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392. 放心 “那他再睡死回去?”

在皇帝刚昏倒的时候, 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下面正在打得火热,他们还在挥舞着拳头,要打出个高低来。

直到窦朋喊了一声。

杜世恩慌得将手中塵尾也落了, 抢上前去“陛下陛下”

太子离皇帝位置极近, 也忙跑了过去, 冲到皇帝的面前惊叫“阿爹”

连新带旧,这已经是第三次在皇帝面前打群架了, 前排的王公大臣们有了充足的经验,早不似第一次那样的惊慌,也不像第一次那样有鲁王试图拖当时还是太子的今上下水的情况, 大臣们大多没有下场。

听到他们呼唤皇帝, 祝缨等人也紧赶慢赶地围到了皇帝周围。大臣里,祝缨最年轻、腿脚最灵便,跑到最前面。宗室里面,齐王更年轻, 但却被太子挡在了身后。

窦朋愤怒不已, 同时又充满了担忧,他可真怕皇帝就这么气死了, 那就要载入史册了

既然皇帝已经昏倒了, 他就不客气了,当即下令殿上禁军维持秩序,把群殴的双方分开“都不许走一个一个, 记下名来我看谁能逃脱了去”

王大夫也阴着一张脸上前“窦相公,交给我吧, 你去看看陛下。”他是没有下场的,但是御史台竟也有人参与了。正好,最近心情很糟糕, 他倒要看看谁在这个时候还在火上浇油

太子流下眼泪,哭道“阿爹”

冼敬道“殿下,现在不是哭的时候,请您主持”

祝缨截口道“传御医”

皇帝被七手八脚地抬进了内殿,御医被宦官挟着狂奔而来。其他人都暂退到帘外,窦朋、太子、齐王围在床前,杜世恩接过小宦官递过来的麈尾现在床头,都等着御医诊治的结果。

御医一头的汗,心里把遗书的草稿飞快地打好,手一按皇帝的脉,又把遗书给撤了好像还有救。

一番折腾,药在炉上熬着,针在皇帝身上扎着,皇帝终于缓过一口气来,呼吸渐渐正常。

御医露出了劫后余生的笑可算不用死了。

此时,窦朋及众大臣才有时间处理“闲事”。先帝时已经演示过一回了,皇帝还没醒的时候该怎么办。窦朋将皇子、近支宗室给留在了宫里,遣各部如常办公,又让陈萌维持京城秩序,再召来禁军将军们守好宫禁。

冼敬还想说什么,被祝缨冲上前给薅了下来“噤声”硬把他给拖到了一边。

太子看了他们一眼,也跟着走了出来。冼敬低声道“陛下抱恙,应该由太子监国。你这是要做什么”

祝缨道“你是没打算陛下醒过来吗”

“陛下醒来,见一切安好岂有不喜殿下也可积累威望”

祝缨不客气地问道“然后呢陛下再睡死回去”

当太子是非常难的,皇帝病倒了,等他好了,发现国事一团糟,你要挨骂;等他好了,发现你把国政处理得非常好,完全没有他插手的余地,他可以就此驾鹤西去,大部分太子的下场会比挨骂还要危险。

眼前这个皇帝,儿孙一大把,鬼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冼敬道“天家父子,父慈子孝,怎么能妄自揣测有嫌隙”

“父子无嫌隙,詹事有敌人。还在自己的对手变成殿下的敌人。你太心急了。”祝缨毫不客气地说。

就眼下,别说郑熹了,祝缨都不愿意让冼敬等人左右了太子。让你们得势还了得

祝缨问道“纯孝很难吗让陛下放心以天下托付,放心的内容有很多除了国事,还有人心。多想想陛下、殿下,二位好了,天下才安。”

冼敬脸上挂不住了,道“难道就袖手旁观吗”

“现在正是陛下脆弱的时候,”祝缨对太子说,“请殿下以君父为重。詹事府身家性命都系在东宫,关心则乱,还请冷静。”

冼敬急了,因为他与郑党勋贵们的争斗并不占上风。如果太子秉政,情况就会有所好转。

但是不行,除非这些人敢现在弑君。祝缨倒无所为,但是看冼敬这个样子,是没有这种胆魄的。他只会“顺势而为”。

太子反应极快,很快一揖,当即道谢“多谢指点为。还请尚书教我。”

祝缨道“您已经是太子,稳住就好。报与皇后,请她坐镇,稳住六宫。东宫那里还请严守门户,不许妄言大话,以免乐极生悲。戡乱讨贼已有定案,殿下暂时不用担心。朝政有窦相公。殿下只管好好侍疾。没有陛下点头、群臣劝进,请不要轻举妄动。召皇子侍疾,您与兄弟们都不要落单。陛下病倒了,您就要保护好兄弟姐妹、后宫妃嫔、宗室长者。如果施相公、郑相公又或者冷公求见,留他们在宫里,您会更安全。”

