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 第56章 第 56 章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第56章 第 56 章

作者:永岁飘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4:11:43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沈军垂头, 看着一本正经说要存钱的小丫头,表情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去年凌云从西口市回来,说若楠这小闺女是个小人精, 他还有点不信, 现在,他算是信了。

四岁小丫头,竟然就知道要存钱了。沈柯和沈兰可是一直到初中,才有存钱的概念。以前都是大人给多少, 他们花多少。

“你存钱干啥”沈军有些好奇,逗乐着问。

卫子英眼珠了一转,悄眯眯瞄了眼她外公, 道“不告诉你, 这是秘密。”

还是少提大舅舅吧, 提起来,外公免不得又要难受, 等以后统统找到了人,直接带回来,让他们高兴就成,现在就不说了。

“呵呵,敢情还有小秘密。”沈军被她逗乐了。

“军子, 英子要折现,那你就折现给她, 咱家英子,可是只进不出的小貔貅, 能存钱的很。”一旁,苏步青帮腔道。

“那成,那就折现吧。”沈军一笑, 从兜里摸了十张大团结出来,递给卫子英。

今儿过来,他本来就打着给卫子英买东西的心思,这会儿他身上不但带了钱,还带了票。

沈兰和沈柯见他们爸掏钱,掏的那么干脆,羡慕得不行。

但他们也知道,这是他们羡慕不来的。

小表妹厉害,好像给他们爸了啥重要的线索,他们爸来的路上,就唠叨要给她奖励。

卫子英熠熠生亮,脸颊荡出两个小梨涡,一点都没客气的,就接了揣兜兜里了“谢谢姨爹。”

苏青步和蔼一笑,打趣地看向卫子英,问“英子啊,你现在存多少钱”

卫子英小胸脯一挺,骄傲道“加上姨爹给的,有一百七八了。”

众人“”

合着小丫头还真有存钱啊。

而沈柯和沈兰听卫子英说,她有一百七八了,惊得眼珠都要掉下来了。

原来小表妹这么有钱,她哪来的钱

苏步青“不错,再接再厉,虽然咱们家也不需要你这么小就挣钱,但能自己挣钱存钱,也是一种本事,回头等回了左河湾,外公和你一起去卖冰粉,不定卖完一这季,你的存款就能有两百块了。”

苏步青是知道小丫头要卖冰粉的,今年那几窝冰粉,还是他和她一起种下的。

屋子里,除了苏凌云外,另几个知道小丫头竟然还在卖东西,都有点回不过神了。

特别是沈柯和沈兰,兄妹两这会儿两只眼睛都快黏到了卫子英身上,就想问她,能不能带他们一起挣钱

卫子英“外公,咱们啥时候回家啊,我家里的冰粉快能搓去卖了。”

这都出来一十几天了,他们是不是该回去了啊。

哎,也不知道出来这么久,爷爷婆婆有没有想她。

“再过几天吧,你大表哥上次来信说,这个月他换防,能回家一趟,等他回来外公见过了,咱就回去。”苏步青给了卫子英一个确切时间。

卫子英“那我可以给奶和爷写封信吗,爷和奶这么久没见我,肯定很想我。”

沈兰“英子,你想和你爷奶写啥,我帮你写。”

一边,沈兰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这段时间,她和哥哥都快被这个小表妹给打击成个废人了。

小表妹太懂了,把她和哥哥衬的啥都不是。

小表妹现在要写信,她才四岁,肯定还不认字,她帮她写信完全没毛病。

“谢谢姐姐,不过不用,我自己给爷爷婆婆写。不过,你可以借我一下笔吗,我没笔和纸。”卫子英乌黑眼睛看向沈兰。

“你,你会写,你上学了啊”沈兰有点木。

难不成小表妹才四岁,就已经在读书了

要不要这么打击她

卫子英摇头“没有,爷奶说我太小,等大点再上学,不过哥哥们有教我读书,哥哥教的我都会了。”

沈兰“”

那对双胞胎

要是她没记错,这对双胞胎好像才一年级吧,他们能教她啥

沈兰疑惑,但还是进屋拿了张笔和纸出来。

卫子英拿到笔和纸,颠颠跑到饭桌边,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给她爷奶写信。

沈兰和沈柯很好奇卫子英这字都不认识几个的,要怎么给她爷奶写信,两人暗戳戳挪到桌子边,想着等会小丫头要是有字不会写,他们就帮忙。

结果才挪过去一会儿,两兄妹就再次被打击到了。

沈兰盯着卫子英写的字,有点不信邪,回过神来,就进屋去把自己的课本给翻了出来。

然后没然后了,因为她已经证实,小表妹写出来的字,真的和课本上印的字一模一样。

连两个字之间的间隔,几乎都相同。

沈兰“”

