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大明皇太孙日常 > 第66章 066

大明皇太孙日常 第66章 066

作者:七年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2:59: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今年的登基大典还没有开始, 就倍受万众瞩目。这么说不太对,皇帝一生中唯一一次的登基大典,自然会受到万众瞩目, 但是朱棣的登基大典要与之前的皇帝的登基大典, 比如说朱允炆的登基大典更加受期待。

朱棣的登基大典之所以这么受百姓们和大臣们的期盼,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朱棣并不是名正言顺的继位, 而是出兵抢来的皇位,百姓们和大臣们都想知道他祭祀天地宗庙时会不会得到认同, 会不会出现异样的情况。第二个原因一直传闻朱棣才是真的真龙天子, 而朱允炆并不是,百姓们和大臣们想知道朱棣祭祀天地宗庙时会不会有真龙出现。

在朱棣登基前,已经出现过几次真龙, 不少人都亲眼目睹过,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见过。虽说之前出现了真龙, 但是朱棣即位的时候并没有出现。如果在朱棣登基大典上,还是没有出现真龙,是不是就意味着老天爷不承认他这个真龙天子。

对于忠心拥戴朱棣的大臣们来说,他们当然希望真龙出现。不过,对于那些记恨朱棣的人来说, 他们当然不希望出现真龙。

对于老百姓们来说, 他们当然也希望出现真龙, 因为这样他们才能看到真龙。

在登基大典的当天, 不少老百姓纷纷爬上自家的屋顶, 灼灼地盯着皇城的方向看。

除了屋顶,还有围墙、树上、城墙上都站满了人。只要是高的地方,都沾满了人。没有高的地方能站,就自己搭建一个高的地方, 很多人把桌子或者椅子堆在一起,堆得高高的,然后爬上去,看起来像是玩杂耍的。总之,为了能清晰地看到皇城方向,老百姓们“不择手段”地站在高处。

在登基大典开始前,老百姓们激烈地讨论着,待会登基大典会不会出现真龙。

除了百姓们和大臣们关注真龙一事,文人学子们也非常在意。

南京城的文人学子们在大明很有名气的,要知道南京出现过不少状元。以前的应天府书院可是非常出名的。

对于朱棣即位一事,不少文人学子们是看不起的,觉得朱棣就是窃贼,抢走了侄子的皇位。再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他们是不相信这世上有神或者有真龙的。

如果在今天的登基大典上没有出现真龙,这些文人学子们可是会“大做文章”的。

朱棣自然知道他的登基大典吸引着全天下的目光。今日一早醒来,见天气晴朗,却万里无云,这让他心里有些担心。

之前见过真龙的大臣们看着“光溜溜”的天空,心中也不禁担忧起来。没有云,真龙怎么出现

参加登基大典的人都不觉紧张担忧。如果今天真龙没有出现,后果不堪设想。

“大师,您说今天会出现真龙吗”金忠压低声音问道衍。

道衍看了一眼神色有些担心的金忠,对他安抚地笑了笑“一定会”

金忠看了一眼天上,微微皱起眉头说道“可是,今天没有一片云,这真龙怎么出现”之前,真龙出现的时候,是因为有云。

道衍老神在在地说道“有小殿下在,真龙一定会出现。”

“是吗,之前陛下即位的时候,真龙就没有出现,今天又没有云,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

“阿弥陀佛,金大人你就宽心吧。”

金忠见道衍一副淡定的模样,忐忑不安的心稍微安定了些“既然大师这么说,那我就放心吧。”

不止金忠不放心。准确来说,在场所有人,只有道衍和朱瞻基不担心,其他人都非常担忧。

此时,朱瞻基正被他爹爹牵着,跟在朱棣的身后,往祭坛方向走。

朱高炽因为太紧张,一颗心扑通扑通滴跳的非常厉害。

“瞻基。”

朱瞻基听到他爹爹叫他,抬头看了过去,小声地问道“爹爹,怎么了”

朱高炽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是考虑到现在这个场合不适合说话,也不适合问出他心里的担心。

“没什么,爹爹以为你还在犯困。”

朱瞻基见他爹爹刚才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就知道他爹爹并不是想说这个。

“我早就不困了。”这么重要的场合,他怎么可能犯困。

“那就好。”朱高炽在心里想,有瞻基在,应该没事吧。

朱高炽抬眸看向走在前面的朱棣。只见他父皇每一步都走的非常稳重,走的非常坚定,整个人身上散发着天子的威严,令人不敢直视。

朱瞻基注意到他爹爹一直盯着皇爷爷看,大概猜到朱高炽刚刚想说什么,轻声地对朱高炽说道“爹爹,皇爷爷不会有事的。”

