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439. 归来 时维鹰扬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439. 归来 时维鹰扬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鸡还没开始叫, 祝缨的手指动了动,长久以来的习惯让她醒得很早。她睁开了眼睛,略缓一缓, 将手轻轻地从张仙姑身边抽开,揭开被子,下地赤脚站在了床前。

窗纸透过来一点淡淡的光, 外面挂的灯笼早燃灭了。

祝缨抻了个懒腰,回头看看床上, 张仙姑和花姐睡得正香。光线很暗,并不能将二人看得很仔细,但是悠长而平稳的呼吸,听起来没来由的一阵安逸。

她走到窗边,轻轻地打开窗户,外面更亮了一点, 隐约能够将福禄县城看个大半。已经有人家起床了, 零星亮了几盏灯。河边停泊的船头也亮起了灯。渐渐的, 有了犬吠声、鸡叫声,灯越来越多, 天也渐渐亮了。

然后, 灯又陆续灭了,一丝天光从东方透了过来天亮了。

张仙姑在睡梦中抽搐了一下, 反手摸了摸, 只摸到了花姐,登时心头一慌。花姐也惊醒, 懵了一下,想起来了“小祝”

祝缨闻声转过头去“醒了”

张仙姑挺着的腰往后一沉“你也不多睡会儿”

祝缨道“看看景儿,好些日子没看过了, 看着房子比以前也好些了。”

张仙姑抓起衣服披上,边穿边说“可不,这些年日子好了不少,过年能穿件新衣裳了。”

花姐穿好了衣服,一边用手拢头发一边说“洗漱”走到桌边,又顺手把灯给点上了,给屋里贡献了多一丝的亮光。橘色的灯光将三人的眉眼都映得柔和了几分。

屋里说话的声音也惊动了外面的人,祝银扣了扣门,笑问“大人,起了么我们拿热水进来了。”

祝缨道“来吧。”过去开了门。

几个人鱼贯而入,又点了几盏灯,屋里更亮了,很快,陪着张仙姑的蒋寡妇也来过来了,笑嘻嘻地说“我来给老夫人梳头吧。”

她的头上也已经能看地看到明显的白发了,只是比张仙姑还是要年轻一些。张仙姑一向不太爱使唤佣人,但年纪渐长之后,还是不得不需要一些人帮忙。她往妆台前坐下,道“拢起来就得啦,昨天是才见老三,得打扮得好看点儿。见都见过了,拢起来就成了”

花姐一笑,先洗脸,等张仙姑梳完了头,又自己梳了头。她的发型也很简单,样子上又有点山中特色,拿块帕子缠了一圈,再别上几根簪子。

祝缨乐了“你们俩都差合着只糊弄我一天啊”

张仙姑笑道“对啊哎,你怎么光脚站地上哎哟可真是怎么变得这么不会过日子了”

祝缨摇了摇头,飞快把衣服穿好,往腰间挂好了各种零碎,伸手找花姐拿梳子。花姐扯过她的手,将她按在了妆镜前“你坐好,别动。”她给祝缨把头发挽起,颈后碎发编成了两绺小辫儿也盘了上去,扎紧,再将一顶小金冠端端正正别在了祝缨的头上。

张仙姑一手袜子一手手绢儿,弯下腰来,蒋寡妇和祝银不敢让她动手,都说“我来,我来。”

祝文接过了手绢儿,祝缨道“你们这样不得劲儿,我这就好,一会儿自己弄。”

花姐将簪子扶好,道“好了。”

那边祝缨也接过了袜子,祝银道“大人,我看那边他们也起来了,我去拿饭,您在哪儿吃”

祝缨道“就在这儿吧。各自用饭,吃完了咱们就走,山路不好走,到阿苏家中间还得歇一夜呢,得早点儿动身。”

“哎,我去告诉他们。”

很快,洗漱完了,饭也端来了,福禄县供的早饭很精致,比京城的祝府也不算差了。各色小菜,肉食、熏鱼之类都有,又有糕点,粥、汤等等,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大盆水果,等着饭后上。

很精致,碗都比祝相公府里的碗小两圈。祝缨摸摸碗沿,吹了吹,一口吸溜掉半碗鸡汤,提起筷子一抄,碗里的面条被她一筷子卷走大半塞进了嘴里。那一边,张仙姑的肉粥才吃了两勺,花姐的米糕才咬了一口。