我的表妹,是怪物

卫子英写字很慢,很专心,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一手字,把两个哥哥姐姐打击成了什么样。

她上辈子是系统,虽然还没出厂就被销毁了,但每一台被制造出来的系统,都着独属于系统的精密分析能力。

这写字也是一样,自从看过哥哥们的书后,她写字时就会下意识的模仿书本上的字写,一笔一画简直是用尺子量过一样,写出来,就和印出来的差不多。

这本事,普通人做不到。

就算做到了,也多少有点区别,唯独她这里,就是翻着书一个字一个字的对比,都找不到啥变化。

沈兰和沈柯木了。

两兄妹再次怀疑人生。

这会儿,他们也不敢说啥帮卫子英写信了,生无可恋地坐到沙发上,发起了呆。

“怎么样,你妹妹的字好吧。”

苏步青看着两个被打击回来的外孙,喝着温水,明明问得很正经,但两兄妹却楞是从她外公话里,听出了点别的意思。

“外公,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沈柯壮着胆子,侧头问苏步青。

这三爷孙平时交流不多,就算是在说家常,那说话语气都生硬得很。

苏步青没回答沈柯这个问题,只道“英子年纪虽小,但做事却极为认真,就和她写的字一样,要写,就要写得和书上的一模一样。”

说罢,苏步青就歇了声音。

这两兄妹什么都好,就是做事毛毛躁躁,粗心大意,还有些懒散,他们要是有英子一半的认真,以后,他也就不用担心了。

两兄妹听到苏步青的话,同时把眼睛转向了桌边写字的卫子英,至于他们有没有听懂苏步青话里更深层的意思,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卫子英慢吞吞给远在左河湾的爷爷婆婆写信,这边,苏步青却是向沈军点了点头,两人一前一后进了书房说起了正事。

苏步青想知道,马大友有没有受伍家闺女牵联。

那伍家闺女到底和马大友有点关系,而且,在出事前,她去找过马大友,马大友又是负责建研究院的人。

到了现在,苏步青也知道,为什么马大友一个国资办的,会被调去化工厂了。

马大友是思想很端正的老党员老同志,研究所这种存在,上头肯定会交给信得过的人,但是他们什么都算到,却唯独算漏了马大友那边,还有一个伍家闺女。

按马大友的话说,这伍家闺女是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在下乡做知青前,她不可能接触到那些势力,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被人套进去的。

父子俩在书房里谈了半个小时的话,出来后,苏步青心底的担忧终是落了去。

还好,还好,这次事件和马大友没关系,消息也不是从马大友那边露出去的,而是海城那边出了纰漏,若这次事件,真是马大友不谨慎导致,那这个老伙计可就麻烦了。

刚才大军说了,上头已经着重调查过马大友,他们发现,马大友做事很仔细,重要资料从来不带回家,都是直接放在化工厂那边,也从没告诉过不相关的人化工厂内真实情况,连他两个儿子,都以为他是得罪了人,被撸了国资办的工作,发配去了化工厂。

那伍家女人回江省虽与马大友有过接触,但马大友那儿,却是什么都没让她知道。

她虽在做地下工作,却连化工厂内研究所具体的位子都没有摸清楚。

她只知道化工厂的位子。这也是为什么,车是爆炸在化工厂外,而不是化工厂里面。

因为不知道具体位子,敌方算错了距离,炸弹定时出了错,导致车子在还没抵达真正的研究所就爆炸了。

也好在是爆炸在外面,这要是爆炸在化工厂内里,不定那天要出大事。

因为海城那边实验能源已经早一步转移了过来,最后这一趟,部队转移的是科研人员与一些研究资料。

目前,负责此次案件的人,要放长线吊大鱼,把伍家女人身后隐藏的人给揪出来。

说起来,这又得多亏了他家小英子。

小英子说的那个日本名字,让他们联想到了伍家女人的丈夫。他们怀疑,这个女人的丈夫可能是以吉田为姓,而不是以田为姓。这怀疑一起,他们就安排人去了西口市,暗访伍姓女人曾经下乡的地方。

