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四爷怎么可能不做皇帝(清穿) > 第51章 第 51 章

四爷怎么可能不做皇帝(清穿) 第51章 第 51 章

作者:痒痒鼠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21:50: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隆科多舅舅, 你和爷说一说,你和舅妈到底是怎么回事”四爷好奇呀,忽闪忽闪着大眼睛, 一副要听故事的架势。

隆科多磨牙,可他确实需要倾诉一番委屈, 更需要四阿哥的指点,涨红着脸道“阿哥爷, 臣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从臣寄东西回家, 一封封信件,这都有十封信了, 可福晋一封也不回来”

四爷眼睛微微发亮, 等候。

隆科多伸手一蹭鼻子,眉眼纠结得来, 似乎难以启齿“阿哥爷, 每次阿玛和额涅给臣回信, 都没有福晋的信。”

顿了顿, 瞅着四阿哥等着听故事的模样, 咬牙道:“信件来来去去的花费时间,目前收到五封家里的信件, 阿玛和额涅在信里都没有提及福晋,只说什么都好, 不用担心。”

“阿哥爷你说,这不是要臣更担心吗”隆科多气得喘着粗气,急躁不安地转圈走动着,浑然忘记了,他面前的只是一个六岁的孩子。

四爷瞧着隆科多这终于可以一抒情绪的模样, 眯着眼睛。

初冬的苏州和北方不一样,细雨飘飘,这里的雨很有特色,乎而雨起,乎而雨歇,就像苏州当地柔软温和的女子。

四爷抬头,苏州织造局的老屋,一落雨,椽檐滴滴答答就如同断线的珍珠,在这柔软的天气里格外的温情脉脉。

他伸手,接住一滴雨水,看着雨滴在手心里晕染开,笑了出来。

“隆科多,汤斌说今天的江南格外的冷,可能会下雪哦。你知道江南下雪的样子这样的老屋子,一旦落了雪,银色的厚厚的雪线与漆黑的檐线划出特別好看的弧,像空中的音乐线谱,”也像极了后世商店橱窗里让人垂涎欲滴的奶油蛋糕。

隆科多傻眼“阿哥爷,您说什么什么下雪要看雪花,当然去关外,那可是江南人一辈子都看不见的燕山雪花大如席。”

四爷对着漫天的雨丝笑着“隆科多,传说中,江南的雪是那样的,下了一夜的雪停了,太阳出来了,西洋奶油一般的雪水便顺着椽檐往下掛,冻成一条条透明的冰棱,尖尖地利剑般森寒。一个个母亲拉着顽皮的孩子大喊今早冷得结冰棍个,著丝棉棉袄吧。吴侬软语,软化人心。”

隆科多抽抽嘴角,待要说“阿哥爷您虽然六岁,臣也知道您真不是伤春悲秋的人咱能不装吗”不敢,瞧着四阿哥不满意的小眼神,忙作揖打千儿地讨饶“阿哥爷,您说的对,臣一定好好地欣赏江南的雨,江南的雪。”受不住地哭道“阿哥爷,臣在和您诉苦”

“嗯。爷知道了。”四爷完全没当这是一回事儿。“舅妈不给你写信,你可有问过家里人原因”

“阿哥爷,这如何问得”隆科多震惊地张大嘴巴,似乎在震惊“阿哥爷,这可是男儿郎的尊严”

“哦”四爷看一眼隆科多,这辈子估计是学不会软和一点了,也好。四爷朝躺椅上一趟,慢悠悠地摇着,隆科多机灵地接过来苏培盛手里的奶汤,双手端给四阿哥,笑容谄媚“阿哥爷您慢用着。”

“嗯。”四爷用着香喷喷的奶汤,江南人不用牛奶,这是康熙决定带着四阿哥南下后,特意吩咐养的奶牛。四爷细细地体会老父亲的一颗爱子之心,用了一碗奶汤,眼睛鼻子肠胃浑身里外都满足了,隆科多赶紧地接过来空碗,端着茶杯拿着毛巾仔细地照顾着漱口擦手。

四爷满意了。

“隆科多舅舅啊,爷认为啊,你做到了你该做的,其他的,就是无愧于心。至于舅妈不给您写信,你到了苏州,可有和往常一样寄礼物回北京”

“臣还要寄”隆科多鼓着脸横着眉头大不乐意,愤怒道“阿哥爷,臣不要寄了。”

四爷抬起脚来,向他虚踢一脚,笑道“我现在踢你一脚,抵得过将来踢你二十脚。爷问你,你写信给你福晋,为什么是你阿玛和额涅回信你当真不知道”

隆科多挠头,苦着脸,气急败坏的,随即耷拉着脸“臣猜测福晋是胆子小,不敢回信。阿哥爷您说这气人不哪有这样胆小的人那”

“一样米养千样人。这就是妙处了。爷现在不管什么原因,你将你自己该做的做好,其二,”发现隆科多要噘嘴,一瞪眼,等他乖了,继续道“其二嘛,既然有可能是舅妈胆小,不知道你突然改变为了哪般,不写信来,你就在信里更关心舅妈,问问她,嗯,仆人听话吗婆媳矛盾,姑嫂矛盾有没有拿出来你的关心。”

四爷瞅着他目瞪口呆的蠢样子,皱巴小眉头“爷都知道的事情,你不知道女子嫁人后,不都是这些事情”