祝缨早饭吃了四个肉包子、两碗鸡汤面,往一嘴里塞了一盘切好的煮羊肉,伸手摸了串鲜龙眼,慢慢地剥着吃。这时候,张仙姑也吃完了两碗粥、一个咸蛋,花姐也咽下最后一口甜粥,漱口、擦嘴。

蒋寡妇这才把灯都吹熄了天已经很亮了。

张仙姑道“咱们明天见你苏家大嫂子,后天、大后天回家,裁几身儿衣裳吧。”

祝缨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这赶路随手换的,我有新衣,才带了些来,过了秋天再添置吧,够空了。”

张仙姑道“都好好儿的回来了,还穿男人衣裳,不合适。”

祝缨道“害,衣裳是给人穿的,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方便怎么来。什么男人衣裳女人衣裳我穿了就是我的衣裳。我说合适,就合适。”

张仙姑还是有些遗憾,祝缨对着自己身上比划,道“不过回家得把现在的衣裳改一改。这儿,掐个腰,还有这儿这个,收一收,穿着不得劲儿。”

张仙姑绕着她转,将几处都记下了,说“那也行。”

花姐道“好啦,这些我都记着,回去再理会。该动身了。”

早饭过后,徐知府还是跟着祝缨等人走,他这一夜睡得也不安稳,此时头点得像小鸡吃米。一行人出了清风楼,又见许多士绅百姓围着。

祝缨与他们招呼,她离开十年了,一些老人已经过世了,一些孩子长大了。祝缨不时与他们交谈,一路聊出了县城,说“我回来了,以后见面也容易了,别跟了,该怎么过活还怎么过活吧。”

一些人回去了,另一些人依旧跟着。

跟随的人越来越少人,路过赵苏家时,祝缨道“你们一家难得团聚,先在家里安顿”

赵苏回头看了看车队,道“我送您回去,再回来也不迟。”

赵娘子依旧是个有什么说什么的性子“阿妹莫管他,叫他去”赵苏分出自己的行李给父母放家里,留下妻儿,自己则押送着祝缨的东西,跟着去阿苏家。

好容易到了州界,徐知府终于放心了,拱手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一路平安。”

祝缨也笑道“借您吉言了,安顿下来,我会去拜访您的。”

徐知府心头一紧,硬着头皮说“恭候大驾。”

祝缨微微一笑,与苏鸣鸾等人往山里进发。

进山的界碑还是祝缨在的时候立的,下半截长了些青苔,苏鸣鸾笑道“接下来的路,咱们可以放心地走啦”

苏喆笑得特别大声

一行人在中间一个小寨里歇息了一晚,吃过晚饭,花姐就说“你与干娘住一屋吧,却才一个学生来说,遇着难治的病人了,我得去看看。不定什么时候回来,也不定要捣鼓些什么,我单住一间就得。”

这里花姐比祝缨还熟,祝缨也放心,笑道“好。”

她也不马上就睡,而与山雀岳父等人一处说话。山雀岳父等三人年纪也大了,精神不济,却都愿意与祝缨多说两句。路果、喜金是诉说艺甘洞主的无礼“过几天就来人骂一回,还派人到我的寨子里抓逃奴嘿咱们哪里来的奴隶我告诉他,我们家可没奴隶了他又没与咱们订那石头上的盟,到了我家,就是我的农夫了”

山雀岳父还加了一句“他们还记着当年索宁家的仇呢。当年的事儿,咱们都有份儿,他要报仇,咱们都不能手软。”

郎锟铻道“这一次我一定要亲自会一会他”

祝缨又问了艺甘家如今的状况,喜金道“他的儿女,与西卡、吉玛好。吉玛家有铁,他就把女儿嫁了过去。西卡家有金,他就让儿子娶了人家的女儿。”

山雀岳父道“谁也不是怕他们这个,他们有铁,打出来刀并不很好,可是朝廷,虽然认了我们是县令,也收我们的粮食和布,却不肯多给我们铁。”

祝缨认真地听着,说“打仗是要死人的”

