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441.知会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441.知会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徐知府停在路口, 神色有些焦虑。

庞司马道“府君,您在担心什么呢”

徐知府道“也不知道梧州怎么样了。”

庞司马笑道“梧州并不归咱们管, 使者是陈相的公子,不看僧面看佛面,有什么好担心的”

徐知府道“就因为是陈相的公子才要担心,设若有个万一,你我怕要受牵连。”

说得庞司马也担忧了起来,两人一同望向陈枚去时路。梧州很大,进山的路也有几条, 南路是阿苏县,北路是塔朗县,中间一道虽是近路却是最险, 要过一道极长极狭的山谷。

陈枚现在走的就是中间那一条路。

这条路,徐知府与庞司马都不曾亲自去过, 但是也打听过,极长,又窄, 抬头只能看到细细的一线天, 道路的尽头插着一道山, 上面有简易的岗寨, 端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徐知府道“我就在这里,等他出来。”

庞司马道“左右府中无事,我也在正好在此地静观山水,此处风景可入画啊”

两个倒霉鬼就近住了下来, 徐知府又将本地的商人、里正之类叫来,询问普通人走这一路需要的时间,又要走路途熟悉的人, 预备万一超期了,好派人进山打探消息。

那一边,陈枚一路走得还算顺利。他也是随军出征过的人,小吃一些苦头还能撑得住。带给他更多困扰的,反而是与苏喆的聊天。越往山里走,路越窄、越陡。赵苏看出了他的尴尬,顶替了苏喆的位置,给陈枚介绍“这路还是几年前新修的,往前只有人马踩出来的山径。”

陈枚叹道“那也不容易了。”至少给取直、平整了一下。

赵苏道“可不是,这阵子还好,遇到下雨的时候,这条路就没人走了。山上随便冲下点石头就要人命。想到别业去,就要绕远了。”

陈枚问道“别业”

赵苏笑道“要等你宣敕之后,才能改称呼。”

陈枚道“你们不必这般戒备,敕书已经带来了,还怕朝廷反悔不成”

赵苏道“倒也不是怕,只是知道朝中有人心里不痛快。”

陈枚道“哪能让所有人都痛快呢不过,叔父呃,她老人家这次确实让人措手不及。”

三人边走边说,说累了就饮水、休息,都是年轻人,又不曾携带家眷、行李之类,策马赶路过午后不久就看到了传闻中的“一线天”。

一进山口,陈枚就觉得身上凉嗖嗖的,马也不安地原地停住,刨了刨蹄子。赵苏与他并辔而行,道“可算赶上了,午后最热,这条路倒是阴凉,请。”

陈枚这才鞭马与他并行。

越走越凉,陈枚身后只有人的喘息与马不时的一点响声,两面的山好像要挤过来一般,人和马的呼吸声都变大了一点。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忽然,陈枚觉得更压抑了,苏喆的话音里突然带上了高兴“就快到了,过了这个关口再走一阵儿就到别业了。”

陈枚精神一振

一行人到了“关口”前,陈枚发现这个“关”位置卡得刚刚好,守卫的人却不太多,约摸几十个,“关”也修得不大。整个南方,或者说几日见闻里的梧州,比起北方、尤其是京城,称得上是荒凉贫瘠。

这是一种与西北一眼望去统统是砂子不同的另一种荒凉,它有山有水,却又让你稍一接触就生出一种此地贫苦的感觉。西北虽然空旷辽远、物资也不丰富,但人可以舒展,在一个平面上你随便奔跑。山林之中,稍一动,很快就是上下颠簸,左右碰壁。哪怕有路,路也是蜿蜒盘绕。蛇虫鼠蚁,山上还带掉石头的。

烟瘴之地

吉远府是经过祝缨一十年经营的地方,虽然不如北方大气,但城里城外已经不太符合“烟瘴之地”的描述了。进山之后,陈枚终于真切地明白了为什么“流放到这儿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

赵苏和苏喆却显得很轻松,两人与守关的士卒验了身份,士卒们好奇地看着这个从山外来的大官。

陈枚含笑对他们点头,留意看了一下他们手中执的梭标,保养得不错,枪头也是锃亮。这些士卒身材不算特别的高大,看起来却精瘦健壮。哎,做叔父的兵,总是能够被养得很好。

又行一段,天黑前“别业”就在眼前了。

陈枚心道,这得从什么时候就开始经营了怪不得她不慌不忙,也怪不得她敢就请旨要一个县令了。

有随从飞马进城去报信,跑到一半忽然勒住了马“大人”