隆科多张张嘴巴,好一会儿找到自己的声音“阿哥爷,臣不知道,臣奇怪,您,您怎么知道的谁和您碎嘴说这些破事儿”隆科多眼冒杀气,动了真怒“阿哥爷,这都是女子们之间的事情,我们是男儿郎,办大事。家里的事情都交给她们。”

“哼”四爷斜视他一眼“爷知道,是因为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儿,男儿郎志在大事不假。可一家不平,何以平天下”

眉眼严厉,懒怠的胖脸上挂着一抹训斥。

隆科多吓得一个哆嗦,他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怕四阿哥怕的要命,当即求饶“阿哥爷,您别生气,您说怎么做,臣就怎么做。”

脸白生生的,可见是真怕了。四爷却没有就此放过他。

“老祖宗教导爷,将来爷的福晋是一家主母,打理家务,统管家产,教养子女,一大家子的风气素养,都在福晋的身上。爷要敬着,要教导着,要帮着,就算她没有子女,她也是主母,明白”

“明白明白。”隆科多吓得点头如捣蒜。这次是不明白也必须明白了。“阿哥爷,臣知道,福晋关系到臣的差事升职子女后人,臣一定好好地教导她,敬着他,帮着她,她没有孩子也不妨碍她的地位。”

“这才对了。大家女儿,性格再懦弱也是教养极好,汗阿玛给你指婚,一定也是有考虑你的性格喜好的,你怎么知道自己就不喜欢”

隆科多一愣,傻乎乎地站在原地,弯着腰,张着嘴,似乎进入贤者模式。

四爷不搭理他的猪头样子,吩咐苏培盛拿来宣纸和颜料盒,在茶桌上开始作画儿。

好一会儿,就听“啪”的一声巨响,隆科多拍着大腿惊喜地欢呼“阿哥爷,臣明白了。之前那容若娶媳妇,也是不喜欢,后来喜欢的,现在还念念不忘。”抓住四爷的胳膊忘情地喊着,眼睛亮亮的“阿哥爷,我们皇上识人方面最是准的,赫舍里家好几个姑娘,为什么单单选了一个这么弱的一定有道理的。”

“”无言以对的四爷,给他一枚淡淡嫌弃的小眼神,要他自己体会。

果然隆科多懊恼地一拍脑袋,感叹着“阿哥爷,之前容若和臣说,要珍惜,臣沉浸在伤心里,光耳朵听了,压根没听懂。哎呀,怪不得皇上也训斥臣家事不平,闹得四九城家家户户都知道。臣这是辜负了皇上的一片苦心了啊。”

四爷专心画画儿,继续深沉。

隆科多着急地转圈圈,双手一击掌,越发沮丧。

“阿哥爷,臣上次在书信里说了,到了苏州买一些苏绣寄回去,给她们做衣服穿。臣都给忘记了。”

四爷倒出来几样颜料兑着自己想要的颜色,头也不抬地嫌弃“那还不快去”

“哎哎哎。臣马上去。”隆科多抬脚就要朝外冲。

四爷“打伞。”

“哎哎哎。”隆科多又跑回来,搓着手一脸感动地笑“臣谢阿哥爷的关心,这点小雨臣不怕。但阿哥爷关心,臣就打伞。”

苏培盛提着一把油纸伞递给他,牙疼的眼神。他还是欢喜地笑。

苏培盛等隆科多打伞的身影看不见了,窥着阿哥爷的表情,小声说道“阿哥爷,奴才有点想头”

“说。”

“隆科多福晋不写信来,可能是因为隆科多侍卫突然的变化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应对。也可能是,有人告诉她,不要回信。奴才猜测啊,还可能有人在隆科多福晋面前说三道四的,说可能是隆科多在外头胡来犯了错儿,才心虚写信的。”

四爷一抬头,看了苏培盛一眼,笑道“行啊,苏培盛,这你都想得出来”

“嘿嘿。”苏培盛搓着手笑,一脸显摆的谦虚“阿哥爷,您是不知道,隆科多福晋这样弱的性格,身边一定有强势的人压着,可能是奶嬷嬷,也可能是她的母亲,或者哪个姐妹,一个贴身丫鬟也有可能。这呀,都是奴才常见的。”

四爷点头。这个舅妈在他的印象中,最深刻的优点是坚韧,受了那么多磋磨,始终留着一口气活着,活到儿子长成办差,替她告到大理寺。

“性格弱的人,往往最有韧性。这就是诗歌里说的,蒲草韧如丝了。不知道隆科多舅舅这块顽石能不能开窍了,接替这个人的强势位置了。”

“一定能的。”苏培盛很有自信,与有荣焉的模样“隆科多侍卫有阿哥爷的提点,要是做不来,奴才都觉得不可思议。”

四爷微笑,毛笔蘸着颜料,在宣纸上画出来一片一片的“奶油蛋糕”,银色的厚厚的,按照节拍在天空中欢快地跳着舞蹈。

苏培盛因为阿哥爷眉眼间的那抹笑儿,不由自主地探头一看,看得愣了眼。

等四爷画完这幅画儿,提笔写上“甲子年冬苏州听雨思雪”,掏出来腰上荷包里的私人印章,蘸着印泥轻轻地盖印,唤一声“苏培盛去拿着画儿去晾着”,没有回答,一抬头,发现他居然看着画儿哭了。

