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 第57章 第 57 章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第57章 第 57 章

作者:永岁飘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4:11:43 来源:就爱谈小说

商店门前, 大丫吕梅操着不大流利的江省话,向老板称了半斤麻花,买好后, 她就直接把一袋子麻花塞给了卫子英。

卫子英抱着麻花, 垂着小眉头看了眼,随即,乌黑眼睛一转,笑眯眯朝卖麻花的说了句“伯伯, 你可以再给我一个袋子吗,我要分开装。”

卖麻花的看了一眼卫子英,顺手就从案板上, 抽了一个纸袋子给卫子英。

卫子英接袋子, 朝他道了声谢, 便跟着两个姐姐离开商店。

在快要走到长江街家属楼时, 卫子英回头, 乌黑眼睛狐疑地定在了麻花店里, 那已闲得都坐在了凳子上的人。

“英子,我先回去了, 天快黑了,你们也早点回去。”来到家属楼下, 吕梅摸了摸卫子英的脑袋, 提着蓝子便准备上楼。

“大丫姐姐”卫子英小脸一抬,叫住她“刚才我们买麻花的那家店, 开多久了”

吕梅回头“开了快半个月了, 以前那儿是卖油条的,听说生意不好,就改卖麻花了”

卫子英“那有换过老板吗”

吕梅“没听说换, 刚才做卖麻花的那个,据说是老板的亲戚,麻花就是他做的。”

卫子英闻言,哦了一声,便耷下了小眼皮。

店里换了生意,却没换老板,还来了一个能听懂西口市方言,会做西口市炸麻花的亲戚。

嗯嗯嗯,没毛病,很正常。

肯定是统统最近撞上的事太多了,所以才这么疑神疑鬼

这会儿,去找同学拿资料的沈柯也从楼上下来了,见两个姐姐都在,她朝吕梅点了点头,然后喊上沈兰,带上卫子英就准备回医院家属区了。

回到家属楼,天已经彻底暗下,苏步青正杵着拐杖,在厨房里给几个孩子煮面条。

沈兰见状,忙不迭进厨房去帮他,卫子英也把麻花搁到桌上,趴到厨房门口,看她外公煮面。

吃了饭,一老三小在客厅里坐了一会儿,就各自回了房。

卫子英年纪太小,苏步青不放心她一个人睡,所以她一直是跟着外公外婆睡一张床。

宽敞的床上,竹子编的席子泛着丝丝凉意,卫子英趴在床边,两只小手撑着小脑袋,看着站在桌柜边倒水的苏步青。

“外公,那个坏阿姨,姨爹他们是不是没有抓她啊”

“嗯,英子怎么知道的”苏步青把温水瓶给盖上,从抽屉里取出医生开的药,就着水吞了下,问。

卫子英小脚在床上蹬了瞪,一个翻身坐起来“我今天和沈柯哥哥去长江街,看到那个坏阿姨的儿子了。”

坏阿姨要是被抓了,她儿子绝对不会还有心情买麻花,更不会穿得那么周正。

所以,不用想,那坏阿姨肯定没被抓。

苏步青听卫子英这么一说,立即就知道她为什么会问了,坐到床头边,笑道“你姨爹他们有自己的安排,这是机密,咱们当不知道就成。”

卫子英“可是我不能当不知道啊。我在长江街遇到大丫姐姐了,大丫姐姐带我去买麻花,然后坏阿姨的儿子也在买麻花,大丫姐姐说,那家麻花店以前是卖油条的,是这最近半个月才变成了卖麻花,老板没换,但却来了个会听西口市方言的亲戚。”

她问卖麻花的人要袋子的时候,说的是西口市的方言,江省离西口市好远好远,能听懂西口市方言的人不多,这会不会太巧合了。

巧合太多,那可能就不是巧合。

所以,统统才会怀疑。

苏步青“英子想说什么”

卫子英小嘴紧抿,很诚实的道“我也不知道我要说啥。”

她也不大清楚自己想表达啥,她就觉得太巧合了,有点不正常。

苏步青老眼往有些泛迷糊的卫子英脸上看了看,沉思片刻,道“英子一个人睡觉害怕吗”

卫子英摇头“不害怕。”

苏步青“那成,你先睡,外公出去办点事,要晚些时候才回来,你要是害怕了,就去和你沈兰姐姐睡。”

