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393章 我要的,不仅如此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393章 我要的,不仅如此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外城西小市。

和绝大多数人的想法看法一样,王应麟、司马匪鉴、匡等同盟也是不认为贾琮“通俗易懂”的书籍能有多大影响的,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赚钱。

然而,下班后,王应麟只见山海书社门口进进出出的人流量多了不少,从南监转到北监的沈德辰带了不少国子监同窗来捧场。

廊下相遇,王应麟略微讶异:“沈兄也喜欢这些书吗那得再来捧场啊。”

“那是自然,王主事大人纡尊降贵了。”沈德辰已经习惯了“京城遍地都是官”的局面,在这里不像在南边家乡一般可以横行一方,不得不有所收敛,一拢宽敞手袖,谦逊道:“王主事大人,再说此乃晚生最尊贵的老师的大作,更是要瞻观了。”

近来,南边徽州大盐商沈三贯之子沈德辰与山海盟十分亲近,私相往来。

沈德辰可是听说过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恶少呆霸王薛蟠大公子,在京城还想像螃蟹一样横着走,结果祸事连连,险些惨遭横死的局面。

所以他自从拜贾琮为师之后,听父亲之言,气焰收敛了不少,又哈哈笑道:“甭说虚浮应承的话,单说贾辅臣老师这回出的书,学生看着,再去看《易经》,果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受益匪浅,就是七八岁的读书孩童,亦或者贫贱但识得几字的人,也都能看懂一些啊。而且里面有大量自然、天道、养生知识,立意和初衷都是非常好的,虽然被拘泥于八股文体的人所不喜,但这书根本就不是给高官大儒看的。”

见到这位全身都是钱的富公子夸夸其谈,王应麟心下愈发好奇,决定好好看一下盟主的书,应承道:“如此最好,令尊对沈公子期望颇深,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今天沈公子这番风度,当不会让令尊与令师失望。”

进了书社雅间,几个下班的京官互相点头示意,各自坐下品读,王应麟眸光逐渐明亮起来,他发现,这本《贾琮图解新易经》虽然没有太多艺术观感,但是排版看着十分舒服!

要知道如果要求书法印刷的书籍,譬如楷体、宋体,雕版印刷的效率会很低下不说,而且造价更昂贵。而匠体字雕版印刷和套色印刷技术,即使无艺术上的美感,但效率快成本低不说,中产及以下阶层皆可轻松承担。

浏览完第一讲“《易经》是一本什么书”,众人发现,贾琮真的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揭开了《易经》古老而神秘的面纱,贾琮称《易经》: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三圣即是伏羲、文王、孔子,历经三人之手而成,当然《易经》爻辞还有文王之子周公手笔,但是宗法制度子从父,这三人分别是上古、中古、下古三时代的人,即是世历三古。

几句便把《易经》来源说清。

不止这些,匡、司马匪鉴边小啜清茶边享受着不隔几页就有好多和文字相关联的配图,纵然因为降低成本而不十分精美,但是图文并茂,极大地提高了阅读吸收率。

还有,他们还看到了贾琮极其有耐心极其简洁易懂的解释了彖(tuàn)、象、文言、系辞、六爻、阴阳等等究竟是什么东东。

每个意思说完都有图片。

司马匪鉴点头:“子礼兄这一招不错呀,《易经》是群经之首,注解它并且能产生很大影响的人,无不可以成为大师、大儒,甚至是……圣人!”

众盟友面色一震,皆有些难以置信,王应麟委婉道:“这……不太可能吧……”

贾琮要靠这个成圣人,也就说说个玩笑罢了……司马匪鉴想了想,也笑了笑,他也觉得自己牛吹大了些……

关于圣人这种级别的存在,众人在山海书社的《贾琮图解新黄帝内经》里面也看到阐述了。

圣人一般为人所熟知,如孔子便达到此境界。但是《黄帝内经》中,和圣人并列的境界还有三个,分别是真人、至人、贤人。

这四种级别境界有两个共同点,其一是精通十分渊博高深的学问,并能感应、运用到自然当中,天人合一;其二是强大的认知力作用于实践,实现长寿。

匡赞叹了一番《贾琮图解新易经》第一讲下画的“龙马负图”和“神龟负书”的精美简洁彩图。

加上简单讲解,无数人看一遍就轻微了解了“河图”和“洛书”了。

匡温和问道:“郑掌柜,辅臣大人的新作卖得怎么样了”

圆滚滚的身子悠然周游于众人之间,一副游刃有余八面玲珑富商模样的浙商郑夜廖笑道:“原本打算小赚一笔,亏了也不怕,横竖我们大头还有肥皂、蜡烛、时文等等嘛。却没想到,卖得还挺好的,出人意料,异常地火爆啊。”

“还是辅臣大人的策略妥当,这么一和太医院、四夷馆、博学大儒、各地学社争论、笔战起来,书籍就更有名气了。更何况,咱们山海书社的书从不糊弄人,贾辅臣大人信誉在先,这两本书对于读书人、江湖算命,哪怕是民户,都有用的呀。”

王应麟司马匪鉴等不约而同地点头,又秘密商议了些盟内开会与贾琮暗中联络的事情,再俯视几进书社店铺,果然见到贾琮新书口碑虽然褒贬不一,但是很叫座,大卖了一番。

“状元郎、督师大学士的新书哇!分各种档次,民户来买的,也有几百或几十文钱的!”

在这古代,通俗小说、书籍早就世俗平民化了,尤其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人人识字还很遥远,但家家都有书籍、图文娱乐消遣却很早很早了。

“几十文钱倒也不是不能买,又不是出不起。”

“对呀,听说荣国府贾家那位大人,所到之处,无不能驱灾辟邪的,那位大人的书,说不定也有辟邪消灾的功效。”

“哎呀,我们神算的也来瞧瞧。这《易经》虽是分为象数、义理两派六宗,但都是一脉相承、相通的嘛。”

书社对面茶楼,暗查的几人,看到贾琮新书如此异常火爆的局面,心火真像六月的蚊虫一样躁动,进京述职的范玄道:“诸位大人莫急,书卖得好,口碑不好,与建阳书坊粗制滥造的谋利有何区别这也根本不是成圣该有的影响和格局。”

高文起等人分析一番,纷纷放下心来,只是不少人对于贾琮时不时幕后操纵捞钱很是嫉妒,先不管名声,这孔方兄是谁都喜欢的,也是古往今来唯一一样人人皆爱的东西。

在其他人也在观望的同时,铁槛寺的贾琮,仿佛根本不知他的书正在从京城向外蔓延,并且有人笔战了。

他继续养精蓄锐,养生练功后,摒弃杂念,点燃柏香,似乎有所感应,贾琮轻声道:“蝇头小利么……我要的,可不仅如此……”

贾琮目光深邃,宛如穿透了时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