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518.补充 西番异动(捉虫)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518.补充 西番异动(捉虫)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赵霁嘴巴微张, 不由自主露出一个带点傻气的笑,马上努力压住翘起的唇角, 然后失败了。

与他一起的还有几个同学,他们的年纪都还没满二十,脸上都还带着些稚气,眼睛里也透着兴奋。无论男女,大部分都还没到能够掩盖住内心想法的水平。祝缨很清楚地就能看到几张年轻的脸绽开了笑容,青春、热情, 那特别用力的掩饰也显得十分可爱了。

赵霁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声音微带一点激动地问“姥,我们还年轻,能成么”

他以为自己已经很沉着了, 祝缨依旧含笑听着他的小紧张,她反问道“你觉得不成”

“不不不成的, 成的。”赵霁马上接口。

祝缨道“那不得了你们几个,先到各曹轮番听使, 都轮一遍,一、二年后,再定你们的职司。”

赵霁道“是”

他算是这些人里的头儿,一则他的成绩不坏, 二则因其出身对幕府、官府的事务比较熟悉。同学们都标着他,看他应声,同学们也跟着“是。”

祝缨对祝青雪使了个眼色,祝青雪就拿起一叠纸来“拿着这个, 一人一份,上面写了你们的姓名、要去的地方。一会儿我带你们去认人,这里有各人的腰牌, 凭这个进出幕府,哪里该进、哪里不该刺探,我路上同你们讲。”说完,又拿起一把腰牌。

祝缨道“现在就去吧,早点过去,认了门,明早就能来干活啦她们都等着人使呢。”

祝青雪含笑道“是。跟我来吧。”

一行人穿行在幕府里,赵霁对这里是熟悉的,他的同学从后面戳了戳他的背心“赵大,这是去哪儿”

赵霁道“许是六曹”

节度使以前不常设,到了祝缨才成为一个常设的官职,幕府职司的设置便也与先前有所差别。祝缨以“我开先例,我怎么方便怎么来”为由,将职司作了调整、增减。除了朝廷旧设的营田、转运之外,其他的都比照着朝廷职司,又参考了一些地方官府的职司设置。

朝廷有六部,幕府便有六曹,吏户礼兵刑工,朝廷有九寺,幕府就没有这么多了,对职司进行了合并,部分职能批出来放到六曹下面。与朝廷一样,兵事是比较特殊的,它也有个“分权”设定,且须有祝缨的批准才能调动。

同样的,幕府也分“内”“外”,“内”是幕府之内,“外”指安南公务,财富也分内外,各走各的账。

赵霁跟在祝青雪的身后,重新打量着幕府。之前虽然住在这里,也会往各处蹿,却都没像现在这样看得仔细。

祝青雪听到他们说话,回过头来道“有什么想知道的,我都会告诉你们一个大概,在这里久了就会知道,姥是最喜欢看到好学的年轻人的。”

“哎”年轻人们开始活跃。

赵霁问道“姐姐,我们如今算什么”

祝青雪笑眯眯地道“学徒。这一、二年你们用心学、用心做,才好给你们发教令、印鉴。再为你们向朝廷报备。”

赵霁之前所想就是“只有一张纸,与家里我爹的教令、告身全不一样,也没有印,不知是个什么意思”,现在祝青雪都解释清楚了,他再也没别的好问的了。如果照着朝廷的规定,他爹是刺史,他入仕起手高低得有个官,不过在安南与朝廷不一样,他也就安静地听着了。赵家的习惯、祁家的经验,都没被祝缨坑过,赵霁很沉得住气。

他的同学们就更不懂这些了,他们皆不如赵霁的出身、对官场的熟悉,有两个同学是祝县、甘县小官家的,也姓祝,其余几人都是梧州普通人家的孩子,对幕府的了解仅限于幕府的大门朝哪儿开、管自己学校的人是花姐。

他们你看我、我看你,也提出了一些问题,譬如“早上什么时候到”“还穿现在的衣裳么”“会被分到哪里”“都要干些什么”之类。

祝青雪笑道“这些一会儿我会一总讲的。都不要担心,是好事儿,不给你们一来就定了职衔,是为着考察你们的长项都在哪里,以后才能一展身手。来,赵霁,你的地方到了。”

赵霁被分到了户曹,这里管事的是巫仁,巫仁带着江珍等四个人,这五个人是有官职的,其余又有十来个文吏。赵霁如今介于文吏与江珍等人之间。江珍比赵霁大不了几岁,也是个年轻姑娘,如今已有了正式的官职了,赵霁暗下决心,自己可不能做得比她们差。

祝青雪带人进来,巫仁一看来了一堆人,心里先咯噔一声,祝青雪说“姥又给您人了。”

巫仁下意识一笑,笑容马上消失“这些都是”

“可没这么好,就这一个,赵霁。”

巫仁松了一口气,笑容真诚极了“太好了。我总念叨缺人,说是要给我的,总不见,今天可算给我们了。当年祁老先生可是账上的能人,赵霁定是不错的。”