卫子英听了,小屁股挪啊挪,然后躺到床上,把小被子拎过来盖在肚子上,道“哦,那外公早点回来。”

苏步青嗯了一声,拿起搁在一旁的拐杖,一瘸一瘸出了门。

出门后,他轻轻把门掩了上,那张布满了皱纹的脸上,转身忽地浮出凝重。

他走到旁边沈柯睡的房,把沈柯给喊了出来。

沈柯开门,狐疑地看着他外公。

苏步青问“沈柯,你自行车有骑过来吗。”

沈柯点头“有,在楼下。”

他周一要和妹妹回学校,医院这边离他们上的学校有点距离,不把自行车骑过来,周一上学,他和妹妹不定都要迟到。

苏步青“把衣服穿一下,带我去找你爸,我有急事和他说。”

沈柯不知道他外公为啥天黑了还要去找他爸,但还是哦了一声,穿上衣服,跟着苏步青一起下了楼。

爷孙俩摸黑骑上自行车,去了家具厂那边。而被留在家里的卫子英,耷着眼睛想事情,想着想着,就进入了梦乡。

苏步青去找沈军,这一去就是大半夜,一直到凌晨一两点,他才回了医院家属楼这边。他回来的时候,卫子英睡得正香,小嘴里还哼哼叽叽说了两句梦话。

这一晚,小丫头做了个梦,梦到自己穿着绿色的红军装,带着她玉华姐姐,还有村里的周大柱和冯勇两个小伙伴,在江省抓了好多好多坏人,她和小伙伴都被上级领导表扬了,而他们的上级领导,就是她妈妈

这是一个神奇的梦,清晰又离奇,到早上醒来,卫子英脑袋都还是她和小伙伴抓坏人,被上级领导表扬的事

一早起来,她外公心情好像很好,竟赶早去集上称了块肉,一大早就拄着拐杖,在厨房里剁了起来。

菜刀和菜板相撞的声音,把脑袋还有些迷糊的卫子英,震得有点懵。

卫子英穿好小衣服,来到客厅,把搁在客厅饭桌上的温水瓶提起来,一摇一摆走到厨房里。

她站在放洗脸盆的木架子旁边,抬头,看着在剁肉的苏步青“外公,给我倒点水,我要洗脸。”

软绵绵的声音,还带着丢丢睡意,苏步青见她起来了,嗳了一声,放下刀,接过她手上的温水瓶,往铁盆子里给倒了一点水。

倒完水,他试了试水温,觉得有些烫,又接了半瓢冷水冲在盆子里,然后便又继续剁肉陷。

“外公,咱们今天早上吃啥”

卫子英小爪爪从木架上把自己洗脸帕子取来,打湿了水,然后小手慢吞吞的,一点一点把帕子上的水拧干。

她今年四岁了,去年她洗脸还是周桂给她拧帕子,但今年后,周桂就不给拧了,说让她要学着自己洗脸。

小孩子没啥力气,拧毛巾总是拧不干,但仔细点还是成的。

“吃饺子。”苏步青道。

卫子英闻言,小眼睛一亮“外公,我喜欢吃饺子。”

苏步青呵呵一笑“那你等会儿多点两个。”

卫子英点点头,麻利地洗了脸,然后自己把洗脸水倒进了水池里。整理好自己,卫子英没出厨房,就站在灶台边,够着眼睛看他外公忙活。

苏步青剁好了肉陷,又切了一些泡开的菌子放到陷里。

这菌子从西口市回来时,周桂给他装的。这东西可是好货,用来包饺子,馅的味道会更鲜。

弄好了陷,苏步青就擀起了饺子皮了。这会儿沈兰和沈柯也起床了,见他们外公一大早,就做饺子给他们吃,两兄妹洗漱好,便过来帮忙包饺子。

卫子英也想包,但却一直没敢动

端午那天包粽子的糗事,还历历在目,她瞅着自己嫩嫩的小手,楞是不知道该不该动手。

“英子,你想学包饺子吗,我教你。”一旁,沈兰看着有点走神的表妹,道。

卫子英小脸耷耸,蔫哒哒地道“我不会。”

统统是个动手废,凡是要动手的东西,好像都学不会。

她也不知到底是哪出了问题,明明她的眼睛和脑袋都学会了的,偏到动手的时候,却楞是做不出来。

“没事,很简单,一学就会了,来来来,跟着我包一个试试看。”沈兰把手上包好的饺子放到案上,拿了一张擀好的饺子皮给卫子英,然后细心教了起来“看好了,咱先往饺子皮里放点陷,然后把皮对折一下,手指用力一挤,就成了。”