太子都记下了,道“禁军呢”

“冷公不是会来么您别自己调,有人镇着就成。一切,看陛下。”

“好。郝大方,去请皇后。”

祝缨对太子与冼敬匆匆一礼,转身离去。

人来人往,须臾,穆皇后到了。

她一到就问“陛下怎么样了”

御医答道“急怒攻心,又有些年纪了,所以昏倒,已施了针,无性命之忧,不日便能苏醒。”

穆皇后先赏了御医,才说“都围在这里做什么丞相,有什么国事只管忙去吧,这里有我。”

窦朋招呼了大臣们匆匆离去,得先罚打群架的,再重申纲纪,然后办理公务。说不得,这几天又回不了家,得住在宫里了。他又命人去通知了施鲲、郑熹、冷侯,并且扼腕让刘松年跑了不然,此时刘松年守在皇帝跟前是最合适的。

人都被带到了政事堂前,打群架的人自知闯了大祸,心中惴惴。许久,没听到哭声,再见窦朋等人出来了,都略放一放心。柴令远打定了主意,一旦有问罪他的意思,必要拖对家几个人一起下水

哪知窦朋与王大夫简单商议过后,又会同了大理寺的施季行、林赞二人,很快就下了结论各降三级

群殴的人还竖着耳朵等下一句,结果没有听到下一句“原职留用,以观后效”。“级”和“职”有时候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像之前先帝朝第一次群殴,不少人就是降级了,但是还办着原先的差使,权力没有改变。后来又陆续升回去了一些,再经今上登基一事,只要不是被鲁王牵连的,差不多都恢复原状了,部分人到现在还有了升迁。

这一次没有“原职留用”,降就降了。

窦朋看着他们一个一个跟池塘锦鲤似的张圆了的嘴巴,心道该还等着留你们再打一架吗你们平时都干什么正事了吗

正好趁这个机会,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人都扫一扫,换点没前科的上来。

处理完这件事,窦朋郑重叮嘱“不得泄漏禁中情状以免天下不安谁泄漏出去,我必办了他”

“是。”

窦朋接着又分派了些朝政事务,尤其是平定民乱的事,祝缨也领着给官军供给的任务,认真听完,便回到了户部去办事。

一到户部,就见上下官员围了上来,皇帝气昏的消息还没扩散开来,但是祝缨等人回来得比平常要晚,大家都猜是有什么事了。

祝缨顺势开了个晨会“都把心放到肚子里,将手上的事做好。风,且刮不到咱们身上。”

“是。”

很快,施、郑、冷都进了宫,也守在了皇帝的榻前。齐王等人反而被皇后安排到了偏殿休息,齐王在偏殿里不停地踱步,显得有些烦躁。

卫王走到了齐王的身边“莫慌。”

齐王叫了一声“叔”,又说“如何能够不急呢当日阿翁躺在那里的时候,想必您也是急的,请您体谅我。我现在没心情说话。”

卫王的眼中划出一丝嫉妒,提到先帝就不得不说,先帝在世的时候,对兵权把得死紧,大家都没摸过。连冷、郑等人都在家享受多年,后来更是安排子孙任了文职,所以当时大家都没有重视这一条,只以为抹黑兄弟、结交大臣、讨好父亲就能得到太子之位。

要说还是鲁王得宠,跟在先帝身边的时日多了,竟让他无师自通了要用禁军。虽然最后是败了,但他的路却是最正确的。到得鲁王事败,卫王才猛然醒悟,再趁机游说赵王重用宗室,实则打着趁机染指的主意。终究未能如愿。

如今呢,自己这位哥哥,竟让次子劳军、巡边,与军队有了接触。

怎么能够不嫉妒如果当年先帝给他这样的机会

卫王轻声道“你爹疼你,让你与将军们结交,不像我们,到先帝死,也没有让我们管过兵事。”

齐王愣住了,眨了眨眼。

两人还要再说什么,大殿那里又传来了哭声公主、王妃们也得到消息来了。

公主们哭了一场,因皇帝还昏迷着,哭了也听不到,于是声音渐歇。

穆皇后一边拭泪一边问安仁公主“听说你也病了,现在好些了么就奔波劳累。”

皇帝被气昏,如果有什么好处的话,就是安仁公主的病好了。

她这病,半是气愤、半是羞恼,又夹杂着一丝丝的惶恐。皇帝一病倒,她的病瞬间轻了一半,当时就从病上爬了起来,与儿媳妇永平公主一同到了宫中。

穆皇后发问,安仁公主答道“只要还能动,就想来看看陛下。”

穆皇后感动得又哽咽了“亏得还有你们。陛下一病,我这心里”

