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家个个是皇帝 > 第135章 太孙四郎

我家个个是皇帝 第135章 太孙四郎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37:5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太子笑着说:“应该是立四郎为太孙。”

“太孙是什么啊?父亲。”四郎很好奇。

大郎:“太孙就是太孙。等你学会骑马就知道了。”

“骑马?”四郎突然想到, “大兄, 我长高了,可以骑马吗?”

大郎:“不行,你还没马高,忘了啊?”

四郎忘了, 他想到昨天看到的那些高头大马, 也知道自己没法骑, “大兄,我们去换衣裳吧。”

大郎不由自主地想起四郎昨天穿的红衣裳,笑道:“四郎,今天也穿红衣戴红帽好不好?”

“大郎别闹。”太子道,“孤在这里等你们两炷香。”

三郎扯一下大郎, “走吧。”

兄弟四人昨日睡在永寿殿,史瑶的意思是在永寿殿歇两日再搬回去, 宫女就把大郎和三郎的衣裳拿过来。兄弟四人进了永寿殿,三郎才说,“太孙的事早点定下来,父亲也好光明正大地给四郎择师。”

“还要择师?”二郎道, “你教他不就好了?”

三郎摇头:“我不行。”

“为何?”诚如三郎所说, 论治国大郎不如三郎。大郎虽不服气, 他成了亡国之君是不争的事实, 他以前也没亲自教过他儿子,“我记得母亲说过,你以前的那个很不错啊。”

二郎跟着点头, “对,母亲说我大侄子很厉害。”

“大侄子是什么?”四郎见三位兄长聊天不理他,不甘寂寞扯一下大郎的手。

大郎:“你有没有见过曹宗表兄的儿子?”

“见过啊。”四郎道,“祖母宫里见的,一点也不厉害啊。”

大郎:“别的大侄子厉害。我们先换衣服,父亲还在等咱们。四郎想穿什么样的?”

“我想穿,和大兄、二阿兄、三阿兄一样的。”小孩边想边说。

三郎一边开箱找衣裳一边说,“以后在四郎面前说话注意点。”

四郎转向三郎正想开口,大郎先一步说,“四郎,鞋要不要换?”

“不换!”四郎低头看看,和大郎的一模一样,说得时候都没犹豫。

二郎怕他继续问,跟着说:“四郎,见到祖父不能跑,向祖父行礼时要把手套拿掉。”

“冻手。”四郎道。

大郎看他一眼,板着脸说:“你现在连二郎的话也不听了?”

“没有。”四郎慌忙反驳。

三郎:“见了祖父,我们就领你出去。过几日天暖和,我们带你去打猎,你和大兄骑一匹马,高兴不?”

四郎笑了,“我拿掉了。”举起小手给三郎看。

“不急。”三郎拿着衣裳走过来,摸摸他的小脑袋,就给他穿衣裳。

卫青已是万户侯,无法再封,而这次大捷多亏三郎的药包,刘彻便赏卫青黄金两千斤。没赏大郎和三郎,封大郎为代王,封地在代郡。二郎为九江王,封地在九江郡。三郎为胶西王,封地在山东。

圣旨一出,王侯将相懵了,三个大皇孙都封王,谁为皇孙?没容士大夫问出疑惑,黄门令又拿起一道圣旨,立四皇孙宣为太孙。

众人齐刷刷看向四郎。大郎、二郎和三郎从未教过四郎什么是怕,四郎见众人都看他,眨一下眼就跑到刘彻面前谢恩。

来的路上三郎交代四郎,听到他的名和“皇孙”二字就要谢谢祖父,四郎不懂为何要谢,想到听话能去骑马打猎,也就没问为什么。

刘彻一直认为四郎害羞腼腆,当着文武百官,四郎蹬蹬来到他跟前,刘彻很是意外——小孩不怕人?刘彻让四郎起来,四郎转身跑回太子身边,好像根本不知道太孙是什么。

四郎确实不知,不慌不忙,不悲不喜,一脸坦荡,任由众人打量。众人却把目光转向大郎和三郎,两人也不意外,众臣顿时确定天家祖孙几人商量好了。

此时自然没人上前说四郎年幼,不是嫡长子等等。心中没少犯嘀咕,大皇孙不傻啊?为何把太孙之位让给四皇孙?

大皇孙可是想当皇孙,他当三郎就跟他抢。他俩抢起来,一准谁都甭想当,最后还是立四郎。到那时也会弄得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完全没必要。

话又说回来,四郎年龄小,又是立他为太孙,不是太子,赶得又急,也就没有册封仪式。册文宣读结束,四郎扯一下大郎,大郎起身问刘彻他们能不能先行告退。

按理说是不行,刘彻抬眼望去,二郎和三郎都眼巴巴看着他,感觉几个小孙子有事,刘彻就让他们退下。

兄弟四人从宣室出去已巳时两刻,到东市就晌午了,也就没出去,转身回长秋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史瑶。

史瑶一直认为听到三个大儿子封王,小儿子被立为太孙时,她会很兴奋。然而,今天真听到,史瑶反而有一种“终于有结果”的感觉。不过,也为几个儿子高兴。

史瑶把四个儿子叫到身边,就说:“大郎,二郎,三郎,你们现在封王了,可以出宫建府邸,打算何时起府邸?”

