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534.栽培 我一向体贴。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534.栽培 我一向体贴。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祝炼回来得比项安预想得要早一些, 他没等到三月便回到了安南。在北关入口处与苏晟见了面,就算是到家了。

祝炼走的时候带着长长的车队,押运粮草需要许多车马伕役, 这些人沿途吃饭都要自己带,粮车尤其的多。回来的时候车已经卸了,又有商人捎带了好些北方物产, 看得往来的商贾一阵的心惊坏了, 抢生意的来了接下来至少两三个月, 北货要卖不上价了

头脑灵活的商人已经频繁地对伙计、管事、子侄们使眼色快走,把手里的货抢先出手,能卖多少是多少。

一个不懂事儿的小子还在问长辈“六叔, 他们要卖, 就让他们先卖呗。等过了这一阵, 咱们依旧照价卖货。现在折价怪可惜的。”

“六叔”抬手就是一巴掌“你懂个屁教你的都忘了货压在手里, 钱呢你上哪儿找钱进新货没得货卖,上上下下都要吃饭的。等等等一样东西,人买了就不会再买,到时候砸在手里就等着哭吧一家子都要饿死了快走”

大商人还好些, 既有固定的渠道,也撑得住长时间损失,小商贩就尤其的着急。北关内,一阵马嘶人叫。

祝炼自己是不做买卖的, 他的岳父家是商人,他反而更避嫌一点。赵霁、郎睿, 反而会携带一些梧州、西州会馆的商人南下。苏晟笑吟吟地看着商队通过,仿佛看到钱哗哗地流进袋中,这些也是要收税的, 不过收得轻。

甭管在外面交不交税,进了安南,就算有官员跟着,也得交税祝缨自己打小就是个逃税的精怪,轮到她来管,当然不会让别人好过。

苏晟笑问祝炼“一路可还顺利”

祝炼道“路上顺利极了。家里呢”

“家里也好。姥前两天刚巡视过,从西州到你博州去的,莫要挂心你那里的春耕了。连同宿麦,都给你收了。”

祝炼的唇角一直翘道“咳咳,我又没问这个。”

“哦,姥从你那里出来,又绕了个圈儿,现在正在普安州。你知道的,姥近来在幕府的时间少了一点,更喜欢在外面转转。”

祝炼知道祝缨在普安州是干嘛的,顺势说“现在在哪儿我先去见她。”

“就在新屯那里。”

祝炼便让赵霁、郎睿先在关上停驻两天,自己只带两个随从去见祝缨。

祝缨与祝彤、刘昆正蹲在地头,她抓起一把土,捻了捻,说“还行。”地肥不肥,就是看土。这一片从开荒到现在,已经有一点模样了,比不得西州平原,却也好过一些山地。

祝彤、刘昆也有样学样,两人对种地了解得也不多,她俩是想给祝青君多一点留在刺史府的时间。祝彤本是在营地,府里人手紧的时候也被祝青君叫去帮忙,与刘昆更熟了。

两人看白翎总有点不太顺眼,可婚都结了,倒也不必处心积虑非要把两人拆开。新婚夫妇,也是该给人家一个比较安逸的环境独处。

祝缨一过来,两人把州里的其他事务推给祝青君,火速赶了过来,眼不见为干净。

她俩也不擅长种田,祝彤好一点,也不多,刘昆更只是看过而已。两人倒是能分得清野草、麦苗,但观察土地之类就挺陌生的了。仔细研究了一回,也只记住了眼下这片田的形态。

祝缨笑道“还是见的少了,多看看各处的土地,看多了,不用教你自己就能品出来了。”

刘昆道“北方春耕没这么早,农具也比这大些”

正聊着呢,祝炼过来了。

祝缨拍拍手,站起身来“好啦,这里就交给你们了,阿炼啊,二十五娘有家书不”

祝炼摇摇头,刘昆脸上的失望之色一闪而过,又恢复了温柔甜美的样子。祝炼跳下马来“老师我回来了”

刘昆与祝彤都拱一拱手向后退开,只留下祝青雪侍立在侧。

祝缨道“瘦了。”

祝炼走了近了“气的。”

祝缨听了两个字就笑了“你以前脾气可没这么大啊。”

“以前得忍着,现在不用忍了,”祝炼嘀咕了一声,“那个皇帝您以前怎么忍的他亏得现在的相公们竟然还能恭敬。王相公他们着实不易。”

