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494.心机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494.心机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虽然准备迁居, 祝缨的大本营还是在祝县山城,这是里也是整个梧州最繁华的地方,其奢侈享乐不及山外大城, 但百姓安乐却不逊于他处。

这三年, 祝县的日子过得比以前苦多了,壮丁不停地被征发,不断地有人死去,连征收的赋税都增加了。现在一切都好了,战征停止了,她还打赢了即使还戴着孝,人们的脸上也露出了欣喜的表情总算不会再苦下去了。

之前陆续有人家收到了抚恤、得到了奖赏,大家都相信, 接下来是兑奖的时候了。赵苏再抽人准备典礼的时候, 也没有听到什么怨言。

以赵苏的想法, 这典礼得办得盛大,一是战事拖了这么久, 大家都过得苦兮兮的,需要热闹热闹, 二是这场战争它意义重大, 直到此时,才算是奠定了祝缨、包括赵苏等在在西南立足的根基, 值得一场庆祝。

只可惜祝炼、路丹青需要及早赴京,为祝缨将此事敲定, 时间上不允许,赵苏只得遗憾地将许多事项给削减了。好在秋收已毕,从上到下都闲着,赵苏能够调动的人颇多, 祝缨还未进城,就看到道路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了,从山城出来的路也拓宽了一些。

离城二十里,有项渔出来迎候,离城十里,刺史府如项乐等又等候在路边,到了城门前,赵苏与苏鸣鸾、郎锟铻等人又恭候。进城之后,山城百姓也是夹道相迎,沿路的人们都穿上了最好的衣服,戴了自己最好的首饰,大人孩子都挥手欢笑,祝缨等人也不断向两旁的人群挥手致意。

府门前,张仙姑正在门前等候,左边一个花姐、右边一个赵苏的妻子祁娘子,一同搀着她,府里的其他人都围拥在张仙姑的周围。

张仙姑看到女儿骑着高头大马,眼眶忍不住湿了,心里念叨着可算回来了

花姐看完祝缨看青君,又看到青叶、青雪等人,见她们都好好地回来了,脸上的笑容变得真实了。小江也看到了自己的女儿,两个人也像模像样地朝人群挥手,下巴也扬起来了,小江鼻子一皱,咕哝一声,又笑了起来。

项安在人群里看到了巫仁,心中略有遗憾,她因在梧州襄助赵苏,未能一同西进,至今未曾亲见西州情形。祝银等人则是纯粹的欢悦,祝缨出门在外,她们有不少事免不得与赵苏打交道,赵苏做事虽然尚可,但是她们还是觉得与祝缨相处更舒服。

人们无不高兴。

祝缨看到张仙姑,想起来赵苏说她腿不好,驱马加快了速度,到了府前,张仙姑先往前走了两步,祝缨跳下马来“娘,我回来了。”

“哎”张仙姑双手攥住了祝缨的右腕。

不等祝缨与花姐等人寒暄,身后一群人便齐齐拜见,祝缨道“好,都好,进去慢慢聊吧。”她看到了金羽兄弟与林风也在,对他们点一点头。

兵马归营,祝青君等人先去安排,赵苏等人拥簇着祝缨回府。围观的人群见她们的身影没入门中也渐渐散去,走着走着,热闹的心情忽地散去,想到自家死去的亲人、这三年过日子也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心头萦绕着淡淡的惆怅。

祝缨回府,先去卧房换了衣服,衣服是张仙姑和花姐准备的。她平日都穿得很简单,这一套衣服却是精致华美的紫袍,配上玉带金簪,身姿挺拔,除了脸颊上的一道长痕透出了些“故事”,整个人又是个看着颇为亲切的清秀样子了。

待她到了前厅,祝青君等人也回来了,整个梧州几乎所有的“精英”都聚在了这里,外五县的县令们除了路果,也都到了。路丹青踢了踢大哥的小腿,低声问“阿爸呢”

“病在家里了。”

“那你现在跟姥说。”

路老大了妹妹的建议,抢先说了路果病倒在家“去了老朋友的葬礼,回来路上就说心口难过,到家就病了。”老朋友当然指的是喜金。金羽兄弟听了,脸上也黯淡了。气氛变差了一点

祝缨问道“看过病了吗”

“是,在吃药,大巫也祈祷过了。”

