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大明皇太孙日常 > 第67章 067

大明皇太孙日常 第67章 067

作者:七年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2:59: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徐皇后见朱棣说这话时的表情不像是在说笑, 而是认真的,这让她又惊又疑“陛下,为何要在民间给瞻基选正妃”自古以来, 皇室子弟的妃子都出自名门世家或者勋贵,几乎没有出身民间。瞻基这孩子日后也是要即位的, 他的正妃按理说应该出身名门世家或者勋贵, 而不是普通人家。

“防止外戚专权。”别看朱棣才当皇帝一两个月, 但是他思考了很多事情,这其中包括朱瞻基以后的安排。

徐皇后听到朱棣这么说,瞬间明白他的意思, 微微愕然了下,随即轻轻点了下头“陛下, 你的思虑是对的。”不管在哪个朝代, 都会出现外戚把持朝政的事情。这些外戚基本上是名门世家, 或者勋贵。如果外戚只是普通用人家, 没有实力, 也没有权利把持朝政。

朱瞻基自然也明白朱棣的意思,微微惊愕了下,在心里腹诽道,皇爷爷还真是深谋远虑,连我的正妃都考虑到了。

见徐皇后明白他的意图,朱棣扬起嘴角轻笑“皇后, 还是你了解朕。”

徐皇后闻言, 嗔了一眼朱棣, 戏谑道“陛下,你还真是深谋远虑啊。”

朱棣看了一眼宝贝孙子,满脸慈爱地说道“朕必须为瞻基安排好一切。”

“皇爷爷, 其实你不用这么着急给我安排正妃,毕竟我还没有四岁。”虽然皇爷爷的话有些让他感动,但是他也有些哭笑不得。他四岁还不到,皇爷爷就急着给他安排正妃,真的是没想到皇爷爷这么心急。

“一点也都不急,你的正妃要慢慢考察。等你长大,再去挑选正妃,再慢慢考察就晚了。”朱棣神色略微严肃地说道,“你的正妃虽然从民间挑选,但是也要处处优秀。”宝贝孙子才三岁多,但是朱棣已经为朱瞻基以后的婚事操碎了心。

朱瞻基“”他还只是一个孩子,现在跟他说正妃的事是不是不太适合啊。

“你皇爷爷说的对,现在就得慢慢挑选,慢慢考察了。”徐皇后非常赞成朱棣的话,暗暗在心里决定,开始给宝贝孙子挑选正妃。

见皇爷爷和皇祖母坚持从现在给他挑选正妃,朱瞻基在心里无语地翻了个白眼。

“唉,随你们的便吧。”反正他又不是现在就成亲。皇爷爷和皇祖母他们想要考察就考察吧。

“怎么,给你挑选正妃,你还不乐意啊”徐皇后故意逗朱瞻基,“长大不想娶正妃吗”

“皇祖母,我现在还小,娶正妃还要十几年,我为什么现在就要考虑正妃的事情啊。”朱瞻基实在是没忍住,还是送给徐皇后一个白眼,“我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好好长大,好好读书,你不觉得你现在跟我说娶正妃不合适吗”

徐皇后瞧着孙子一副不耐烦的模样,以为他还小,不懂正妃是什么,就没有再说这事。

“好好好,是皇祖母不对,皇祖母不说了。”

朱瞻基没有再搭理徐皇后,低头继续吃饭。

朱棣也没有跟徐皇后说朱瞻基的正妃一事,转移话题说起藩王回封地一事。

周王暂时不回封地,继续留在京师与朱棣团聚。对于自己的亲弟弟之前的遭遇,朱棣是十分心疼,想留周王在京师一段时间。再说,他们亲兄弟俩也很多年没有见面了。

宁王在徐皇后的封后大典的第二天,就带着宁王妃和朱盘烒起身去南昌。临走的时候,朱盘烒抱着朱瞻基嚎头大哭,完全不想和朱瞻基分开。最后,还是宁王强硬地把他拽上马车,这才让他和朱瞻基分开。

在宁王离开后的第二天,汉王朱高煦也出发前往云南。

朱棣原本打算过几天让朱高煦去云南封地,没想到汉王自己主动提出回云南封地。这让朱棣和徐皇后都有些意外,不过随即他们想到前段时日汉王府发生的事情,汉王这么急着想要离开南京也很正常。

朱高煦离开的那一天,朱棣和徐皇后是不可能出宫送他的。朱高炽带着朱瞻基送他到城外。

朱高炽送朱高煦的时候,原以为朱高煦又会说一些阴阳怪气的话,没想到朱高煦表现地非常老实。准确来说,表现地非常有“兄弟情”。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临走前会和自己的兄长表现兄弟之情,一点也不奇怪。不过,要是汉王朱高煦,那就非常古怪了。