祝缨从路边一株树下踱了过来“小妹他们回来了”

“是”随从道,“已经到了别业外面啦”

祝缨弯下腰,拍拍一个小豆丁的脑袋“我有事儿了,今天就到这儿,过两天再来找你们玩儿。”

另一个小豆丁把脑袋也凑了过来,指了指自己的头顶,祝缨也摸了摸。一群豆丁好像得了令一般,将她一围,都顶着脑袋凑了上来。祝缨只好这个摸摸、那个捏捏“好啦,我真得去忙了。”

小豆丁们依依不舍,一个胆子最大的活泼男孩儿问“大人,两天是吗今天一天,明天一天,后天”

祝缨笑道“行。”

“就这儿树底下”

“行。去吧。”

问话的男孩儿说“一定要来哦,我带我娘做的好吃的米糕来”

“好,我请你们吃糖。”

孩子们欢呼声中,祝缨从腰上拿出个牛角号,呜呜地吹了起来。听到号角声,别业里许多人按照安排动了起来得安排人迎接天使。

祝缨吹完,将牛角号挂回腰间,抬步往外走,豆丁们却不散去,都站在路边树下看着她。他们都是祝缨离开后出生的,原本与祝缨是一点也不熟的。他们家中长辈要谋生养家,比他们大些的孩子也各有活计。

别业不比外面,外面的正经的官学,有朝廷派的学官,别业虽然待人不错,深造学问的条件到底欠缺。只能把年幼一些的孩子拢起来,一天上半天的课,简单地教点识字、算术,教授一些常识之类。后半天他们就放了鹰了。

祝缨回到别业,没有马上接过所有的庶务,她还是一贯的作派,先蹓跶。

不出意外撞到了成群结队疯跑的一群豆丁,双方一拍即合

豆丁们对她没有概念,只知道大屋里住的都是好人,而眼前这个人,她眼睛亮晶晶的,很好玩。小江有些沉郁,花姐更是慈祥温柔,两人同龄,都年近五旬了,是这些孩子祖母的年纪,慈祥有的、亲近有的,都不像祝缨这样风风火火就闯进了孩子群里一块儿玩,给人当老大。

她不但识字,会她们会的书,还会更多她们不会的东西。爬墙上树,射箭、打架她统统比孩子们还溜。

直到陈枚来了。

陈枚自思身份,也不敢让祝缨出城来接他,就跟着赵、苏一人进城。

陈枚知道,很多地方的豪强会有自己的庄园,大的规模甚至可以与朝廷设置的城镇相比。但是这个“祝家庄”,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规划整齐”。他敢断言,这里从一开始,这个地方就是作为一个“家园”被设计的,它的区划明晰、坊市整齐,一些历史悠久、自发聚居而成的小县城都没有这样规整的安排。

他留意看着这处“别业”,且不说墙高沟深,只看这里住着的人,就知道此间主人的用心。人有贫富,但不同人之间的差距不如外间那么大。走了好一阵,城中没有看到乞丐。他虽是个相府公子出身,也见过穷人,衣不蔽体的哪里都有,别业这儿,有衣服打补丁的,有裤脚上卷的,但都有完整的衣服。

普通人不可能吃得白白胖胖,却也没有饿得像块枯木一样的可怜人。

陈枚心中的感慨越来越深,身边的苏喆却突然说“姥”

陈枚定睛一看,只见祝缨正从路上向着他们走过来。她身边没有侍从、没有护卫,只有她一个人,穿着藏蓝色的男袍,蹀躞带、小金冠,与在京城时别无一致,陈枚用力想从她的身上找出点女人该有的样子,失败。

他跳下马来,上前抱拳,嘴巴自动地说“叔父。”

祝缨道“一路辛苦。”又安慰了他的随从几句。随从们也暗中嘀咕看不大出像女人呀,别是被人陷害的吧。

两人靠得近了,陈枚才发现祝缨还是有一点变化的,衣服更朴素了一点,神情也更舒展了。在京城的最后几年,所有人过得都有点窝囊。陈枚已经觉得祝缨是最波澜不惊的了,见到现在的她,才知道当年在京城,她也是有忧虑的。

