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508.芙蕖 不用求别人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508.芙蕖 不用求别人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苏晟抬起手臂又被陈放按了下去, 他不解地看向陈放“怎么了”

陈放道“她回来报信的,你中途拦她有什么意思咱们现在不如先回客馆,过一刻去幕府登门拜访。”

祝青叶风一样地从二人身前刮过, 一口气冲到了幕府“回来了回来了”

府里马上喧腾了起来,侯五拄着杖,慢慢地踱到门口,看着“猴崽子们”忙上忙下。一个小姑娘路过他, 顺手捞过了一把椅子往一边放下“五翁翁, 您坐这儿。”将人一薅, 按在了椅子上。一队“猴崽子”呼啸而过, 手脚不停, 嘴上也不停。上一句是“五翁翁好”, 下一句不等侯五回答, 就是“快点儿,那边屋子还没扫尘。”

祝缨一回来, 随行的人也就都回来了,有许多房间要打扫,又有许多的饮食要准备。管书房的赶紧清点书房里的文具,发现纸所剩不多了,忙着跑去领。各职司也最后一次检查自己的事务, 预备祝缨回来要查问。

巫仁和项安尤其地忙,秋收、入库、征租税就是眼前最紧要的事, 她们再一次核对数目, 项安道“莫慌, 姥回来了,小双她们也就跟着回来了,咱们也就有帮手了。”

巫仁的声音闷闷地“那重华姐也快来了, 她好难应付。”

祝重华是她们头疼的人物了,赵苏、祝炼也不好对付,但他们是带一点“含蓄”的,祝重华不一样,她总是很直接。

项安恨恨地道“祝明学得太慢,不然,就该拿他过来帮忙,让他应付他阿妈”

祝明就是祝重华的儿子,祝重华拢共生了六个孩子,活下来的有三个,两子一女。祝明就是其中的小儿子,上面有一兄一姐,三个孩子里只有他一个到了西州城读书,哥哥是因为长子,已经结婚了,得看家。姐姐是因为小时候父母要干活,疏于照顾,一不小心被老鼠啃残疾了,好悬没死。

祝重华丈夫给头人做苦工的时候累出一身病,现在祝重华出来做事,长子就照家里。

全家就小儿子合适到西州。

巫仁中肯地道“他不如他阿妈聪明。”

项安道“多有子不类父母的。”

两个嘀咕几声,又埋头理事,手上翻得飞快,将秋收的计划、近期户籍梳理的进度草草检查了一下,数清了册子的数目,祝缨等人也到了幕府了。

两人听到喧闹声,将本子收好,一同出去迎接。苏喆与祝青叶正从旁边的签押房里出来,几人互相点了点头,大步往外,又与祝青君遇见,再打个招呼“还顺利么”

祝青君道“还好,匪也剿得差不多了,姥听说陈大郎来了。”

苏喆道“对,阿晟陪着呢。”

祝青君道“住哪儿”

“驿馆。这不是在京城,他到家里来串门,他如今是使者,又带着好些随从,人多眼杂,又不一定全是可靠的人,还是放到客馆里看着的好。”

祝青君点了点头“也对。走吧。”

一行人快步出迎,走到门口祝缨正好把张仙姑从车里扶出来,张仙姑踩着踏脚下了车,蒋寡妇将她搀住。苏喆笑着跑上去叫“阿婆”,扶住了张仙姑的另一只胳膊,转头看到祝缨又把花姐从车里扶出来,又忙着叫“姑姑”。

才要再叫祝缨,却见祝缨又从车里攥出第三个人来,那人手连连摆着,腕子上的两枚银镯子反着光,晃眼“大人,我自己来、自己来。”

一旁巫仁听到了声音,哆嗦了一下“娘”

祝缨把王芙蕖从车里揪了出来,交给巫仁“你们娘儿俩可有些日子没见了。”

苏喆仔细瞧了瞧,才勉强想起来王芙蕖的相貌“哦王大娘子姑姑的学生,对么”

王芙蕖有点局促“是哩,是哩。”

她再局促,也比巫仁爽利,很快就与项安等人在后面聊上了,巫仁被她攥在手里,一个字也插不进去她也不大想说话。

自打巫仁跑到了梧州就极少回家了,起初更是连消息都瞒着亲友,巫家在吉远府称不上大户却也小有资产,也狠不下心来定居梧州。后来就更加不上不下了,直到安南设镇,巫仁、巫双都在安南站稳,巫仁有事都闷在心里还罢了,巫双却是个痛快姑娘,写信回家,问家人愿不愿意来看一看。