祝缨问道“王叔亮与施季行,变了吗”

“变老了一点,看似初心不改。”祝炼边说边将他们的信交给了祝缨。

祝缨将信拿在手里,又问“他们的身体还好吗”

“看着硬朗,也已有些老态。几位相公都见过了,冼相公也见了,他更老了,脾气愈发执拗了,王相公资历不如他,只能勉强压制一下。郑家去过了,还算安静。”

祝缨与他慢慢地走在田埂上,听他说着京城的点点滴滴,米价高了,人工反而没涨太多,看着依旧繁华,比安南大得多,总让人觉得有气无力的。遇到了四夷使者,因为有他们,正旦场面看着挺能安慰皇帝的。

金良夫妇过世了,金彪还好。郑熹两个女儿的家,也都去送了礼物,她们也都有回礼,还有些好奇祝缨在安南的情况。

又有一点宫中的消息,中宫据说是有孕的,因为朝贺的时候许多人都看出她体态不对了。皇子们有些躁动,哪怕是祝炼这样的蛮夷,也被与几个皇子有关的人接触过。祝炼都装作不懂,言必称蛮夷、离得远。不去掺和进这件大事。

皇帝想要扶植宗室势力的想法,被政事堂与勋贵们联手,无情地拒绝了。

祝缨笑道“封王就藩,必有许多僚属,或有从龙之功,怎么他们竟无动于衷吗”

祝炼道“姚相公说,没钱。”复将几个丞相的情况也转述了,又有陈萌说的立储的事。如今看来,反而不如让个傻子占着那个位子太平呢。

祝缨都听了,慢慢地说“你做得很好。这一趟辛苦啦,新修的这条路虽有用,离京城还是太远了许多大事反应不及。京中没有信得过的人安南也难以参与京中事,要时刻关注,消息不能断,要会验证、分辨。我的旧识逐渐凋零,以后就要看你们的啦。”

祝炼道“您何出此言呢庙堂之上啧安南总是安全的,咱们只管休养生息。等到他们出个圣君,咱们也不是现在的模样了,到时候也未必就怕了他们。”

祝缨听他说得自信,也不点破“到时候”她未必还在。这样挺好,如果经营了一辈子,到最后晚辈还是依靠她,她会觉得自己像头到死都不能休息的老牛。

祝缨道“他们有什么可怕的他们自顾不暇。哎哟,他们现在别自乱阵脚我就谢天谢地了。”

“他们还想撬别人墙脚呢”祝炼轻哼,上前一小步,轻轻说了皇帝撺掇自己的事情。再说自己并无此心“安南与中原是不一样的,他们不懂安南。我却知道他们家没人值得信赖。”

祝缨抬手拍拍他的肩膀“走,同青君见一面,咱们就一同回幕府去。”

“是。”

祝缨不便在普安州常驻,祝青君心中不舍也只得送她离开。临别时,犹豫再三,询问祝缨“您看阿彤怎么样”

祝缨道“还可以。”

祝青君道“若是西边再有事,我能不能让她跟着去学着点儿”

祝青君自己在普安州走不开,只要不是大的战役,都不会用到她。一般西关都是各将校轮流过去,如今也不是大打,不过每季有一两个小摩擦。祝青君认为比较适合新人入手。

祝缨道“你很看好她”

祝青君道“她有天份。都说刻苦有用,然而想要刻苦有结果,也须先有一点天赋,一点儿没有,那是缘木求鱼,无论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的。她有,又肯努力,年纪也合适,比我小一些,正好不断代。

咱们练兵,士卒可以什么都不想,学会听令就行,吃饱一点、甲好一点、刀好一点,平时多教点武艺、布阵,上阵的时候都能显出来。将军不行,将军不上阵,很难懂战场的变化,不知道怎么下令。她得比这些士卒更熟悉战场。”

祝缨道“行。我看过不了几天,那边又得闹喽。她先留在这儿,要用的时候,我再调她。”

“是。呃”

“嗯还有什么事”

“这孩子很周到,很伶俐,主意也正。这些日子她管营里也做得不错,处理纠纷、断案都来得。我不想现在就让她只能做一个武将,我想让她多学些东西,她的安全”

“想栽培她”

“是,”祝青君道,“日后普安州又或者旁的什么地方,如果缺一个官长,能不能也让她试一试她功课也学得,事也做得,都不比人差。”