卫子英看着沈兰一捏就成形的饺子,眼睛和脑袋一刹那又会了。

她垂头,瞅着自己手上的饺子皮看了看,然后大眼睛一鼓,一副要大干一场架势,夹了一筷子陷到饺子皮上。学着沈兰的样子,把饺子皮叠好,两个小姆指合起来,用力一挤

然后没有然后了,饺子皮被她挤破了。

“”卫子英看着挤破的饺子皮,有点懵。

沈兰“不,不用这么大的力气,挤紧了就成。”

“呵呵,英子,你沈兰姐姐这种包法,有点技术含量,来来来,外公教你最简单的,你把饺子合上之前,你饺子皮边缘沾点水,然后用两个手指,一直捏饺子皮的边,捏到两边面皮黏在一起就成”

苏步青是知道点卫子英情况的。端午节若楠和亲家包粽子,小丫头也跟着学,当时,他就坐在旁边。

小丫头兴致勃勃学包粽子,结果却差点把自己包进去,一个粽子都没包出来,后来,他还看到她在河沙里面坐着,包了一个下午,结果却是一个都没包出来。

从那时候,他就看明白小外孙女在某些方面,天赋有限,不过没事,这种事无伤大雅,她不会,那等着吃就成。

卫子英很认真听完他外公的话,然后不信邪的,再次动手。

这一次,因着饺子皮沾了点水,很好黏住,卫子英小手又一直捏捏捏,捏得很紧密,总算是把第一个饺子给包出来了。

虽然包得丑不拉几,但皮没破,也没散开。

第一个饺子包成功,卫子英可高兴,拿着个丑得不说饺子都不知那是饺子的团子,给她外公看“外公,你看,你看我包起来了。”

“嗯,英子很厉害,多包几个就熟了。”苏步青有点没眼看小丫头手上举的那团东西,埋下头,继续擀面皮。

而沈兰和沈柯瞅着小妹妹手上的面团子,也不知道该不该提醒一下,他们包的是饺子不是包子,虽然她手上的面粉团子也不像包子

卫子英才不知道外公他们在想什么呢,她就知道,她包不了粽子,却会包饺子了。

她是个会包饺子的统统。

第一个饺子成功,卫子英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又拿了一张面皮过来继续包。

然后,那放饺子的案板上,就多了好些参差不齐,奇奇怪怪的东西,那些东西,若不知道的,怕还以为是面疙瘩呢。

但甭管是饺子还是面疙瘩,反正下锅煮的时候,这些奇形怪状的肉馅疙瘩,没煮散就是了,勉强能当饺子吃。

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永远是最好吃的,卫子英就觉得今儿的饺子好好吃,一口气,楞是干掉了七八个,吃得她小肚子都撑得圆了起来。

吃完早饭,沈兰和沈柯就去做作业去了。卫子英想去长江街,她想再去那家卖麻花的店看看情况,因为,她觉得那个卖麻花的亲戚出现的太巧合了。

半个月前那可是个微妙的时间点。

那段时间,化工厂发生爆炸,受伤的人全送来了军医院,还有就是卖麻花的地点,是在长江街,长江街里住着个负责化工厂事宜的马爷爷,所以,由不得统统不怀疑。

卫子英想去长江街,苏步青也想去长江街一趟。

他想去瞅瞅女婿他们昨晚的行动结果,顺便再帮小孙女打听打听那潘家闺女的事。

两祖孙竟见一致,收掇好家里,去给医院上班的许曼如送了饺子,就散着步去了长江街。

今儿的长江街特别热闹,热闹到卫子英和她外公还没走过去,就先一步瞅到了街道旁密密麻麻的人。

这些人全挤在街道旁,然后够着眼睛,好奇又唏嘘地在往那边的一家商店打望。

在那儿,一群穿着公安制服的人,正在进进出出忙碌着。这些公安有的提着包,有的抬着担架。

这会儿,这条街的味道也极不好闻,整天街都充斥着让人反胃的恶臭。卫子英还没走到长江街,就被那边传来的味道熏得头晕眼花,特别想吐。

而苏步青在嗅到这味道时,则赫地一下停下了脚。

他眉头一皱,倏地伸手抓住卫子英,沉眉道“英子,咱们先回去,过两天再来找你马爷爷。”