哭得一脸泪,和外头的雨水一般。

四爷看看苏培盛下雨一般的眼泪,入了魔障的模样,再看这其实很是喜庆的一副画儿,忒是纳闷儿。

傍晚,康熙一群人打着伞从衙门回来,看到这幅听雨思雪的画儿,心里一震。

“这是你的画的胤禛”康熙面容严肃到冷漠。

“儿子画的。”四爷迷糊,“汤斌说今年江南冷,很可能会有大雪。”

康熙脸上的表情缓一缓儿子不是看了什么邪书,而是听汤斌随意说了一句,就画了这么一幅画出来,这要他放心之余,又多了一份担忧。随即又迁怒汤斌,一转身,对身后的汤斌瞪眼

“确定今年四阿哥能在江南看到雪看不到看朕怎么罚你。”

汤斌光看了那画儿的色调,已经心里涌出阵阵悲伤,听了这话,眨眨眼睛,眨去眼里的泪水,认错道“皇上,是臣多嘴。”一转头,对上四阿哥疑惑的眼睛,动动嘴巴,艰难地说道“阿哥爷,都是臣胡说那。江南的雪不好看,稀稀拉拉的,还是北方的大雪好看。”

四爷挥挥手,不乐意“汗阿玛莫要骂汤斌,江南的雪儿子要看,江北的雪也要看。儿子记得那年跟着汗阿玛在黑龙江、长白山的大雪,儿子还要去看。”

康熙勉强笑道“好,等朕再带着你去盛京走一趟,要你看个够。”目光落在画儿上,脱口而出“本来是要画画儿展示一番,既然如此,这幅画朕收着了。胤禛再画一副,就冬夜喜雨。”

“汗阿玛拿着儿子的画儿,是去展示的”四爷瞪大了眼睛,控诉康熙的压榨行为。

康熙卷着裱糊好的画儿,乐呵呵地笑“江南文风鼎盛,容若诗词好,不擅长画画,其他的几个画画好点儿,都不如你突出,不拿你的展示拿谁的”

“儿子要工钱”四爷抱着康熙的胳膊耍赖,“儿子打听到黄履庄在苏州,儿子的三千两银子花完了。”

康熙叫他闹得差点站不稳,气恼道“一个不好好读书一心做匠人的年轻人,也值得你牵挂”

“汗阿玛不讲道理,儿子在扬州看到黄履庄做的木头自动小狗,汗阿玛还夸来着。”

“好要黄履庄去北京给你做木头小狗狗。朕可告诉你啊,黄履庄这样的倔人,你给银子是没有用的,你要动脑袋。”

四爷的大眼睛骨碌骨碌转,讨好地抱住汗阿玛的胳膊撒娇“儿子请汗阿玛指点。”

康熙将画儿给梁九功,拖着无赖的胖儿子转身,对汤斌等江苏大臣们笑道“看看你们的四阿哥,忒是顽皮厚脸皮。”

众人“”四爷“”四爷因为众人不敢笑实则可劲儿笑的模样儿,气得索性不要脸皮地抱着他摇晃闹腾“汗阿玛汗阿玛”

康熙这个时候还是看不起黄履庄一个小匠人的,只笑着“这样的小事也要朕动脑袋汤斌,你教教我们的四阿哥怎么和匠人们打交道,可别闹得和在扬州一样,像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四爷决定不搭理康熙了,一转头,冲汤斌道“汤斌,你给爷办了,办不了,等你娶儿媳妇,爷要汗阿玛和太子二哥不借你银子。”

大清官家徒四壁汤斌真着急了“阿哥爷哎,臣一定办好这差事。臣家里娶儿媳妇,急需聘礼啊。”

“哼办好了,求求爷,爷给你银子,你就不用借。爷有银子,老祖宗、皇祖母、皇额涅、额涅都给了爷一张大银票。”顿了顿,咬牙道“虽然都在汗阿玛的身上,但也有大事可以动用的哦。”

康熙扑棱他的光脑门,无奈宠溺地笑。

众人都看着四阿哥笑不可仰。汤斌更是哭笑不得,却也真心觉得,如果能用功劳换银子,那真比和皇上借银子强百倍啊,无他,就凭他的清廉能力,再干十年巡抚也还不起那银子。

“阿哥爷,您不知道,江南这边的厚嫁厚娶之风,哎,臣准备好的五千两银子不够了,还需要五千两。阿哥爷,臣一定给您将事情办好了。臣不敢要五千两,两千两就成。”

四爷“”

康熙心疼自己的大清官,对胖儿子点头“你在江苏这几天,但凡有事情,就找汤斌,看他能不能办好喽。”一转头,忒是无力吐糟的表情“这小子的银子都在朕这里,他呀,实际上比朕还富裕,只是年龄小,太皇太后说,等他长大到十五岁,再要他自己管着。”

四爷骄傲地一抬下巴“两千两是什么办好了,两万两,爷给你。哼。”

汤斌及众人目瞪口呆早就听说太皇太后、皇上、太子都疼着四阿哥,精油作坊有四阿哥一份子,玻璃作坊也有一份子,原来是真的。

贫穷且富裕的四爷,在苏州城里头一亮相,那真是霸王出街的横着走,万人侧目。慢吞吞地挪步,懒洋洋的小表情,宛若他浑身每一个毛孔都在悠闲散步体会江南烟雨,谁也不能打扰,细雨小风落在他身上,都轻轻的,柔柔的。