祝青雪道“他可不一定在你这儿啊。”

“啥还带要回去的”

祝青雪这才将“轮流”的事儿说了,巫仁道“那也行,不过,人先留给我。”一旁江珍见巫仁虽然对熟人肯说话了,却太软和,忙添了一句“要是在我们这儿干得好了,可不许再要走了”

祝青雪哭笑不得“那要问姥,我可做不了主。你们也都见过巫大人,过阵子,你们也是要轮流过来的,都长点儿心,别只盯着现在分人的地方,要轮替的呢,到时候可没人再领你们再认一回门了。赵霁,你也跟我来人,把他们几处也都重新认一认。”

江珍道“这就带走了”

“明天让赵霁自己过来找你们。”

江珍见巫仁也好奇,便说“那我跟你们一同去,你们认完了门,我再把赵霁领回来,免教他到处乱撞。”

赵霁自打过来就住在幕府的,他还有一个更小的弟弟,赵家虽然在西州城里有住处,兄弟俩现在还是住幕府里。这个“乱撞”就说得亏心了,祝青雪知道她是找借口跟着,也不点破“那你不能多说话。”

“行。”

一行人向巫仁告辞,又往下一处去,项安这里是巫双,路丹青在兵曹带着郎睿,花姐是礼曹,但她现在在学校,礼曹留守的是江宝。

祝青雪带人认完了路,道“我带你们认一认饭堂,管两顿饭”

又将幕府前院的布局给他们讲了,后院自是不能进的。此外库房、账房等处,也不能随便进。又指点了代步脚力的地方、值房、水井之类。最后才说“好了,就是这样了,各人的东西拿好,明天一早过来,辰时早会别迟到了。”

年轻人们带着小小的紧张和兴奋忙答应了,祝青雪叹了口气,道“时辰不早了,没想到会花这么长的功夫,各处陆续上锁了,今天是来不及回去了,明天你们再各自到任的。遇有事,先同上司讲,若讲不明白,或有旁的事,也可来找我。”

转身对身后拖着的江珍江宝巫双等尾巴说“你们来都来了,就帮我把他们领出去吧。明天一早,再去门口把他们领进来”

个女孩子含笑的脸凝固了一下,赵霁道“明早我去门口接他们吧,姐姐们要准备晨会后向姥回事呢。”

祝青雪道“晨会在前厅,你把他们带过去,散会各曹领人走你,你也去户曹。”

“是。”赵霁说,他看同学们好像有话要问,便说自己把同学带出去就行,巫双拍拍他的背,向他道了声谢。

祝青雪与巫双等人匆匆离开,赵霁道“跟我来吧。”

同学们将他围了起来“赵大,姥可严肃不”

“姥常在城里走,你们没遇到过么最好的一个人。”

“我们不是说那个,姥平素待人是一回事,公务可与日常处事不一样,是严是宽”

赵霁道“好哥哥,我与你一样,也是头回当差呢。”

“你家里不曾说过吗”

赵霁道“我记事的时候姥给我爹派的事与现在咱们做的事,不是一回事了呀。”

好像也是

各人又开始询问自己的上司的性情,赵霁道“她们人都不坏,性子有急有慢,做事却都是认真的。不过我也与她们没共过事,对了,这些人里,姑、朱大娘子是一定要尊重的,那一边那个小议事厅里,还有一位苏大人,姥现在命她管安南日常庶务,以后是要打交道的”

说到门口,还没说完,赵霁道“堵在门口不好,你们先回去,我明早还在这儿接你们。”

同学们一步回头,离开幕府之后,便有人在路上就开始打腹稿,明天见到上司要怎么说话,等等。

赵霁转头回了府,打算先去见一见祝缨。他知道巫仁的性格,单独找她,恐怕也说不了什么。幕府他是很熟的,刚才发的腰牌进了不了后宅,但是他本人是能进的。直到后面祝缨的书房外,他先咳嗽一声,再央护卫“姐姐,我来见姥。”

护卫也是祝县出来的,看他亲切,笑道“苏家小妹在里面,你稍等一下。”

“哎。”

里面祝缨的声音“谁呀”

护卫道“是赵大郎。”

“进来吧。”

赵霁进门,先拜祝缨,再对苏喆拱手,叫一声“姐姐。”

苏喆笑道“人还是那个人,衣裳还是那身衣裳,一听说你就要来当差了,猛然间看你象长大了一般。”

赵霁将头微微低了一点,作出一个腼腆的样子来。

苏喆道“姥,那我先回去了。”又对赵霁小声说,有什么不懂不会的可以来找自己。赵霁也小声答应了。

苏喆走后,祝缨一扬下巴“有事坐下来慢慢讲。”

赵霁乖乖地坐下,问道“姥,我不太明白。”

“哪里不明白了”

“为什么要这么安排我们我听说过,姥带学生并不只让学生一味读书,也要做事,因此入仕之后为政一方颇为顺利。现在的安排,与听说的似乎不太一样,也好像没有下乡,也没有分做某事。这样会不会太虚浮”

