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家个个是皇帝 > 108 四郎开口

我家个个是皇帝 108 四郎开口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37:5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史瑶不禁"啊"一声, 意识到太子问什么, 哭笑不得,"不喜欢。妾身喜欢白酒,也不会等到今天才知道他仨早就酿出白酒。"

"那你要不要喝点?"太子试探着说。

史瑶瞥他一眼,笑着摇了摇头, "殿下喝吧。"

太子令宦者给他倒一点, 抿一小口咽下去, 瞬间变脸,"怎么这么冲?"

"比较纯啊。"三郎连忙把酒瓶盖上,令小宫女拿下去,"父亲,别喝了。"

太子摆摆手, 喝一口汤才说:"难怪舅父会喝醉,这个酒让我喝, 最多喝两樽。"咽口口水,又说,"不过,这个东西冬天喝很好, 暖和。"

"孩儿也是这样认为的。"二郎道。

太子张嘴想说什么, 对上二郎的视线,"你喝过?"

大郎白了二郎一眼,就把他干过的蠢事全说出来。太子忍俊不禁, 道:"你们那天说在自己宫里烤肉,你母亲就猜你们肯定有事瞒着我们, 果然被你母亲猜对了。"

二郎小脸微红,有些不好意思说:"孩儿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重点是喝酒?"史瑶问道,"重点是喝醉,还瞒着我们。"

二郎:"孩儿错了。"

"别训他了。"太子给史瑶夹点菜,"吃面,再不吃就腻了。"

饭后,兄弟三人也没出去,太子考校他们功课,史瑶坐在躺在小床里呼呼大睡的四郎身边,听着二郎磕磕巴巴回答问题。

太子露出还算满意的神色,从史瑶他们吃饭没多久就开始睡的小孩醒了。小孩睁开眼望发一会儿呆,就挣扎着坐起来,瞅见三位兄长,咧嘴笑着伸出小手。

大郎走过去抱起他,"母亲,可以抱他出去吗?"

"给他戴上帽子,再围上围脖。"大郎、二郎和三郎不是真小孩,外面风大的时候从不闹着要出去,史瑶便没有给他们做围脖,只做过帽子。

四郎在屋里呆够了,一定要出去,不让他出去,他会一直哭,哭累了歇一会儿再继续哭。每当这时史瑶就知道四郎在屋里待的烦躁,不是故意闹,史瑶就令奶姆给他做围脖,出去就围上。

三郎翻出围脖,包着四郎的脸。四郎伸手就抓,大郎吓唬他,"不戴这个不出去。"

四郎抬头一看大郎脸色不对,松开围脖,老老实实趴在大郎肩膀上。太子坐在一旁看到小儿子的表情,转向史瑶,"你说的没错,这孩子懂事了。"

"但愿他以后真懂事。"史瑶道,"殿下晌午饭后也没歇息,去卧室里歇一会儿?"

太子站起来冲史瑶伸出手,史瑶攥着他的手起来,两人去卧室。

四郎虽然胖,大郎、二郎和三郎轮流抱他倒也不觉得累,在外面转半个时辰兄弟四人才回长秋殿。听当值的闵画说,史瑶和太子在房里歇息,兄弟四人就拐去偏殿。

四郎还小,奶姆每晚搂着他睡榻上,而三兄弟以前睡的床也没移出去,兄弟四人到偏殿,大郎就命宫人在床上铺条被褥,打算上去睡一会儿。

抱着四郎玩,有些累得大郎、二郎和三郎还没躺下,四郎反倒呼呼大睡。四郎醒的时候能闹腾,睡着了特别乖,大郎捏捏他的小脸,小孩也没任何反应。

二郎倒是有点担心,"别把他捏醒了。"

"我终于明白母亲为何喜欢捏咱们的脸,小脸真嫩啊。"大郎说着话又捏四郎几下。

二郎盯着四郎,见他一动未动,也伸手捏两下。四郎忍不住哼唧一声,二郎吓得忙缩回手,"醒了?"

"没有。"三郎道,"你俩还能再幼稚点吗?"

大郎:"还能。"

三郎抬腿给他一脚,"四郎长大后,我就告诉他,他小时候你最喜欢欺负他。"

"母亲说四郎三岁才记事,等他三岁我就不欺负他了。"大郎说完就躺下,"睡觉。"

两米宽的床躺三大一小有些挤,三郎怕压着四郎,令内侍再拿两条被褥,他睡下层。兄弟四人一觉睡到天黑,如果不是四郎饿醒哭闹,把三位兄长吵醒了,他们还得继续睡。

虽然睡很久,兄弟三人上午跑半天,下午又照看四郎,也挺累的。在长秋殿用了晚饭,回到他们宫里沐浴后,躺在床上又睡着了。

翌日是四月初一,三兄弟得跟老师上课,没空再往外跑。有人却找到长秋殿。这一个月来博望苑里的酿酒作坊天天在酿酒,但凡从博望苑附近经过的人都能闻到,也包括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

齐王身体不算硬朗,不敢喝酒,刘旦此人更爱葡萄酒,也就是史瑶口中的葡萄汁。刘胥不喜欢甜腻腻的甜酒,喜欢黄酒,总觉得黄酒缺点什么,自从在博望苑门口闻到酒香,刘胥就决定找东宫讨酒。

偏偏刘胥和太子不甚熟,不好意思直接太子,便打算找他三个小侄儿。东宫三个小郎君最近很忙,没空去广陵王府,刘胥左等右等等不到他们,刘闳和刘旦又不愿陪他去长乐宫,刘胥便错开休沐日来找史瑶。