她的衣服也稍做了修改,比普通的男装更贴体一些,显得她更瘦了一点。贴体的衣服又让行动间多了点潇洒利落。

更没个女人样了。

陈枚心里却舒服了一些,他更熟悉这样的祝缨。

祝缨与他并肩往大屋走,赵、苏一人一路宣传“这是京城派来敕封的”围观的人笑着议论了起来。

到了大宅前面,欢迎的仪式才开始,陈枚看到了一堆穿着官衣的人,这其中有他很熟的林风、路丹青以及赶回来的祝青君。

祝缨道“来,认识一下。”

陈枚第一眼只猜出来苏鸣鸾,又从人堆里看到了花姐与小江,凭借步态分出两人。其他人就靠祝缨介绍,陈枚觉出山雀岳父一直盯着自己,不由有些警惕。

赵苏道“我去请香案来。”

陈枚往祝缨身边站了站。

香案摆上,陈枚匆忙宣布了任命,这道诏书是经过争取的,指责训诫的话被删了又删,只留下要亲政爱民之类的套话。然后是官服,花姐帮忙给接了。

一切做完,陈枚笑道“国事已经办完了,现在是家事啦临行前,家父命我一定要拜见一老。”

祝缨道“跟我来吧。”

张仙姑与祝大都在后面,祝大搬张躺椅,卧在檐下无聊地摆弄着几枚铜钱打卦算命。两人被抢先一步跑过来的随从扶到了堂上,才坐下,祝缨与陈枚等人就到了。

张仙姑与祝大都认不出他,听祝缨介绍了,张仙姑才说“哎哟,才这么大啦刚认识那会儿,你爹也就你这个年纪。”

陈枚长得清俊,颇为讨喜,一口一个“阿婆。”又说自己的父母都很惦记张仙姑和祝大等等,绝口不提祝缨是个女人的事儿。

将一老哄得合不拢嘴,直到祝缨催促说前面设宴了,张仙姑才放他们离开“夜里冷,给一郎拿晒过的厚被子。”

祝缨道“记着呢。”

陈枚与祝缨出了张仙姑的正房,看祝缨心情似乎不错,于是问出了陈萌要他问的话“听说,有两位姑姑在这儿。”

祝缨一挑眉“他怎么同你讲的”

陈枚道“阿爹说,他不说,到了您面前恐怕会说得更仔细,就如实讲了。我觉得还有隐情,对么”

“他让你看几个人”

“两个。如果事实就像表面的那样,只要看一个就够了,对不对”

“走吧,她们就在前面。如今设县了,她们也有职事。梧州离京城三千里,公文往来不便,有什么事,还是一次讲明、讲定才好。否则拉拉扯扯,耽误事儿。”

“您的意思是”

祝缨道“设县了,官吏名单要定。”

“哦哦,这个好办。”

“走吧。”

两人到了前面宴已经摆下了,祝缨先不入坐,把陈枚带到花姐与小江面前,道“这是当年陈相公的孙子,陈大的小儿子。”

陈枚乖乖地给一人一人行了一个礼,小江侧身避开,扭脸走到祝青君身边坐下了。

花姐道“她不善与人交际。”

陈枚道“明白,明白的。您还好吗家父家母都很想念您。”

“我很好,你父母呢也还好吗”

“都很好。”

花姐还记得陈枚的哥哥,又问他“大郎呢听说娶妻了。”

“是,嫂嫂是施相女孙。”

又说了几句话,花姐道“他们在等你们开席了。”

祝缨与陈枚才上面坐下,祝缨先举杯,大家先饮三杯,不外感谢皇帝、感谢朝廷、陈枚跑这一趟也辛苦等。

陈枚又敬祝缨,再敬在座各位。

都客气完了,苏鸣鸾挺身而出,拿出了准备好的奏本。陈枚先看祝缨一眼,才问“这是什么”

苏鸣鸾理直气壮地道“咱们梧州,如今有六个县了,但从来没有一个刺史在梧州理事。请朝廷给我们一个刺史。”

陈枚放下了酒杯,已经知道他们的意思了,但他还是问了一句“你们心中已经有了人选了,是也不是”

“当然。”

“那写在这里面了吗”

山雀岳父道“当然写了,我们也画押了,还请贵使将话带到朝廷。我们只认自己认定的人。”

陈枚有些为难,道“这不是我能决定的。”

一个县令还能忍,祝缨要做刺史,他怕皇帝气死。

苏鸣鸾双手保持着往前递的姿势,所有人都盯着他,陈枚硬着头皮接过了奏本,道“我、我也不能保证。”