纳兰容若跟着一路护着他不要人碰到他,纳兰容若的好友们顾贞观等江南才子们,只得也都跟着,还有汤斌这次要成亲的小儿子汤准,算是不小规模的一个队伍。

小耳朵动动,隐隐的有人吆喝“藏书羊肉开锅了哎”四爷瞅着几个加快步伐的行人,心动。

“容若,爷要喝羊肉汤。”

纳兰容若担心四阿哥的肚子到底有多大,犹豫道“四爷,只能小喝一碗。”

四爷从善如流,端着矜持的范儿,摇着手里的折扇“爷只是要尝尝味道。”

不大的店堂里,三四张擦洗得很干净的八仙桌,围桌的是一圈长凳。桌上放三只盖碗,分别是雪白的细盐、碧绿的蒜叶,通红的辣火酱,这是藏书羊肉店的标配。

作为无锡人的顾贞观义不容辞地解释“四爷,江南人吃羊肉有不同的方法,煮羊肉时不放盐,汤也是淡的,一碗羊汤放在桌上时,还是淡的,食客自己加盐和佐料,咸淡由己。”

四爷点头,带头坐下来,瞅着半敞开的厨房门口,大师傅称一块块羊肉,利索地切成薄片,用一勺热汤温一下,再温一下,但见那滚烫的、乳白色的原汤冲入碗中,店小二接过来,一一端上桌。

容若仔细地照顾他净手漱口,根据他的口味给添加了蒜叶和少许盐,叮嘱道“不能吃辣酱,小孩子阳气足,一碗羊汤就够暖和了。”

四爷乖乖地点头,面对一群不敢动筷子的人,大方道“爷不能吃,你们喜欢吃,尽管吃。”

容若笑笑,对好友们道“都不用拘束,四爷最是不讲究的人。”

四爷暗瞪他一眼,倒也给面子,接过来勺子和筷子开始。

其他人一看,胆子大了一点点,现在大清国流行吃辣子,即使不能吃辣的也要少放一点点,这才是灵魂。是的,辣子很快风靡大江南北,现在辣酱是很多菜的灵魂了。

四爷用了一口汤,点点头。记忆里的味道,回忆里的味道,这便是一碗苏州人冬季享用的美味羊汤了。

“汤准,爷听说你也有才,你写一首来听听。”

汤准年轻人自从跟随父亲来到江南,对于随时诗词歌赋很有准备,当下略一沉吟,就有了。

放下筷子,曼声吟诵“四爷,各位兄台,那我献丑了。之前我一直琢磨一首桃花诗不可得,今儿有了。柴桑便是羲皇世,智慧相忘息众喧。能使此心无魏晋,寰中处处是桃源。”

“好”纳兰容若第一个喊出来,顾贞观等人细品片刻,齐齐拍掌叫好。

顾贞观大赞“汤公子大才。这首诗词首二句借用陶渊明数篇作品中的词意,可谓大妙。其中心境修为,深得陶诗底蕴,愚兄佩服。”

四爷看向纳兰容若,容若笑着转头解释道“四爷,陶渊明的家乡是浔阳柴桑,今江西省西南一带。他在与子俨等疏一文中云: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羲皇上人,伏羲时代以前的人。桃花源诗云: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这就是汤淮化用的智慧相忘。”

四爷了然点头,对汤淮夸道“汤淮有才,记得多和你父亲对抗对抗,别跟着那老头学理学学傻了。”

汤淮“遵命。”

顾贞观憋着笑,突然不服气道:“四爷,我们也会写诗词。”

四爷嫌弃“爷当然知道你们都会写诗词,爷不稀奇。爷倒要看看今儿你们要带着容若去哪里耍。”

咳咳咳,顾贞观脸红脖子粗的,尴尬地辩解着“不是耍,哈哈哈。”

朱彝尊清瘦的面容上带着一抹傲然道“四爷,论诗词,这里就属陈维崧、容若、我们三个好。”

四爷凝视他眼底深处因为妻子去世的悲伤,哼哼“文与汪琬并驱;诗与王士祯齐名,并称为南北两大诗人,人称苏浙词派创始人,爷知道。待会儿到了地方,你们都写一首。”

咳咳咳。顾贞观偷瞄四爷用羊汤的完美侧脸线条,露出来半个饱满的额头,再偷瞄容若,发现容若点点头,齐齐震惊地倒吸一口气去那样的地方,容若也能带着四爷就皇上管着皇子们的严厉不扒了容若的皮

容若坦然微笑。

四爷对他们的眉眼官司视而不见。用完了一小碗羊汤,漱口净手,一起身,和店老板道谢“好吃,店家要保持这样的原汁原味哦。”

店家诚惶诚恐地点头不停。

店里的其他食客都偷偷地瞄,紧张又兴奋地争取多看几眼贵人。

顾贞观等人迈着赴刑场的步伐,领着四爷和好友容若来到一处清幽的小院子,院子的主人家前来迎接,一眼看见打头的胖孩子,头戴棉花里子的瓜皮丝绸小暖帽,抹额中间的红宝石鸽子蛋大熠熠生辉,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马蹄袖棉袍大袄,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身上挂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尤其身边跟着熟悉的大家公子们,这一看就是大家中的大家。