这一访,还真让他们查出了点情况。

伍家女人的男人确实姓田,是西口市本地人,身份经得起查。唯一经不起查的,是他已过逝了五年的老母亲。

据当地人说,田姓男子的母亲是解放前逃乱,逃到的西口市,孤身一人,无父无母无亲族。这个老母亲对外宣称,她亲人都死绝了,一个人都没有。那边的老乡见她可怜,便收留了她。后来这个女人,就嫁在了当地。

这个女人后来生下了田姓男子,但据那边的人说,这个女人的丈夫,好像是不能生的。

因这她的丈夫前头还有个妻子,结婚好几年都没有生,本来大家以为是女的不能生,可不想前头的妻子在离开田家后,再嫁不到一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而田姓男人的母亲,嫁给姓田的这一家,也是五年才怀上的。

所以,那边隐隐有传说,田姓男人恐怕不是田家的种。

但甭管是不是,田家都当亲生的一直养着。

这个田姓男人的身份看不出一丝破绽,唯一有破绽的,便是他母亲还在世时,每年都会去几趟西口市,说是走干亲。但那干亲是谁,那边的老乡却没一个人知道。

后来他母亲死了,走干亲的事便落到了他和伍家女人身上。这两口子依旧每年都会进城几趟,现在他们怀疑,田家这所谓的干亲,可能就是他们的上线。

所以,他们在等,等着抓这个所谓的干亲。

只要能抓到这人,拨出萝卜带出泥,那条隐藏的很深的大鱼,肯定就能被揪出来。

所以,今儿沈军才会这么高兴。因为他们已经布置完了,现在,就等着收网了。

苏步青知道马大友没事,甚至连这事件的纰漏都不是出自他这里后,悬着的心落了下来,来到客厅,趴在桌子上写信的卫子英,已经把信写好,并且还叠了起来。

见她外公出来,小丫头眼睛一亮,跑到外公身边“外公,我信写好了,下午咱们去寄信吧。”

苏步青“好,下午外公带你去。”

说着,苏步青转头,往厨房里看了一眼“凌云,饭好了吗,孩子们都饿了。”

“好了,好了,马上上桌,沈兰,沈柯,过来把这饭给你外婆送过去。”

苏凌云的声音从厨房里传出来,被卫子英打击一场的沈兰和沈柯,觉得这屋不能呆人了,两兄妹争着抢着要去给他们外婆送饭。

许曼如很忙,连中午饭都是抽时间吃,这做好了不给她送去,不定得一两点她才会回来吃饭。

苏凌云心疼她妈,每次她过来这边,都会煮好了给她妈送过去。

今儿桌上的菜特别丰富,有卫子英喜欢啃的小排骨,还有极适合她吃的肉丸汤,小排骨是苏步青今天早上去市场上买的,他在左河湾时,发现小英子喜欢啃骨头玩,但周桂嫌弃骨头没肉,所以极少做小排骨给孩子吃。

到了江省这边,家里有这个条件,苏步青自然要满足外孙女这点小小的爱好。

苏凌云的厨艺很好,小排骨是用油炸过,然后回锅再做的糖醋排骨,做的时候,她焖得比较久,很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和小孩吃。卫子英很喜欢这道糖醋排骨,小嘴就跟小兔子一样,她外公给她夹一块,她就啃一块。一顿饭,她都在忙着啃排骨,最后,就吃了小半碗饭和半碗汤。

吃完饭,沈军坐了一会儿,就又离开了。说局里还有事,他还得回去忙,苏凌云也因为厂里还有事,没多呆,跟着沈军走了。沈柯和沈兰没走,今儿周末,他们周一的时候,直接从这边去学校就成。

卫子英吃完饭,在家属楼下跟哥哥姐姐们玩了一会儿,就被苏步青喊回家睡午觉,等她睡起来,苏青步便带着她去了邮局,给她爷奶寄信。

邮局在江省市政府那边,爷孙俩去寄信,还转坐了两趟公交电车。

爷孙两在市政府隔壁街下了车,然后像散步似的慢吞吞往邮局走了去。到了邮局门口,苏步青去买邮票寄信,卫子英则杵在邮局门口等她外公,等人的时候,卫子英小脑袋里,还在飞快回想自己以前数据库里,有关这一段时期的信息。