此时,床前侍疾的红人已换了一批。先帝的时候,永平公主是必在的,现在则变成了太子、明义公主等人。

今时不同往日了,永平公主在心中叹息。她温言安慰穆皇后“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嫂嫂且放宽心。不要哥哥痊愈了,嫂嫂却累病了,到时候哥哥岂不又要挂心”

穆皇后道“我宁愿这病在自己身上。”

一群人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一场哭罢,穆皇后道“不必都在这里了,轮流侍疾吧。”又说安仁公主年纪大了,才又生病了,也请回家静养。让儿子、儿媳送送公主。

太子、太子妃二人先送永平公主与安仁公主出了大殿。

安仁公主要说话,永平公主先抢着问女儿女婿“东宫大郎现在还在娘娘面前抚养吗”

太子答了一声“是。”

永平公主抚着女儿带着一点儿婴儿肥的脸,少女的脸柔软细润、覆着一层极细的绒毛,摸上去心都要化了。永平公主心中一片温柔慈爱。

永平公主道“眼下陛下面前离不开娘娘,大郎又小,没人照顾可不行。万一疏忽了,孩子受了亏,娘娘心里岂不要过意不去不如将他接回东宫,他的生母不是还在么由她照看些时日,大家都能放心。你们也能安心侍疾。”

太子微一思索,觉得永平公主说得对,便说“您说的是,我这就去对阿娘讲。不是您提醒,我竟想不到这些。”

“妇道人家应知应会的。”永平公主谦虚地说。又叮嘱女儿几句,方才离开。

太子与太子妃也不耽误,转身回去同穆皇后讲了。穆皇后看着床上的皇帝,再看看太子与太子妃,颇有一点踌躇。

骆姳道“接回来吧,东宫住得下。您也太累了,本该是我的事。”

“好孩子,你们很周到,”穆皇后说,“辛苦你了。”

当天,骆姳派了蓝德去穆皇后处,将东宫长子一应用器连同保姆、乳母都接到了东宫安置下来。

他的生母宫人满眼期待,但是小孩子已经不记得她了,小手攥着保姆的衣襟,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个张开双臂的女人。气氛伤感又尴尬。

保姆哄了一阵儿,小孩子才收了哭相。宫人收回来手臂,站直了身体“随我来吧。”

东宫愈发的热闹了,三个孩子,大的也才能跑能跳,小的只知道吃和睡,中间那个正在一时没人看着就要哭时候。

如此忙乱两日,皇帝醒了

皇帝病着的时候,早朝已经取消了,有什么事儿都写个公文给政事堂,又或者私下勾兑了。前番,黜了好些人,吏部还未及将空缺填满,姚臻忙下令“且住一住,等陛下旨意。”

他带着一份名单,挤到了皇帝的病榻前。

皇帝已经能够坐起来了,但精神并不好,说话也显出一股子的虚弱来“降三级都该、都该”

窦朋就怕他说出一句都该砍了,忙说“以先帝时的旧例,是降级”

“领头的、都黜了吗”皇帝问。

窦朋道“没有陛下旨意,不敢擅专,臣这就去办。”

皇帝嘀咕一声“都、该黜了。”

窦朋装作没听到。

皇帝又问“战况、如何”

窦朋道“大军已在路上了,一切尽在掌握。昨日报,周边州县已知悉情状,各自防御。”

皇帝道“要快,不能蔓延。”

“是。”

皇帝说了这一阵,气息有些跟不上,闭上眼睛专心喘气。

穆皇后抚着他的胸口为他顺气,道“你才醒,歇一歇吧,缓一缓再说。”

皇帝摆了摆手,群臣退下。皇帝对穆皇后道“你也辛苦啦,歇去吧。”

“我不累。”

“去吧,看看宫里。”

穆皇后才告辞而去。

待穆皇后走后,皇帝又睁开了眼“杜世恩”

“在。”

“这两天,他们、都做了什么”

杜世恩不敢有所隐瞒,一一说给皇帝,皇帝听了,闭着眼睛,好一阵儿才说“也还罢了。”

他终于放心了,又复沉沉睡去。

此后,他的身体愈发不如之前了,朝会也变成了五日一次,平常日子他也不上朝。本次事件窦朋处置得宜,皇帝日日都要见他,听取他对政事的汇报。

陈萌、祝缨、姚臻等人,连同皇帝信任的李侍中、时悉、穆成周也经常得以面圣。在这其中,又夹了齐王、卫王等宗室。

卫王趁机进言“陛下,大臣各为私利,恐不能为陛下尽心。一旦有事,他们各有主意,误事不说,恐怕另有肚肠。还是自家人更可靠。譬如禁军”

皇帝睁开了眼睛“禁军。”

“陛下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皇帝沉吟良久,死死盯着卫王,说“也是大臣,劝谏先帝。”

“啊”

大臣也曾一心,请先帝立他为太子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