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109章 抬价

躺赢的科举人生 第109章 抬价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7:03: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皇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他身为君主,自然吃用都是最好,天下名茶都尝过。

但是此时喝了一口,也忍不住微微吃惊“味道果然不错。”

喝完, 他端着茶杯, 喂了太子一口。

太子瞪大了眼睛,惊讶道“父皇, 甜甜的。”

皇帝朗声大笑道“茶味浓郁, 回味甘甜,是难得的好茶。”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皇帝喝了两口茶, 觉得果然精神一震, 整个人都舒坦了不少。

这会儿京城还冷,虽然大殿里头点这炉子, 但皇帝的年纪大了,难免有些畏寒,可一口热茶下去,只觉得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很快,他放下茶杯“赵爱卿可还有其他话”

“请陛下圣阅。”

奏折很快到了皇帝手中, 他翻开一看就笑。

“这孩子。”言语亲昵的,完全看不出方才的姿态。

赵云安的奏折很长, 前半部分都在描述那一日的神迹,不着痕迹的歌功颂德,无非是说皇帝治国有功,才有今日的神迹。

到了后半部分话锋一转,才提起漳州的困境来,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要钱。

看到这里, 皇帝的笑容果然收敛了一些。

他放下奏折,叹了口气“也是辛苦他了。”

“去,请赵云衢进宫面圣。”

自有人出宫宣旨,皇帝想了想,又对马原说“你亲自去皇后宫中,将赵云衢的嫡长女接来。”

“遵命。”

赵云衢接到圣旨,很快便收拾好进宫面圣。

在赵云安不知道的时候,永昌伯已经再一次离开京城,前往北疆,但是与以往都不同的是,他这一次去的地方并非顾大将军的地盘,而是靠近凉州。

出发之前,永昌伯与儿子密谈长久,心底都很是无奈和担忧。

无数次,赵云衢倒是庆幸赵云安顺利外放,不在京城,小心一些便能避开京城的风波。

赵云衢路上便知道赵云安派人送神迹的事情,微微垂眸,遮住眼底的光彩。

“臣参见皇上,陛下圣安。”

“赵爱卿快请起。”

皇帝笑着抬手“今日不必多礼,你且来尝一尝安儿送来的紫金莲茶。”

赵云衢忙道“微臣不敢,听闻此茶乃是佛陀所赐,除了陛下,旁人哪能消受。”

“是朕赐予你的,怎么就不行”皇帝笑道。

马原上了茶,赵云衢推辞再三,还是尝了一口,长叹道“没想到微臣有生之年,还能喝到神迹之茶,如今就算是死了也心甘情愿、”

皇帝笑道“民间门可有传言,说紫金莲喝了能够百病全消,长命百岁。”

赵云衢又喝了一口“那臣今日可得多喝一些。”

皇帝哈哈一笑“你若是爱喝,改日让安儿给你送一些回来,他也是实诚,竟忘了往永昌伯府送一些。”

“云安孤身在外,是为陛下办差,合该如此的。”赵云衢笑道。

皇帝又叹了口气“他年纪小,难得能看见民间门疾苦,知道玉璋湖淤积严重,影响到了百姓生活,便一次次上书请求疏浚。”

“朕心底也想答应,奈何”

赵云衢起身道“云安小孩子脾气,看见什么就想着赶紧动手,想得不够长远,陛下不必当真。”

皇帝却道“他说的也是事实,听说他为了修缮工程,将知府衙门都拆开卖了,也实在是难为他了。”

“简直是胡闹,让天下人看了笑话。”赵云衢道,“下官也曾骂过他,行事之前要多想想,好歹顾着一些朝廷的体面。”

皇帝笑着说道“朕倒是觉得他这少年意气很是不错,朝廷的面子,哪有百姓的实在重要。”

赵云衢一时有些摸不清皇帝的心思了。

皇帝又道“既然他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来,朕也该鼎力支持才对,国库虽然空虚,但朕瞧着这紫金莲茶很是不错。”