朱高炽闻言,低头对朱瞻基微微笑了笑“那太好了。”

走在朱高炽他们父子的身后的朱高燧,听到朱瞻基这句话,在心里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也担心待会不会出现真龙。

至于朱高煦,朱棣没有让他参加登基大典,可想而知他非常生气,也非常伤心难过。但是,他心里也清楚前段时日汉王府发生的事情太过诡异不祥,朱棣不让他参加登基大典并没有什么不对。理智上觉得朱棣这么做的是对的,但是情感上接受不了。他私心地希望,今日他父皇的登基大典上不会出现真龙。

因为不能参加登基大典,朱高煦在家气的喝闷酒,还发酒疯。

韦氏得知朱高煦在登基大典这么重要的日子喝醉发酒疯,并且还说不少大逆不道的话,让嬷嬷跟管家说一声,管住府里下人的嘴。

再过一段时日,韦氏就要出月子,届时就会和朱高煦和离。但是,在和离之前,她还是汉王妃,不能对朱高煦不管不问。再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她不能任由朱高煦胡来。

管家的动作很快,封住了一些人的嘴巴。等朱高煦醉的不省人事后,他亲自守着朱高煦,不会再让别人听到朱高煦酒后的“真言”。

朱高煦心里的想法,没有人在乎。对朱棣来说,儿子没有他的登基大典重要。这是他成为皇帝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登基大典,他决不允许任何破坏他的登基大典,哪怕是他儿子也不行。

朱棣原本心里有些惊惶不安,不过当他走上祭坛的时候,一颗心忽然变得非常镇定,整个人的气势也发生了变化,有着睥睨天下威势。

先是奏乐,接着朱棣对着上天跪了下来,行叩拜之礼,并且朗声地向上天祈祷。再接着祭祀宗庙,叩拜之前先表明自己的身份,然后祈求列祖列宗保佑。

站在祭坛下的朱瞻基他们,跟着朱棣一起行叩拜之礼。

整个场面非常庄严神圣,除了风声,没有任何的声音。

行完叩拜之礼,在场所有人的心都在这一刻提到嗓子眼里,他们不安又激动地等待着真龙出现。

朱瞻基在心里说道,虽然他不知道怎么召唤真龙,但是这个时候,他希望真龙能出现。

就在这个时候,原本万里无云的天空忽然出现像龙的云。

不知道是谁无礼地喊了一声“真龙”,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在场所有人动作一致地抬头看向上空,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真龙。

朱瞻基仰着头看着忽然出现在天上的“真龙”,在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出现了就好。

今日出现的“真龙”非常大,比以往出现的都要大。不止如此,还非常逼真。

以前出现的真龙,也能看到龙鳞和龙爪,但是这次出现的真龙好像有了眼睛。明明它的双眼是一片白,没有眼珠子,但是在场所有人都觉得真龙在“看”他们。

一阵微风吹来,吹动着龙须轻轻飘动,吹着龙伟微微摆动。在这一刻,所有人都觉得天上的真龙是活的。

没一会儿,他们亲眼目睹,上空的龙首一点点地垂了下来,厚重的威压扑面而来。

刚刚行完礼起身的大臣们面对着压着他们喘不过气的龙威,双腿不觉发软,乖巧地跪在地上。

除了朱棣和朱瞻基没有跪下来,其他人都跪了下来。只见他们脸色苍白,面上一片畏惧。

其实,朱棣也被扑面而来的龙威压得有些腿软,但是他知道他不能跪,所以他咬着牙坚持站着。

朱瞻基歪着小脑袋,一双乌溜溜的双眼直直地盯着天上的“真龙”看。不是他的错觉,他觉得天上的“真龙”是在看他,而且还在对他笑。不仅如此,它“望”着他的目光,充满了慈爱。

天上的真龙又垂下了头,给人一种错觉,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它的头。

朱瞻基感觉“真龙”在盯着他,好像在期待着什么。他犹豫了下,朝仿佛就在咫尺的“真龙”抬起手。明明没有摸到,但是朱瞻基明显地感觉手下的触感是硬硬的,还是光溜溜的。这种感觉像是在摸鳞片。

