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新马超 > 第一千三百二三章 后期英才

三国新马超 第一千三百二三章 后期英才

作者:隐于深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07:1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历史上,年轻时的蒋琬,就小有名气,为刘备录用。刘备入蜀后,任命他为广都令。可是蒋琬也真干得出来——竟在刘备视察广都时,不理公事还醉得不醒人事。这下子差点脑袋搬家,多亏诸葛亮替他说情,以‘大贤往往倦于小事’为辩,才使得刘备没治他的罪。

不过打这以后,就没有听说蒋琬醉酒了。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牛人,都是意志坚定之士,蒋琬自然也不会两次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随后凭借自己的才干,蒋琬逐渐获得提升,到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已经是参军了。

可惜《三国演义》把他的这段故事,移植到了庞统身上。还绘声绘色讲了张飞去探访庞统,当时嫌刘备大材小用、只被任命为耒阳令的庞统醉酒误事,惹得张飞要胖揍他。然而庞统竟在半日将一县积攒三月政务尽数处理,引得张飞大惊,大力推荐庞统。如此一番移花接木,蒋琬的形象就更加单薄了。

可对于这段历史错案,马超望着庞统和蒋琬,只有微笑不语,实在不知自己该说些什么。

第二名探花郎也不是别人,正是荆州江夏鄳县人费祎。费祎与蒋琬不同,虽然两人年龄相当,都堪二十之年,但与神色自若的蒋琬比起来,费祎更有一种晏然无争的气度。马超知晓此人最善政略,故此多提了一些马家休养生息的问题,费祎显然有备而来,滔滔不绝。不过,似乎出于士人的傲气,费祎对于商业一途仍旧有些介怀。

“怎么,你看不起商人”马超敏锐捕捉到这一点后,开口询问。

“有一点。”费祎如实回答。

马超笑了:“不要看不起商人,国朝重农抑商二百余年,孝武皇帝(汉武帝)见到商人就抓起来当敢死队,商人如何了灭掉了么商人,是这个世上最聪明的一批人,他们知道利益在哪里,为了利益,他们可以冒着砍头的风险,为了利益,他们可以穿越死亡的沙漠,为了利益,他们能到吃人的生番部落里寻找宝藏。为了利益,他们能爆发出最为强大的能量,做出一般人做不出的事情。”

说到这里,看到费祎脸色仍有几分不信,马超当即搬出实例:“你可知,当初我征袁绍之时,若没有晋阳李梓豪倾家相助,四十万大军说不定未至幽州便会分崩离析;若没有魏郡甄家相助,曹氏随后也根本不可能让出冀州四郡;马家两年之内可动用四万大军至荆州,没有关山雪从西域捞回一笔笔金银珍宝,我根本筹集不起军资粮草;没有马家商号遍及天下,单凭以农为本,马家五年之后,都不见得可能府库充盈……”

费祎听闻这里才微微动容,不过,从他的眼中,马超读出,他信任的是自己的言论,而不是商业的经济威力。心中默默叹了一口气,马超知晓费祎这等人,在没有眼见为实之前,是不可能改变他思维的。

这就是牛人的通病,他们总是坚持自己。不过这种人一旦发觉自己错了,同时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行动,去弥补。此时自己给费祎打开一扇窗便可,等窗外的阳光照耀整个房间之后,费祎他会主动转换过来的。

第三名榜眼,也是荆州人,他是南郡枝江人董允,刘表帐下中郎将董和之子。董允这个人与蒋琬、费祎完全不同,他更多有一种秉心公亮、正色匡主的味道。总让马超从这个年轻人的身上,看到有些刚正不化陈群的影子。

出身官宦之家的董允,其能力早在其父董和的耳濡目染之下,便有了几分名相的风采。马超简单问了几句,心中便有了定数,打算先将他安排道刑部历练一番,待资历能力上来之后,再行重用。

而直至点完这状元、探花、榜眼之后,马超才蓦然发现,未来蜀国四英精英竟然几乎尽数归入自己麾下,除了那个跟着刘备跑到西川的诸葛亮外,四相他竟已得其三,而若是算上历史上诸葛亮的亲传弟子姜维,四个人完全都可以打上一桌麻将了。

