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330章 再撩李纨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330章 再撩李纨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从赵康的私邸出来,贾琮又去了一趟宣武门外西小市的山海书店,罗高才、郑夜寥现在都成了大富商,有贾琮居中做主,沈三贯、桂卜言也和他们有联络。在书店主要是和同盟商议了户部江苏清吏司的事情,那儿兼理了两淮盐场。 另外就是燕京国子监的监生沈德辰常来请教,俨然以贾琮门生自居了。 今年比较特殊,老皇帝驾崩,新皇登基,而且是己卯年,子、午、卯、酉是三年一度的乡试之年,辰、戌、丑、未是会试殿试之年,特殊的地方是,新皇登基会加恩科。 也就是说,今年也会有会试殿试,过了今年,科举取士的规定一切照旧,国子监监生是能直接参加乡试的,也难怪沈德辰奔走得如此勤快。 其时已是初春将完,北方风沙大,春风一吹,不戴帽子遮眼,那就迷了眼,京城的自然环境,本来就是污染较重。但南来北往,从徽商浙商到山陕巨商,人数却是不少,偶有驼铃阵阵,宣武门、崇文门外的会馆,更是常见。 因为内阁大权,几乎已被张分宜、于成龙把持,接下来两天,贾琮完全是事事不插手,也从未行使过“票拟之权”,处处承让,唯人决策,两位阁老愈发不把他们放在眼中了。 首辅杨清和则是连连告病请求致仕,凌决袆并不允许,但杨清和一直托病不出,等皇陵安葬的事完毕,今年春雨滴雨未下,钦天监奏“大不吉”,内阁也请求皇帝做两件事,第一是开经筵,第二是祭天坛。 无可奈何,这两件“朝廷大事”一出来,杨清和、贾琮都得硬着头皮上阵,当然,在此之前,这两个最老和最年轻的辅臣,都还待在家中享乐呢。 “衔山抱水建来精”、“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如今百花盛开,无疑成了女人和丫头们的乐园。一开始贾元春只允许贾宝玉一个男眷进去的,而见识过扬州、苏州、金陵园林的贾琮,对大观园未必入眼,但他进去,又有何人敢说不 西部秋爽斋,开阔的院子内,贾母等妇人们正在饮筵,贾琮喝了两杯,就出来溪边散心,前面通往藕香榭的湖面上,一排排竹筏没有方向地飘荡着,香菱跟了他出来。 不一会儿薛宝钗和袭人也散了出来,袭人盘了头发,她年纪较大,如今二十几了,容长脸上已经更增成熟,比以前瘦了些,香菱说道:“花姨奶奶生了一个哥儿呢,明年今天就能抓周了。” 贾琮无语,顶上了薛宝钗的目光,估计林黛玉也得幽怨死,贾琮点头道:“好,好。” “哥哥已经出来了,在刑部天牢受了这么久的罪,瘦了不少。”薛宝钗吩咐丫头婆子们拿来鱼竿鱼饵,于是一场人就开始钓鱼了。 对于薛蟠,贾琮是真的喜欢不起来,但无论如何,薛蟠能出来,完全是拖了贾琮的官场关系,刑部有他的同盟,锦衣卫提督仇斌也不像雍乐时期那样受重用了,估计不久得换,未必敢和他作对。 也正因为如此,薛宝钗对于贾琮在外收妾,也不好说什么了。 经济、政治大权都捏在贾琮手里。 “你还要叫他去经商吗”贾琮道。 薛宝钗知道哥哥不是那块料,但仍然在维护:“能守成就好了,都说富不过三代,也不是没道理。就说我们家开的那个典当铺,没有万两银子是启动不了的,别人典当的东西,需要保管、防潮、防霉,涉及到的东西就很多呢。” “可不是,哪样营生是简单的”袭人很敬畏贾琮薛宝钗这对夫妇,面上恭敬,心里却对今天的生活与地位感到光彩和阔气。 另一边的晴雯道:“有一样东西是简单的,二太太的陪房收受土地,听说取消了人头税,按亩征收的话,是分上中下三等的,土地是好土地,报个下等,就能省下来好多了。