接下来才是开会。

赵苏汇报,称场地等都已准备好,只得祝缨下令。话音一落,厅内有几个人不由自主地动了动身体,要向朝廷申请敕封,梧州就得自己先准备一套任命,包括给准备身新官服之类,这些都要经过一些人的手,无法完全保密。不少人已经知道些小道消息了,都盼着这一天。

祝缨道“今天都累了,歇一天,明天吧。对了,有一件事,既然仗打完了,税不能再加征了。减至什一,徭役也恢复如前,现在就去宣布。”

赵苏笑道“那正好,大家都沾沾喜气,也能安抚一下人心,让大伙儿有些耐心等着接下来的好事儿。”

当下派出一队衙役,敲着锣出去沿街吆喝,又点了十个书吏,去抄写告示,四处张贴,务必要将下面的各村寨都通知到。

当晚,祝缨没有在刺史府里庆祝,而是去了军营,给营中带去了酒食,在那里吃过了晚饭,因天色已晚,就在营中安歇,次日清晨才动身回城。

次日就是“大典”。

祝缨也似模似样地先去庙里拜一拜,再派人给祝大坟上上炷香。接着,宣布了给自己这一片新地盘取个新名,叫做“安南”,自称安南节度使,下设五州。其余都照着之前与赵苏、祝青君等人商议的名单一一任命。

郎锟铻听了之后,发出一声疑问“姥,那您呢”

赵苏领了梧州刺史,祝缨呢只有一个“节度使”那是个什么玩艺儿干嘛的还管不管得着梧州分成五州,祝炼也能成刺史了,剩下的三个州呢外五县的县令头人不得参与西征,但是别人家都有子弟参与,郎锟铻家没有合适的人,因而消息不通。

赵苏便代为解释。

这个“安南”一片,划作六州也可,但祝缨将其中一州划得略大些,称为“西州”,自领西州刺史。

祝缨道“这三州我先权领,看谁能理政安民,再升他领职。”

一句话,说得好些人心潮澎湃。

接下来是武将,因为武将的安排比文官更加复杂他们涉及到了军功。军功的赏赐,主要是土地。整个安南的土地名义上全是祝缨的,分给你,你可以耕种,自己种不过来也可以转租,但是不能随便买卖。然而,收益却是十打十的。

此外,又有金帛之类压惊。在正在营建的西州城内,各人还有房子。

普通的土兵也各按军功,分有田宅。祝缨先前便有迁徙的计划,如今祝县田地不够分了,正好,也可以迁一部分人与自己一同去西州充实西州的人口。西州离西番更近一些,想要防御西番,必须有一定的人口。单凭普生头人他们留下的人口,还是不太够。

整套安排下来,出力的人人得到了回报,其中或有不满足者,但也有升职的希望,都收起那点殷切的心思,一同欢庆起来

外面锣鼓喧天,祝炼的房里,张仙姑又帮着他收拾行李“哎哟,这才回来,又要你上京啊”

祝炼笑道“我办完差就回来啦,到时候咱们就都在安南好好过日子。”

张仙姑道“莫哄我,我听他们说了,我与你姑姑她们去西州,你不在西州哩。唉,真是长大了,都做刺史了。你才到家的时候,才这么高哩。”

说着,比了个高度。

祝炼也感慨许多,故意岔开了话题,对祝缨道“老师,安南已在手里,朝廷答不答应也都于事无碍。不过,您既有这般的声势,顾同他们或许会来道贺。”

梧州与吉远府极近,又素有贸易往来,虽然没有通知。过不多久,吉远府就能听到风声。

祝缨道“他们,我自有安排。”

“会来与我们共事么他们似乎”

“脾性不合”

“呃上京之后,会馆中难免有熟人,我该怎么回答他们”

“等。我的敕书下来了,自然会再举荐他们复出。”只不过安南是不会给他们留位子了。

祝炼道“那我明白了,路上如果路过了他们,我也这般说。”

祝缨又补了金银等礼物,给皇帝的赋税可以赖掉,小礼物就不能省了。她特意准备了一匣子的金子“这些,送去给郑夫人赏人。”

“是。”

张仙姑道“那帮我也带点儿给你金大嫂子。”

“你们说,我再看看丹青去。”

祝炼与路丹青此行虽未押解粮草,携带的东西委实不少,好在各地的秋赋已经启程,他们现在上路并不拥堵。无论水路、陆路都很通畅,赶在十二月到了京城,此时京城已经下了两场雪了。