作为一个战场上退下来的人,哪怕退下来几十年,那充斥整个街道的味道,依旧让苏步青熟悉。

这是尸体腐烂的臭味。

英子太小,有些东西脏眼睛,还是别看了。

女婿他们怎么回事,不是抓间谍吗,怎么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且,还有腐烂的尸体

卫子英一直就是个好奇心有点重的系统,虽然那股恶臭味很难闻,但她心里却很想知道那边发生了什么。

“外公,那边怎么了”卫子英捂住小鼻子,抬头,一脸疑惑在看着苏步青。

苏步青“那边有公安办案,咱们就别去凑热闹了,咱们先回去吧。”

说着,苏步青一把捞起卫子英,就想将人抱走。

却在这时,那边有几个看热闹的,实在是受不了这熏人的味道,捂着鼻子,一脸后怕地从人群中走了过来。

“啧啧啧,我活这么多年了,还头一回见到胆子这么大的人,杀了人,竟敢明日张胆霸占别人的铺子,开门做生意。”

“可不就是,太凶残了。”

“还好,我不喜欢吃咸麻花,也从来没吃过他家的麻花,不然这会儿,我怕是得恶心的要吐。”

“这人,胆子怎么就这么大呢”

“谁知道呢。”

几个看热闹的一边说着话,一边从卫子英和苏步青的身边走过。

苏步青对长江街这边很熟,好多人他都认识,很不巧,这说话的人里面,正好就有一个认识的。

“周家弟妹,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动静这么大。”苏步青也想知道,这条街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昨儿晚上只是把小英子看到的,告诉女婿而已。

女婿和他一起分析了半夜,都认为这家麻花店可能有问题。不定里面的人,是从西口市过来和伍家女子接头的。女婿说,想先找个借口,将人扣下,然后再慢慢审讯。

但要找个合理又不打草惊蛇的借口,不是那么容易,女婿和他分析完后,就连夜去了公安局,和他的同事们商量该怎么抓住这个卖麻花的。

他本以为女婿昨晚最多只是抓人,但是现在所以,苏步青也疑惑得很。

被苏步青喊周家弟妹的女人,见苏步青带孩子过来了,忙不迭“苏老哥,那边的事,小孩子不适合看,走走,咱走远点再说。”

苏步青点点头,跟着这几个谈话的走到了没有恶臭味的地方。

到了地方,这周家媳妇就拉开了话匣子。

据周家女人说,长江街以前那卖油条的铺子里,出一个谋财害命的案子。事情起因,是那家卖油条店的老丈母娘,从乡下进城来看女儿女婿,到了地儿后,却看到有个陌生人在她女儿和女婿铺子里卖麻花。

女儿女婿都不在店里,这个老人家也不好意思进去,就去旁边认识的人那里打听了下情况,问她女儿女婿的油条店怎么卖起麻花了。

这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却发现事情好像有点不对劲。

女儿女婿有啥亲戚她哪会不知道,那卖麻花的就是眼生的,根本就不是女儿女婿的亲戚。老人家觉得有问题,于是又仔细问了问熟人女儿女婿的情况,这一问,不得了,那熟人竟有些想不起来,有多久没有见过她女儿女婿了。

老太太慌了神,忙不迭跑去质问那个卖麻花的。

这一质问,附近几家也发现了不对劲,于是,便有人报了案。报案后,很快便有公安上了门,公安办案细心,才进麻花店没多久,就在店里发现了情况,最后公安在店后面的水缸下,挖出了两具尸体。

那卖麻花的被抓进公安局了,据知情人透露,卖麻花谋财害命,半夜摸进油条店偷东西,结果被早起的油条店老板给撞破了,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人给杀了。

杀了后,这人胆子大的很,给自己弄了个油条店老板亲戚的身份,霸占了油条店,拿着油条店的粮油本,做起了麻花生意。

今儿要不是油条店老板的丈母娘过来看女儿,大伙怕是还发现不了。

因为在附近街坊邻居的记忆里,这卖麻花的,开门做生意的头一天早上,大伙好像有看到油条店老板和他媳妇隐隐出现过。

不过是出现在街尾那边,大伙只看到个背影,没看到正面。卖麻花的当时和大伙有说有笑,还指着那两个离开的背影,给大家说,油条店生意不好,老板要改卖麻花,他这个亲戚正好会做咸麻花,所以让他顶一段时间,他们去找人学做甜麻花。