“孩儿有封地,在长安建府肯定得自己建。”三郎道,“以前出过‘七王之乱’,祖父疼孩儿,给孩儿的封地也不会太大,过两年封地的税收上来,孩儿有了钱再建府吧。”

二郎:“我有钱。”

“你那点钱只够买两间铺子。”三郎笑道,“阿兄,你还是好好收着吧。”

四郎点头:“对的,阿兄,你还是好好收着吧。”

“你知道我说什么?就跟着学。”三郎好笑,“母亲,孩儿和大兄不在宫里这些天没出什么事吧?”

史瑶:“大事没有,小事不断。别人的事改日再说,李禹撞你们的车,你们不声不响把人赶出博望苑,不像你们的作风啊?”

“让三郎说,孩儿不清楚那一段。”大郎道。

三郎先说历史上李禹胆子大,只是东宫家臣就敢得罪刘彻身边的人,随后才说:“李禹有个妹妹,母亲知道孩儿什么意思了吗?”

史瑶明白了,好笑道:“你们啊,这么多年还不信你父亲?”

“不是不信父亲,是不信外人。”三郎道。

四郎突然开口:“我没听懂啊。”

“我们说的都是我们这么大的人才懂的事。”三郎站起来,“四郎,我比你高多少?”

四郎嘟着小脸哼一声,转身扑向史瑶。史瑶连忙抓住他的胳膊,“你现在是太孙,不能再这般孩子气。”

四郎不甚胖,他肉结实,有一次朝史瑶扑过去,撞的史瑶胸口痛,太子就不准四郎往史瑶怀里扑。每次和他说,小孩总是理直气壮地说:“我还小。母亲没看到吗?我比阿兄矮好多好多。”

“都没你有理。”史瑶捏捏他的小脸,“三郎,以后没事多教教他礼仪。”

三郎:“孩儿知道。母亲说的小事是何事?”

“你走后卫长公主病了。”史瑶道,“我领着二郎和四郎探望你祖母,你祖母见着我就说,早知道就拦着你祖父,不让随军出征。”

大郎嗤一声:“留下来给卫长姑母看病啊?她怎么想的啊。”

“她也是随口一说。”史瑶笑道,“早年你祖父把卫长许给栾大,你祖母都不敢找你祖父,出征此等大事,她更不敢插手。你不想去,让她帮你求你祖父,她也不过是拐弯抹角询问一下。”

三郎笑道:“孩儿知道。卫长姑母还没四十岁,怎么总是生病?孩儿出征前,她好像就病过两次。”

“富贵病吧。”史瑶道,“当初我帮她对付栾大,她转身给你父亲送人,我再也没搭理过她。逢年过节碰到,也只是打声招呼。你祖母说起她的事,我也是听听不接茬。”

四郎扭头看向史瑶:“母亲,栾大是谁啊?”

“你不认识。”史瑶道,“他早就不在这个长安了。”

二郎夹开一个核桃,挑出核桃仁递给四郎,“母亲当初不应该管她。”

“当时你祖母的眼睛都肿了,卫长哭得眼睛里面全是血丝啊。”史瑶道,“那时卫长二十出头,栾大也不是什么好人,我又想为你祖母分忧,一时也没想那么多。”

二郎:“母亲就是太善良。”

“母亲不善,也不会成为咱们母亲。”三郎道。

这一点大郎赞同,“母亲,孩儿一直好奇母亲怎么来这边的。母亲介意说说吗?”

“我怕吓着你们。”史瑶道,“从十丈高的楼上摔下来,摔地上只感觉身体不是我的,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大郎:“十丈高?”

“是呀。”史瑶道,“改日我画给你们看。”

四郎吐掉嘴里的核桃,把剩下的塞史瑶嘴里,“母亲,这个不好吃。”

“坏了?”三郎问。

二郎:“母亲用蜂蜜给他做几次核桃仁,自打吃过蜂蜜核桃再也不愿意吃这种了。你呀,以后也是跟祖父一样奢侈无度。”

“我和祖父不一样。”四郎很大声说道。

太子甫一进长秋殿就听到这句,“又说你祖父什么呢?”

“我没讲。”四郎忙说,“是阿兄说的。”指着二郎。

太子看到是二郎,肯定道:“一准是你不听话了。”

“我没有。”四郎道,“母亲,我没有不听话。”

史瑶笑道:“挑食呢。”

太子进屋看到地上的东西,捏捏四郎的小脸,“二郎,夹开自己吃,别给他吃。对了,大郎,三郎,你祖父宣你们过去。”

史瑶:“父皇找他们俩?”

“是呀。”太子道,“估计又有什么事瞒着你我。”

三郎想说没有,突然想到昨天晚上四郎从他衣裳里翻出的东西,撇嘴笑笑:“没有。是祖父小心眼。”

作者有话要说: 月半今天晚上卡文,就去搞新文大纲,最迟二月十四发文,名字就叫《小媳妇》了,故事开始于七十年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