“这么早就定下她”祝缨很直接地问。

祝青君忙说“并不是就定下了,只是先考察。我已看了她这些时日,倒也可以。我与苏家小妹她们这许多人都在您身边许多年,文武都学。与她一般大的这些孩子,在幕府里也有几个,其他的人我还没有与她们长相处,请您一并掌掌眼。免得到时候现找,跟朝廷似的,青黄不接,什么鬼怪妖魔都能祸害人间。”

祝缨笑道“你有心啦。项安的事,你留意一下时间。”

“是。”

祝炼先回北关,会同郎睿、赵霁等人到了约定的路上等着祝缨。

祝缨回幕府没有带上祝彤,这倒霉孩子还得在普安州干活。郎睿、赵霁的精神很好,他们不像祝炼那样有许多的感慨,只觉得京城确实繁华,王、施等人很有气度,而陈放等人颇为高雅,可惜出了京城之后不远,百姓生活便显出局促来,很多地方不如西州、梧州等城,还有些零散的村落比安南的寨子也好不了多少。

赵霁摇头道“京城里的贵人们,但凡少浪费一点儿,百姓也能少饿死几个呢。都说民为国本,我看会他们也不在乎国本,真不怕亡国吗”

祝缨道“怕自然是怕的,不过不觉得需要珍惜百姓,反而是善财难舍,奢侈惯了,让他少吃一口都是不愿意的。饿死了人,自有穷人接着生,直到别人活不下去,拉他一起跳井。”

“短视。”郎睿有点俯视地点评道。

祝缨道“你不会短视吗”

“我肯定不像他那样”

祝缨道“那还羡慕京城贵人的生活呢”

“羡慕归羡慕,我又不傻”郎睿大声说。

祝炼发出了笑声,郎睿与他混熟了一点,策马过去挤他,两人闹成一团。祝缨在一边看着,心情尚佳。祝炼把话带到了,王、施也能拦住皇帝的蠢念头,这就足够了。安南这里,祝青君也很让她满意,孩子想得远。祝炼也不错,诚实,中肯。

一路回到西州,幕府里井井有条,刘遨、刘衍已经在着手编纂方志了,一切都不错。

除了没过多久,西番又出动小股部队撩架。安南这边也习惯了,通常是打一打,再轮换一次新人,练一练,一次摩擦就过去了。祝缨依约,把祝彤调往西关去。

文书依旧是刘遨拟的,她轻声问道“祝彤是不是太年轻了”

祝缨道“年轻吗打着打着就长大了。”

刘遨无语。

祝缨又说“叫她在那儿再守一年,回来先到幕府,捎上二十三娘一道去普安州,把二十五娘换回来。二十五娘在普安州采风多年,方志必有得写。”

“是。”

祝彤于是被调到西关,途经幕府,代祝青君送了给项安的贺礼,她自己也没能吃上席,率部往西而去。项安则按着卜好的吉日,在自己住处设宴,项乐夫妇与项渔、项渟以及要过继的女孩子项秀秀一同到了西州城。

祝缨与刘遨、苏喆等人都到了,项乐与苏喆等也是熟识,自有一番叙旧。项乐夫妇看女儿虽有不舍,却也含笑,又不能笑得太过。因为项渟是长房的儿子,原本是有计划过继的,哪知项安改了主意。过继给项安是有好处的,两房兄弟虽无心谋算,利益却又是真实存在的。

祝缨看出来了,苏喆看出来了,刘遨看出来了,祝青雪等也都看出来了,大家都装作不知道,吃了一回酒,陆续离开。

回到幕府,祝缨对祝青雪道“你在我身边有些年头了吧”

“是,从您回到安南,有二十多年了。”

祝缨道“足够啦,你也该历练历练了。”

祝青雪吓了一跳“姥,您要赶我走”

“当然不是,你去把青叶叫来。”

“是。”

须臾,祝青叶跑了过来,祝缨道“莫慌,莫慌,喝口水,听我说。”

她要把祝青叶外放,也是放到普安州去,先在刺史府再去担任一地县令逐级晋升。把青雪调青叶的位置上,管着印鉴之类机密事务。

祝青叶问道“那您身边呢”

祝缨道“那不是有金苗吗”金苗是林戈、祝彤的同窗,就住在幕府隔壁的宿舍里。这是一个现年十六岁的男孩子,观其姓氏可知这是西州吉玛族的人,家里是在金矿上做工的。

祝青叶是有一点疑虑的,问道“林戈、赵霁他们,不是更好以前您用我们这些侍卫丫头,如今您是节度使,林戈、赵霁随侍,有谁能说什么且金苗年纪也比他们小,跟在您身边,不够操心的。”