“扑通”“扑通”地齐齐磕头。

四爷瞅着年轻的沈宛,鼎鼎有名的江南才女,恍惚间是年迈的她,带着容若的遗腹子进京见他的画面,眯了眯眼。

“起来。带着爷进去坐一坐。”

“奴婢遵命。”

沈宛已经猜出来四阿哥的身份,胆战心惊地提着心,恭恭敬敬地领着四爷进来自己的院子。

顾贞观傻眼了,看向容若,贴着他的耳朵问“四爷认识沈先生”

容若更傻眼了,无语地看向好友们,动了真火“不认识也知道你们居然带我来这里我以为是顾炎武先生的家”

“别气别气。”好友们也吓到了,讨饶地赶紧解释,“我们这不是看你孤单,给你介绍一朵解语花吗我们和沈先生是以文会友,清清白白的,可你也知道她寡居,在江南也是孤独终老,我们也不忍心,就想着撮合你们。”

“你们”容若气得脸发白,深呼吸深呼吸,说不出来伤人的话,狠狠地瞪好友们一眼,抬脚进去院子。

众人互看一眼,赶紧跟上。

院子小亭,沈宛正端坐茶桌泡茶,四爷躺在躺椅上悠哉哉地摇着,见到他们一个个鹌鹑一样地进来,尤其容若气白了的脸,招呼道“都坐下来听听风声水声花香声,等着沈先生泡茶。”

“吾等遵令。”众人答应着,紧张地坐下来,身体紧绷着。

江南人家,有点格调的都有院子,院子里都有花园池塘,最好门口通着小河,出门坐小船。沈宛即使落魄了,生活上也是自给自足的,院子里的风景甚好。她又是雅致人,布置的更是精致绝伦,可这些人哪里有心情赏风看景

沈宛倒是镇定下来,泡好了茶,端着托盘,送一杯茶给四爷,跪在下首“四爷请用茶。”

“嗯。”

四爷接过来茶盏,慢慢品着。

沈宛示意丫鬟将茶端给各位年轻公子。

自己伺候在四爷的身边,眉眼不抬,宛若世间最体贴用心的大丫鬟。

众人都傻了。

容若轻轻地一闭眼四爷给了沈宛面子和怜惜,万一要皇上知道了,皇上会怎么样生气

沈宛,闻名大江南北的著名歌姬,也是江南著名的才女。世人不知道的是,沈宛还有一个名字就是青格儿。她本是抗清名将沈均的女儿,母亲是著名的才女肖婉,后来其父战死,母女二人被鳌拜收做俘虏,肖婉嫁给鳌拜为妾,鳌拜将沈宛收为继女,取名青格儿。

少女的青格尔喜欢诗词,非常倾慕纳兰容若。但是纳兰容若喜欢表妹,但是阴差阳错的,因为康熙几道指婚,三个人都各自婚嫁。青格儿嫁给当时的藩王尚之信。

三藩之乱平定之后,尚之信死亡,青格儿流落民间。因为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干脆挂牌做了歌姬。皇家四处打听青格儿的下落,青格儿即使将名字改回了沈宛,居住在江南一所别致的小宅院中,这个秘密也不能瞒过皇家。纳兰容若以前只是知道一点点,今天见到四爷的态度和沈宛本人,已经确定。

他举目望着沈宛现在的模样,清瘦佳人一身才气盎然,深陷风尘却还坚持操守,气息纯正,不由地暗暗叹息。思及少年时候的玩伴们,当年的一幕一幕都好似昨天一般。

好友们居然要介绍沈宛给自己容若无奈地摇头,以茶当酒,一杯一杯地灌。

他不知道,他的样子落在有心人眼里,真有点儿对沈宛一见倾心,却又碍于教条礼法不得亲近的悲苦。

朱彝尊的妻子年初去世,不知道怎么的喜欢上寡居在家的妻妹,汉家女子讲究不二嫁,他愁苦于心,站起来,走到丫鬟们准备的条桌边,面对一应俱全的文房四宝,提笔写道

那年私语小窗边,明月未曾圆。含羞几度,几抛人远,忽近人前。无情最是寒江水,催送渡头船

顾贞观怕他发疯,不放心地跟来看一眼,骇然脸白的宣纸一般。瞧见朱彝尊大胆地取名眼儿媚,倒吸一口凉气。

这如何是四爷能看的顾贞观赶紧地给收好了,给他猛烈地挤挤眼“再写一首,快”

朱彝尊还沉浸在自己的伤心里。纳兰容若也走过来,一把接过来宣纸一看,婉转细柔,凄美的哀艳之笔,笑着摇头。

“你站过来,我来写一首。”纳兰容若拉开发呆的朱彝尊,提笔运气,一气呵成。

惜春春去惊新燠,粉融轻汗红绵扑。绿阴帘半揭,此景清幽绝。行度竹林风,单衫杏子红。

他因为与沈宛在江南的再次见面,回忆自己的少年意气岁月,笔触间皆是轻快与愉悦。

写完后,自己看着满意,拿着宣纸走过来,给四爷看“四爷,看看臣写的新词。”

四爷用了一杯茶,正在摇啊摇地“偷得浮生半日闲”地闭目养神,听到呼唤,微微睁开眼睛,看见容若脸上的开怀,有了兴致。

细细一看,不由地点头。

“不错。要保持这个开心的调子,但不要陷在回忆里。”

