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新马超 > 第一千三百二二章 取才

三国新马超 第一千三百二二章 取才

作者:隐于深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07:1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襄阳城里的谣言终于渐渐平息了下来,太史慈被马超任命为荆州牧,着令整编三万马家军镇守襄阳。同时,甘宁也被任命马家第一水军大都督,将锦帆水军从黄河流域调入江夏郡,在长江中游这等几乎可以用浩淼澎湃的水域当中操练。并且,还从蔡瑁那些私兵当中抽调了五千深谙水性的荆州兵,加入甘宁的锦帆水营。

荆州原本沉疴混乱的局面,在马超大刀阔斧的人事改革下,完全奠定了马家对荆州的主导地位。对于刘表在位期间未曾收服的水贼盗匪,马超的指令更一针见血,诏令太史慈、甘宁二人以战练兵,一年之内,打造出一个铁桶稳固的荆州。

而对于蒯家两兄弟,马超更是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拉拢,甚至当面对太史慈、甘宁二人坦言:“子柔有雍季之谋,内事不决可问子柔;异度有臼犯之略,外事不决,可问异度。尔等四人若同心协力,荆州无虞矣。”

安排妥当之后,马超携貂蝉、贾诩、郭嘉、庞统等人在文骋南阳大军的护送下北归长安。日期就在刘协御驾亲征的半个月后,襄阳百姓又一次看到了大军浩浩荡荡开拔的场景。与上次那些依依不舍的‘虎贲军’相比,马超这支大军离去的步伐是欢快的。而襄阳百姓看着长期盘踞在城外的大军突然离去,一时也说不出是失落还是庆幸。总之,连续两支大军离开襄阳城之后,这里又恢复了从前那种淡然安逸。

而之后润物细无声的改变不知不觉缓缓降临,直至一年之后,襄阳城里的百姓已经习惯上大街上快马捷报频传,而之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生活物品充斥整条大街各大商铺小摊上时,他们才开始隐隐认同,荆州被马超统治,似乎也不是一件什么坏事儿。

不过,此时的马超还预料不到蒯良对于此等缓柔变革的效果。他一路上只是顺流而上,路过南郡江陵,出于对三国特殊情怀,在此逗留了三日。

江陵,在刘表建设襄阳之前,这里一直都是南郡的治所,是南郡最大的一个县。这里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部,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古有“七省通衢”之称。春秋战国时,此处为楚船官地和楚王行宫--渚宫。秦灭楚后,成为历代封王置府的重镇。所以江陵县也常被称为江陵国。

在另一个世界,周瑜,关羽都曾镇守此地。此地的长官不叫长,叫令,食一千石,在汉代初年,州刺史对各太守没有直接管辖权的时候,刺史的俸禄才不过六百石。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多次提到的荆州,其实就是指得江陵。所谓刘备借荆州,实质就是借的江陵一地,因为当时周瑜拿下了江陵,并亲自镇守在这里。

他是一个猛人,守着这块飞地自然没有关系,可是后来周瑜死掉了,东吴守着这块地方有些吃力,刘备正好要求得到江陵,于是双方达成了以三郡换江陵等地的共识。从这之后,吴蜀双方因为此事一直扯皮,最终破局反目,关羽战死,刘备伐吴,都是因为这个城池。

不过马超知道江陵,最早却还是在原来那个世界里,学诗仙李太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很美,很有仙气,让人印象也很深刻。

由于江陵有着这样的地位,所以其县令也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刘度,也是正牌子孝廉出身,朝庭任命的官员。在另一个时空里,他今后是要担任武陵太守的,并且在抵挡刘备进攻时与城偕亡了。三天逗留时间,马超便花了一天时间与江陵令刘度畅谈。此后两日,也是在刘度的引领下,与貂蝉泛舟湖上抚琴长吟,真正渡过了一段平静而安详的日子。

因为他知道,回到长安之后,至少一年多的时间内,他都不会再有在江陵这等恬静平淡的心情。他要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智谋,全盘统略马家七州一川四县的休养生息,在分秒必争的日子里,与曹氏、孙家还有刘备打一场不见硝烟的发展战。

那场没有刀兵的战役,完全决定了一年之后天下风云涌动时期的走向,由不得他马超不兢兢业业,慎重以待。

马超是这样想的,回去之后,他也是这样做的。

他回长安之后的第一件事儿,便是又开了一场恩科。因为凭借他超越这个时代的理念,他知道一个时代的发展最终的推动力到底是什么。与其说科技和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和创新的载体还是人才。尤其是在建邦御国上,各式各类的人才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才是一个健全繁荣国度必要的基石。

秋季最后的一场恩科在初冬十月前落下帷幕,三场包括文科、武举和杂学考试全部结束后,龙门开放,学子离开考场。马超急急的让蔡邕将文科学子的卷子交上来,亲自过目。

出乎马超意料的是,这次恩科涌现出来的人才还真不少。在时事政治答辩上,以“统天下”为题的最多,内容各式各样,最多的还是陈腐常言以仁义治天下,最终海纳百川的;也有以霸道强兵,挥军南下一统天下的;最令马超的稀奇的是,其中一些商贾出身的学子,竟然还写到了以经济渗透,最终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

不过,真正说道‘破曹魏’‘灭孙家’‘夺益州’这等具体论题的就少了很多,看了几篇,虽然词理到还通畅,但内容大都并无新意。事实以马家眼前与曹魏、孙家的实力对比看,只要马家率先恢复元气,攒足可以出动至少三十万大军、一年之内大规模的硬磕战役,马家灭掉任何一个势力都是有可能的。

虽然在原来的历史里,占了天下四分之三的曹魏,攻打实力虚弱的蜀汉,打了十几年。可在这个时空里却不一样,马超的横空出世,大大冲击了这个时代的格局发展。历史上诸葛亮七出祁山那等大规模的战役,不过也只有三月余粮草辎重,真正战力还不足五万。可马超与曹操共讨袁绍一战,三方竟然聚合了一百五十万的大军,打了足足半年有余,完全是不死不休的持久战。

这个时代,在马超无意的影响下,已经走向了大杀伤、大消耗、大胜负的战争模式,如并州拓跋部与鲜卑那种来回的拉锯战,在马家看来,不过如小孩子过家家一般。所以,在这等状况下,发动一场战场的前提考虑因素便要比历史严肃慎重太多了。可那些稚嫩的学子,大多还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还没有看透风云政治上这四家合纵连横、纷繁复杂的关系。

然而,即便如此,蔡邕这个主考官已经乐得眉开眼笑,对于这一批的脱颖而出的学子们,蔡邕大有老怀甚慰和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末路这两种矛盾的双重感觉。

其后组织殿试,三十余名上榜的孝廉进入皇宫。马超亲自出题策试,入得德阳殿之后,马超赫然发现,这次文采斐然、胸有大略的学子,竟然有一半都是荆州的学子。

例如,被马超取中为第一名状元的,是荆州零陵郡人蒋琬。这位蜀国未来的大司马,在群英荟萃的学子当中仍旧神态自若,对于马超的提问,侃侃而谈,甚有条理。而马超,更是在听闻蒋琬名字之后,心中便已经认定他是这次殿试的状元了。

有意思的是,陪同马超一起的庞统见到蒋琬之后,倒也忍不住开言测试了他一番。且问题十分刁钻,竟然是法制与德治孰轻孰重。蒋琬先言德治乃圣人治国之道,而法制乃强国立足之本,最终论断法制与德治并无轻重之分,因时而用、因地而治方为上选………

庞统还欲再辩,却被马超止住——他可不想,这两个人因自己也留下一段说不清的纠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