因为当年重新清丈,那些土地,说是买来的,却只是别人投过来,放在我们家名下,报了下等,大家都有好处。” 李纨插口道:“这就是法子了,要省些东西,果然能想得出来。” 香菱道:“是有人给琮爷面子罢了,清丈之后,按照爵位留下的土地,可没有多少。” 大家都觉得这事很正常,宗族便是如此,贾琮帮一下二房,不是很正常的吗 说白了,这是一种“合法合理”的钻空子手段,中国的“漏洞规则”学问,可是“博大精深”,从古至今,屡见不鲜,对此贾琮不想说什么了,水至清则无鱼,有时候就闭只眼。 就像他手下办事的人,不给点好处,谁会干呢 “今年北闱,是谁作主考呢不知道是什么文风。”李纨问贾琮。 贾琮看看这个美妇,不作回答,求我啊……不求我就不告诉你。 李纨便不再问,耳根有些发红,生怕被人发现,赶忙转到另一边了。 三春则是少了很多话,她们如今都是大姑娘了,按这时代来看的话。懂得更多,也更矜持。 “朝阳门外不是有座东岳庙据说供奉的是东岳帝妃,香火旺盛,专门求子的。”贾琮无意间说道。 朝阳门外的东岳庙,因为明朝有皇帝痴迷鬼神佛道之类,那时扩建过,犹如宫殿一般,百姓也能进出,香火一直不断。 古人对鬼神向来敬畏,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比如“寄名符”,就是孩子刚出生时,把名字寄在某个庙下,祈求保佑,如此说来,这个孩子从小就是那个庙里的神的弟子,与替身的作用类似。 贾宝玉也是从小寄在庙里,所以马道婆是他干娘,红楼之中王熙凤也把贾巧“寄”在铁槛寺,都是一个道理。大户人家送给“鬼神”的钱,可不少。说起来,鬼神和他们,到底谁是冤大头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心,宝钗说要去,李纨瞥视贾琮,他什么意思难道是…… …… 延绵不尽的太行山脉,与井径关、倒马关的墩堡隔了几座山的一座山峰上,此地也建立了墩堡,墩堡四周有草屋,京师四周的防线都有这种墩堡,但这座山峰不是官方的。 “教主,我们这一脉的根也是白莲,闻香老祖当初也是徐鸿儒的弟子,若是起事,弘阳教的教众遍布运河,从直隶通州到杭州,尽是人手。” “山东、直隶、河南、江苏,甚至云南、四川,白莲的人,从未死过……时下正值干旱,逃荒之人不少,豫王的位子还没坐稳呢……一旦秦王起事,咱们也能跟着分杯羹……” 大护法冷星雨坐在草屋之中分析道:“别看顺朝稳了九边,西藏喇嘛和蒙古卫拉特联盟常有联络,蒙古内部又因为红教、黄教,闹得不可开交,女真可是不甘心的……听运河的兄弟们说,东南又有乱子……” 主座上的是一个眼神锐利的妖娆女人,闻香教在河北的根基很深,属于白莲教支脉,弘阳教、罗教也是,当年唐赛儿一介女子,以白莲教起事,还能保住性命,飘然而去,而后弥勒教李福达还能结交朝廷高官,案子一直拖了几个朝代才解决,山东徐鸿儒再以白莲教起事,教众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两百万。 这是一股可怕的隐藏势力,倭国所谓“战国时代”的诸侯,都没有白莲教的一个势力多。 “看看秦王那边的消息怎样,陕西三边,榆林、延绥、甘肃、固原,一直不宁静,据我所知,大顺的兵权一直层层分割,调兵可不是那么好调……需要有尚宝司、兵部、京营都督府各方的兵符汇合,所以无论是太监,还是权臣,都不能私自一方调兵……” 闻香教主睥睨那一张版图:“当年正德皇帝出巡,要调兵,都被王守仁驳回,说要得到兵部与内阁验证,唯恐作假,皇帝尚且如此,遑论亲王” “这是他们该死了!”冷星雨狞笑道:“自古王爷出京掌军,必为大祸,属下想秦王未必调得回来,他暗中岂无势力某些人还害怕豫王整他们呢。”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