容若眉眼弯弯带着笑“多谢四爷的教导。”

四爷有模有样地点点脑袋。

每个人都因为今天的情形“灵感爆发”,可能这就是文人吧,总是在苦难伤心寻愁觅恨的。

四爷挨个看完,每个人赏了一个大红包,喜得一个个眉开眼笑,感恩戴德地道谢。

顾贞观捂着胸口的小红包,小小的激动“四爷,那些人都说我们不入世俗,不做官儿不经商,还不事生产不做农田,见天儿喝风饮露的,都是大误会啊,我们都是五谷轮回的大俗人,哪里能不需要银子”

四爷不在意地一挥手“爷有活儿给你们。汤斌在这里帮爷做一件事情,你们帮助吆喝几嗓子。”

众人一听,吆喝几嗓子,那就是几个小红包啊。均是手拍着胸膛热血沸腾“四爷您但有吩咐,我们义不容辞”

四爷小小的满意。

最后展开沈宛的大作。

瞄着沈宛惴惴不安的神色,看完她的一首“惆怅凄凄秋暮天。萧条离别后,已经年。乌丝旧咏细生怜。梦魂飞故国、不能前。”轻声道“玉有灵性,灼灼其华。人有灵性,绽放光华。这样的男子女子任何朝代都有,都活得精彩。沈先生既然自称先生,何必因为女子身份拘泥了自己的才情和见识”

发现沈宛咬着牙低头不说话。又问“沈先生在这里生活好吗”

“好。”颤抖的声音里带着泪意。

“有空进京一趟吧。”

一颗泪珠儿落在身前的衣襟上。

四爷看一眼纳兰容若,仿佛记得野史上他汗阿玛见到沈宛,也动了心,还和容若争来着四爷摇摇头,反正他是不敢给汗阿玛拉人得罪皇额涅额涅满宫的母妃们。一掀眼皮,发现沈宛已经吓得浑身发抖,笑道

“你不进京,要在江南终老不成爷听说你寡居,在江南怎么再嫁爷年龄小也知道在江南不好嫁人的。到了北京,想嫁给谁就嫁给谁。”

沈宛猛地跪下来,身体伏地,哭着道“四爷,奴婢薄命,当不得。进京污了贵人的眼,牵连四爷,沈宛死不足惜。”

“嗯。刚说你拘泥,你又犯了你哪里薄命那么多将士们尸骨抛洒在他乡,怎么论”

沈宛嚎啕大哭,杜鹃泣血,五内俱焚、肝肠寸断。

沈宛一边哭一边哀嚎“四爷,您说得对。八年战争,死了多少人我还活的好好的,我胳膊腿儿齐全,有吃有喝,我的福气大着那。四爷,您骂的对,沈宛矫情,青格尔大错特错”

痛苦的沈宛承认,她就是青格尔。

声音破碎,顾贞观几个没听清,纳兰容若面容凄然,却也为儿时好友走出魔障欢喜。

四爷回来,找到康熙,发现他正在书房里翻阅北京来的折子,捏了桌子上一瓣儿橘子送上来。

“汗阿玛,儿子喂您吃橘子。”笑得忒是殷勤。

康熙咬着橘子笑道“谢谢儿子。”

四爷嬉笑“汗阿玛,儿子要一个半指婚呀。”

“哎吆吆,中了你小子的计策了。”康熙几口咽下橘子,伸手扑棱他的小脑袋。四爷扑到老父亲的怀里猴闹着“汗阿玛,汗阿玛,儿子今天遇到一个奇女子啊。汗阿玛见了一定喜欢。可是儿子害怕母妃们,就想要汗阿玛半指婚给容若。”

早就听说儿子今天行程的康熙拧着他的耳朵笑“什么样的女子”

四爷摇头晃脑地夸“话说那女子,倾国倾城之貌、闭月羞花之容,风流婉转之姿。更有齐名江南六大才子的才情文采,心思柔软,天资聪颖,蕙质兰心、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真真是天海风涛之奇人也。”

康熙回忆当年的青格尔,自己这两年收到的消息,点点头“小子夸的还有点水平。”

四爷显摆“汗阿玛,容若的胸中块垒,非酒可浇,庶几得慧心人以晤言消之而已啊。”

咳咳咳。康熙瞅着儿子灵慧真挚的大眼睛,无声地笑“她既然已经深陷风尘,如何能进纳兰家的门”

“所以要汗阿玛半指婚啊”

“汗阿玛指婚也不灵。”

四爷迷糊汗阿玛半指婚也不灵

康熙给他一个“你不懂”的眼神“朕是皇帝,朕管的是天下事,管不到家事。容若的母亲,你的堂姑奶奶,脾气暴躁,明珠对比她就是慈父严母了。你说她要是倚老卖老地来找太皇太后哭,朕能怎么办”

“即使朕半指婚,亲自出面要青格尔做容若的侧室,你堂姑奶奶也不会给她进门,只能住在外头。”

原来这才是上辈子的沈宛住在外面的原因可怕的堂姑奶奶。四爷拍拍小胸脯“汗阿玛,女子可怕啊。”

“是啊,你小子才知道啊”康熙点着他的鼻子吓唬道“等你长大娶妻了,更知道了。”