“若能将这生意做起来,倒是能解决漳州府的财政,到时候指不定还能反哺国库。”

赵云衢心头一跳,很快便知道皇帝的意思了。

赵云安这一手不算太聪明,但好歹神迹是真切存在的,而且还是天下百姓亲眼所见。

皇帝这些年来口碑下滑,因为太子一事民间门多有怨言,自然也乐得佛陀神迹传播。

紫金莲茶味道尚可,这是要用来做了筏子,到时候再从漳州要钱填补国库虚空了。

赵云衢很快想通了其中诀窍,起身道“圣上仁慈,容得七弟胡闹,臣定当竭尽所能,让七弟好好办差。”

“你啊你,别动不动就这么一本正经,远不如安儿好玩。”

皇帝笑着摇了摇头,听见外头的声音,便笑道“你也许久未见女儿了吧,今日你们父女俩一块儿喝喝茶,说说话,不必急着出宫。”

听见女儿,赵云衢神色也是微动。

很快,他果然见到了长居宫中的亲女儿赵娟。

“赵大人,你们父女好好说话,咱家就在外头,大人只管吩咐。”

等只剩下他们两人,赵娟如今才四岁,一本正经的行了礼“爹爹。”

“娟儿。”赵云衢却看得眼睛一酸。

在永昌伯府的时候,赵娟是他们夫妻的掌上明珠,是伯府世子的嫡长女,被宠爱的有些活泼过头。

可如今才在宫中住了半年,赵娟却像是变了个人一样,眉目沉静多过活泼。

赵云衢忍不住搂住女儿看了看,见她气色还好才松了口气“你在宫中可好”

“都好,皇后娘娘也和善。”

赵娟抿了抿嘴角,低头道“我就是很想爹爹和娘亲,爹爹,女儿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赵云衢自然是恨不得今日就带她回家。

但理智阻止了他,他搂着女儿,柔声道“爹娘也想你,我们会想办法接你出去。”

“娟儿,你在宫中要听皇后娘娘的话,多听多看,少说少做,千万不要冒头,记住了吗”

这些话入宫之前,卢氏便已经交代过千万遍,塞在了年幼女儿的脑中。

赵娟咬着唇瓣,低着头不肯说话。

赵云衢心底叹了口气,靠在她耳边说“等再过一段时间门就到了你祖母寿诞,到时候爹爹会向陛下请求让你出宫。”

赵娟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女儿会乖乖的,在宫中等着爹爹接我回家。”

“乖孩子。”

赵云衢知道,只要他们永昌伯府还有派的上用场的地方,赵娟在宫中也不会有事。

可这是他亲生的女儿,从小如珠如宝的养着,赵云衢哪里舍得她受一丝一毫的委屈。

父女见面的时间门总是飞快,很快,外头便传来咳嗽的声音。

这是提醒他们时间门差不多了。

赵云衢摸了摸女儿的头发“娟儿,记住爹爹的话,等我接你回家。”

赵娟伸手紧紧抱住他“爹爹,你别走,我害怕。”

赵云衢却没有选择,搂着女儿又叮嘱了一些,等外头再一次提醒的时候,他就不得不离开宫廷。

而此时的他绝对不会想到,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见到活生生的女儿。

跨过石阶,赵云衢忍不住回头看向女儿。

赵娟正站在马原身边,瞧见父亲回头,高兴的朝他挥了挥手,在宫中她不敢发出声音。

但是很快,赵云衢便离开了。

赵娟微微垂下脑袋。

马原跟永昌伯府还有几分交情,便低声安慰道“赵姑娘别难过,指不定过几日又能见到了。”

赵娟抬起头,露出个笑容来“多谢公公,娟儿知道了。”

“走吧,再不回去皇后娘娘便要担心了。”