除这三甲之外,还有写鲜卑事务排名第四的郭攸之,写军略后勤改革、与历史上魏延总也合不来的杨仪排名第五,蒋琬的表弟刘敏排名第六……庞统的堂兄庞山民排名第九,这当对他是个打击,论及才华,庞山民的博学颇有乃父庞德公之风,可惜他的学识根底虽然扎实,却于实事策论不太精通,满纸虚浮,与庞统比起来,太少阴阳倚伏之道,自然不入马超之眼。

总体看来,这次举士,依然是各士族子弟占据了大多数,殿试三十名学子,俱被长安太学、颍川学院的学子包揽。毕竟他们家中有条件,有书籍,有老师,而其余农、工、商各族便没有这些便利条件。不过,百名进士当中总算有了十几个非士族的学子,这对马家科举取士来说,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当然,在马超的印象当中,荆州还有一批牛人没有出现在此次科举当中。例如‘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马良,此人外交能力极佳,历史上于刘备东征之时,曾招纳五溪蛮夷,蛮夷全部顺从蜀汉,后多番出使吴国。

还有三国时期第一位经济学家刘巴,他也是荆州零陵人。此人对商业十分有天赋,精统大局的能力,几乎不亚于曹操手下的荀彧……诸如此类人物,马超没有过多废话,直接下达了征辟令,强拉硬拽这些人入长安。如若不从的话,嘿嘿,不用马超动手,正在长安闲得长毛的司马懿,会用数不尽的办法,让他们知道惹马超生气,后果有多严重。

不过,相较于文科的大丰收,此番武举便有些鸡肋了。造成这种原因的有两种,一种是三国后期的名将,几乎都被武略世家给把持了,例如曹氏一族和夏侯一族的后人,在三国后期简直大放异彩;而孙家那里也相较不错,关羽、张飞的儿子们也算争气。至于剩下其他的,大多是一些莽夫硬汉,在马超看来,总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毕竟,随着马超的强势穿越,这个时期的战役模式早已同历史有几多不同。单说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发明,以及宿铁兵刃的横空出世,一下便令普通骑士的战斗力足足提升了三成以上。随之而来的军种、各类战阵被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打仗已经成为一种艺术。个人勇武已经不再太过重要的因素。

在汉末初期的时候,军队的战斗力并不是很强,例如黄巾起义之时,不过是一群农民拿着钉耙乱哄哄叫嚷冲锋而已。在那种情况下,各地都轻而易举出现各种以一敌百破阵闯营的高手,但是到了现在,一个人想做这种事情简直是找死,面对一只训练有素的部队。凭借个人的实力,没有全军的配合,根本是行不通的。就算是吕布,若是遇到徐晃手下的重甲骑兵,就算只有五百人,他不要说闯围而出,就算能支持一两个时辰,就已经算是极了不起了。

这也是马超对那些弓马骑射娴熟、但缺少军事韬养的武举勇士感到遗憾的第二个原因。

然而,瘸子里面挑将军,马超还是收获了一些资质很不错的战将。例如出身武威武学世家的毌丘兴,他的武艺虽然不算上等,但对兵法韬略却颇有自己的认知;还有胡遵,这个也是凉州好男儿的家伙。最后一个,是被诸葛亮誉为晓畅军事的向宠,因为祖籍襄阳,才被马超收入囊中,可笑的是,这个家伙参加的竟然是文科……

当然,还有凉州王双,这是曹魏后期出名的猛将,在三国后期表现极为抢眼,曾经杀死蜀汉大将谢雄,龚起,重创张嶷,威名赫赫。在三国后期,这样以一人之力而动摇敌军的,除了文鸳,他算是极少见的一个。

不过文鸳这个家伙嘛…他的父亲文钦此时才年满四岁,马超已经无语。

而一些真正后期名将,例如陆逊倒是已经成年十五岁,可惜已经被孙策许亲套牢;邓艾,刚从娘胎里出来;钟繇的儿子钟会、陈群的儿子陈泰,灭了吴国的王濬,这个时候连个受精卵都不是;至于说什么陆逊的儿子陆抗,还有与陆抗建起敌我革命友谊的羊祜,以及羊祜的继承者杜预,那更是遥遥无期……

面对如此现状,马超咬了咬牙,他的决定:既然搜不到,那从军校里培养!黄忠的儿子黄叙、张辽的儿子张虎、庞德的儿子庞会等这些家伙们,只不过没有他们父辈的运气,再没有一骑闯营风光的机会罢了。真实的军事能力,还真不见得能差到那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