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家个个是皇帝 > 109 西市卖家具

我家个个是皇帝 109 西市卖家具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37:55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三郎整个人定住, 意识到听到什么, 忙不迭问:"四郎,你是在喊阿兄吗?"

"阿兄?"大郎见三郎过去就没过去,离得有点远,也没听清四郎啊啊什么。听到三郎的话, 大郎三步做两步走, "四郎会说话了?四郎, 喊大兄。"

三郎:"别打岔。四郎,先喊阿兄,喊阿兄我就抱你出去玩。"指着外面。

四郎顺着三郎的手指看去,乐得乱蹦跶。三郎慌忙把他抱出来,"喊阿兄, 喊阿兄就抱你出去。"

"啊…阿修……"

三郎:"不是阿修,是阿兄, 阿兄。"

"啊,啊——啊阿嚏!"

三郎条件反射闭上眼,睁开眼看四郎的鼻涕出来了,哭笑不得, "你怎么还打起喷嚏来了。大兄, 快给他擦擦,也给我擦擦,我脸上有鼻涕。"

"他知道你嫌弃他说不清楚, 就故意喷你一脸。"大郎先给三郎擦脸,后给四郎擦鼻涕, "你确定听到他说话了?不是想打喷嚏。"

三郎:"四郎,再给你一次机会,喊不对就不抱你出去,喊阿兄。"

"啊——阿兄。"四郎喊出来就盯着三郎。

三郎楞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得很满足,"我们出去玩。"

"等等,还没喊我大兄。"大郎拦住,"四郎,快喊大兄。"

大郎、二郎和三郎小时候,太子天天盼着几个孩子会叫父亲,盼了很久,乍一听到"父亲"两个字,太子很激动。

经历过那次,太子倒也不在意四郎何时才会说话,第一句喊的又是谁。现在见大郎拦着三郎不让他出去,又发现二郎眼巴巴看着四郎,忍不住走过去,"四郎,喊父亲。"

四郎看看太子,又看看两个一模一样的兄长,瘪瘪嘴"哇啊"一声,嚎啕大哭。

三郎吓一跳,"怎么了?"

"你们堵住不让他出去啊。"史瑶接过四郎,朝他屁股上一巴掌,"不准哭了。"

哭声戛然而止,四郎怯怯地看着史瑶,别提多么委屈。史瑶不为所动,"再哭就搁屋里坐着,哪儿都别想去。"

小孩吸吸鼻子,瘪瘪嘴,向太子伸出手,不让母亲抱。

太子转身吩咐宫人摆饭。四郎愣了,显然没想到父亲比母亲还坏,随即冲三郎伸出手。三郎倒是想抱他,怕四郎误认为母亲训他,就可以找兄长,扭头吩咐宫人打水,他们洗手。

没能听到"阿兄"的二郎很失望,朝四郎屁股上拍一巴掌才去洗手。眼泪还没干的四郎瘪瘪嘴又想哭,史瑶瞪着眼睛看着他,四郎吸吸鼻子,眼泪憋回去。

太子听到吸鼻子声扭头看过去,小孩伸手抱住史瑶的脖子,史瑶慌忙推开他,"大郎,快给四郎擦擦脸。"

大郎矮,够不着,就把面巾递给史瑶,史瑶一手抱着四郎,一手给他擦脸。四郎抬起胳膊,啪嗒一声,面巾掉在地上。

小孩第一反应是看史瑶,见史瑶脸色难看,小孩老实下来。

二郎把他的面巾递给史瑶,小孩这次不挣扎了。史瑶给他擦干净,捏捏他的小脸,无声地警告他,再哭闹就揍你。

直到吃过午饭,小孩再次睡着都没闹。太子下午不打算出去,和史瑶一起坐在四郎的小床不远处,看一眼呼呼大睡的小儿子,就对三个大儿子说,"四郎现在懂事了,以后他故意哭闹,该训训该揍揍,不能由着他。这孩子比你们小时候还会看脸色。"

三兄弟以前不大信,今天亲眼所见,由不得他们不信。大郎:"孩儿谨记。父亲,孩儿想下午再去一趟博望苑,把二郎做的木器安排下去?"

"今天就拿出去卖?"二郎忙问。

三郎:"今天不卖。先交代下去,让父亲的门客找地方,总不能在路口卖。"

"二郎,听大郎和三郎的。"史瑶道,"去吧。这里没什么事。过些天暖和了,你们出去玩的时候把四郎带上。"

二郎:"四郎还这么小。"

"九个月不小了,你们比他小的时候都出去过。"史瑶道,"到外面让奶姆抱着他,你们别抱。"

三郎想一下,"等阿兄的木器开卖,就领四郎出去看看?"说这话时看向太子。

太子笑笑什么也没说。

五月十二日,休沐日,早饭后,三兄弟就领着小四郎去西市。四郎坐在马车上,乐得"阿兄、阿兄"喊个不停。

马车虽然走的慢,动起来也有风。三郎抓住四郎的手,大郎给他包上被褥,又给他带上帽子。四郎依然乱动,三郎朝他屁股上一巴掌,小孩老实了。

长安城东高西低,导致东边的房子比西边紧俏,房价也比西边高,有钱人也比西市多。初到长安的西域人和一些做小本生意的商户多是选在西市开店,二郎的木器放在东市卖更好。

太子的门客托他朋友找的店铺,并没以太子的名义,短期内普通人很难在东市找到一间大店铺,就在西市租到两间铺面,一间放木器,一间开门做生意。不过,在街坊四邻开口打听时,太子的门客说了,店内所有木器都是二皇孙画的图,请木匠做的。

