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 > 第 65 章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 第 65 章

作者:暗墨沉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1:30: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程茂林想起, 他和几个孩子练成的时间有长有短,看来跟个人资质有关。就是他还没摸清到底什么资质学那个功法更容易。

不过就算立邦学不成也没关系。既然立邦想自立赚钱, 他这当叔叔的肯定支持, 大不了自己帮他弄几只猎物,让他存钱上学。

学武几乎是每个男孩的梦想, 程立邦有什么不愿意的, 当他看立国堂弟耍了几招外家功夫后, 立马兴奋地说“四叔, 我跟你学。”

本来他想来学打猎技巧的, 没想到还能在四叔这里遇到意外惊喜。学武是好事, 学到真本事后,自己进山打猎, 不用怕遇到危险了吧

思想比较单纯的程立邦心思还是挂在靠打猎赚钱上,一直没放下。

七彩听了堂哥的事情以后, 抽空跟他说“立邦哥,其实你可以采药卖药换钱,我可以教给你怎么采药、怎么晾晒药材”

七彩说的都是晒制比较简单的药材, 不用经过严格的炮制过程,仅靠晾晒好成色就能用的几种药材。虽然不是很值钱, 但是积少成多, 慢慢攒, 总能攒下一些钱。

这种办法比较适合程立邦,他也不是急需一大笔钱,不过是未雨绸缪, 怕爸妈不再给他出学费,自己能攒点钱安心。七彩的办法比较合适,比起打猎,在附近的山头采些常见药材,一般还不会遇到危险。

本着多学东西不吃亏的想法,程立邦也答应跟七彩学习。练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采药可以很快学会。

就这样,七彩在家多呆了一天,就是为了教给堂兄怎样辨识和采集、晾晒几种普通药材。她和师兄还告诉堂哥哪里会收购这些药材,让程立邦先采集一部分拿去换钱,试试这个方法可不可行。

当然可行,其实全国各地都有药材收购点。只不过普通人接触这方面少,也不会炮制药材,一般想不到这上面来。其实很多地方有专门的采药农民干这些,也是一种赚钱养家的方式。不过有的药材生长在险恶之地,药农也不是那么好干的。

就这样,程立邦跟着四叔悄悄学武。这事他没告诉别人,就连爸妈兄弟也不知道。

其实这也是程茂林嘱咐的结果,因为程茂林不想把自家学武的事大肆宣扬出去。

要是村里人都知道了,想叫自家孩子跟他学武,他教还是不教。就算教了,也不一定能保证每个人能学会。有学不会的,万一认为他是骗子,他还要不要在村里住下去了

就算自家子侄,程茂林每个人都教学武。拿他闺女的话来讲就是有缘分就教,没缘分就不教。能不能学会全看个人,不用顾虑太多。

所以程茂林才教给找上门的程立邦,而不是把侄子们喊来都教了。

不过,因为程立邦暑假经常上山采药,跟程柳、程叶、柳青青三人遇到不少次。后来几个小姑娘问过他后,知道他采药换钱的事。虽然普通药材不值钱,但是积少成多,谁都不嫌钱多。

于是程柳她们也跟着程立邦学会采集晾晒几种药材。他们甚至打算等七彩下次回去,再跟她学几种。几个孩子真打算自己赚钱上学了。

七彩教给堂兄几种简单的药材后,看家里没啥事,就跟师兄回了市里。

早在上次七彩走后,程茂林定制的石磨做好后,已经运回家来。程茂林抽晚上有空时磨了点白面,虽然不如机器磨出的面白,可胜在是细粮,黑点也比粗粮好吃。

程茂林给爸妈送去几斤,是偷偷孝敬他们的。他嘱咐他们偷偷吃点,别亏了身体。至于程爷爷程奶奶舍不舍得私下吃白面,程茂林当儿子的没法管了。他都孝敬了,吃不吃爸妈的事。

程茂林还磨出一些来,留着闺女再回去时,给送周师傅一些。也给姑姑家送上二斤,算是报答他们收留七彩住宿的情分。剩下的那点面,程茂林和李秀珍舍不得多吃,除了给大儿子偶尔改善生活擀面条或烙饼吃,大部分留给小儿子吃。

对此,立国和七彩都没意见。谁让立远最小,嗓子最细嫩,吃不下粗粮呢。大的让着小的,是这年月大部分家庭都会经历的事情。

临走时,程茂林给七彩装上两份白面,他交代给七彩,“多的那份你拿到你师傅那边,少的那份是给你姑奶奶姑家的。”

七彩跟师兄带着白面和口粮跟回了城里。

周师傅和程方秀见到七彩拿回白面,还以为是麦收后程茂林家分了麦子新磨的面。

两人都这样说的“农村好不容易才分点麦子,你们不留着自己吃,拿给我们做什么”

七彩“这是我爸的一点心意,不多,师傅姑奶奶就收下吧。”

“下次别带白面了。要是有不花钱的野味,可以带点回来。”