祝缨道“觉得现在不是做实事想学真本领”

赵霁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

“只是我没有给你们分派事,你们的上司会派的。”祝缨说。

“哎”赵霁笑了。

待要告辞,花姐带着林戈、祝彤到了,赵霁忙站了起来,叫一声“姑婆。”目光在祝彤身上多停了一下,这个人是没见过的。

祝彤整个人轻微地晃动着,双手抓着袖口,她有点紧张。她的弟弟妹妹们也曾接过张仙姑给的糖,她也曾见过祝缨与人说话,十分的和气,但不知为何,进了幕府、进了这间屋子,她后背的汗毛就竖了起来,本能地紧张。

花姐介绍了祝彤,祝缨道“哦,青君说过的那个孩子,你的弟弟妹妹还好吗”

祝彤的声音有点哑,咳嗽了两声变得正常了“都好,在学堂。”起初,他们的年纪都小,祝青君本意是给他们找个人照顾着。战后这是常有的,要么到育婴堂,要么就是找个没了孩子的人家收养。当时祝彤跟着祝青君带路,弟弟妹妹不能带在身边,就寄养在祝县。

战事一结束,祝彤自己当时年纪也小,她自己都是个要当学徒或者学生住校的年纪,央了祝青君,才得了自己一个住处,接了弟弟妹妹来。因有功,又是孤儿,地虽然暂时没分到,但幕府对他们这样的人有补贴。小的拖着更小的,也就这么过活了。

祝彤道“都好的,吃得饱、穿得暖。”大家分着干家务活,累是累点儿,胜在一家团圆。祝青君回西州也会来看一看,有时候也托青叶等人照顾看一下。

花姐道“我都安排好了,她家弟妹住学里、她到我那儿住,都有人照看。放假了就回家团聚。”这样一来祝彤也就不会那么累,还要照顾家里。

祝缨道“行,那你们去安置吧。去账上取两串钱,放到学堂里应急,小孩子也难免会有些急用。找不着姐姐,岂不误事”

赵霁看到最后,心里又有了疑问,默默地等着花姐带人走了,才问“家里又要来新人了是客吗”

祝缨道“与你们差不多,过两年,她们也要开始干活了。”

赵霁狡黠地笑道“那一定都是很聪明的姑娘,跟我们今天似的。”

祝缨道“你爹娘都没有你这么油嘴滑舌。”

“嘿嘿。”

“去吧。”

“哎”

胡师姐眼见人都走了,也问了一句“大人,您自己身边怎么不留几个孩子听差呢”

祝缨现在管事少了些,是不太忙,但胡师姐总觉得她一个主事人身边的人还是太少了。在山外做官,先是许多学生围着,到了京城又是苏喆等等晚辈。如何到了安南,这些学生、晚辈都散出去了,她身边反而乏人了

之前还有一个青叶,也被派了事,如今唯有青雪奔波,其余以书吏居多。刚才苏喆过来,想要人到她那里帮忙,胡师姐更觉得自己该多这一句嘴。

祝缨道“快了快了。”林戈、祝彤只是个开始,明天开始,花姐会陆续带人过来见她的。没带过来,是因为幕府隔壁的宿舍还没收拾出来。

胡师姐又说“那我能要几个机灵的孩子么我想教几个徒弟。”

“可以啊。”祝缨说。

胡师姐也笑了,她的家传技艺与这些国家大事相比不值一提,但也不想埋没了本领。以前她教过苏喆等人一些拳脚功夫,然而渐渐的,她们也像雏鸟离巢一样,心思并不在这上面了。

胡师姐明白,大家的路不一样,想要徒弟,得另找。她又担心祝缨的安全,自己上了年纪了,不如年轻时灵便,是得找个好徒弟,将祝缨的安全托付了。

天色暗了下来,祝青雪带着一个帮佣走了进来“姥,要点灯么”帮佣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面放着蜡烛,只等一声令下。

祝缨道“不啦,今天有新人来,先吃饭。吃完饭再过来把灯点上,去把苏晟也叫来。”

“哎。”

祝青雪在心里将事重复了一遍,闪身给祝缨让路,祝缨却看向门外一个穿着号衣的矮个男子疾步走入“姥京城急报”

祝缨与祝青雪对望一眼,祝青雪上前接过了装公文的皮筒,拿到案边打开,掏出里面的公文,捧给了祝缨。

祝缨打开公文一看,不动声色地问“送信的人呢”

“在门上休息。”

“带进来,点灯吧。”

帮佣一个箭步蹿到了灯座前。

蜡烛一根一根点了起来,送信的人也到了面前,当地一跪“节帅”

祝缨问道“知道你送的什么公文吗”

“是军务。”

“京里有什么说法沿途有什么动静”

“京里风平浪静,路上么在征发。”

祝缨摆了摆手,号衣男子将信使带出去安置,祝青雪一直盯着祝缨,祝缨提笔写了一份手令,道“把林风也叫来一起吃饭,这个发给西关金羽。”

西番异动,政事堂询问情况,让祝缨迂回打探,并且准备“钳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