当晚,皇帝将赵云安上贡的紫金莲茶赏赐下去,因为只有少少的两罐,后宫得到的不多,前朝拿到的更少。

背负着七彩神光,又有皇帝的喜爱,紫金莲茶几乎是一炮而红。

偏偏市面上的茶寮里压根没有这种茶,只能远赴漳州购买。

越是喝不到越是想喝,京城这边的达官显贵,也许并不信喝了这茶就能百病全消,但也不妨碍他们想和,毕竟喝了就比喝不到的体面。

一时之间门,紫金莲茶千金难求。

二皇子走进宫殿的时候,便听见宸妃也在品茶。

“母妃,没怎么也信这个”二皇子瞧了眼那紫色的茶水,撇了撇嘴。

宸妃笑盈盈说道“这茶叶确实好喝,能不能长命百岁倒是无所谓了,而且你父皇也爱喝,备一些放着也是好的。”

二皇子,如今的荣亲王脸色一沉,嗤笑道“父皇如今心里只有皇后母子,哪里还有我们。”

宸妃脸色一变,屏退左右。

“臻儿,你沉不住气了。”

荣亲王一拍桌子“母妃,早些年父皇明明很疼我,宠爱我们母子,为什么他偏偏不肯立儿子为太子,反倒是费心费力扶持一个奶娃娃。”

“太子才几岁,谁知道能不能活到成年,父皇却跟着魔了似的,母妃,会不会是皇后施展了什么妖法,才让父皇如此痴迷不悟”

宸妃心底叹气,却还是劝道“你既然都知道一个孩子要长大十分困难,又何必着急上火。”

“可是万一他长大了呢”

当初他们也以为皇后老蚌生珠,指不定一尸两命,哪知道她最后却安安稳稳生了下来。

小太子出生之后身体不好,三天两头的生病,可如今三岁多了,眼看着身体也越养越好。

难道他真的只能眼睁睁看着比自己小了将近三十岁的弟弟登基为帝,那就算能活下来,一辈子也是窝囊。

宸妃眼底闪过一丝冷意“一个孩子要长大难,要夭折却容易。”

“臻儿,但此事不能是我们动手,否则被抓到了马脚,到时候你就与帝位无缘了。”

荣亲王神色一变“母妃的意思是,四弟”

宸妃笑了笑,淡淡道“昭妃到底是年纪小,沉不住气。”

母子俩对视一眼,宸妃又说道“臻儿,此事你不要再管,母妃心底自有打算,倒是丁郡主那边你还得使使劲。”

提到丁傲儿,荣亲王又有些厌烦“今日让我伏低做小,他日定然”

宸妃嘘了一声“你心底想想就好,且看在丁家的权势份上,丁家手里头有权有兵有钱,如今你刚巧王妃丧了,正是大好的机会。”

“但是儿子总觉得父皇对丁家很是忌惮。”

“他当然会忌惮,丁家是当年珠玉郡主的婆家,与禄亲王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你想想看,当年禄亲王谋反都未能牵连到丁家,可见丁家的厉害。”

“再者,若是太子真的命大,有丁家站在你背后,咱狠狠心直接反了又能如何”

荣亲王也被她说得心动起来。

只是他心底忍不住冒出一个念头,当年禄亲王都没能赢,他真的可以吗

二皇子母子老谋深算,四皇子母子却也不傻。

昭妃比宸妃年轻一些,也是一副娇艳动人的长相。

皇帝年轻时候,最喜欢鲜活的色彩,连带着宠爱的妃子也多是姿色张扬娇艳的,可等他年纪大了,却又开始喜欢纯真无辜到傻乎乎的。

昭妃显然不是那样的人,但她还有个成年的亲王儿子,即使不受宠,在宫中也有地位。

喝着紫金莲,昭妃冷哼道“这赵云安倒是有办法,这才去了漳州不到一年,死的都被盘成了活的。”