祝缨笑道“你们不懂,赵霁有职司,现在外面缺人。林戈么,住在府里已经够显眼了,再带到身边,她伯伯要惊心的,恐会针对她生出事端来。你们,我尚且要派出去历练,留她做什么给她们这一批人呐,也分活去干。”

于是也如赵霁等人一般,分派了职司正式跑腿学徒。也有去帮刘遨抄书的,也有去各州县跑的,忙得不亦乐乎。林戈被祝缨派给了路丹青,林风与路丹青也熟,出身也相近,更能开解。

其中最出色者,依旧是祝彤。她在西关适应得不错,祝青君这一点看得挺准,她甚至深入了西番上百里,又好好地回来,然后画了个草图。一年之中,与西番交手数次,竟显出一点不辜负她那有勇士名头的生父的天赋来。

次年轮换回来的时候,将画的地图献给了祝缨。祝缨道“这个,禀你将军的时候,皮绷紧一点。”

祝彤低下头,缩了缩脖子,却不肯认错。

祝缨道“好了,回家看看你家弟妹吧。”

“是”祝彤这回高兴地答应了。

祝彤跑得轻快,整个幕府里的女孩子与别处都是不一样的,她们爱提着裙摆快走、小跑,四处穿梭。不时笑两声,又说两句,语速也比人快一点。只有在刘遨、刘衍面前会显斯文一点,也仅止一点。

跑没几步,她就放缓了步子,站住问一声好刘遨捏着一叠卷子走了过来。错身而过,祝彤又跑了起来。

刘遨笑着摇头,身上的担子很重,除了修方志、编书、教学,还有一个主持科考。她来便是与祝缨商量试卷的,近年来,附近颇有些读书人对安南感兴趣,虽无经世之才,识文解字的也有一些,安南倒也不拒绝,只是要一同参加考试。

刘遨改动了考试的内容,也不考诗词歌赋,乃是实务为主。“经”的部分,在内容上作了调整。但仍保留了一些旧题目“志同道合乃可行,这些题目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本心。硬背下咱们书本,也能答一答那些题目。可一遇到这些君臣父子,有人就容易露馅儿。

虽然有些奸诈,也是无奈之举。看他们答的这些东西,我才能知道新编的书还有什么没留意到的。也好改进。”

神态颇有点刘松年的风采。

祝缨托腮,看她小得意的模样,点头道“好。”

“那就这样定了”

“行。”祝缨说。

刘遨收起了题目,从祝缨桌上取了个信封装起来、封好,祝缨抱着手看她忙。粘好了封口,金苗捏着封邸报快步走了过来“姥,邸报。”

今天邸报最大的消息就是,皇帝给他的儿子们改封了。第三子封为齐王,第四子封为秦王,他第五子早死,第六子封作宋王,这三个是已经长大了的儿子,此外他还有两个年幼的儿子,这次都没有封爵。

从邸报上看,这些人也没有封地,依旧是在京中。

反是之前怀疑有孕的皇后,没有听说有什么动静,不知道那个孩子是怎么了。离京城远,有时候确实不太方便,祝缨想。要让晴天多留意一下了。

将邸报交给刘遨,刘遨扫了一眼,道“也该封爵了。我去写贺表”

“不急,把你手上的事做完再写也不迟。别太累。”

刘遨哭笑不得“现在倒会体恤人了。”

祝缨正色道“当然,我一向体贴。”

刘遨总算明白,为什么祖父提起祝缨不时会露出一种切齿的神情了。她说“好,我去干正事儿。”

封王不算大事儿,安南照旧过日子。刘遨又主持选出二十人来,先到西州学校里教导一些事项,再分到各州县为官。这其中只有两个是外来者,一个是从北而来,一个是从东而来,都带了家眷。其余依旧是安南人。

刘衍替了刘昆,祝彤回普安,一年后年又轮替了一次西关。到祝彤再次从西关下来休整时,匆匆两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安南一切如旧,并无大事发生。

直到这一日,送邸报的已经过去了,中午时分京城又来了一位信使,系着白布,过北关时被拦下。

苏晟很是狐疑,问道“你这打扮,是什么意思”

来人道“陛下驾崩了。”

豁苏晟跳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