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329章 火药配方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329章 火药配方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赵康的私宅花厅,宝鼎、香烟、地毯,一阵莺歌燕舞,内中有一批西域女人,手臂、小腹都露了出来,赤足而跳,各种奇异的乐器声,充塞贾琮耳畔,他终于看到这比较开放的一面,北面主座上,赵康与甘萱并排,据说两人早成了对食。 豫王登基之后,赵康便以司礼监秉笔提督锦衣卫,在外搜刮回来的刘知远,反而还不如他好混,这个没有在内廷接受过精英教育的太监,总算是熬出头了。 葡萄美酒斟上,贾琮与他们各自遥遥相敬,西侧坐的是贾琮与锦衣卫左都督余彪,东侧只有工部尚书山子野一人。 说来也不奇怪,山子野并非科甲出身,受到士林排挤、看不起,与太监接近,似乎也正常 其实好多官员,不论有作为没作为,一开始都是爱惜名声、想往清流方面靠的,只是许多文社的门户之见非常严重,相当一部分官员投靠太监,也是被逼的。 “山海先生……”余彪改了口,现在许多文武官员都对贾琮改了称呼,子礼的字,是同辈称呼,一声山海先生,表示尊敬之意。 “在下探得一桩消息……”余彪慎重地低头小声道:“首辅大人向来深居简出,近来更是得过且过。张阁老门生众多,名望又大,这内廷外廷大小事务,多经其手,如皇陵、选秀、册封等等……故此他在人前未免骄傲起来,曾当众说:吾为相也……又说:圣上孤儿寡母,必不能失吾……” “他真这么说的”贾琮诡异地冷笑,这不是另一个高拱吗 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个时空的明朝也是有的,但是,不是完全相同…… 这个时空的高拱被驱逐,也与另一个时空不一样……这么说来,自己倒有法子除掉张分宜了…… “对,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当时在场的还有钦天监吕纯良几个……” 贾琮眯起眼睛,微微点头,抬眼瞧瞧主座上的赵康,赵康与甘萱两人,各自报以微笑,只是各自的微笑含义都不相同。赵康晓得贾琮在新皇心中有分量,但也查不出分量多大,甘萱则是笑容妩媚,贾琮赶紧目不斜视。 那个工部尚书山子野刚好过来和他谈论火器、火药,说到火药的配方,贾琮才逃脱甘萱的目光,山子野兴致盎然地道:“火药配制,不外乎硫磺、硝石、木炭,下官本是工匠出身,尽管朝廷多年未开各地的军器局,但是下官常常搜集历代书籍来看,正准备朝廷谕旨一下……” 各省营兵都有军器局,只是他们造出来的火器嘛……真不敢恭维,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宫里的兵仗局,以及工部、兵部都有军器局。 在封建社会,各省军器局的火器,都是要得到兵仗局、兵部的验证、检查、上报之后才能使用,至少大数量的火器,需要如此。 “一君二臣……灰、硫为臣,硝石为君……” 不经意谈论一番后,贾琮搞明白了,大顺的火药理论,都没超出明朝那一套,甚至还有落后和退步。 古人的思想,包括医学、火器,都喜欢用“君臣、阴阳、五行”的理论,并且用理论指导实际。 这种理论对吗 也不能说完全不对,中医不能说毫无用处吧明朝的火器,就是这种理论指导,比如、、,所以,大明的火器种类、数量非常可观。 但是,一言以蔽之,明朝的火药、火器理论,只是接近科学,而且只是近代科学……并且许多地方故弄玄虚、牵强附会,甚至比不上贾琮仅有的一点现代科学知识…… 说白了,硫磺、硝石、木炭的化学反应过程是这样的:硝酸钾和碳和硫反应,生成硫化钾、氮气、二氧化碳。 比例是左边二比三比一,右边一比一比三。 学过高中化学的都能算出来,通过这个化学方程式,可以算出硝石、硫磺、木炭的最佳比例:74.84、11.84、13.32。 明朝的火药配方比较接近,大致是七比一比一,不同类型的火药比例,不完全相同。 但是古代人没有真正搞懂火药原理,这个原理最早是由英国人在十九世纪完全弄明白的。 通过上述方程,推出的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氮气越多,热量越大,温度越高,杀伤力越大。反过来推,也就是硝酸钾必须最多,也就是硝石。 茅元仪在的说法已经比较接近,但是不精确,较为含糊,拿阴阳五行去套,行吗 当下,贾琮细心并耐心地与山子野解释了这个过程,当然化学方程式,他肯定看不懂,贾琮都是用文字描述,简洁直白,然而结果是山子野气势萎靡下来,似乎多年的坚持被驳倒:“山海先生怎会知道得如此详细,根据先生的比例,老夫验证了几个事例,果然天衣无缝!” “哪里哪里,我不过喜欢格物致知,当初喜欢与秦老师讨论罢了,却不曾真正实验过,这玩意会炸死人的……”贾琮又问它水雷怎样制,在扬州瘦西湖,他可是亲眼见过。 “各地军器局有的,都是水底龙王炮、混江龙和既济雷。根据先生描述,江北大营用的是水底龙王炮,熟铁为壳,内装火药,防止渗水的是牛脬……下官得多谢大人,一旦火药配方能精益求精,便不怕打不倒西洋人……” 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各地火药的配方比例,都不尽相同,此时的西方,都不可能这么精确,另外,中国各地环境不同,西方也是一样,硫磺、硝石、木炭的材料就不同,还涉及到最大限度去除杂质的方法。 不管怎么说,贾琮这个精确的原理分析,是有用处的,只要朝廷支持,科技发展就能上来,此外,如果他当政,他准备大力扶持工匠,中国工匠不行吗不是,四大发明还是中国人的,主要是当局怎么做…… 看看左宗棠在新疆发掘出火器时怎么说的左宗棠说:想不到我堂堂神州,早就有如此厉害的火器了! 而清朝沿海的士兵看见大炮,还要拿大粪去泼,认为是妖魔鬼怪,宫里的大炮,都生锈了! 万恶的清朝,死不足惜! 战争改变历史,科技能催生另一个文明,可惜他们不懂,懂的时候,也晚了。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