一定是他的错觉

朱棣也不觉得伸手摸了摸龙首,不过他什么都没有摸到。

朱瞻基发现他“摸”了真龙,它好像很开心,整个龙散发着愉悦的气息。

o绝对是他的错觉,不然就是他的想象。

朱瞻基发现真龙正在眼巴巴地望着他,好像一副还要摸摸的模样。

他一定是癔症了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是朱瞻基还是没有忍住,再次抬手摸了摸龙首。又一次地摸到硬硬的,光溜溜的东西。

在朱瞻基摸龙首的时候,龙尾正在轻轻地摆动着。好像被摸头的小狗一样,欢喜地摇摆着尾巴。

朱瞻基再次感受到上空“真龙”的喜悦。

一定是他的癔症

在真龙出现的那一刻,整个南京城的百姓们被震撼到了。

他们很多人是第一次,并且近距离地看到真龙。

飞在皇城上的真龙非常大,但是他们能清晰地看到龙首、龙身、龙尾,以及龙须、龙鳞、龙爪。

虽然是云彩变幻出来的真龙,但是百姓们和大臣们一样,认为他们看到的是“活”的真龙。

巨大厚重的龙威扑面而来,百姓们心惊胆战地跪在地上,非常虔诚地对天上的真龙叩拜。

文人学子们也被这一幕震惊到了,他们没想到真的出现真龙。此刻,他们的心没有半点质疑,只有浓浓的敬畏。他们和百姓们一样虔诚地跪在地上,向真龙磕头。

这次出现的真龙非常大,不仅能让每个南京城的百姓看到它,也能让南京城周围的人清楚地见到。

就在这时,“真龙”忽然扬起了龙首,接着就出现一声声震撼天地的声音。

是龙吟

之前在镇江的时候,不少人就听到过龙吟。不过,那个时候的龙吟声比较厚重,而今天的龙吟比较清扬。

一声声龙吟声仿佛从亘古传来,令天地震动,令万物膜拜。

所有人听的心生恐惧,同时又心生骄傲。

这一声声的龙吟声明明比前段时日出现在汉王府上空的惊雷声还要大,但是却听得人心安,并不觉得恐惧。

朱瞻基却从这一声声的龙吟声里听到欢喜,难道因为他摸了它两下不会吧,不可能吧,一定是他想多了。

又是一阵轻风回来,天上的真龙又发生了变化,只见龙首和龙尾围成了一个圈,把整个皇宫笼罩在它的身下。

大臣们和百姓们不停对着真龙叩拜,嘴里说着求真龙保佑的话语。

朱棣和朱瞻基一直站着,抬头望着上空中真龙。

又过了一会儿,盘旋在皇宫上空的真龙倏然消失了,没留下一点痕迹。还是跟以往一样,出现的突然,消失的也非常突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仿佛没有出现过,但是刚才的一幕又真实发生过。

等“真龙”消失了,所有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朱瞻基脑子一动,对着站在祭坛上的朱棣跪了下来,并且大声地喊道“皇爷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人听到朱瞻基的喊声,登时反映了过来,立马高声地喊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南京城中的百姓们跪趴在地上,非常虔诚地朝皇城所在的方向喊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声的“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直冲云霄,震动大地。

朱棣站在祭坛上,接受百官和百姓们的叩拜。在这一刻,他是天地承认的真龙天子,再也没有人敢质疑他,也再也没有人敢说他是反贼他朱棣是堂堂正正的真龙天子

“平身”

“谢皇上”