事情经过就是这样。

这起案子,离奇得让人惊异。

谁也没想到,这杀人犯的胆子会这么大,这会儿大伙是又庆幸又后怕,毕竟他们可是和杀人犯同住一条街大半个月的,万一这坏蛋又起了心思,那遭殃的不知道会是哪家

周家媳妇说完话,唏嘘得不行。

“这恶人胆子的确是大得有些出奇,要我说,这种人就该吃枪子。”苏步青听完周家媳妇的话,心里大概是明白了什么,附和说了一句,便道“弟媳妇,我先带孩子回去了,孩子小看不得这些,就不和你唠叨了。”

说着,苏步青再次把卫子英抱起来,拄着拐杖,往医院家属楼走去。

而卫子英这会儿,整个懵逼得很。

她想都没想到,被她怀疑的人,竟还杀了人。

卫子英脸色有些惨白。

她以前虽是系统,但是现在她是人听到有人被杀,她小胆子都被吓得猛打颤。

这种情况,和她当初听到吕婆子和朱家那一家子吃枪子时的情况不一样。

在她的认知里,那些公安叔叔是好人,吃枪子的是坏人,坏人被杀那叫罪有应得,可好人无故被杀害,且还就在前面,她,她有点害怕了。

“英子,别怕,别怕,外公在呢。”苏步青察觉怀中小姑娘的情绪有些不对,低头一看,登时知道她怎么了。

苏步青心里一个咯噔,立即出声安抚。

哎呦,差点忘记了,自家这小姑娘和别人不一样,心眼多开了一窍,听得懂大人谈话。

糟了糟了,被吓到了,可别吓出个好歹来。

“外公,坏人好坏。姨爹他们,一定不能放过坏人。”卫子英揪着苏步青的衣服,紧抿着小嘴道。

苏步青“嗯嗯,你放心,你姨爹他们肯定不会放过这些人的。”

说着,苏步青轻轻拍了拍卫子英的背,抱着她慢慢回了家。至于潘家闺女的事,苏青步准备等小丫头缓过劲来,再去打听。

卫子英虽然被吓了一场,但影响不大,睡一觉,第二天就恢复了过来。

一恢复过来,小丫头的好奇心就又来了,黏着苏步青,想知道事情后续。

事情后续苏步青哪知道,他又不是公安系统的人,女婿也没回来和他说。不过,别的事他不知道,但却知道伍家那个闺女被捉了,一起被带走的还有她儿子。

从伍家女人被捉的情况来分析,公安那边应该是在这个卖麻花的身上有了突破,并且在收网了。

应该要不了多久,他就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休息了一天,苏步青再次带上卫子英去了马大友那儿。马大友现在很忙,忙得祖孙俩去找了三次都没见到人影,一直到一周后,祖孙两才见到了马大友。

一段时间不见,马大友憔悴了不少。

第一次见时,卫子英觉得这个爷爷比她外公年轻了好多,可这次再见,马爷爷那一头原本黑黝黝的头发,都出现了白色,眼睛甚至还浮着血丝。

“老排长,你这次可是真真拉了我一把,要不是你,我不定要被韩思月给套进去。”马大友一看到苏步青,就立即大步迎了上去。

他激动地握着苏步青的手,脸上布满了后怕。

这次的事件,那群间谍一开始是把目标放在他身上的,想从他这儿入手,破坏新建的坏研究院,甚至是盗取研究院科研成果。

而这个被安排来接近他的,就是韩思月,而韩思月也就是那个伍家留在大陆这边的孩子。

那些人,为破坏华国安定,真真是无孔不入,凡是能钻的空子,他们通通都钻。

韩思月养父养母也算根正苗红,这闺女,以前看着可好了,不曾想,下乡一趟,竟就被人惦记上了。而惦记上的原因,只因为她有一层隐藏的海外关系和他这个明面上的国内关系。

韩思月也是没脑子的,别人一蛊惑,她心思就歪了。

她这趟回城,说是回来工作,实则却是想回来接近他,以方便盗取研究院成果,并向国外有心份子,研究院的消息,好让那群不想看到华国发展起来,杀害掉他们的科研人员。

好在他一直谨慎,从不将有关研究院的东西带回来,就算带回来,也只带研究院外,那化工厂的东西。

但像韩思月这种人,马大友也不敢保证,自己有一天,会不会无意间她透露点什么。好在这次老排长发现了情况,第一时间就让沈军布了局,不然,他什么时候被套进去了怕都还不知道。

