹,可这些话哄哄外人便也罢了,他们这些街坊邻居哪个不门清,沈家的改变都是从姝娘带着表兄弟卖花生瓜子和糖炒栗子开始的

不过他们也能理解沈押司夫妻的谨慎,姝娘毕竟是个小娘子,转年就十一了,放乡下都可以说亲了,这么个大姑娘抛头露面已是不妥,再传出她事事要强、把兄弟们指使得团团转的厉害名声,往后就不好说亲了。

正是因为考虑到姝娘是他们看着长大的,是个样样出挑的好姑娘,沈押司也不曾对不住他们,纵使眼热人家的好日子,真有外人来旁敲侧击打听沈家的事,他们到底还是捡着沈押司夫妻对外的说法应对,总不能胡乱说话毁了姝娘未来的亲事。

大概也是好人有好报,他们没出卖沈家,沈家赚到钱后,也开始拉拔他们这些老街坊了。

这次姝娘他们开了个特气派的店子,就把她们忙的够呛,店里的帘子啊,桌布啊,什么靠枕啊,以及开店前要统一换上绣着店名的制服围裙,都是她们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因为有些帘子上要绣花,有些桌布餐布和围裙上要绣字,工作量是以前的好几倍,工钱也跟着翻了几倍,所以一个多月的忙碌下来,她们每人都赚到了几百文。

这几百文省着点花,都够一家老小在城里一个多月的嚼用了。

想要靠绣花赚到这么多钱,恐怕得点灯熬油、把眼睛熬坏才行。

因此秦五娘她们这段时日当真是春风得意,自己赚到了钱,在男人跟前腰杆都挺得比以前直,孩子们指望娘亲买零嘴玩具,也变得乖巧听话多了。

当然遇上开店的大日子,她们才能赚到这么多,之后肯定还是恢复到以往的水平,但每月只要多出几十文的额外收入,就能让自家过上隔三差五开荤吃肉的好日子,她们已经心满意足了。

也都做好了忙了一个多月,店铺也开业了,接下来事情可能比较少,她们可以喘口气的准备,不想才歇了两天,押司娘子便同她们说要开始裁夏衣了。

赚钱的生意又来了,嘴上说着要歇一歇的秦五娘几人,身体比谁都诚实,迫不及待跑来给领导展示样品,甚至把上班的工具都带来了,只要沈徐氏点头,她们就能当场开干。

秦五娘对沈丽姝的恭维,也得到了众人七嘴八舌附和,可惜当事人不在这,对着沈徐氏说,话题总是忍不住要跑偏到沈家其他人身上,把一家六口包括虚岁才三岁的沈小弟都夸了个遍,妇女们捏着小朋友肉乎乎白嫩嫩的小脸蛋儿,信誓旦旦说这孩子瞧着就一脸聪明相,长大了必然像哥哥姐姐,不是读书当官就是赚大钱。

沈小弟自己挺淡然,没被彩虹屁迷花眼,倒是沈徐氏已经飘飘然,直到有人拉着她的手,突然开始推心置腹的坦白,“说来惭愧,以前看你们日子红红火火,眼瞧着就要把我们这些一起的街坊远远甩后头,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现在才知道,你们日子过得好了,对我们大家才是好事,这不,一有能叫大家一起赚钱的好事,你们立刻就想到大家伙了”

“那可不,只要沈押司家里好了,咱们才能跟着好,往后要是再开个店子,又来他十几个干活的孩子,我们单是帮着做每年八套的衣裳,怕是每个月都不得闲,那每个月也都有钱赚,这日子不也是红红火火了吗”

“嗨呀,你们光嘴上说有什么用我和孩子他奶前儿去庙里烧香祈福,求平安的时候,还顺便求佛祖保佑姝娘的店生意兴隆了呢,大相国寺那么灵验,肯定能保佑到的。”

“这不今日就开张大吉了吗,你都烧了香,上午就没去店里瞧瞧我家男人回来的时候可是专程去看过的,生意那叫一个火爆。”

“真的吗,究竟是怎么个火爆法,是不是比摊子前的人还多些”

好家伙,烧香的烧香,开张当天早早去店里看情况的看情况,一不小心,这些邻居都表现得比她这个当娘的更在意家里生意了。

沈徐氏看得有些目瞪口呆,与此同时,也终于明白了姝娘非要花这么多钱找街坊做针线的用意。

回过头想,他们的邻里关系其实并没有这般和睦的,或者说最初也和睦过,她是押司娘子,其他人都是平头百姓,所以她出门总能听到许多恭维之声。

只是当姝娘带着表兄弟们走街串巷卖板栗的时候,这种和睦的表象就被打破了,那些时候他们白天吃饭都恨不得关起门,街坊们对他们家的一日三餐都充满了热情,特别热衷打听他们今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就差没趴在床底下偷听了。

姝娘带着兄弟们转而卖烤肉的起初日子,这种热情更是越演越烈,让人无福消受,以至于姝娘租房子给兄弟们住的时候,都更愿意花更多的钱租清净的后巷这个原因也是沈徐氏后来想通的,姝娘越来越忙,有些事情没法一一给她解释清楚,弄得她常常以为姝娘就是爱花钱。