四皇子康亲王喝了口茶,取笑道“母妃,你若是不喜欢他,何必还花大价钱买紫金莲。”

“别人都喝,就本宫喝不上,那岂不是让人笑话。”

昭妃又喝了一口,评价道“这茶确实也不错,只可惜我喝了几日,也没见变得年轻,难道非得是陛下手中的精品才有用。”

康亲王连忙劝道“母妃,你可千万别去触霉头。”

昭妃冷哼道“本宫又不傻,哼,便宜了皇后和病太子,八成是假的,不然太子怎么还是病恹恹的。”

说完这话,她又问“本宫怎么听说老二那边动了心思,想娶丁郡主为续弦”

康亲王嗤笑道“他那是痴人说梦,丁家怎么可能答应。”

昭妃一听这话就放心了“那就让他们去浪费那功夫吧,真是俩傻子,不想办法对付宫里头那个,反倒是火急火燎的找续弦。”

康亲王淡淡道“父皇一日专宠太子,不管是二哥还是我,都毫无可能。”

昭妃眼神一冷“你瞧着吧,皇后管得再好,那病太子想长大也难了。”

“母妃,你别冲动。”

昭妃冷笑道“我自然不会冲动,都已经忍了三年,本宫有的是耐心。”

她又喝了一口茶,觉得身体舒坦了一些,忽然道“巽儿,这赵家人都有本事,你多与他们走动走动,若是能拉拢过来就更好。”

康亲王叹了口气,他母妃说得容易,哪里知道他的艰难。

自从太子正是被立,原本站在他身后的官员都犹豫不决起来,毕竟中宫嫡子,虽说太过年幼,可毕竟也是名正言顺。

再者,皇帝的身体现在还好,只要他能多活几年,把太子养大成人,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

谁不知道永昌伯府如日中天,奈何永昌伯一直远在北疆,赵云衢又是个滑不溜丢的,实在是没办法插手。

康亲王一边喝着茶,暗道这茶叶确实是还不错,若是真有神效就太好了。

一边将目光落到了赵云安身上,心想着永昌伯府倒是会教孩子,四个儿子各个成材。

既然赵云衢很难啃,康亲王琢磨着从其他人下手试试,比如赵云平,亦或者赵云安,至于赵云昇,他心底觉得不够格。

紫金莲的热潮从京城蔓延,一路从北往南席卷而来,如同一阵春风,将白花花的银子带到了沉寂已久的漳州府。

赵云安提前安排人采茶制茶,等这股热潮开始的时候,丛家已经将茶叶包装完毕,送到了金家的手中。

金伯学亲自过来了一趟,还跟着表弟去见识了一番那块神碑。

当时他便断定“只要圣人肯松口,紫金莲定能成为大魏名品之一。”