到了那时候,他身处这穿一辈子的衣服,怕就是脱下来了。

“这姑娘好好的日子不过,咋就走了这步呢”苏步青知道后轻轻拍了拍马大友的手。

马大友心有余悸,道“谁知道呢,我自认对她不错,她却想这样阴我,算了算了,以前照顾她,全是看在孩子他妈的份上,我对她已算仁至义尽,国有国法,她既然敢伸手,那就要承担起后果。”

苏步青“是这个理。”

说起来,这事是真的很险。若不是一开始,英子的怀疑让他多了警惕,不定这后面,他们真要糟。

毕竟,这伍家闺女的身份,太经得住查了。就算出事了,大伙也不会把怀疑目光盯向她。

现在,他们虽有牺牲,但结果却是好的,至少,他们识破了敌方的阴谋,并还顺藤摸瓜,已经盯上了那个潜伏在海城,无数次搞破坏,让国家损失惨重的关键人物。

他听军子说,这个人还是潜伏在国家内部的大鱼,这人不大好动,现在,有好几个部门正在联手收集他的证据,应该要不了多久,这个人就会被抓起来了。

“也在你做事谨慎,不然,还真不好说。”苏步青感慨,拉着马大友,转客为主,坐到了沙发上。

卫子英也颠颠跟了上去,等到外公一坐下,她就扒在了她外公的腿边上,然后暗戳戳扯了扯她外公的衣服。

苏步青感觉到衣角被拉,垂头瞅了瞅卫子英,然后会心一笑。

笑完后,他安慰了马大友几句,待马大友情绪稳定后,话峰一转,问起了国资办的事。

“大友,我向你打听点事。”苏步青端起桌上冲好的茶,道。

马大友也喝了口茶,润了润有些干的嗓子“什么事”

苏步青“你以前在国资办上班,你们单位有没有哪家,曾在几年前丢过孩子的”

“丢孩子”马大友一懵,疑惑地看向苏步青。

苏步青点点头“嗯。”

马大友“丢孩子,那啥,排长,我说句难听点的,前些年大家日子都难熬,要说丢小孩子吧,有几家为了家里孩子不跟着大人遭罪,都送过小孩子。”

苏步青听到马大友这话,稀疏的眉头一皱,“六年多前,丢的是个女孩,应该是刚出生就丢掉的。”

潘家闺女今年五岁,算上出生那不计岁的一年,刚好就是六年。他在左河湾时听人说过,这闺女是永华他大伯,从车站捡回去的,捡到时,皮肤都还有点褶皱,有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闺女,出生绝对没超过三天。

“六年前,那倒是没有。”马大友听到苏步青给出的确切时间,想都没想就回答。

若是六年前,那肯定没有。

国资办那边十几年前倒是有丢孩子的,六年前却是不可能,六年前虽然也还有点乱,但时局却是好了许多,大家隐隐都看到了希望,这时候,就是熬,也会熬过去,而且,他也没听说谁家六年前丢过孩子。

回完话,马大友眼睛狐疑地看向苏步青“老排长怎么突然问这种事”

马大友的话,让苏步青额头皱得更深了。

难不成搞错方向了

一旁,听到马大友对话的卫子英,小眉头也紧紧拧了起来。

她可没像她外公那样,认为是搞错了方向,而是觉得,可能是信息太少,马爷爷没弄明白。

似乎想到了什么,卫子英大眼睛一亮,倏然道“马爷爷,你能借只笔和纸吗。”

信息太少,确实不好打听。但统统会画人像,那老奶奶和坏小姐姐是住在国资办家属楼里的,画出来,马爷爷肯定就知道爷爷问的是哪家了。

马大友看了卫子英,道“有,我去给你拿。”