朱棣从祭坛上走了进来,对朱瞻基招了招手。

朱瞻基愣了下,随即乖巧地走到朱棣的身边。

朱棣牵着朱瞻基的手,往奉天殿走去。

等走到奉天殿的门口,朱棣松开了朱瞻基的手,慢慢地走进奉天殿。

虽说即位的时候走过一次奉天殿,但是登基大典也要走上一遍,再次接受群臣的朝贺。

即位走进奉天殿时,朱棣的心中还有些紧张不安,但是今天走进奉天殿,他心中再无半点心虚不安,充满了底气。

等朱棣坐上龙椅时,文武百官再次跪伏叩拜。

这时,登基大典才结束。

结束后,自然是一些系列的庆祝活动。

不仅宫里在庆祝,南京城里也在庆贺。

今天,南京城的百姓们亲眼见到了真龙,他们不会再怀疑朱棣。如今得知朱棣是真的真龙天子,他们会彻底信服朱棣。

百姓们一是庆祝朱棣是真的真龙天子,二是庆祝他们见到了真龙。

有不少百姓建议建一个真龙庙,供奉真龙,这样真龙就会一直保佑他们。

住在京师的百姓们大多数都很有钱,他们既然决定盖真龙庙,那就真的会盖。

民间门想要盖寺庙并不难,去官府申请就可以。百姓们的动作很快,当天下午就去申请了。

一般申请盖寺庙是不会反对的。再说,这次申请盖得是真龙庙,官府就更不会反对。

因为南京城中没有多余的地建盖寺庙,百姓们就把地址选在南京城外。当然,在选地之前,得请大师看风水选地。最后地点选在南京城的南郊,一处不太高,但是风水不错的山上。

选好了地址,百姓们自发捐钱盖建寺庙。没几天,真龙庙就开始在盖了。

百姓们要盖真龙庙一事,当然要禀告朱棣。

朱棣得知此事后,心中自然非常高兴,并且表示等真龙庙建好,他会亲自题名。

“啊,要盖真龙庙”朱瞻基忽然想到什么,一脸惊讶地说道,“不会因为那天看到了真龙,所以百姓们要建真龙庙吧”

朱棣笑着说“正是如此。”

朱瞻基“”南京的老百姓挺厉害的,说盖庙就盖庙。还有,不愧是京师的百姓,真的很会拍马屁啊。不对,准确来说是拍龙屁,拍到了他皇爷爷的心坎里。

“等真龙庙盖好后,皇爷爷带你去看看。”在朱棣看来,百姓们盖真龙庙,其实就是在供奉他们祖孙俩。对百姓们这份“孝心”,朱棣是十分欣慰的。

“好啊。”朱瞻基很好奇老百姓会盖什么样的真龙庙。

朱棣伸手摸了摸朱瞻基的小脑袋,一脸慈爱地说道“老百姓盖真龙庙是好事,尤其是对你。”

“对我吗”朱瞻基指了指自己,满脸疑惑地问道,“为什么啊”

“因为你就是真龙。”

“那皇爷爷你也是真龙啊,那对你也好啊。”

“对我们祖孙俩都好。”

徐皇后在一旁笑着说道“这是好事。”

“不对啊,南京不是有龙王庙吗”之前,朱瞻基和朱盘烒,跟着道衍一起串家走巷的时候,去过龙王庙。还在龙王庙门口买了不少吃的。龙庙门口的冰糖葫芦和烧饼挺好吃的。“有龙王庙,还盖什么真龙庙。”

“有龙王庙,就不能盖真龙庙了吗”

“能。”老百姓钱多,他们想盖就盖吧。

“对了,明日开始,你可以跟杨士奇读书了。”

“先生不忙了”

“他也只能每天上午教你。”杨士奇他们身为朱棣的心腹重臣,自然要比其他大臣忙。不过,每天还是能抽半天的时间门教导朱瞻基。

“太好了,终于能跟先生读书了。”朱瞻基每天自己读书,读的还可以,但是他只能读懂表面的意思,不懂背后的深意,所以还需要先生的教导。

“杨士奇很有学问,你好好地跟他读书,但是不要读死书,把自己读成一个书呆子。”

“皇爷爷,你看我这机灵样儿像是书呆子吗”朱瞻基之所以喜欢读书,是因为他想要懂得更多的东西。

朱棣伸手捏了捏宝贝孙子的嫩嫩的小脸,好笑地说道“皇爷爷是怕你太过痴迷读书。”就没有见过像瞻基这么急切想要读书的孩子。“太过痴迷,就容易变成书呆子。”

“皇爷爷,你放心,我不会变成书呆子。”朱瞻基一脸得意地说道,“我读书只会越读越聪明。”

朱棣又揉了揉孙子的小脑袋瓜子,随即站起身说道“皇后,朕先回御书房了,午膳再过来。”

“陛下慢走。”

“皇爷爷慢走。”

等朱棣离开后,朱瞻基转过头对徐皇后说道“皇祖母,你有没有发现皇爷爷这几日心情很好,每天都笑眯眯的,跟捡到银子一样。”

“你皇爷爷心情当然好。”登基大典上出现真龙,整个京师的人亲眼目睹到,再也没有人敢说陛下不是真的真龙天子。

“因为登基大典出现真龙一事吗”