两人也是好意,不想程茂林家花钱送这送那,又不是外人,那样多见外。

后来七彩再回家时,程叶、程柳她们果然找上门,又学了几种复杂一点的炮制药材的方法。这几种药材价格要高点,学会以后攒钱更方便些。

七彩没有吝啬那点知识,都教给她们了。

没人的时候,杜念生跟七彩说“你家的堂兄妹都挺向学的。”还知道自己赚钱上学,并且愿意付出行动。

一般农村孩子可没有这种见识。

一般而言,这年头的农村孩子,父母让上学的,有的甚至哭着闹着不愿意去;有的去了,跟着学几天嫌老师管得多,在学校坐不住,不想去了;大多数是上了小学会识字算数了,大人不让上了。

因为那时孩子大了,能赚工分了,去上学却得花钱,不如回家赚工分攒钱,该娶媳妇娶媳妇。娶了媳妇生了娃,组建了家庭,一辈子就扎根农村了。

只有极少数的农村孩子能意识到上学才是有出息的唯一出路。

七彩感叹一句说“是啊。可是农村孩子想上学真不容易。”

很多女孩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无疑她是非常幸运的,遇到一对疼孩子的父母,还不重男轻女。

杜念生“可不是吗。农村来钱的门路少,攒点钱不容易,不舍得花钱送孩子上学。可是不送孩子上学,孩子就没机会进城上班,不进城还是得一辈子呆在农村种地”

这样以来,结果不言而喻。

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真帮不上多少忙,只能先顾自家亲戚了。

开学之后,程柳总算是复学了。也许因为她这一时的努力,会改变自己的一生。

七彩得了师兄给的人参钱后,暂时手头不缺钱,就专心跟着师傅学习,也不费劲儿采药换钱了,正好把精力全用到学医上。

她手头有钱之后,也没有把钱拿给爸妈,而是不断往家买东西。有时是爸妈念叨过的家里需要的东西。虽然家里需要,可是爸妈不舍得买,七彩就会买回去让爸妈惊喜一下。多数时候,她还是给哥哥和小弟买点零食回去。

爸妈问七彩哪儿来的钱,七彩就说是师傅给的零花钱。弄得程茂林和李秀珍怪不好意思的。总觉得闺女跟周师傅学医,周师傅还给孩子零花钱,简直是打着灯笼难找的好师傅。

因为这,家里但凡有点好东西,他们就想着给周师傅送去,一来二去,两边处得关系越发亲近了。有了七彩这条中间纽带,他们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春去秋来,两年的时间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过去了。

这两年中,因为七彩几乎把全部心思放到学习中医上,再加上她超凡的记忆力,几乎掏空了周师傅的理论知识。在这方面,可以说她比很多大学生做的都出色。

剩下的号脉、针灸等技能,需要七彩经过更长时间的实践,才能获得更娴熟出色的技能。

为了不耽误学业,七彩要回镇上上初中了。

周师傅看着眼前依旧是个孩子的小徒弟,不由感慨了几句“我当时收你为徒,也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能把我所学掏空。唉,年纪大了,不服老不行,以后还得看你们年轻一辈的。”

杜念生笑着说“师妹比我当年可是厉害多了,不得不说,我真比不上师妹有天分。师傅,您也别感叹了,我看能赶上小师妹的没几个,您收她当徒弟,是捡大便宜了。黄伯伯每次来都说后悔没收师妹当徒弟”

周师傅这才笑着说“哈哈,他爸家族传承看得更重,谁让他家祖训不收外人当徒弟的,还才便宜了我。确实,你师妹学中医非常有天分,这两年下来,她对各种药材的了解程度,怕是你都比不上,就连她熬制的汤药和制作的药丸,效果也更好一些,不得不说,她真得有天分”

确实,谁让七彩有木系异能呢。很多药材都是植物,木系异能能让七彩更容易认识和深入了解各种药材的药性,并且善加利用。比如熬制汤药和制作药丸时,她能更容易在适当的时间,把各种药材的药性近乎完美的发挥出其作用。

最后,周师傅跟七彩说“学无止境,虽然我把我所学都教给你了,可是中医传承不只我知道的这些,你想把中医学好,以后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回去以后好好上学,将来你也可以跟你师兄一样考中医大学,到时多跟老师们学学,集各家所长,再加上你自己的优势,希望你以后能在中医上有不凡的成就。”

“当然,以后你周末放假,还是得到我这里来学习各种脉案,针灸推拿”周师傅交代完后,又给七彩一个惊喜“听你师兄说,你们村离镇上有段距离,上学的话还得走路去,很是不方便。我让你师兄给你选了一辆自行车,你回去学学,以后可以骑车去上学。”

七彩“师傅,自行车太贵重了,一百多块钱呢,您说买就买啦”

“我就你和你师兄这俩徒弟,不给你们花钱给谁花。当初我也给你师兄买了一辆,就是咱院里那辆,现在给你买了,你就收下。”

七彩笑嘻嘻地跟师傅说“师傅,那我就不客气地收下啦。以后我跟师兄会好好孝敬师傅的。”

两年下来,七彩跟师傅混得亲如祖孙。现在她已经可以顺其自然地接受师傅所送的礼物。当然,她会一一记在心里,以后会加倍孝敬师傅。

七彩早已盘算过,以后回找机会把她意外所得的医书拿给师傅看。也许对师傅来说,能让他多看几本古医书,是让他最欢喜的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