史瑶听刘胥提到酒,就知道他想说白酒,静静听刘胥说完,才让刘胥去找三郎。刘胥当然想直接去找三郎,问题是三郎在长信宫,他怕碰到太子。刘胥就求史瑶使人去把三郎叫过来。

"太子只训过你几次,你就这么怕他?"史瑶问道。

刘胥摸摸鼻子,道:"弟弟不是怕皇兄,是敬重他,就不想惹皇兄生气。"

"行吧,我知道了。"史瑶根本不信他的话,指个小宫女让她去找三郎。

三郎都可以当他老师的老师,别说逃课,不去上课也没事,见到刘胥后就同刘胥去博望苑。今日刘胥能来找他,他日别人也能来找三郎。三郎回宫的路上琢磨一番,在酿出新酒后就命酿酒师带着酿酒的东西回上林苑。

三郎从新酒里舀五瓶出来,又令执事把剩下的酒封起来。执事得知以后博望苑不再酿酒,三郎也不准备卖白酒,松了一口气。

大郎注意到执事的表情,好奇道:"又不用你亲自酿酒,听说三郎不酿酒,你怎么比酿酒匠还要高兴?"

执事脸色大变,惶恐不安地说没有。

大郎嗤一声,盯着执事,脸上写满了不信。执事见了,期期艾艾地说:"最近高粱不好收。"

"不好收?"三郎看着执事思索道,"你的意思买不到高粱?"

执事见三郎没生气,这才大着胆子说:"从三月中到现在,一个多月了,三天两头阴天却不见雨,乡里人说今年可能会干旱,怕收成不好,家里的高粱不敢卖,又买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干旱?"三郎这些天挺忙,好些日子没下雨也没在意,执事这么一说,三郎仔细想想,"是有些日子了。"说着看向大郎。

大郎没懂,就说:"天色不早,我们回去吧。"

三郎"嗯"一声,就吩咐内侍备车。坐上车,大郎想问三郎刚才那一眼是什么意思,碍于驭手就坐在他前面,忍到宫里。

到长秋殿内,大郎屏退左右,才问出疑惑。三郎:"咱们小时候有次干旱,然后引发蝗灾,你们还记得吗?"

"我忘了。"二郎道。

大郎就不是个关心民生的主儿,摇摇头道,"忘了。"

"我记得。"史瑶也在殿内,"有四五年了。三郎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三郎:"久旱必蝗,孩儿担心今年也会发生蝗灾。母亲家乡可有消灭蝗虫的法子?"

"我家乡直接用药。"史瑶道,"可惜那种药我听都没听说过。"

二郎提醒三郎:"母亲家中不种田。"

"你以前是用什么消灭蝗虫?"史瑶问三郎。

三郎:"硫磺。不过普通老百姓买不起硫磺,一旦发生蝗灾,现有的硫磺也不够用。"

"就没别的法子?"史瑶问。

三郎:"有些鸟倒是吃蝗虫,可是抓一只鸟用的稻谷往往比蝗虫吃下去的还要多。"

"鸟?"史瑶认真想想,"鸟不行,鸡呢?鸡爱吃虫,对了还有鸭。不过,鸡鸭会不会嘬稻谷和麦穗啊?"

三郎猛地拍一下额头,"我怎么把鸡鸭给忘了。鸡鸭会啄粮食,不过,蝗虫来临时把鸡鸭赶到地里,鸡鸭就没空吃粮食了。"

"这个法子可行。"大郎仔细想想,"父亲回来就告诉父亲。"

"告诉我什么?"

母子四人齐刷刷往外看,太子踏上台阶,走到门口。史瑶迎上去,"让他们告诉你。"

三郎先说执事告诉他的事,然后说他的猜测,最后说鸡鸭,"父亲,这个法子如何?"

汉朝百姓最恐惧的便是蝗灾,因为蝗虫过境颗粒无收。每次发生蝗灾,刘彻都睡不安稳,又是甚至忍不住祭天祈福。

太子直直地看着妻儿,过了好一会儿,正当三郎因为太子说不行时,他笑了,"你们啊。孤这辈子能和你们成为一家人,是孤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殿下也觉得此法可行?"史瑶问道。

太子:"孤不知道鸡鸭能吃掉多少蝗虫,但有鸡鸭吃蝗虫,蝗灾过后总会给百姓留下一些。"

"殿下明日就向父皇禀告此事吧。"史瑶道,"快五月了,妾身记得上次蝗灾好像是发生在秋收前。离秋收还剩五个月,政令传下去,百姓还得去买蛋孵鸡和鸭,时日不多了。"

太子颔首:"孤知道。不过,也不急在一时。"看到案几上的酒瓶,"三郎,你上次拿来的酒,我还没喝完。"

"孙儿打算给祖父两瓶,给舅公一瓶,剩下两瓶留着父亲冬天喝。"三郎道,"只是舅公这一瓶,孩儿觉得最好由祖父给舅公。"

太子:"我知道了。对了,再过半个月霍光就去大宛了,二郎,你让木匠做的东西打算何时卖给前往西域的商人?"

"啊?这么快!"二郎惊呼,"可是孩儿还没想好该卖给谁啊。"

三郎:"不如让父亲的门客把东西拉到西市试一试?父亲养他们好多年,几乎没让他们做过什么,也该让他们出点力了。"说着话看向太子。

"我没说不行。"太子笑道,"瞧你紧张的。"

三郎:"那就让他们出面。"

"博望苑又添人了?"有了四郎,史瑶有一年多没出去过了。

三郎:"添了几——我的天,你怎么站起来了?"不经意看到小床上的小孩,三郎慌忙跑过去,"你何时醒的?"

小孩眨一下眼,三郎到他面前,小孩乐得咧嘴嘎嘎笑,"啊啊,阿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