四爷心肝儿一颤,猛地摇头不去想长大后娶妻的事情。

四爷板着小胖脸信誓旦旦“汗阿玛,儿子是您的儿子,永远八岁不长大。”引得康熙失笑“傻小子。你就是成仙了,也要长大。玉帝不还娶媳妇儿”

说着话,牵着胖儿子的手,走出来书桌,散步中,望着江南典雅的园林精致,慢悠悠地说道“今天朕收到急报,传说中不知真假的朱三太子会在江南露面,很可能会有行刺计划,联合郑家势力残余,动用大炮攻打行馆,你再出门,要多注意。”

“汗阿玛放心,儿子机灵着。”

“嗯。容若和青格尔的事情,朕想想办法。可能,住在外面,永远做一个妾室,青格尔也愿意。”

青格尔会愿意。康熙有预感。

康熙要隆科多偷偷地带人来行馆,望着面前清瘦苍白到好似一阵风就能吹走的人,依稀看见当年的美貌无双,也依稀可见岁月的风霜。

沈宛磕头请安“给皇上请安。”

“起来。青格尔,四阿哥给你求情,求朕帮你进纳兰家。朕问你,愿意吗”

沈宛挺直脊背,大胆地望着康熙,所有的恨意此刻都不重要,她轻启朱唇,轻声慢吟“白玉帐寒夜静,帘幙月明微冷。两地看冰盘,路漫漫,恼杀天边飞雁。皇上,与其奴婢在江南天天思念他,等着他,不如去北京吧。”

“你知道明珠和老福晋的脾气”

“知道”沈宛浅笑,帝王眼里已然没有一丝少年意气,她伸手捂住胸口,苍白没有一丝血色的脸微红“皇上,奴婢这次见到他,还是心跳不已,只有和他在一起,才是活着的。”

顿了顿,面前的帝王还是当年的少年天子,也不是当年的少年天子了,她也不是当今进宫选秀的青格尔了,一脸苦涩和幸福混杂的复杂“皇上,四爷说奴婢大误。奴婢才醒悟。能再见到他,胳膊腿儿脸堂齐全,误了名声却还没有掉进污泥里,多么幸运。那么多的人死了,奴婢还活着,奴婢是大福气的人,皇上,求求您,余生奴婢只想做想做的事情,为妾做外室,都愿意。”

青格尔双手放在冰冷的地砖上,身体伏地,给康熙磕头。

最终康熙轻轻一叹。

鳌拜啊,康熙不想去回忆。青格尔,就当是少年认识的一个少女,能帮就帮一把吧。康熙说服了自己,告诉明珠“朕将青格儿给容若为妾。”

明珠气得当场晕了过去。

吓得纳兰容若一连陪着老父亲三天不敢离开半步。

四爷瞧着明珠那“宁死也不答应你进门”的态度,坚决不牵扯在里面,生怕堂姑奶奶去和太皇太后告他的状。

苏州越来越冷一些,河水都结成很厚冰,预计到开春后才会解冻。家家戶戶为了用水,给明年夏天储存冰块,纷纷来到河上,用洗衣服的棒槌先把冰敲成块,敲碎。棒槌都砸不开厚冰,便要去找石头帮忙。

四爷和当地的孩子们一起玩冰嬉,组织冰上马球,冰上蹴鞠,好不开心。汤斌还真的给四爷找到了离家出走流浪的黄履庄,四爷如获至宝,坐在一边用着热乎乎香喷喷的奶汤,听着古板的汤斌为了娶儿媳妇的聘礼,慷慨激昂地劝说黄履庄。

“黄履庄,本堂知道你有大志向,可你首先要显示你的能力,朝廷不知道你的能力,光知道你做了一些会动的两轮车,会叫的木头小狗狗,自然不会用你。现在机会来了,你去木作处,听四爷的命令造会动的木头小狗狗,你要四爷高兴了,就是机会来了”

“你也不用担心银子问题。宫里头贵人们赏赐的多,你也知道内务府匠人的收入多少。李光地是你的好友,和四爷推荐了你,本堂还能欺哄于你不成谁告诉你,进宫是给小主子们当马骑,做太监做奴仆的小主子自有汗血宝马,用得着你奴仆都争着,轮得到你切莫听信谣言,误了自己的前程,这可能是你人生的最后一个机会了,你这辈子的梦想啊,首先要有人赏识,有银子,才有希望完成,还是你真的甘心流浪街头荒废一生”

汤斌嘴巴说干了,转的地面磨平了,等来一句话。

“巡抚大人,您说的都对。草民不甘心。草民能看一眼四爷吗”黄履庄跪在下方,挺直了脊背,声音嘶哑地喊着。

汤斌请示四爷。

四爷点点头。

汤斌严肃道“四爷答应了。但黄履庄,四爷喜欢在民间游玩,你见了四爷,在外头见到不许说。更不许和其他人说起四爷的长相。”

“草民谢四爷。草民都知道。江南还有乱民要对皇上和四爷不利。请四爷和巡抚大人信草民的忠心。”黄履庄磕头谢恩,抬头望着巡抚汤斌,一咬牙,鼓起毕生的勇气,看向那兀自喝汤的胖孩子。