“对。”徐皇后笑道,“再也没有人敢质疑你皇爷爷不是真龙天子。”

朱瞻基一脸恍然地点了点头“原来是因为这个啊。”

这时,白桦走了进来,先向徐皇后和朱瞻基行了个礼,随即恭敬地禀告道“皇后娘娘,汉王妃求见。”

“让她进来吧。”

汉王妃昨日就出了月子,今日一早就进宫见徐皇后。

徐皇后和朱瞻基见到瘦了好几圈的汉王妃时,都惊得怔住了。一个多月没见,汉王妃瘦得他们快要认不出来了。

汉王妃虽然瘦了很多,但是精神却还不错。她先向徐皇后行了礼,随即向徐皇后和朱瞻基表示感谢。

徐皇后让她赶紧起来,并且给她赐座。随后,关心地询问她的身子状况。

汉王妃表示她的身子很好,让徐皇后不要担心。

徐皇后瞧着她脸色还不错,心里便放心了不少。又问了问平安的情况。

汉王妃今日进宫没有带儿子,因为她知道儿子在很多人眼中是不祥之物。她告诉徐皇后,她儿子很好,还很乖。

朱瞻基发现他二婶提到平安时,整个人变得非常温柔。二婶以前看起来有些刻薄精明,但是生完孩子的二婶像是变了一个人,整个人变柔和了很多。

徐皇后得知二孙子很好,心里放心的同时又非常心疼。

韦氏不敢在宫里久留,请求徐皇后下一道懿旨让她和汉王和离后,她就出宫了。

汉王妃想要跟汉王和离一事,朱棣并不反对。

等韦氏回到汉王府,徐皇后的懿旨就到了。

韦氏平静地收下和离的懿旨,而朱高煦则是满脸阴沉。

朱高煦是不太愿意跟韦氏和离的。只要韦氏不要那个孩子,他就会带着韦氏去云南,但是韦氏拒绝了。她宁愿跟朱高煦和离,也不愿意抛下儿子。

接下和离的懿旨后,韦氏就带着儿子和嬷嬷他们离开了汉王府,前去南京郊外的庄子。

这庄子离皇家别院不远,不用担心安全的问题。徐皇后还赏赐了不少田地给韦氏,这样他们母子以后不用担心吃喝的问题。

在韦氏他们去庄子前,徐皇后还特意派人重新把庄子装饰了一番,让他们母子住的舒服。她还赏赐一些宫女和侍卫伺候他们母子。韦氏虽然拒绝了,但是徐皇后坚持赏赐给她,她只能接受。

朱高煦没有了正妃,徐皇后自然要重新给他安排正妃。好在选秀已经开始了。

虽然这是朱棣登基后第一次选秀,但是办的并不是很隆重,这是朱棣要求的。

等朱棣来用午膳时,徐皇后就跟他说了下朱高煦的正妃和侧妃的人选,还有朱高炽和朱高燧的侧妃人选。

这次给朱高炽他们选的侧妃都是勋贵或者世家的女儿。这么做,当然是为了安抚和拉拢勋贵或者世家。

朱棣对徐皇后十分信任,任由她安排。

徐皇后看了看正在低头吃饭的朱瞻基,揶揄道“虽然瞻基还小,但是也可以提前给瞻基看看姑娘了。”

“看姑娘”朱瞻基猛地抬起头,惊愕地看着他皇祖母,“皇祖母,我还没有四岁,你就要给我选秀了吗”这也太早了吧。

“皇祖母先帮你看看。”徐皇后故意逗朱瞻基的,“先帮你看好,等你长大了,就能直接迎娶。”

朱瞻基很大逆不道地送给徐皇后一个白眼“皇祖母,要等我长大,最起码还要十二、三年吧。”

“皇祖母可以慢慢挑啊。”徐皇后说道,“这些勋贵或者世家有不少和你差不多大的姑娘。”

朱棣听到这话,微微皱了下眉头说“皇后,瞻基的正妃不要从这些勋贵或者世家挑选。”

“陛下,这是为何”

“以后瞻基的正妃就在民间门普通人家挑选。”关于朱瞻基以后成亲的事情,朱棣早就想好了。

“啊”

朱棣这句话让徐皇后和朱瞻基都愣住了。

“等瞻基十岁了,就开始在民间门挑选正妃。”朱棣言道,“等挑选好,就派人去教导她宫中的规矩礼仪。”

朱瞻基“”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