数据库里好像有说过,有段时间的邮票,到了一三十年后会特别值钱,但是哪年,又是哪几款邮票,数据库里却没有提过。

嗯嗯嗯,统统要不要撒一波网,把所有邮票都买上一套啊

要是运气好,被统统买中了,以后,统统就有钱了。

卫子英在这儿想着要不要给自己买点邮票来放着,一撒眼,就见邮局对面的马路上,一个头发苍白的婆婆,带着一个小女孩从那边的行道树下过来了。

那小女孩骑着她眼馋了好几天的那款小车车,这车车,她似乎也是刚进手没多久,骑得磕磕碰碰,很不熟练。

小女孩穿着一件粉色的小裙子,头上扎着两个小马尾,马尾上还有两个很漂亮的小发夹。

说卫子英眼尖,那真真是一点都没错。

隔了一条马路,她不过晃眼一望,竟就看到了这个小女孩。这小女孩,卫子英特别熟悉,熟悉到哪怕大半年没看到,她也一眼就把人给认出来了。

这是那个曾经在甘华镇上出现过,和潘玉华拥有着相同木葫芦的女孩。

看到这小女孩刹那,卫子英澄澈眼睛里顿时现出惊讶。

该说不说,这缘份也太深了。她都跑到江省来了,她竟还能撞到和玉华姐姐有关系的人。

记得去年杀猪那天,玉华姐姐有给她说过,她想寻找真相。说句老实话,玉华姐姐唯一能证明她身份的葫芦被人丢进了河里,想要找出身世真相极难。但这会儿卫子英却觉得,老天爷可能都在帮玉华姐姐,不然,她咋就在江省,遇上了这个坏姐姐了。

卫子英看到这个女孩,小脚一抬,就想跟过去看看。

她想弄清楚这个女孩住哪里,把地址记下来,然后让外公帮她打听一下。

这个女孩和她哥哥,还有那个丢葫芦的坏阿姨,都不希望玉华姐姐回来找他们,所以,她不能贸贸然上去寻问,得侧面去打听。

“外公,我去对面街上买点东西,一会儿就回来。”卫子英离开邮局前,转头向苏步青喊了一声。

这是她在左河湾养成的习惯,她奶告诉她不管要去做什么,都得给大人说一声,免得大人找不到人焦急。

“成,那你快点,我在邮局等你。”苏步青对卫子英很放心,一边寄信,一边朝卫子英说了句。

苏步青声音响起的时候,卫子英这会儿已经跑到马路上了。

那边,骑小车车的小姑娘技术不好,骑了没多远,小自行车就撞到了马路边的电杆上。一撞上去,小姑娘就从小车车上摔了下来,跟着她的那位婆婆见她摔了,忙不迭把人扶起来,然后细心哄了几句。

这小姑娘好像摔得很疼,都哭了起来,哭的时候,还踢了两下让她摔跤的自行车,踢完了,她任性地气哼了一声,连自行车都不要,就跑进了马路后方的一片家属区里。

看护她的老婆婆,一个人站在马路上,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会儿是下午,太阳有些大,卫子英走过马路,见这位婆婆站着不动,她眼珠子一转,甩着小胳膊上前,把小车车扶起来“婆婆,你的车车倒了。”

这位老婆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卫子英走近了,她都没发现,一直到卫子英把小车车给她牵起来,她才回过神来。

“谢谢小朋友。”这老婆婆听到小丫头奶声奶气的话,忙不迭垂头,向卫子英道了声谢。

说罢,她伸手,自己扶住小自行车。

“小朋友,怎么就你一个人,你家大人呢”这个婆婆看了眼卫子英,又抬头打望了一下四周,空荡荡的马路上,楞是没看出哪个是卫子英的家长。

卫子英一笑,指了指邮局“我外公在邮局里,婆婆,你是不是生病了,都流汗了,我送你回去吧。”

老人看着一脸乖巧懂事,说要送自己回去的小丫头,笑道“不用,不用,我家就在那后面,很近的,几步路就到,小朋友快去找你外公吧。”

“婆婆是说那幢楼吗”卫子英听到老人的话,指了指马路边的一栋筒子楼。

老人家点头“嗯,就是那里,很近。”

“那婆婆你慢点,我走了哦。”卫子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和这个婆婆挥了挥手,便一蹦一跳,往邮局跑了过去。