瞳孔地震。

这真是一个千宠万宠长大的孩子,这份胖气大气磅礴,前所未见,以后也不会有。

四目相对,四爷对他友爱地一笑。

懒怠的,亲和的,眉眼间智慧闪动,黑黝黝的深邃望不到底的眼睛里,那份通达灵性,要他震撼。

“巡抚大人,草民要去北京。”黄履庄听到自己的声音,激动的变了声。

大队人马一路南行,因为离开京城已经是九月中,江南暖色一点没见,便先浸了水乡湿寒。北地入了冬是冷的裹得严严实实的,南方却不光不是传说中的四季温暖如春,反而是潮湿阴冷的入骨,穿多少都冷,尤其这湿冷,北方人都受不住。

好在出发之前准备充足,知道南方湿气重也没带不好打理的毛皮大氅,棉花衣服做得多,倒也不至于冻着。

四爷吩咐汤斌送黄履庄进京,在苏州继续找匠艺人才、数学天才,还给了他好多奇奇怪怪的指示,再命顾贞观等人帮忙吆喝,写词作赋的传唱,大搞宣传。

汤斌含泪送走了这吓死了他半条老命的四阿哥,望着手里五千两银子的银票,老泪纵横。

四爷乖觉,接下来踏踏实实做功课、研读兵书,闲时看看山河风光,冬日萧条,他一样喜欢,江南的风土民情和北方不同,更要他看得稀奇,宛若第一次看,第一次跟着汗阿玛南巡的上辈子的惊喜。

时常陪在汗阿玛身边,谈谈民政河务,时不时争吵斗嘴一番,日子充实得很。康熙总觉着这孩子能听懂,还能懂自己,愉悦开怀。当然,他心里最惦记的是太子,四爷再一次目睹老父亲与太子二哥的父子情深老父亲面上不露出来,其实背地里思念坐纛的太子思之如狂,一日一信,衣食住行无不关切,情意拳拳之处要他再次恍恍惚惚,而同样看着自己手中或抱怨或关心或要礼物的墨迹,太皇太后、皇太后、皇额涅、额涅兄弟姐妹们,一封封问候的来信,看看太子说“二哥想汗阿玛和四弟,二哥心情不好最近也喜欢欺负弟弟们,八弟被欺负的哭了,果然更漂亮,怪不得四弟喜欢欺负他”懵。

现在的二哥应该不会抡鞭子抽人,不用担心。四爷一个念头闪过,到底是放不下,赶紧给太子回信。

这一天,大队人马要到达金陵,四爷骑在小马驹上听着马蹄子踢嗒踢嗒,隆科多打马跑来找到他,怒气冲天的样子脸红脖子粗的大喊着“阿哥爷,您看看这信,臣是有多么冤枉”

四爷也没在意,接过来展开舅妈写来的信件,随即欢喜放声大笑“那天苏培盛就在猜测,舅妈不给你写信,是不是怀疑你做了什么事情,心虚才突然写信的,哈哈哈,咯咯咯,果然如此。”

隆科多“”

隆科多大喊着“苏培盛,你怎么不告诉我”

远处的苏培盛陪着笑儿。四爷道“你怪他做什么你突然转性子,舅妈当然要怀疑,哈哈哈,咯咯咯,舅妈好贤惠,说你要是看中了哪个青楼名妓歌姬,她来安排进府,哈哈哈哈”

四爷抱着桃色的信纸笑得肚子疼。

隆科多气得脸色铁青。

合计着,他烦恼这么多天,阿哥爷早就有了猜测,就是不告诉他,等着看他的笑话

隆科多待要控诉,突然一阵喧哗起来,好多人大喊“敌袭”隆科多和苏培盛等人,条件反射地护着四阿哥快速到皇上的马车里。皇上也听到了敌袭,从马车里跳下来,大喊着“胤禛快过来。”四爷大急猛地一拍马屁股“汗阿玛,儿子过去你不要出来马车,汗阿玛”

炮火声起来,要他的声音破碎在半空中,四爷在烟雾弥漫中看到汗阿玛冲过来的身影,眼睛似乎是慢镜头地看见了一只飞镖射来,在马背上猛地一个飞纵,手里的小火铳在飞扑中就射击出去,这一枪打中了要偷袭的刺客,他的人扑在康熙的身上,被一个侍卫压住,康熙眼睁睁地看着那只发着剧毒蓝光的飞镖打在侍卫的后背上,目龇眼裂。

“胤禛”康熙气疯了。

天知道,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没了,他愣愣地望着侍卫那被飞镖射中的后背,不敢信这飞镖要是射在儿子的身上,他的整个人发抖,侍卫们过来扶起来他们,康熙看着他气急地大吼“谁要你扑过来的”

四爷一回神,大喊“汗阿玛,快救侍卫,那飞镖有剧毒”

康熙气得要晕过去,手指着他,眼睛红红地怒吼着“你你你给我滚进去马车”

四爷被容若一把提溜进去马车,更多的侍卫们冲上来,受伤的侍卫身上穿着特制的护甲,服了解百毒的药物,暂时保住了性命。

康熙见儿子安全了,侍卫也救回来了,吩咐人守着马车,明珠来报“皇上,是康熙十九年在陕西起事的杨起隆,用沙俄的火铳大炮,伙同三藩残余郑家势力残余。”

儿子扑过来的身影在眼里晃来晃去,康熙第一次忘记他要仁慈。

“传朕命令,一个不留”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