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胤祚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 第112章 第 112 章

胤祚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112章 第 112 章

作者:芒果眼镜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4:40: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这一顿打是胤祚没有料到的。

康熙生气的时候, 他老老实实地挨打,不撩盛怒中的老虎胡须。

等打完了,让康熙出够气了, 再懵懵懂懂地抬头“汗阿玛,我哪里惹你生气了”

康熙本该生气的, 但看胤祚好像真的不知道哪里错了的样子, 又生不起气来。

他有些累了,搂着胤祚不说话, 用眼神示意太子来说。

太子只好接过话来“六弟,达成一件事的办法有很多, 并不需要这么莽撞,也不需要采用得罪那么多大臣的办法。”

胤祚听懂了,并不是在责备他做了这件事,只是说他的做法错了。

“大家想了一圈, 都没有找到能够两全其美的办法,也就只能这样了。”

康熙冷笑“大家都有谁参与了”

话音刚落,就见胤祚心虚垂眸,两根手指对啊对,不肯回答, 他立马改换问题“那你就说谁没参与吧。”

胤祚眨巴一下眼睛, 没有说话,康熙和太子就懂了所有人都参与进去了, 没有一个漏下的。

“说说看, 都怎么分工协作的。”这个词还是胤祚提出来的, 这会儿康熙用起来还觉得真不错。

胤祚“几个大臣帮我写了十几版在朝堂上应该说的话,教我上朝时的礼仪,但是他们写得太多了, 我嫌废话多就自己精简了一下。”

康熙“”

太子“”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被精简的内容是什么。

不如说,被精简的那些才是更应该说的,用那些言语话术说出来,会尽量婉转一些,让胤祚少得罪些人。

怪不得纳兰明珠当时在朝上都快要晕过去了。

由此可知,民间那一出很大可能不是那几个大臣想出来的。

康熙问“谁让你那两个哈哈珠子去城外每天敲锣打鼓的”

胤祚很老实地回答“四哥、廷玉哥哥、铁蛋、柱子,我们一起想的。”

张廷玉的原话是“既然六阿哥已经下决定要和那么多大臣作对,那就该拉拢汉臣。六阿哥做的这一切是为了长江黄河两域汉人百姓,应该让他们知道您为他们付出了多少。”

柱子说“其他阿哥的哈哈珠子都是官宦人家、八旗子弟,六阿哥身边的哈哈珠子全是汉人,需要凭借此次机会将劣势转为优势。”

大清入关才几年

满人的数量终究比不过汉人。

康熙拉拢汉臣,重用汉臣,也是希望能够促进满汉两族交好,可皇帝做得再多,落在汉人百姓眼中都可能是带着阴谋的,胤祚不一样。

他非嫡非长,虚岁才四岁,建功立业和积累名声都太早。

康熙正当盛年,储君地位稳固,胤祚背后没势力支撑,他做得越多,名声越好,给自己带来的危险越多。

所以个人出资建造堤坝一事,胤祚捞不到多少好处,还得倒贴巨额银两,除了天生心善、心系百姓,没有第二个理由。

他彻底站在了汉人的那边,如果连汉人都不支持他,不帮助他,没人知道新的堤坝什么时候能建起来。

听完胤祚的转述和分析,康熙忽然对那个叫柱子的男孩起了兴趣“普通人家的孩子竟也有这般眼界。”

“柱子也不算普通人家吧。”胤祚挠挠头,“上数几代,也是官宦人家,但是明朝末年的情况你知道的,他家被贪官栽赃诬陷,家破人亡,辗转投奔亲戚,又遇上大清入关,发布圈地令,就跟着变成奴仆了。”

这也是柱子为什么那么恨贪官污吏。

康熙“”

太子“”

在民间找个哈哈珠子,还能找到这样复杂背景身世的,都不知道胤祚的运气是好还是坏。

父子俩有点好奇,“那铁蛋呢不会也是前朝的”

“没有,铁蛋家就是普通人家。”胤祚摇头,他怎么可能随手一捡就是两张ssr卡

一听没什么背景,康熙和太子还有点失望。

胤祚要这两人当哈哈珠子,康熙不可能没查过背景,可他也不至于查到前朝去。

主要是前朝末年,宦官当道,冤假错案太多,很多事情都不可考证,派出去的人查到这两个孩子身世清白,和其他势力没什么瓜葛,也就差不多了。

要不是胤祚主动说出来,康熙和太子都不知道还有这一茬。

康熙气愤地揉着胤祚的小脸蛋,要不是小屁股刚被打过,他还挺想捏捏小屁股的。

“那么多人都商量了,怎么就没来找汗阿玛商量一下”

太子忙道“还有二哥”

胤祚自知理亏,任由康熙揉团子似的揉他的脸,因为这个,说话声音多少有点含糊不清“你们不会同意呀。”