身后牵着小自行的老人,看着小姑娘活泼可爱的背影,浑浊眼睛里浮起丝淡淡思念。

好可爱的小姑娘,若是当初小囡囡没丢,是不是也和这个小姑娘一样可爱。

哎,也不知道在她活着的时候,施卓能不能把小囡囡找回来。若是找不回来,叶兰那儿,怕是永远都不回施家了。小囡囡今年也五岁了,要是还在,不定比这个丫头更可爱。

想到几年前自己那不见了的孙女,老人家眉间愁意更浓了几分。

她提着车,又看了眼邮局,见刚才和她说话的小姑娘,扶着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走出了邮局,老人家心里一叹,收回视线,往自家走了去。

宛玉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以前她和老头在西口市,只偶尔和孙女相处一下,原以为这个孙女是个乖的,可等他们来了江省,亲自带她,才发现,这个孙女脾气好像有些大,都岁了,还没一丝克制力,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还在没经过她和老头子同意的情况下,把她妈叫回来。

她那个妈,他们施家可不敢再要。不成,回头得和施卓说一下,施家的门,永远不会再给杜南烟打开。

哪怕是看在国航和宛玉的面上,她和老头子也无法再接纳她。她若只是来看看国航和宛玉,她们不会说什么,但若是想趁着叶兰不在施家,就住回施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除非她和老头子都死了。

老人家转身,拎着小自行车,慢慢往自己家走。邮局门口,卫子英扶着她外公也走下石梯。

出了邮局,见天色还早,苏步青想去市政府,找老伙计炫孙孙,顺便去公安局看看沈军。

而卫子英一和他外公碰头,小爪爪就指向了街对面的那一片家属区,问“外公,那一片,是哪个单位的家属楼啊”

能在市政府附近成片区的筒子楼,卫子英只稍微一想,就知道那是家属楼。

她现在只要弄清楚那儿的家属楼是属于哪个单位的,她大概就能分析出,玉华姐姐的亲人到底是什么人了。

说起来,她去年杀猪的时候,还给了玉华姐画了一张相来着,也不知道玉华姐有没有去收购站打听过。

不过就算打听到了,玉华姐姐现在怕是也没办法寻找真相,因为这真相距离他们太远了。这次要不是她和外公一起来江省,这辈子,她和玉华姐怕是永远都不会再遇上这些人。

嗯嗯嗯,上次外公说她是福星,统统好像还真有福星体质哦,瞅瞅,隔了那么远,统统竟还在这边看到和玉华姐姐有关的人。

“那是市政府的家属楼。你指的那片,住的好像都是国资办的职工。”苏步青听到卫子英的话,想了想,道。

“国资办”卫子英小眼睛一亮,道“马爷爷以前是国资办的,他是不是对国资办的人和事很熟悉啊”

哇,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竟然是国资办的,那她回头跟外公去马爷爷那里,问问马爷爷。

马爷爷不定会知道点啥。

“那肯定是,他可是在国资办干了半辈子的,也就这快要退休了,上头有别的任务要交给他,才给他调了位子。”

卫子英闻言,小眼睛发亮,一边扶着她外公往前走,一边道“外公,你还记得和我玩得特别好的玉华姐姐吗”

苏步青不知道卫子英为何突然说起潘玉华,接话道“记得,怎么不记得,你奶说前年你摔田里,还是潘家闺女把你背回来的。”

卫子英点头“外公有听说过,玉华姐不是潘叔叔和荷花姨亲生的这事吗”

“听说过一点,咋了,怎么突然和外公说起这事了”苏步青闻言,脚步一顿,疑惑地看向卫子英。

卫子英小脸一抬,揪着眉头道“外公,我和奶曾在西口市遇到过玉华姐亲生那边的人,那边的一个大哥哥说,就当没看到玉华姐。去年年前,我和春玲姐还有玉华姐逛动物园的时候,又遇上了一次”

卫子英声音不疾不慢,缓缓将有关潘玉华的事,告诉了苏步青。

着重说的,便是那个坏阿姨丢葫芦的事。

说完后,卫子英手一指,指着对面那片家属区,道“刚刚我又看到那个不喜欢玉华姐的小姐姐了,她在那边骑小车车,身边有个婆婆,那个婆婆应该是那小姐姐的奶奶或是外婆,我刚才问了一下,她们就住在那片小区里。”

“你刚才给我说出来买东西,其实是去打听别人住哪了吧”苏步青听到卫子英的话,问。

说慌被外公揭穿,卫子英两个姆指对啊对,有点不好意思点了点头“外公别生气,我不是故意骗你的。”