本也不报太大希望的,没想到王芙蕖接到信之后,连着几天做梦总梦到女儿,忍不住动了念。竟真的来了,中途遇到了祝缨与张仙姑等人出游,顺路给她捎回了西州。

她对巫仁道“你孟姨走了,我就怕再不来看一看闭眼睛前就见不着”

“呸呸呸”苏喆说,“诶小双呢”

王芙蕖忙说“她在后边儿,有正事儿的。”

苏喆见她紧张,安抚地对她笑笑,点一点头,道“那可好了,你们娘儿仨可以好好聚一聚啦。咱们这儿的人总是忙,就是血亲也不常能在一起的。”

祝缨从上面飞下一个拳头来敲在苏喆的脑袋上“这是点我呢”

苏喆放开张仙姑,笑着跑开了“这可是您说的,不是我说的,你们都快些安置了吧。要派人去知会客馆一声么”

“去吧,也不是外人。”

陈放名为“使者”,这回的差使与之前的敕封之类全不相同,因此又是另一种作派。换了正式的官服,却不端着架子,拿了公文,却又投了拜帖。到了幕府,见礼之后口中叫的却是“姑姑好”。

问好后奉上了陈萌夫妇准备的礼单“可惜遇到夏天,怕路上潮湿霉坏了,首乌带得不多。”

祝缨道“心意到了,我又不是不明白。你这一路也是着实辛苦,要是路修好了,这一趟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如何”

细节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谈好的,陈放还是大致叙述了一下自己的所见所思,末了问道“不知您的意思是”

祝缨道“江政说的有道理啊你现任一任刺史也好,主持一项大些的工程,也是历练,日后回到中枢这样的经历是有益的。”

新路的路线双方都有自己的备选方案,比较复杂,便不马上展开来讲。陈放只略一提,祝缨说“秋收后腾出手来,再细聊,你一路辛苦,好生休息几日先。总不会耽误你回去过年。”

陈放笑道“那可真是遗憾,还想陪太夫人过个年呢。”绝口不提对苏喆婚姻的看法。

祝缨道“真遗憾那我就把你留下来了。”

陈放笑道“好呀。”

两人都是戏言,祝缨起身带他去见张仙姑,叙旧、宴请,顺便给王芙蕖接风。安南的“风俗”让陈放大开眼界也许是梧州“势弱”,祝县的宴会虽然有男有女,女子多是有点官职在身上的。祁娘子这样的“诰命”一般不出现在外面。

到了安南幕府,不但张仙姑这样的“太夫人”出现了,王芙蕖这样的“官眷”也出现了,并且不是与官客分开。她们就这样杂夹地坐着,言笑晏晏。

王芙蕖起初有些不安,坐着坐着,看女儿、孙女儿就在一旁,孙女儿的几个“小朋友”的母亲们也都在场。大家不避着人,笑的时候也不掩面捂嘴,比在吉远府还要自在。她渐渐地也放开了,对巫仁道“你这儿好。”

巫仁话仍不多,只是点头,不自觉地带着笑。王芙蕖看着巫双与江珍、江宝笑作一团,毫不在意别的眼光,又觉得她们这样怕是不容易成家。不成家当然挺好的,不用伺候人了,可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她又说不上哪里不对劲,这样好像又不错。

心里泛起一点愁绪,很快又被姑娘们欢快的声音打散,重新高兴了起来。她来的时候,还有一点子想女儿、孙女儿回老家的心,此时都消弥了人在这儿自在,甭回去了吧。便是她自己,也将一些事都暂抛到了脑后,安心住了下来。

王芙蕖跟着女儿、孙女儿住,这两人算一个“家”,因此也与江氏母女一般,在幕府附近分得了一处住所。不大不小,三进庭院,也有几个帮佣。王芙蕖见这宅子比自家还大、帮佣比自家还多,更加放心。

只是看着帮佣做的事不太合心意,第二天就闲不住地带着帮佣给女儿收拾家里。她是有经验的管家妇人,经她的手,巫仁巫双晚上回来就发现家里变了个样儿。家里的东西一样没多、一样没少,更干净整齐了,布置得更舒服了。往厅上一坐,晚饭也端了上来了。

回房一躺,被褥晒得松软。

王芙蕖又给女儿、孙女把衣服晾晒、翻洗,样样周到。姑姪二人白天在幕府里忙,晚上回来什么都不用想,日子过得舒适极了。

如此过了几天,幕府里太夫人又请她过府去做客,说是现在秋收的时候大家都忙,怕她一个人在家闷着了。

不但张仙姑在,花姐、小江等几人也都在幕府里秋收,学堂也放假,连犯案的人都少了,这几个人竟在此时闲了。她们一处闲话,也不做针线、手上也没活计,都在幕府的后花园里坐着,这里小桥流水,有花有树,往亭子里一坐,清风徐来、不冷不热。

