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201章 廷杖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201章 廷杖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申时、酉时,天色未全黑,皇宫还没有实行门禁,但凡在京官员,都有进宫出宫的牙牌,以便查看,没有牙牌或者冒名顶替、交换的,一律要受处罚。 贾琮带头的这行人,山海盟、燕社等在京的小官,就有一二十,主事、员外郎、郎中,虽然听起来官小,却是各大佬的预备军,联合起来还是不可忽视的,故此那些正阳门值班人员,验证了牙牌并且记录,并不阻止他们。 皇宫治安不是开玩笑的,每个门、每个宫殿都有严格的换班制度,同一人还不能在同一地方久待,而且单是负责治安的人,就有锦衣卫、上直亲卫、巡捕五营,互相牵制,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能出什么事。像“梃击案”这种闯入宫殿打人的事情,至少大顺前期不会出现。 “这次的风头,让贾琮抢了呀……”步入白玉桥,蒋化蛟不甘心,人群中后面也有徐有贞、罗敏、魏无知,贾琮此次是有备而来,皇帝向户部要银修宫殿,果然遭受了大部分群臣的反对。 “这就叫聪明之处了,聪明,有时候也是愚蠢。”徐有贞冷哼:“枪打出头鸟,我们来反对跪谏,是不负众望,至于谁带头,倒是无所谓。” 罗敏、魏无知、贾斯文相视一眼,各有不好的预感,他们毕竟上奏秦业退休,试探过贾琮的反应,同时心里又暗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贾琮这个出头鸟死了也好,就怕做不了英雄,反而成了狗熊。不然还浪费我们的奏折墨水去弹劾他,贾琮如果遭受廷杖死去,岂不是大快人心,而我们活下来的,又能沽名买直,好名声,那就是升官发财的资历啊,你以为只有你贾琮看得清楚,哼哼……” 然而作为六科老大的罗敏,专察吏部官员,政治敏感性总要比外甥魏无知、同党贾斯文强些,皱眉想道:“贾琮这一路走来,看似顺风顺水,实则是工于心计,莫非他有什么完全的把握司礼监……也不是完全可能,戴权那个阉竖不是安插了同乡戴凤翔等一些人吗又怎么会选中贾琮” 午门东门外面,由贾琮带头,大红绯袍、蓝袍、青袍,各色不一,却一律三尺长袖飘飘地下跪,个个悍不畏死的模样,头顶双翅乌纱帽,也是梁数不一。 巡捕五营的值班侍卫吓了一跳,早着人进宫禀报,司礼监值班秉笔刘知远,身着品服,匆匆赶来:“徐侍郎、贾修撰、罗给事……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呀” 贾琮面容整肃,跪下来的青袍铺在地板上面,一脸文死谏的模样:“我朝历来有惯例,有祖制,陛下修宫殿只准用内帑,不准向户部要一分一厘。内帑户部井然有序,各不相干。如今中原水患,工银严重不足,陛下还要大修宫殿,我等群臣不得已,业已上了奏折,在此死谏皇上,皇上不收回成命,我等便不起来!” “刘公公,还请皇上收回成命!以国事为重!”徐有贞大义凛然道,群臣跟着附和。 刘知远白净的面皮流露为难之色:“陛下正为许多奏折烦恼呢,可不好触这个霉头,咱家替你们回了,好坏咱家就不知道了……” 临走还和贾琮对了个眼色。 …… 大顺还在正阳门左侧设立了鸣冤鼓,此刻一批举人秀才的击鼓鸣冤,也震动了值班人员,通政使司经历司经历、正七品官员戴凤翔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正阳门高城,把奏折揣入袖中,出示牙牌,进了通政史司衙门。 “圣上曾下令本衙门,物力维艰,奏折一律用竹纸,不得超过一千字,务必简明扼要,提纲挈领,提高各衙门办公运转的效率。”通政使司通政使高文起揉揉眼睛:“今儿奏折太多,我一个人也看不过来,戴经历看看称呼、格式有没有违制的” 戴凤翔淡淡道:“通政使大人,并无违制,下官已检验多遍,这就交誊黄右通政大人誊黄,递进内阁。” “好。”高文起点头,对这个七品小下属有着若有若无的恭敬:“有老内相提携,戴经历前途无量呐……嗯,今儿这电闪雷鸣,也太大了些。” “下官受宠若惊。”戴凤翔淡淡道:“就怕雷声大雨点小,秦王既出都查边,军权在手,大人也不愁没前途。” …… 仁华殿,随时有阁臣值班,不分昼夜,此时值班的汪应元附了票拟贴上,同时还有一封钦天监的奏折。 对于阁臣来说,翰林院、科道官都是他们的打手、急先锋,汪应元也如此看待贾琮等人,皇帝向户部要银,三位阁臣也是不同意的,正好有小弟给他们出马。 …… “唯今我皇不思水患之难,反而动用户部之银……有违祖制,是以臣等不惜死谏于宫前……” “混账!”雍乐皇帝气愤地把贾琮奏折丢在地上:“这个贾琮,实在太猖狂了!” 大明宫暖阁里面伺候的刘知远,弯腰捡起奏折:“主子息怒,何必为这些人伤了龙体,文臣死谏,也不是第一次了,下面是钦天监的奏折……” “钦天监又有什么事司礼监批红了吗”雍乐皇帝气得热血上涌,即使朕向户部要银违反祖制,你们这样干也太不给朕面子了吧叫朕颜面何存 “钦天监奏,水星偏离星宿轨道,中原大不利。”刘知远答道,这位皇帝陛下御内极严,所以尽管司礼监权大,私自处理奏折,而不回禀他的情况,也是极少见的,司礼监也只敢动些小手段和花样,为自己谋利。 “嗯……”雍乐皇帝对钦天监发不出怒气,“敬天爱民”是皇帝的自我标榜,汪应元逞上的钦天监奏折,和内阁调停奏折,果然平息了他的怒气。 “汪阁老说,唐太宗能听魏征死谏,朕若是对此不大发雷霆,便是一代明君贤君,这些文臣沽名买直,朕便不置喙,又说历来科道官为天子耳目,好你个贾琮,真敢说,不如去当个御史好了……”雍乐皇帝也觉得这事办得不妥当。 既然遭受群臣的一力反对,他不得不妥协了,否则内阁六部一旦以辞职威胁他,谁来给他办事 不过,皇帝玩得就是制衡,怎么能便宜了他们这样朕很丢脸啊! “刘知远,传旨,着锦衣卫、司礼监举行廷杖!”雍乐皇帝很是不爽,贾琮那封奏折,也被他留中不发了,纵使他知道这样更会受到御史指责,但他也要这么做。 刘知远心下一喜,忙去通知锦衣卫左都督了,龙案下等候多时的锦衣卫提督仇斌进言道:“皇上,近来各地百户所的探子查明,薛家这个皇商,大有借内帑之银,私吞腰包之举,内帑,可是皇上的私银……” 雍乐皇帝脸色阴沉,对他来说,第一信任的是太监,第二就是锦衣卫、各地巡按御史,因为这些人直接对他负责,而锦衣卫明显比廷臣更可信任。 但是,像贾琮这样的臣子,也是不可或缺的,朝廷需要办事的人,这种愚忠和死谏,对于维护皇权统治,也是很必要的。 敢贪他内帑银子,那是动了皇帝的大忌了,崇祯宁愿亡国,也不愿意开内帑的,雍乐皇帝更是如此:“着户部和光禄寺,把薛家的皇商革了!” 在京人命案子归刑部处理,时时发生,在大理寺复核之前,每年人命案子的名单,包括薛蟠打死仇公子,雍乐皇帝自然不会知道这种小事,也就更不会知道仇斌挟私报复,各家皇商、甚至内库太监私吞内帑,那已经是很普遍的事了。 【注释:书评意见会听取,就当做是写作经验和教训吧。 另,祝所有书友元旦快乐!】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