康熙“”

太子“”

“我问过了,遇到这种情况,都得等朝上吵个好些天,等他们吵爽快了再来回拉扯慢慢谈,可是两岸百姓等不得。”胤祚道,“汗阿玛,我既然生在皇家,有了得天独厚的身份,就该承担起这份责任。”

康熙和太子都沉默了。

扪心自问,如果他们处在胤祚的角度,会这么做吗不会的。

张英和李光地是汉臣,希望为汉人百姓谋福祉,想要百年之后有个好名声,而朝堂上的满臣他们不在乎长江黄河两域的汉人百姓,只想从这件事中谋取利益,或者升官,或者发财。

索额图想回到朝堂,就得为胤祚出谋划策,纳兰明珠在此事中出力,很可能是不想让索额图独树一帜。

他们的初衷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自己和家族,而不是为了天下百姓,真有那么一天,也只是扯张大旗随口胡说。

甚至于康熙励精图治多年,也希望将来自己在史书上是个好皇帝。

想法不同。

康熙不知道胤祚的责任心为什么会这么大,也不想御书房里的气氛一直如此凝重,忽地神来一笔“你不是想当纨绔吗这么努力做什么”

太子

汗阿玛,您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胤祚撇嘴“那也得当盛世中的纨绔啊,不然还怎么吃好喝好玩好何况”

小家伙满脸愁苦,“兄弟们都太卷了,我要是不努力,别说当纨绔了,就是个废物。”

康熙“”

太子“”

亲爹和亲哥已经哄得差不多,眼看都不生气了,胤祚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上一遍。

“汗阿玛,太子哥哥,我一个人出资修建堤坝,并不是一时意气,只是想尽快开始。”

他没那么多钱把长江黄河所有的地方都修成钢筋混凝土堤坝,但能修一处是一处,找准泛滥最严重的地方先修。

等到今年泛滥时间过去,再回头看看伤亡损失和钢筋混凝土堤坝,看到了效果,户部和工部自然愿意。

到时就算他们不愿意,总有一些富豪乡绅为了名声愿意捐款捐物,尤其是长江黄河附近的有钱人。

这两条河在带来洪水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富饶,有钱人家平日里也会施个粥做慈善,遇到修堤坝这样既能够积攒名声,又有切切实实好处的天大好事,哪里会不愿意呢

“到时可以在堤坝旁边树个碑,记载某某人捐款多少,将慈善的名声长长久久地传下去,总有人愿意干的。”胤祚道。

知道他不是真的昏了头,想要凭一己之力建造两岸堤坝,康熙和太子多少松了口气。

还好,没傻到那个地步,可惜还是把朝上的那么多大臣都给得罪光了。

也罢,等科举多选些人来吧。

正好胤祚需要人才来干活,多送点过去好了。

从御书房出去,胤祚望着紫禁城的这方天地,有些出神。

他不是犟,也不是傻,更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心善,只是尝过因洪水失去家人的痛。

那一年,国家各处爆发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各处决堤,无数城市成了一片汪洋。

洪水一波又一波地来,怎么都挡不住,无数军人用身体铸成最后一道铜墙铁壁,洪水是艰难度过了,可很多人也没了。

他前世的一位叔叔就是军人,洪水来临时被冲走了,等到洪水退去也没找回尸体。

当时的他还年幼,不理解死亡是什么,不理解家人为什么都在哭,只知道一位对他很好,不骂他怪胎,会把他架在脖子上的叔叔死了。

军人的死叫牺牲。

军人的家属叫烈士家属。

如果这一世胤祚投身在普通人家,再怎么想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他偏偏投身在了皇家,天时地利人和,还有什么理由劝自己不去做

他,只是不希望有那么多人和他的家人一样,尝到因洪水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痛。

仅此而已。

守在门口的太监见六阿哥迟迟不走,本想问问是否需要吩咐,一抬头却见六阿哥的侧脸很是悲伤,像是想起了某些不可追忆的东西。

“爱新觉罗胤祚”御书房内忽然传出一声熟悉的怒吼。

胤祚吓了一跳,什么悲伤、落寞通通跑光。

“滚进来”伴随着康熙的怒吼,还有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一听就是气得来亲自抓人了。

大概是看到他悄咪咪放下的折子了。

胤祚不久前刚被打过屁股,虽然康熙克制着力气没打多狠,但他依然不愿意短短半个时辰内梅开二度,脚底抹油就溜。

“汗阿玛,我要去看乌库妈妈,明天再来给你请安,今天就先走了哈”

小短腿跑得再快也比不过大长腿,即便康熙只有一米七五。

何况,老父亲还有绝招“你敢跑,朕就把胤禛和胤祐都叫回来”

胤祚

康师傅,你不讲武德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