朱高煦临走前,让朱高炽帮他多多孝顺朱棣和徐皇后。他还说会经常写信给朱高炽,也会寄一些云南的土特产给朱高炽。

他还和颜悦色地对朱瞻基说了一番话,让朱瞻基乖乖地听朱棣和徐皇后的话,也让朱瞻基好好孝顺他的皇爷爷和皇祖母。

朱瞻基跟他爹爹朱高炽一样觉得他二叔很不对劲。用朱瞻基的话来说,他二叔是不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会说出这么客气的话。

虽然不知道朱高煦在打什么主意,朱高炽他们父子俩也装作一副依依不舍地样子送走了朱高煦。

至于赵王朱高燧,原本他也要回封地的,但是赵王妃生产在即,他们暂时无法动身回封地,只能等赵王妃生下孩子再说。

自从汉王妃生产时出了一样,赵王妃再也不敢出城散心,老老实实地待在赵王府待产。

“老三媳妇下个月就要生了。”赵王妃跟汉王妃差不多时间怀孕,她就比汉王妃晚一个月。汉王妃提前两个月早产。“希望她能平安生下一个孙子。”

朱高煦的儿子没有上玉蝶,目前朱棣也只有朱瞻基一个孙子。

“过几日选秀结束,届时还会有好消息传来的。”对于子嗣问题,朱棣是不担心的。

“盘烒走了,就剩瞻基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要不要跟瞻基找几个伴儿”朱棣想了想说,“增寿的儿子跟瞻基差不多大吧,要不让他的儿子进宫做瞻基的伴读”

徐皇后思忖了下说“也让二弟的孙子进宫做瞻基的伴读吧。”徐皇后口中的二弟是魏国公徐辉祖。不过,他已被软禁在魏国公府。

当初,朱棣出兵时,徐辉祖大骂朱棣是逆贼,完全不支持朱棣这个大姐夫。之前,朱允炆派他出战对付朱棣,他一点也没有手下留情。

如果不是看在徐皇后的面上,以朱棣的脾气早就把他斩了。

朱棣虽然对徐辉祖很不满,但是并没有惩罚徐辉祖的子嗣。

“只怕徐辉祖不会同意。”朱棣冷笑道,“在徐辉祖眼里,朕就是反贼,他怎么会让他的孙子来做一个反贼的孙子的伴读”

听着朱棣这番阴阳怪气的话,徐皇后有些无奈地说道“这件事情,二弟做了不主。”

“皇后,我们还是不要强人所难比较好,省得又要被骂。”

徐皇后得为徐辉祖的后人考虑。徐辉祖的爵位虽然没有被废。他当初继承魏国公的时候,朱元璋还活着,是他直接下旨让徐辉祖承袭徐达的魏国公爵位。

徐辉祖是朱元璋亲封的魏国公,朱棣不好直接废了他的爵位,但是直接废除魏国公的世袭权,也就是说等徐辉祖死了,他的儿子和孙子不能再继承魏国公这个爵位。

徐皇后并不怪罪徐辉祖不支持朱棣。虽然他们是亲人,但是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徐辉祖支持朱允炆也没有错,只能说立场不同。

徐辉祖已经被软禁,徐皇后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这一脉没落。徐辉祖的孙子跟朱瞻基差不多,让他做朱瞻基的伴读最为合适。

他从小陪在瞻基身边,等日后瞻基继位,说不定会封他一个爵位。

朱棣自然知道徐皇后的打算。不过,对他来说,他留了徐辉祖一家人的性命,也是最大的恩赐。再说,他岳父又不止徐辉祖一个儿子。

徐辉祖这一脉没落了,还有定国公徐增寿这一脉。

徐增寿被朱棣册封为定国公。

“陛下,不问问,怎么知道他们不同意呢”

“瞻基,你觉得呢”朱棣是不太愿意让徐辉祖的孙子做他宝贝孙子的伴读。

徐皇后悄悄地给朱瞻基使了个眼神,示意朱瞻基答应。

朱瞻基发现他皇爷爷并不想他答应这件事情,这还真是让他这个做孙子的为难。

“皇祖母,皇爷爷说的对,说不定人家不愿意呢,你还是先问清楚吧,不然硬要人家来宫里做我的伴读不是什么好事。”

朱棣赞同道“瞻基说的对。”

“皇祖母会问清楚,如果你表哥答应,你愿不愿意让他做你的伴读”

“我得先看看他合不合我的眼缘。如果合,那我就同意他做我的伴读。如果不合,那就不行。”朱瞻基非常严肃地说道,“这是给我选伴读,我喜不喜欢最重要,你们不能强制我答应。”

朱棣笑道“当然是你喜欢重要,你要是不愿意,皇爷爷不勉强你。”

徐皇后是有心相帮二弟的后人,但是她不会为了帮二弟的后人,让自己的宝贝孙子不高兴。

“皇祖母也不勉强你。”

朱瞻基满意地点了下头“那就这么办。”对伴读一事,他并不排斥,毕竟有人陪着没有什么不好。

“皇爷爷再给你安排两个伴读,让张玉和朱能的孙子陪你,好不好”