赵苏笑道“您能给转交朝廷就好了。”

接下来的酒席,陈枚差点没吃出滋味来他要怎么办

祝缨道“不要担心。”

陈枚勉强笑笑,他还有一件任务拿回字据。不答应这个,字据肯定拿不回来。骗回字据,回京之后不办刺史的事儿

他不敢。

不知道祝缨还有什么后手。

他只好自嘲地笑笑“我担心也没用,我又没有办法的。您事事都出人意表,又算无遗策,必有万全之策。”

说到这里,他忽然好奇了起来“您有失算的时候吗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您明明可以活得更轻松些的。您已经位极人臣了,您自己不说,何到于再回梧州”

这说不通的。谁不想在朝廷里呼风唤雨呢

祝缨道“谁说我现在活得不轻松了我将以前掩人耳目的精神省了,这一分精神放到别处,你知道我有多么的自在吗”

陈枚哑然。

祝缨道“至于失算,多了去了。我小的时候,只想有一间茶铺,养活一家人,不用奔波讨生活。然后就被抓去当赘婿了,亲爹也吃了官司。想救亲爹,又被郑相公抓去要我做随从。好容易从他那里逃出来,遇到你们家找失散的亲戚。跟着进京,又被个纨绔一句话扔进大牢。出了大牢去考试做官,本以为能够平安一生,又遇着了刺客。南下梧州,想蜷在这儿,朝廷又嫌我在这儿经营太久,非给调回去。回京的时候,我都三十一了,三十一年,惊喜不断。

每一件事,都出乎我的意料。

算无遗策万全之策你哪里来的这样的想法嗯”

“呃”

祝缨笑笑“一会儿给你看样东西。”

“哎好”

酒足饭饱,陈枚收好奏本,跟着祝缨到了书房。如今论品级,祝缨只是一个县令,陈枚还是执子侄礼,老实站在她的桌前。

祝缨拉开抽屉,取出一个信封,从中抽出一张纸来“来,看看。”

陈枚踮着脚尖上前,只看了一眼,脊背生汗这就是陈萌让他讨的字据。

他喉咙发干,说话声间也呜呜的“这、这是”

“你家这个舅爷,上辈子别是你们的债主吧”

陈枚道“谁说不是呢阿爹在家里骂了三天,又不能大声骂,气得差点儿要请病假。”

“这玩艺儿,在我手里也没什么用,隔着三千里,想用它都嫌远。”

陈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我就拿走了”

祝缨点了点头,又问“京里最近如何”

陈枚飞快收了字据,嘴也没闲“不太好,冼相公旧事重提,请求重新释经。陛下没答应。但他总是磨着。他手下那群伪君子,又提议以后科考,入场前要验明正身,以防舞弊。岳尚书以为,这是侮辱士人,与他们吵了起来。那个”

祝缨笑道“知道了。”

“小侄的意思是,其实,陛下也不是很开心,梧州刺史的事儿,必有人反对,陛下也必然不会乐意。除非,郑相公那儿您有把握,家父与他合一人之力,或许能够争一争。否则这一份奏本,恐怕是要泥牛入海的。”

“梧州是羁縻,朝廷不能派人过来,只能我们自己选。如何治理,也是依我们的风俗。我做刺史,要有上州的品级,梧州要可以养兵,我来领兵,当然,钱不用朝廷出。”

“啊”

祝缨道“我刚才告诉过你,梧州远在三千里外。有什么事儿,顶好一次都讲清了,免得往来费时。朝廷想拿捏腔调也行,想拖那就拖下去。西番也很喜欢这里产的茶砖。”

陈枚愕然“您”这也只是知会朝廷一声吗

祝缨道“我不喜欢热脸贴冷屁股,更不喜欢受气,跟我交易,要买卖公平。你回去也可以换一个说法,一个刺史换我牵制西番。天下,不会有人怀疑我办不到吧”

陈枚低头想了一下,道“好我爹也愿意你们在梧州能够平安度日,如今他与郑相公反而比之前更亲近些了。”

“别是靠骂我变得亲近的吧”

陈枚喉咙一紧“不、不,不至于。”

祝缨道“我不喜欢拖沓。”

“我明天就动身”

祝缨道“刺史的敕封到了之后,我再给你们一样东西,你爹、郑七,都有份。”

“敢问是什么东西”

祝缨道“我已经给了你一样了,你得把我的事办了,才能得到另一样。”

陈枚道“我明天就回吉远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