两人到了驿站,先不去户部,而是往相府等处投帖。陈萌、郑熹的府邸都是他们要去的,祝炼与路丹青商议“郑相公最好讲究,若不先到他家,他必有芥蒂。但陈相公委实厚道,不好欺负老实人,咱们分头行事。”

祝炼去见郑熹,路丹青去见陈萌。

祝炼这儿,整个郑府都显得不紧不慢的,他也能插上队,被引到书房外等候。却不像陈萌家,路丹青报了祝缨的名号,就被陈萌给叫到了书房“今年梧州秋赋没来,她又怎么了”

路丹青道“这里有信,您看过就知道了。这件事儿,还须请相公相助。”

陈萌匆匆拆了信,扫了两眼,眼前一黑“啥擅开边衅”

“是开疆拓土,”路丹青纠正道,“姥之前不是对您说过的么先前王相公与您的父亲陈老相公在世的时候,姥就讲过计划的呀咱们说话,算数的。”

陈萌倒吸一口冷气“她动手了”

“信上写了,已经干成了,所以花了些积蓄,今年的钱粮,朝廷总不能再管我们要了。”

陈萌深呼吸“去过郑七家了吗”

“祝使君,哦,就是阿炼大哥,他亲自去了”

“使君祝炼”

“信上写了。”路丹青有点疑惑,这个丞相这是怎么了,信上写的都没记住,他到底看没看啊不是写了姥让祝炼做刺史的吗

陈萌定了定神,将信仔细看了一遍,心说我真是欠了你的了你这是要割据啊什么官员都是你任命的,你还当节度使你要气死陛下吗

“你随我去郑家”

“好。”

一行人到了郑府,郑熹才与祝炼见上面。郑熹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她又要干什么了”

祝炼还是礼貌地说“已经做完了。您知道老师的,没有把握、没有结果的事儿,她不拿到您面前来,她一向是最让人放心的。”

郑熹肚里骂了句脏话,把信看完之后,又在嘴上骂了句脏话,问道“去过陈大家了吗”

“让丹青去送了拜帖。”

“你且莫要奏本面圣,我与陈大商量过再说。”郑熹很快冷静了下来,这不算坏事,得促成。

陆超来报“相公,陈相公求见。”

“快请”

两个幸运的人凑到了一起,很快有了结论“要促成”

祝炼与路丹青大喜,双双拜下“多谢相公成全,大恩不言谢,我们老师从不让人失望”

郑熹的表情却不轻松,交待道“先不要高兴得太早奏本拿来,我们看一下。”

陈萌也说“你或许要被宣去奏对,知道怎么回答么”

祝炼道“这原是一项耗时三十年的计划,老师为之付出了整个青春,如今,我来复命。”

郑熹道“有点意思了,还不够,会有人刁难你的。要将安南说得地瘠人贫,西番凶恶,需要有人镇守。要兵马钱粮”

祝炼将要领一一记住,陈萌又指点他们,再在京中打点一下关系“长公主们的府里可以走动,皇子母家之类,万不可轻易结交。”

“是。”

都商量好了,两人才告退,郑熹道“不够操心的。”

陈萌却说“邵书新差使办得漂亮,你只用操一份心,有两份果子,不错。”

“切”

次日,二人将奏本转呈,果不其然,皇帝看完大吃一惊“什么她不是去梧州隐居养老了吗怎么还干这个事了”

陈萌便出列,讲述了那个“钳制西番”的计划,再次将亡父搬出来背书。皇帝皱眉道“也不知真假。”

郑熹道“必是真的。她一向不虚言诈语。即使是假也无妨,朝廷本也收不了梧州什么租赋,她所要的,不过是个虚衔,朝廷除了一纸册封,也不需要拿出额外的东西来给她。让她守在那里,挺好。”

皇帝隐隐有些不悦“既是开疆拓土,岂能不服朝廷”

陈萌道“她这不请示陛下了么就是心里还有朝廷的。”

皇帝总觉得哪里不对,道“此事需要慎重,容后再议。”

郑、陈二人早有预料,这样一件大事,皇帝对梧州两眼一抹黑,不问点儿具体的情况,也不可能几句话就定下来的。两人拱手称是。

皇帝却在两人走后,命人宣了冼敬进殿,两人说了好一阵儿。三日后,祝炼接到了宣召,命他面圣。

祝炼早经两个丞相培训过了,以为万无一失,不想皇帝只略了问了几个问题“梧州有多少人口呀”“路上走了多久呀”之类,便说“怪不得祝缨要荐你,你果然做得梧州刺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