“我没生气。”苏步青一笑,目光转到对面那片家属楼“英子,你是想帮你玉华姐找亲人吗”

小丫头特意提起这事,怕是有心要帮潘家那闺女找亲人了。

不过听英子的话,潘家闺女亲生的这边,怕不是个好相于的。这要贸贸然找上去,不定会掀出什么样的风波,且,潘家闺女他也相处过,以那闺女的性子,留在潘家,怕是比回这种不欢迎她的家更好一些。

卫子英叹口气,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哎,玉华姐姐太可怜了,她现在就想知道,那个丢葫芦的坏阿姨,到底是不是生她的妈妈。”

“外公,咱们帮帮玉华姐好不好,玉华姐可好了,带我玩,还给我好吃的,我打草鞋就是玉华姐教我的,我不想玉华姐伤心。”卫子英提到潘玉华,心里也有不舒服。

玉华姐姐真的很好很好,但偏却遇上了这种事。

苏步青看着神情蔫哒哒的小丫头,寻思了一下,道“别难过,个人有个人的缘法,江省与西口市隔这么久,千里迢迢你竟还能在这里遇到她们,不定这就是你玉华姐的缘法,回头外公帮你问问。不过英子啊,我听你刚才那话,这边应该不是好归处,你玉华姐若真回来,以后日子怕还不如在左河湾来得轻松。”

“外公,玉华姐只是想要个真相而已,咱们偷偷打听,等回去了,告诉玉华姐这边情况,玉华姐要不要回来,她自己拿主意。”卫子英一听她外公同意帮忙打听,小脸咻地一下又鲜活了。

苏步青“那成,走吧,陪外公去朋友那儿坐坐。”

苏步青话落,又回头看了一眼家属楼那边,然后半阖下眼睛,带着卫子英慢吞吞往市政府走去。

去的路上,苏步青边走,边垂眼打量拐杖边乖巧的小外孙,越是看,他心里就想得越多。

小外孙女太聪明,太懂事了,他一生见过那么多小孩,却从没见过像她这样的,这样的孩子好是好,但就是太好了,反而让人愁。

也不知若楠他们有没有发现小英子的不同寻常,这份不同寻常若不引导好,以后,不定会陷入什么样的境况中。不成,等回了西口市,他得和若楠和卫华谈谈英子的事。

苏步青心里揣着事,慢吞吞来到了市政府这边。市政府很清静,苏步青准备找以前的老战友坐坐,却不想扑了空,他要找的人,出去办事了。苏步青没找到人,又带卫子英去了沈军那边坐了坐。

不过沈军很忙,没坐几分钟,两祖孙就走了。

其实他今儿带卫子英来市政府这儿,一是顺路,一是想让卫子英认认路,万一她遇上个啥急事,他又不在她身边,她也能及时找到人帮忙。

出了市政府,两人便坐上班车,准备回家去了。

天色已经逐渐暗下,回了医院家属楼,沈柯和沈兰还在水泥坝上和他们各自的朋友玩耍,苏步青喊了他们一声,让两个大的带妹妹玩一会儿。

“外公,我要去长江街那边,找我同学拿点资料,我把英子一起带过去了。”沈柯牵着卫子英,朝苏步青道了一句。

“成,去吧,别太晚,错过了饭点。”苏步青点了点头,拄着拐杖,一个人回了家。

而沈柯在得了苏步青的允许之后,转身,问了句沈兰要不要去。

“去。”