马大友还以为卫子英是听他和老排长说话,无聊了想图图画画,于是进屋,找了一个本子和一支笔给卫子英,让她边上玩去。

卫子英拿了纸笔,趴到客厅里的桌子上,然后就开始认真的画了起来。

她画的是那个小女孩的画像,她画功还是那样,以线条为主,勾勒面像。而另一边,苏步青和马大友又谈起了话。

画了十几分钟,卫子英看着自己画出来的作品,眼里有点不大满意,画像只有三分样,她觉得,马爷爷可能认不出小女孩,于是,又动手画了一张那天她看到的那位婆婆的像。

又过去二十分钟,卫子英终于画好了两个人的面相,她搁下笔,拿起两张画像,颠颠跑到她外公身边。

“外公,马爷爷,你们看,就是她们。”卫子英奶声奶气地喊了一声人,然后把画像递出去。

苏步青接过画像,然后把纸传给马大友“大友,这两个人,你认得吗他们是住国资办的,我打听的,就是他们家的事。”

马大友接过纸,仔细地看了看纸上的人面相,然后有些不确定道“这怎么看着,有点像戚老师啊”

“你认识她。”

“马爷爷认识这个婆婆。”

苏步青和卫子英头一转,同时问。

马大友“要是没看错,应该是认识。”

卫子英画功就那样,画出来的东西,看着并不是很像,但若仔细看,还是依稀能分辨的出,她画的是谁。

马大友一开始有些不确定,但越看,就越觉得画里面的人,是他认识的那位老人。

苏步青“她家是什么情况,以前有没有丢过孩子”

“他们家情况有些复杂,具体我也不清楚,只是听说过一下。”马大友说着话,把画像放到桌子上,然后转头,有些惊喜地看了卫子英。

老排长这外孙女还真聪明,他还当她是无聊乱画呢,结果这一会儿功夫,竟就歪歪斜斜给画了两张人面像出来。

虽然画出来的看着幼稚,但却把人的神韵都画了出来,这要好好培养一下,不定以后,会是个出色的画家。

苏步青“什么个情况,你给我说说。”

马大友“这戚老师是个大学老师,他丈夫姓施,两人以前可是京都学校建筑系的教授,前些年动乱,两口子都被下放了,不过他们没什么问题,所以,是第一批放出来的人。他们有个儿子叫施卓,施卓前头那个妻子是个心大的,当年这老两口被下放,就是她举报的。”

马大友说到这儿,顿了顿,又道“他前头那儿媳在这两老下放后,就和他儿子离了婚,因着她会来事,后来听说进了革委会,成了革委会的一员。她离开的时候,好像才坐完月子,后来,我听说老两口有个学生嫁给了施卓,但他后面这个媳妇,我们都没见过,好像和施卓感情不好,一直呆在娘家。”

“那他后来这个媳妇是哪里人”苏步青听到这儿,立即追问。

马大友“这我倒是知道点,她是京都人,据说家里条件挺好的,也不知为啥,才嫁给施卓一年,就回娘家了。”

马大友说完话,一旁边,卫子英眼珠子一转,又急急忙忙跑去桌边,拿起笔和纸画,把那个丢葫芦的女人,给画了下来。

画好像,卫子英又颠颠跑回去,把纸递给马大友“马爷爷,这个阿姨你认识吗”

“认识,英子在哪见过她”马大友接过画像看了看,道。

“在老家见过。”

苏步青看了眼卫子英拿过来的画像,把那个小女孩的画像和这个女人的画像搁到一起,问“大友,这两人是不是母女,她有几个孩子啊”

“是母女。”马大友指着女妇人的相,道“这是施卓前头那个,当年,她就是生了这个小女孩后,和施卓离婚的。这两年,当初那些到处抄家捉人的日子不好过,我前不久,还见过她,好像是想找施家老两口拉她一把,不过我看戚老师是厌她了,没给她脸色。”

说完,马大友目光一转,看苏步青和卫子英“老排长,你打听施家的事,是不是有什么啥事刚才你问五六年前丢孩子,难道,被丢的孩子,是施家的”

苏步青“还不确定。大友,这事先别传出去,你帮我个忙,帮我打听一下施家第二个媳妇叫啥名字,现在又在哪里。我这啊,也是帮人问的,得确定了,我再告诉你怎么回事。”

马大友“成,我回头去国资办坐坐,问一下。”

“那麻烦你了,我和英子,就先回去了,有消息你去我家告诉我就成。”苏步青说着,牵上卫子英,准备回医院家属楼。

“嗳,好,一有消息,我就过去找你。”马大友起身,送两祖孙出门。

下了家属楼,卫子英蹙着小眉,抬脸看向她外公,气呼呼地道“外公,外公,那个把玉华姐姐葫芦丢进江里的,就是那个坏阿姨,我亲眼看到的,他们,肯定是不想玉华姐姐回家。”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