“我们才不怕”郎锟铻说。

祝缨道“不是怕不怕,是自己人尽量少死一点。一家子战死一个,这家的日子就难过了。敌人死得多了,那么一大片的土地,没人去打猎、种田岂不浪费待我寻个法子。”

路果道“反正,我家丫头就跟着您了。”

喜金道“我那小子,也给您了。”

“好,我来安排。”祝缨说。

夜深了,山雀岳父熬不了夜,开始打哈欠,众人散去。

第二天傍晚,一行人赶到了阿苏家的寨子,苏飞虎亲自在寨前迎接,苏晟高兴地喊了一声“阿爸”

苏飞虎笑笑,笑容又很快地隐了下去,他看看妹妹,犹豫地将目光定在了苏喆身上“这是小妹”

苏喆乖乖上前叫了一声“舅”。

苏飞虎忽然激动了起来“好,回来就好,刚好能见上你阿婆”

说完这些,才他看着祝缨,更犹豫了。苏鸣鸾给他介绍“姥如今回来了,还做我们的头领,带着咱们。”

苏飞虎也借着苏鸣鸾的称呼拜了祝缨,祝缨问道“阿嫂怎么样了”

苏飞虎道“上了年纪了”他分得了自己一个大寨,要不是母亲眼看不行了,也不会守在这里。

花姐道“我再去看一看。”

苏飞虎急忙说“哎你那两个学生一直在看着,我看她们年轻,还得是你给瞧。”

祝缨道“同去。”

老太太已经说不出话来了,苏鸣鸾低声说“她病重,不敢告诉她您的事儿,怕担心。”

祝缨点点头“我明白了。”

苏鸣鸾先请祝缨去见老太太,祝缨到了床前一看,果然是脸色灰败,一股死气,她俯下身来,叫一声“阿嫂。”

老太太的眼睛睁得老大,祝缨道“你看谁来了”

苏鸣鸾又把苏喆推上前,老太太眼睛亮了一亮,吃力地动了动胳膊,苏喆忙握住了她的手,祝缨又对苏晟使了个眼色,苏晟也上前了,老太太一手一个,看也看不够,最终却看到了祝缨的身上。

祝缨道“我回来有事,放心,他们我会照看的。”

老太太轻轻地舒了一口气,缓缓闭上了眼睛。苏喆吓了一跳,伸手去试她的鼻息,被老太太喷了一指头的潮气原来只是累了想休息。

苏喆的表情变得精彩极了。

花姐道“都散开吧,我来,你们去休息吧。”

苏鸣鸾也开始安排,女儿回来了,她就打算给带在身边了,屋子也安排好了。阿苏家的大屋经过了翻新、扩建,大了不少,布局还是照着原来的习惯。祝缨住的客房也扩建了,不过还在原来的方位,其余人也有住处。

苏鸣鸾亲自把祝缨和张仙姑往送往客房,站在客房门前,她忽然浑身尴尬了起来。房子变了一点,但这个地方,容易让她想起来自己想给人家生个孩子什么的。

张仙姑还怕别人怪自己女儿瞒着身份的事儿,口气带点儿试探地问“这是怎么了”

苏鸣鸾忙说“想起了一些事儿,那一年,姥到这里,告诉我,要自己当家。”

张仙姑道“对啊,你阿爸也是这么说的呢。”

苏鸣鸾笑着摇了摇头“您先歇息吧。”

祝缨知道她有话要说,又反过来送她出去,张仙姑很自然地留在屋里,巴着门框张望。

苏鸣鸾低声道“原来您也是女郎。”

祝缨道“我当然是女人,我不是女人,怎么会知道女人也能做这许多的事接下来,我们还会做更多的事。”

苏鸣鸾认真地点了点头“小妹,我得留下来,她离开太久,不能与寨子里生份了。”

“应该的,对艺甘家,尽量过几个月,秋收之后再大战。那时候,她也略熟了家里,可以带兵出去了。战争,是最快的树立威信的方式。在北地,我不能让她冲在前面。回家了,她得拼命站稳,延续下去。”

苏鸣鸾道“让她也去也好地方,恐怕不容我阿苏家再多分了,兵我出、粮我也带,东西,我想多分一些寨子里不产的。”

“可以。”

苏鸣鸾道“还有盐的事情,我都与姑姑还有项三她们商议过,产量还能再高一点儿。只是您不在这里,我们”