王芙蕖难得在秋收的时候能够这么闲适,生出一种“要是把家搬过来就好了”的想法。

别人不知道她的想法,她们也不劝她搬来,只说些安南的新闻。现在最大的新闻一是秋收,二就是“新驿路”。

江舟有些向往“等路修好了,回京不用一个月,我都不记得京城的样子了。”

张仙姑也说“好些年没回去了,也不知道金大家的她们怎么样了。”

王芙蕖对京城完全不了解,只管用心听着,记下她们说的京城种种,预备回家之后也是一份谈资。在张仙姑停顿的时候,她又适时地问上一句“那然后呢”

就能收获到张仙姑旁听“传说中的王相公”断案的下一章回了。

张仙姑也喜欢王芙蕖,张仙姑总认为,自己是有义务为女儿与下属的家人处好关系的,因此对王芙蕖格外的好。三不五时请王芙蕖来家说话,又邀王芙蕖逛街。西州城内有两个大的集市,全不似京城那样过午才开市,从早到晚都很热闹。

虽然是秋收,客商却往来不绝。阿苏县常年在这里开一间大铺子,卖茶,西番的商人是大主顾。西番人也好贩些牛羊、马匹过来,又买茶、布之类,偶尔也走私铁器安南的盐铁是官营,西番购买有限额。

王芙蕖看得眼花缭乱,常常忘了家里,每到晚间躺在床上就又想起丈夫、儿孙,生出些许愧疚之感。但女儿一直在忙,她又不好意思在这个时候提出派人送她回去,整日过着白天高兴,晚上愧疚的日子。

到得巫仁忙完,母女俩有了闲暇相处,她就更舍不得走了。直到赵苏、祝炼等人在西州城的公务办完,连陈放也要动身返京了,王芙蕖才恋恋不舍地决定跟着“赵大人”一道回去,路上好有个照应。

巫仁自是不舍,但她一向话少,巫双倒不怵缠着祖母“就多住一阵嘛咱们才闲下来,还有好些地方没玩过呢”

王芙蕖摸摸孙女的脸,道“我可是有两个孩子啊得回去啦。”

另一个孩子是巫双的亲爹,巫双嘀咕道“我爹老大年纪了”不用亲娘陪了吧

王芙蕖还是决定尽早回去。

陈、赵、祝三人自不介意多带一个人走,且王芙蕖自己也有个小侍女、一个小厮跟着,也不用别人照顾。

一行人从西州出发,陈放对王芙蕖好奇极了。他觑了个空儿,寻王芙蕖说话。王芙蕖不明白这位丞相的儿子与自己有什么好聊的,她的“封君”因女儿而得,这个身份最近才见天日,十分之水,也没什么好叫人图谋的。

陈放则对这样一位妇人,如何放心女儿跑到数百里之外“做官”十分的好奇。他问得很委婉“夫人不想念自己的女儿吗”

“当然是想的,不过,总是更想她能过得好。”

“呃,择一良人、相夫教子、儿孙满堂的过日子,不好么”

“那样,我得求人对她好点儿,怕没人养她,她就饿死了。现在呀,她自己就能对自己好,不用求别人。”王芙蕖说,看陈放的表情有点奇怪,她后悔自己多嘴,再也不与陈放说话了。陈放问她什么,她也支支唔唔,不肯露了实情。

一到了梧州,赵苏还要与陈放话别,她是一刻也不耽误,带着人就跑回了家。

回到家里,发现因有儿媳妇在,倒也没怎么乱,她一颗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家中丈夫、儿子都问她在西州见闻,儿媳妇也想知道巫双过得好不好。

王芙蕖都说“挺好,你们也不用想着叫她们回来啦,我看她们在那儿过得比咱们自在。回来做甚”

巫义道“娘,你去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以前也念叨着,家里如今好过了些,就把人接回来,一家子团聚”

“以前是以前,”王芙蕖断然地说,话讲得又快又急,像与人吵架一般,“就是阿双,我看她也自在。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想睡就睡、想起就起,不用伺候人,很好。”

巫家父子面面相觑,巫义想了一下,道“也好。”

王芙蕖心底松了一口气,她说这话时很是担心丈夫和儿子反对,故而疾言厉色,他们不反对了,她反而有些讪讪,对儿媳妇说“我捎了些东西来,有你的。”带了儿媳妇,往里间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