可能和刘邦称帝前只是个泗水亭长有关,大汉百姓对皇家没多少敬畏之心。也有可能刘彻连年征战,百姓反而还有些怨恨朝廷。

门客说木器是皇孙设计的,街坊四邻便问执意问是不是太子的儿子。门客心下奇怪,太子的儿子和皇孙有何区别?

区别大着呢。许多百姓并不清楚刘彻有几个孙子。刘彻好武,太子关心下层百姓,从最早的豆腐、养猪,到后来的豆油、水车,太子从未刻意宣扬,老百姓一致认为这些都是太子使人做出来的,和皇帝无关。

太子的门客老老实实说,木器是太子的第二个儿子所作,出来买东西的百姓就走进店内。

刘家三位小郎君带着四郎刚到东市,就听到有人聊木器。大郎和三郎相视一眼,随即看向二郎。

二郎似有所感,回头看到他兄和他弟落后,"你俩又说什么悄悄话呢?"

"我俩在说走快点,还能赶上晌午回去用饭。"三郎道。

二郎:"那就快点啊。"说完继续往前走。没走多远就看到前面围满人,二郎停下来,指着远方对侍从说,"去看看出什么事了。"

人多容易生乱,侍从也不敢让三个小主子靠近,跑过去一看,忍俊不禁,笑着跑回来禀告,"都是等着买桌椅板凳的人。"

"桌椅板凳?"二郎想说,那有什么稀奇的。话到嘴边,猛然睁大眼,转向他弟,"我的?"

三郎:"不出意外是你的。"扭头看窝在奶姆怀里的小孩,见他眼睛像不够用的,看看这边看看那边,不哭不闹非常乖,就让奶姆和四郎留下来,"我们过去看看。"

"别靠近,就在外面看看。"大郎道。

三郎想说好,突然想到,"大兄,你捂住嘴巴。别人注意到你和阿兄长得一样,一定能猜出咱们是谁。"

"捂住嘴巴。"大郎朝二郎肩膀上一下。

二郎不服。

三郎小声说:"阿兄,我们去你的木器店。"

二郎瞪一眼大郎,捂住嘴往前走几步,仗着个头矮,钻到里面,就看到一个穿着绸缎的中年男子指着折叠桌,折叠椅和躺椅对店里的人说,给他来一套。

二郎看一会儿,就钻出去说给他兄和他弟听,然后才问:"全卖完了,拿什么卖给去西域的人啊?"

"阿兄,容我提醒你,你那个做木器的院里堆满了。"三郎道,"如果店里那些东西一天能卖完,父亲的门客明天去找前往西域的商人,他们看到桌椅板凳这么好卖,一定会帮你卖的。"

大郎:"卖掉就能得三成利,哪怕不好卖,那些商人也会运到西域试试。毕竟这次去的商人多,货物多,以防不好卖,自然有不少人希望淘几样新奇的东西运过去。"

"说到去西域的人,我突然想到一件事。"三郎又觉得不大可能,"没事,刚才想错了。"

大郎不信他:"真没事?"

"没事。"三郎道,"看也看过了,咱们回去?"

二郎回头看一眼,只能看到人头,看不到木器,犹豫片刻,点点头同意回去。

马车停在西市外,从外面走进来又从里面走出去,上了马车,四郎就有些犯困,走到一半四郎就睡着了。到长秋殿,四郎已进入熟睡状态,大郎捏捏他的小脸,他都没反应。

史瑶接过四郎把他放小床上就问:"如何?"

"挺好的。"三郎往四周看了看,见太子不在,小声问,"母亲,西域有番薯、洋芋和玉米吗?"

史瑶:"没有。"

"母亲如此肯定?"三郎见她都没经过思考,"母亲怎么知道?"

史瑶:"我看美食,美食书上写的,这几样都在海岛上。"

"东南海岛上?"大郎很好奇。

史瑶回想一下,"从南海出发往东南行驶,会碰到一片像南海岛那么大的地方,那个岛上有这三种东西。不过,二郎做的船再好也走不到那里。"

"为何?"二郎问。

史瑶:"炼铁工艺不行,做的船不牢固,走不了那么远。"

"多炼铁呢?"大郎问。

史瑶:"我们都不懂炼铁,铁匠慢慢摸索,他们弄出来的铁器,谁也说不准能用多久,你们就别想这事了。"

"现在的船能从东海到南海已经很好了。"三郎说着,看到大门推开,"父亲回来了。今天休沐日,父亲出去做什么?"

史瑶:"和你祖父商议养鸡养鸭的事。"

"商,等一下,母亲,父亲早些天就说过,父亲和祖父说了。"三郎问,"祖父当时没同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