“好,我来筹划。”

苏鸣鸾最后说“别业里,旧时的老管事有些跟不上了。您”

“所以要尽量到秋收后。”

苏鸣鸾笑道“听您的。”

两人很快聊完,各自安歇。

次日,祝缨再次启程,花姐看过了老太太,就是老病,只能静养,没别的招。苏鸣鸾还是带着女儿去别业,一路顺便给她再介绍一下自家的县。苏飞虎留守,让苏晟跟着姑姑一起去别业。

一行人行至中途,前面一队人来,一个熟悉声音问“前面是谁”

赵苏道“项二么是我我陪同义父回来了”

项乐一听祝缨来了,也冲了过来,跟着的项渔叫了一声“二叔。”

项乐先见祝缨,一眼看过去,跟在京城没多大变化,实在想象不出她是个女人。他先行礼,苏喆道“您是例行的巡逻,还是来接姥的。”

项乐顿了一顿,项渔给他小声解释改了称呼的事儿。项乐道“是来接大人的。”他家省事儿,跟祝缨没亲戚。

祝缨道“咱们回去再说。”

“是。您请。”

项渔凑了上来,将事情小声对他讲了,项乐道“县令”

“大家伙儿已经推举大人做梧州刺史了。”

项乐紧绷许久的心松了一些“不愧是大人”

赵苏的神经却紧绷了起来,他看到了,项乐带的人一声不吭,只跟着项乐向祝缨行礼。

又往前走,是祝青君挎弓佩刀,率众而来,她带领的女兵多一些,个个脸上都带着好奇、欢迎的表情望向祝缨。赵苏也略放心了一下,见礼毕,祝青君做前引。

到了别业门前,又有小江、项安等人率众迎接。

张仙姑拉着祝缨的手说“咱家到了”

祝缨上前一步说道“我回来了”

小江她们都有一种既惊讶又奇异,最后不知怎么的笑出来了的模样。

项安道“恭喜大人,平安归来”

祝缨道“辛苦你们啦。”

小江问花姐“事情竟是真的”花姐点点头,小江道“难怪”

“呃”

小江笑笑,与花姐咬耳朵“挺好的,早该想到的。换个人,十有八、九早为你我安排婚姻了。我竟没往这上头想,竟做了二十年的瞎子,白白提心吊胆。”

一旁一个蓝衣的女子替花姐扶着张仙姑,张仙姑道“这是”

祝缨道“巫仁。算术很好。”

巫仁惊讶地道“大人还记得我”

“被我记得不是什么好事,得干活儿。”

巫仁笑道“好”

她们的身后,也有些穿得略体面的人,也有些粗布衣衫。

赵苏的眼睛又微微眯了起来。

这里的人,对花姐和张仙姑更熟悉一些,对祝缨更敬畏一点,他们会叫“大人。”但叫一声“大人”之后,要叫两声“老夫人”“大娘子”。不能说不认祝缨,却总有点生疏,笑得也不及对张仙姑等人亲切。

赵苏很警惕,再仔细观察“别业家丁”。他抛弃了京中的一切,可不是为了让祝缨回来反被“自己人”质疑的。他对别业不甚了解,这几天与苏鸣鸾聊过了才略知道别业也不过十年多一点的时间。而祝缨离开这里也十年了,十年的时间,谁管的,就跟谁亲近。

项家代祝缨经营了不短的时间,赵苏有些担心。

除了项家,既能设县,人口也得有个上千户甚至更多具体看过了“祝县”的籍簿,亲自摸查一下才能确定真实数目。

这许多的人,必然会生出一些小团体,譬如“乡绅”之类,一个县,得有六曹,都是有实权的人物。朝廷大臣能够架空皇帝,一个县的官吏,也能这么干。祝缨不是那个傻皇帝能比的,但也不能不先有所防备。

宁愿枉做小人,不要被人坑了。

这是赵苏的原则,他决定了,一会儿问一问祝青君。

祝缨一行人进到别业的主宅里,又是一番热闹。祝大腿不好,躺倒了,但侯五等人还在。侯五一双眼睛瞪得像铜铃,真不敢相信祝缨是个女的祝缨道“这里就是你的家,安心养老,不会让你没下场的。”