就像请邻居娘子们做针线,她起初也不太理解,明明之前说得很好,买了布让侄子和外甥他们的母亲和婶子们做,她们都乐意得很,自家也省了一笔没必要的开支,不是更好吗

只是姝娘坚持想法,沈徐氏知道劝说不了,倒也尽力帮她做好把关。

也直到如今才后知后觉发现,街坊们的态度,就是在请她们给家里做针线之后转变的。

这种改变也是潜移默化、无声无息的,等沈徐氏真正意识到时,街坊们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换成去年躲贼似的躲邻居的她,绝对想不到还有今日,担心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太多的邻居们,竟然会如此真情实感的祈祷姝娘的新店生意昌隆,甚至得知开业第一天形势就一片大好后,她们眼里流露出来的欢喜和愉悦,看得她都要感动了。

感动的沈徐氏也没忘记正事,她接过秦五娘新做的夏衣仔仔细细检查,还拿出了闺女画给她的草图对照了几遍,发现几处要点都跟姝娘标注的别无二致,便笑着点头,“五娘手艺越发精湛了,就照你这个来做,辛苦大家了。”

“赚钱的事,叫什么辛苦呢娘子只管把料子交给我们吧。”

还有人已经拿出了随身带的剪刀针线等工具,笑盈盈道“我就在三娘跟前做,有什么错漏的啊,三娘一准儿给我找出来。”

“也不是第一回来了,你们随便坐,就不招待了,我去拿料子。”沈徐氏笑着回屋把夏衣料子发给了大家,顺便也把自己的针线篓子取了出来,秦五娘眼睛尖,一眼就瞧见了,“哟,三娘今儿也跟我们一块做针线吗”

“孩子们都去店里了,也还没回来吃饭,这不都不用收拾东西,总算有功夫把针线活捡起来。”

“那跟我们一块做衣裳呗,怎么还单独拿了别的料子”

沈徐氏之前是这么打算的,她有了功夫,能帮孩子省几个钱是几个,但既然知道姝娘此举还有别的用意,她也就不去破坏了,拿着手中斥巨资买的缎子无奈一笑,“姝娘这半年跟着兄弟们往外跑,人都玩野了,整日穿得灰扑扑,跟假小子似的,也就过年做的漂亮衣裙她愿意多穿几回,所以这次去布庄买夏布,顺道要了些颜色鲜亮的好料子回来给姝娘做衣裳,新衣裙足够好看,她就不舍得不穿了。”

一听好料子,妇女们纷纷好奇围观,摸到是缎子更是齐齐震惊,“这么贵的料子,押司娘子也说买就买吗”

沈徐氏笑道“这料子在缎子中算是普通的,只是胜在颜色鲜亮,适合年轻人,再加上是老主顾了,布庄掌柜给了低价,算下来倒也没有你们想的那么贵。”

沈丽姝自从发现她娘组织妇女工作小组还挺顺手,就把采购布料的内容也全权交了出来,她只负责出钱,于是沈徐氏这个当了十几年主妇、婚前也没上过班的家庭妇女,被迫跟着他们一起成长起来,近来不说雷厉风行吧,倒还真有几分能干模样,主持妇女小组工作没出过岔子,跟布庄打交道也不怯场。

当然这位布庄掌柜也不算陌生人,正是钱庄张掌柜的堂弟小张掌柜,跟沈家旺一起喝过酒的,自从那次合作愉快后,沈丽姝要的布料都去他家采购了,因此不管是她去还是她娘去,价格都差不多。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沈徐氏才舍得买缎子回来做衣裳,且也只给闺女和两个在进学的儿子买,其他人都没有。

听到她说了价格,邻居娘子们的吃惊才缓和许多,依着姝娘他们赚钱的能力,这个价格倒也不是穿不起,甚至有个下半年要办喜事的婶子都心动了,像沈徐氏打听能不能也便宜些给她买半匹。

沈徐氏也滴水不漏的回道“这个我也不敢瞎打包票,但嫂子若是就挑我这个料子和花色,下回再去布庄买料子,倒是可以跟掌柜说说情。”

那大婶欢喜的点头“就这个料子这个颜色,正正好给我们家二娘做压箱底的新衣裳,婆家见了也要高看她一眼。”

大家伙都夸这大婶考虑周到,秦五娘和另一个邻居也来了灵感,纷纷问沈徐氏能不能帮她们买这个夏布,她们一摸就发现,这料子看起来平平无奇,就是要比她们买的柔软透气些,用来做夏衣想是汗都能少出许多,她们也想买些给孩子和家里干活的男人做衣裳。

沈徐氏也都应下帮她们问问掌柜,虽然心知小张掌柜不会轻易拒绝,却也没当场信誓旦旦,流程还是要走的。

女人们一边做针线,一边说说笑笑,好不轻松惬意,时间也过的很快,一眨眼就是下午两点了,沈徐氏一边做事一边忍不住向外张望,终于见到人回来了,却只有徐二舅一人。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