“我得先看看我喜不喜欢他们。”朱瞻基老气横秋地说道,“虽然我很喜欢张玉和朱能他们,但是不一定会喜欢他们的孙子。”

“行,你先看看。”朱棣又说道,“朕让张玉和朱能做你的先生好不好,让他们教你学武、骑射、打仗,好不好”

朱瞻基听到这话,一双眼睛登时变得晶亮,连连点头说“好啊好啊,但是他们有空教我吗”

“他们现在有空。”暂时不用打仗,张玉和朱能他们并没有什么事情忙。

“好啊,那明天就让他们教我吧。”在梦中,朱元璋和徐达有教朱瞻基兵法,但是朱瞻基不嫌弃先生多。

“好,就让他们明天下午开始教你。”

朱瞻基欢呼道“太好了。”

“你先别高兴的太早。”朱棣看着朱瞻基这副欢喜不已的模样,忍不住想要泼一泼他的冷水,“学武和骑射会非常累,你能吃苦吗”

“皇爷爷,你放心,我能吃苦,我也能坚持下来。”日后等他长大,说不定也要上战场,没有高强的武艺和骑射的技术怎么行。他现在吃得苦,以后在战场上就能救他的命。“再说,皇爷爷,我是你的孙子,是曾祖父的曾孙子,怎么会怕吃苦呢”

听到朱瞻基最后一句话,朱棣心中很是欣慰,他朗声地笑道“好,皇爷爷相信你能吃苦。”

“皇爷爷,你就放一百个心,我能坚持下来的。”

瞧着朱瞻基这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朱棣和徐皇后没有再泼冷水,相反积极鼓励他。

之前,一个先生都没有,现在一下子有了三个先生。

从明日开始,朱瞻基的生活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用完午膳,朱棣又陪徐皇后聊了一会儿天,随后才回到御书房。

朱瞻基则抱着黑玉呼呼地睡午觉。等他午觉睡醒,马三保就给他送来弓箭和木剑,还有木木仓和木刀。

既然要学习骑射,弓箭自然要有。不过,朱瞻基现在还太小,他用的弓箭不仅小,还非常轻。朱瞻基并不嫌弃。

他还不能使用真的刀剑,只能用木剑和木木仓,还有木刀来学习。

朱瞻基不喜欢长木仓,因为太长,使用起来不方便。他喜欢剑,决定学剑。

拿到弓箭后,朱瞻基就在坤宁宫的院子玩了起来。

他叫人在坤宁宫的院子里立了两个靶子。他站在三丈外射。

没想到他第一箭就射中了靶子,虽然没有射中靶心,但是能射中靶子已经很不错了。

接下来,他又射了几箭,没有一箭射中靶心,但是也没有一箭脱靶。对于这样的结果,朱瞻基自己是很满意的。

徐皇后没有让他多玩,不然他明日起来,两只手臂会非常酸痛。

朱瞻基乖乖听话没有再射箭,带着黑玉去东宫玩。

这段时日,张明珍也非常忙。她现在是太子妃,要掌管东宫的后宫事物。再说,马上就有新人入住东宫,她得提前安排好。

关于太子侧妃的人选,徐皇后和朱棣都已经安排好了,是郭英的孙女。

郭英是开国功臣,死后被朱元璋追封为营国公。

郭氏出生显贵,长相明艳,这让张明珍心里有些不安。

张明珍不管是在家世上,还是在容貌上都不及郭氏的。郭氏还没有嫁进东宫,就让张明珍有了危险感。

她知道自己身为太子妃要大度,但是情感上她还是会忍不住担心。

“娘亲,你怎么了”虽然张明珍掩饰的很好,但是朱瞻基还是感受到她的不安,“你在害怕什么”

张明珍微微怔了怔,随即温柔地对朱瞻基说道“娘亲没事,也没有在害怕什么。”

“娘亲,你在撒谎,你明明在不安。”朱瞻基对别人的情绪很敏感。

张明珍想要再说她没事,但是面对儿子清澈又笃定的目光,她突然开不了口。

“瞻基,娘亲只是觉得自己的出身不是很好。”虽然张明珍的父兄被朱棣升职了,但是他们家到底还是小门小户,跟即将嫁入东宫的郭侧妃相比,真的相差太多。

朱瞻基一听这话,就知道他娘亲在害怕什么。

“因为郭氏吗”

张明珍没想到儿子知道,不由地惊诧。

“郭氏的确出身显赫,但是娘亲你是太子妃,她出身再好,也只是侧妃,越不过你。”朱瞻基口吻成熟地对张明珍说,“娘亲,你还有我。有我在,就算有十个郭氏,你也不用怕。”

听到儿子这么说,张明珍不由地笑了,伸手把儿子抱进怀里。

“对,娘亲有你,什么都不用怕。”瞻基说的对,有他在,郭氏出身再好也没用。

朱瞻基抬手拍了拍他娘亲的后背,安慰道“娘亲,有我在,我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哪怕是爹爹也不行。”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