侯五仍然觉得不可思议“这、这唉行。”

赵苏更不放心了,他还得跟侯五谈谈。

花姐给各人安排了住处,祝银笑道“这下好了,咱们能帮着大人收拾屋子了。”

项安正拉着胡师姐的手,扭头说“你想不收拾也行,我找人到大人屋里去,你舍得”

祝银将袖子一卷“什么舍得不舍得的,我听不懂,我得干活儿了。”

赵苏对祝青君使了眼色,祝青君会意,趁祝缨等人去探望祝大的机会,走到赵苏面前。

赵苏也不废话,开口便问“我知姥一向有成算,但还要问一句,这个别业里的人,可靠么”

祝青君笑道“这个你倒可以放心,他们都受大人的恩惠。是大人给了他们身份,从侯五叔起,训练他们每天都要说几遍,今天的一切都是大人给的,命是大人给的,饭是大人给的,房子是大人给的,家,是大人给的,要忠诚。”

这是个别庄,大家都靠祝缨吃饭,有什么问题吗

赵苏问道“身份,也不介意吗”就苏鸣鸾,头人的女儿,想当头儿还费劲呢。

祝青君道“您还记得,以前跟着大人的时候读什么书吗我只知道,识字之后第一篇,就是陈涉。咱们这儿出来的人,礼仪看着像样,礼法从来没有全的,经史都不是成本顺序读的。”

赵苏恍然

他也一直觉得有点奇怪,但只当是祝缨不是明经进士,所以拣“实用”的教。现在想想,她分明是有意为之。二十年了,这里的人虽然会说两句,但是对女子任事的态度极其宽容。非但男女之间,夷夏之间也是如此。

祝青君道“所以啊,不用太提心的。”

那厢,祝缨也探望完了父亲,苏鸣鸾等人也各自去客房安置,祝缨对花姐道“我先什么都不动,你来,我去房里歇着了。对了,帮我找两套布衣来吧。”

她在京城,衣服早换了几轮,都是绫罗绸缎的。

花姐道“好。”

祝缨回到房里,一眼望去,一股陌生又熟悉的感觉,祝银道“大人,咱们的行李都搬来了,杜大姐在书房放书,您的衣服在这儿,那边是郑家、陈家退回来的箱子,您看怎么安排别业有库房,入了库的东西再取又麻烦,您先挑着要留下的,我把剩下的入库。”

祝缨道“我看看。”

她挑了一些要分赠给各家头人,又取出一些绸缎、一套银壶杯,准备给艺甘家。又挑出一些,要给这些日子在别业里管事的人。

拣出往父母、花姐等人房里用的,也留下。

都分派完了,剩的还有不少。祝缨让把金珠宝贝先入库,祝银强行要祝缨房里也留下一些。然后指着一个箱子说“这些字画,这里也只有您这儿配挂了。”

祝缨道“我瞧瞧。”

一些名家的字画,郑、陈都没收,她也懒得挂。不过字画需要好好的保存,她说“也留到我这儿吧,库房恐怕没保管过这样的。”她是暴发户,哪有这经验

一样一样清点,最后发现一个长匣子,上面没有标签,好像也不是她的东西。她将匣子打开,是一面卷轴。抖开了一看,上面四个大字时维鹰扬。落款却是岳妙君。

祝缨指着北墙正中,道“挂那边墙上吧,字儿比我的好。”

祝银也看了过去,道“确实好看。”

收拾完,天也黑了,杜大姐跑过来请祝缨去吃饭,又绕着祝缨转了一大圈,祝缨道“我头上又没长角。”

杜大姐道“我们可担心死了”

祝缨道“知道知道,以后都不用提心了。”

杜大姐狐疑地看着她,看得祝缨喉咙发痒“干嘛”

“一家人好好的,可别再分开了。老夫人天天盼着您回来我们大娘子,也忙得不得休息哩,老夫人年纪您是知道的,您想想,大娘子今年也快五十了,别人家,都是有儿媳妇伺候,孙子也长大了,她还在忙哩”

“好。”

“哎,吃饭吧今天有客人,要做得多,是厨下她们做饭。您在京城十年,南方菜怕也吃不惯了。我亲自下厨给您做了京城好吃的,您一路过来,得好好补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