果然,很快京城那边就传来了消息。

京城达官显贵都喜欢,帝后都满口称赞的贡品,自然是不愁卖的。

不只是京城的订单,连其余地方也纷纷而来,近一些的江南等地,更是捧着银子直接上门了。

丛家主跟着赚的盆满钵满,这会儿见了亲儿子也不横眉怒目了,丛白有生以来,除去刚出生那两年,头一次瞧见亲爹的笑脸。

一包包的茶叶送出去,一两两的银子换进来。

可惜漳州府是个留不住钱的地方,这雪花银子还没在库房放热,又被赵云安倒手出去换成了粮食,若有盈余,便还能换一些农具,甚至是匠人。

赵云安觉得此刻自己像个购物狂,以前因为家里穷没法敞开了买,这会儿有钱了,就跟暴发户似的买买买,瞧见什么就想买什么。

申金可不知道赵云安的腹诽,他最近满意极了。

买卖多了,乱子也多,赵云安养着的一百好汉已经回京,这次回去就不再回来,赵云安见衙役人手不足,便从申金这边借调了一批。

作为报答,这几日他们的伙食更好了一些。

之前赵云安也算大方,至少让干活的人都吃饱。

不吃饱不行,春天冷,疏浚又是重体力活,赵云安怕他们干的多吃的少,到时候干出个好歹来。

但吃饱归吃饱,吃肉就别想了,偶尔有点油星就不错了。

这么多人敞开了吃,赵云安实在是负担不起,偶尔给他们加点油星就是福利。

现在有钱了,赵云安大手一挥,从农家买来十几头大肥猪,红烧肉、酸菜炖肉、炖血肠、猪头肉、爆炒猪肝满满当当,愣是让他们吃的满嘴流油。

吃饱喝足,青州营的军士们干活就更带劲儿了。

等到五月初,赵云安再次视察玉璋湖疏浚工作的时候,惊讶的发现玉璋湖已经焕然一新。

原本湖内的淤积都被挖出来,其中若是肥沃可用的,赵云安做主让周围的百姓们挑走,这些淤泥只要晒干了消毒,扔到地里头就能肥田。

这可是好东西,又是白得的,百姓们都抢着进城来挑走。

今年漳州府的春耕也落下帷幕,有了这些白来的肥料,想必定能迎来丰收。

当然,可用的肥沃淤泥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无法再利用的。

这部分挖出来不能随意堆放在湖边,不然将来一场暴雨下来,立刻又成了湖里头的淤泥。

赵云安索性挑了个开阔的地方,让申金将这些淤泥都堆积上去,一层叠着一层,最后居然堆成了一座小山头。

为了避免泥土流逝,到时候又灌入到玉璋湖中,赵云安又让他们种上了满山的花草树木,其中以漳州府最常见的果树为主,桂花树为辅。

玉璋湖内淤积清空,水草也被全部拔除,赵云安也怕天长日久,将来还会发生淤积问题。

他左思右想,索性将玉璋湖附近开垦出来,租赁给城中百姓种植果树。

租赁并不需要租子,且不用税收,但百姓果树收益之中,需要有三成用于每年玉璋湖的治理。

由专人负责监督和管理。

如此,百姓白得了果树林,自然高兴。

也是皇帝知道紫金莲收益高,并不把这些果树田放在眼里,很快批准了赵云安的奏请。

赵云安此举,一开始只是为了解决淤泥的问题,殊不知他随意的安排,许多年后,倒是为玉璋湖造出一道美景来。

千百年后,玉璋山下玉璋湖,玉璋湖旁小玉璋,冬日踩雪夏采果,等来金桂满城香的美景,吸引无数游客前赴后继,让漳州府变成了个热闹的城市。

这次赵云安过来,看到的便是水质清澈的玉璋湖美景。

为了治理玉璋湖,湖上游船都被暂停,此刻望去宛如一片镜面,映衬着湖山美景。

“你们看,那座土堆像不像一个小的玉璋山。”

申金朝那边看去,笑道“可不是,像是把玉璋山缩小了,从城外搬到了城内。”

“那不如就叫它小玉璋吧。”

赵云安笑谈了一句,又问起运河段的疏浚来。

按理来说,运河段比玉璋湖要容易一些,可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运河的淤积问题更加严重。

申金倒是拍着胸脯保证“大人放心,不出一个月,肯定能干完。”

“倒也不必急着赶工程。”

青州营那边前前后后过来了近十万人马,而春耕没那么忙之后,赵云安又开始征徭役,人工自然是够用的。

申金笑道“要是再拖延下去,周团练怕是要骂我们吃白饭了。”

赵云安便知道,青州营那边的粮食问题解决了,所以才想让人赶紧回去。

他也没多说什么,只道“那你让手底下的兄弟都注意一些,人命比什么都重要。”

“那是当然,我每日都耳提面命的。”

赵云安点了点头,放心下来。

哪知道第二天,赵云安便知道自己放心的太早了。

偌大的玉璋湖疏浚期间门没出事,偏偏工程临近尾声,反倒是闹出了人命。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