沈兰看了眼卫子英,跑上去和她哥一起,一左一右牵上卫子英,三兄妹就往长江街走了去。

沈柯和沈兰都在读高中,两人现在稀罕卫子英得很,一单独相处,就问起了卫子英存钱和卖冰粉的事。

两人就想知道,她在西口市那边到底是怎么挣钱的,才四岁,就存那么多钱。

卫子英很乖,哥哥姐姐们问啥,她答啥,就差没告诉他们,她喜欢抱着小枕头睡觉了。

而沈柯和沈兰在听了左河湾竟然还有挣钱更厉害的小姑娘后,两人眼睛都瞪直了。

嗯嗯嗯,好想放暑假的时候去小姨那里啊,去了,他们肯定就能见到英子口中,那个特别能挣钱的潘玉华了。

三兄妹到了长江街,沈柯问沈兰,要不要跟她一起去他同学那里。沈兰想了想,摇头说不去,让他赶紧去拿资料,她和卫子英在楼下等她。

沈柯嗯了一声,让沈兰看好卫子英,长腿一迈,就蹿进了长江街这边的家属楼。

沈兰等沈柯一走,便准备带卫子英去那边小商店里买点吃的,而卫子英则是想着,来都来了,她要顺道去看看一丫姐姐。

一丫在长江街这边当裁缝,她和大丫已经离开苏家一段时间了,这期间,除了大丫得空,回过苏家两趟,一丫就一直没有回去过。所以,她想去看看她。

两姐妹前脚刚走出家属楼这边,后脚,他们就撞上了迎面走来的大丫。

大丫手里提着个篮子,里面装着几把菜,远远的,卫子英就看到了她。

一瞅到人,小丫头便立即喊道“大丫姐姐。”

“英子,你来了。”大丫听到卫子英的声音,抬头看了看,笑吟吟地快速走了过来。

“怎么天都快黑了才过来”一走到跟前,大丫就问。

卫子英抬起小脸,道“陪哥哥过来找他同学,大丫姐姐,你要回去了吗”

“嗯,不过不急,走,姐姐带你去买炸麻花,街头那边最近新开了一家炸麻花,味道和咱们那边的麻花一模一样,很好吃。”大丫说着,朝沈兰笑了笑,叫道“沈兰姐姐,一起去吗”

大丫在周家帮人,周老炮知道她的情况,干活第一天,就先给了她三块钱。说是提前预支给她的工钱,让自己拿着买些生活用品,所以,这会儿见到卫子英,大丫才敢说,带她去买麻花。

大丫,不,不对,现在大丫不叫大丫了,她有个周老炮给她取的名字,叫吕梅。

吕梅算起来比沈兰还小几天,两个女孩出生的家庭不同,一生际遇也不同。吕梅前十五年,从懂事开始就在干活,没过一天女孩子正常的生活,如今甚至早早就出来帮人,只为了逃出那个让她窒息的家。而沈兰比吕梅大几天,但却在父母羽翼庇护之下,不谙世事,天真烂漫。

两个女孩差不多大,情况却是截然不同。

“好啊,一起去吧。”沈兰客气地朝吕梅笑了笑,牵着卫子英,就跟着吕梅一起往卖麻花的地方走了去。

吕梅之所以会说给卫子英买麻花,全是因为江省这边,很难有西口市的东西卖。她想着,英子和她一样,都离开西口市那边好久了,应该会想吃点老家的东西,所以一见到人,就想带她去买炸麻花。

“真是咱那边的麻花吗”

前段时间,她外公也买过麻花给她吃,不过那麻花很大还甜,刚开始几口她吃着还好吃,但吃多了却不成。这会儿听到这边也有咸的小麻花卖,卫子英来了兴趣,夹在两个姐姐中央,有点垂涎的问。

“嗯,那老板应该是咱西口市的人,味道可地道了,因为是现炸出来的,酥酥脆脆,比我过年吃到的麻花还好吃。”吕梅道。

“真有那么好,那我也要尝尝。”沈兰本来对麻花不感冒的,但听到卫子英和大丫都说麻花好吃,也对这麻花产生了兴趣。

三人走过街道,来到吕梅说的那家卖麻花的商店前。

天色逐渐暗下,许是咸口味的麻花不得江省这边的人喜欢,商店门前,只有一个七八岁,穿着特别周正的男孩子在买麻花。

这男孩头上带着顶帽子,还穿着如今这年代极少能见到的背带裤。他站在商店外面,手里捏着一块钱,正在往商店里递。

商店老板隔了个油锅,把小男孩子称的麻花,用一个油袋装着,递给了他。

小男孩子拿到袋子,迫不及待地把手伸进去,然后拿起一根还有些发烫的麻花,就往嘴里递了去。

卫子英本来注意力都在商店油锅上那一堆炸麻花上面,根本就没留意到这个男孩,但等这男孩转身后,卫子英却是想不注意都不成了。

因为,这个男孩,就是那天她在火车站听到的,那个叫吉田五杰的男孩。

这个男孩子似乎没有认出卫子英,吃着麻花,慢慢往另一条街道走了过去。而卫子英却是看到这个男孩刹那,就想到了,那个在医院里套她话的坏阿姨。

卫子英小眉头一皱,揪成个小包包,眼神下意识地追着这个男孩看了过去。一直到疑似日本人的小孩子,消失在街道尽头,她才满脸奇怪地收回了目光。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