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394章 遥执朝政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394章 遥执朝政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以贾琮的能力,能够把高深玄奥的学问,写得平民化,对他来说不至于十分吃力。

前世浸淫一生的经史子集,再加上今生数年的亲身真切地八股考试经历,他的此举,牛刀小试未免吹大了,但是别开生面,反响不错却是事实。

小目标总是要有的,比如先挣他一个亿。

自个儿打坐练功,静心下着围棋,贾琮想,全面文化普及那是任重道远的,那个时空也是用了不短时间的强制九|年|义|务,才勉强做到,何况这个时候的生产力呢

但是能最大限度做到的,他会尽量去尝试,哪怕开个口子也好,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对他自己来说那也可是名利双收的事情,何苦而不为之呢

改造人一时,以口;改造人一世,以书。

低头看了看伍三哥递进来,其他各家书坊书社的回应、评本,还有批驳,贾琮悉数看完,并划重点作了回应,再叫伍三哥他们传递出去刊印。

“笔战么,战得越激烈越好,无形中帮我打出了名气……纵使三人成虎,积毁销骨,积羽沉舟……”

贾琮这段时间以佛经转移注意力和淫|心|贪|欲,以传统武术强身健体,配合养生之道、孝服素食,身心同调,现在的心境,已经十分接近苏轼说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要成长为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大人物,这种心境和自控力是必不可少的。

贪恋女色,不是说不能有。而是,要能够掌控对贪嗔痴的念头,随时能够灭掉,不是成为它们的奴隶,而是反过来掌控它们,无论心理上还是身体上。

至于沉迷女色而伤身败家甚至亡国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色是少年第一关,不过,则前途难矣。

贾琮并不把全部心力放在书本内容和印刷上。

时间悠悠,过得很快。

贾琮很享受这种没有吃喝玩乐、酒色财气,真正身心上的恬淡快乐。

别人认为的守孝的痛苦,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反而是舒适得很、快乐得很。

舒适得忘记了时间的概念。

他着重看了两广总督丁启圣、粤省工会成员戴梓的来信,详细阅读了几遍。

“酒糟、米糠、麸皮……不对呀,那种炸药还得用硝酸、硫酸处理……都说了三酸两碱……在这个古代平行时空,硫酸,可以用绿矾烧嘛。”

“什么,你说找不到华夏古代造硝酸的方法拜托!人家阿拉伯人八世纪就研究硝酸了!火药反应一硝二硫三木炭,那个硝石里面就有硝酸钾啊!”

“硝酸钾煅烧得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不就得到硝酸了咩这才是中学的知识好么当然……科技产品要好必须得有工业基础和经济政治基础……但是……不能所有的事都有我来做嘛!我是不能万事都顾得完完全全的……”

柳湘莲、伍三哥、武状元、俞禄等人,小厮标兵亲信们,经常能见到这样一幕,他们无人看透贾琮所想,却能时不时听到他嘀咕一些他们听不懂的词语,在灵房里面做一些他们看不懂的推理、计算,那些弯弯扭扭的字迹惨不忍睹,不堪入目,尽管贾琮并没有自言自语太多。

……

皇城东南,正阳门右侧西北太医院。

此时的太医院院使王太医,名叫王嘉会,名来自《易经》乾卦的一段“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古人取名从《易》者不少,温体仁也是取自此卦的“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王嘉会作为太医院老大一把手,高坐正堂,慢慢品读了《贾琮图解新黄帝内经》,他珠圆玉润,满面红光。

奇怪的是,与外面人们说太医院王嘉会院使大人十分不敢苟同贾琮的新作不同,王嘉会院使大人是细细看完,微微一笑,抚须品悟。

然后居然心平气和地大家痛批起来,接着拿出去作为评本。

叔祖为王君效的王嘉会,以前是常常去给荣宁二府看病的。

那时是太医院院判,六品补子,红楼原著如此陈述,然而即便在太医院如此高位,荣国府的史老太君却敢当面呵斥他:若是治不好的话,就要把他们太医院都翻了过来。

足见那个年头,荣国府回光返照的荣华富贵仍在,祖上更是显赫得不得了了。

王嘉会中等身材,没有什么逼人的气势,但是看着很自然健康,这是真正精通医术、养生的人,望闻问切,高深的医者,从一个人的气色,就可以看出是五脏六腑的哪一块出了毛病。

《贾琮图解新黄帝内经》这本书,目前出来的两讲分别是“黄帝内经与生命周期”、“黄帝内经与生命根源”。

王嘉会都一一看完了。

和《贾琮图解新易经》一个模子刻出来,里面非常简洁又简明扼要地讲述了黄帝、岐伯、阴阳五行、生命周期、生命动力、老化、影响寿命因素。

最关键的是,这本书有一个非常大的噱头,第二讲最后,贾琮留下了“长寿秘诀”的空头文章,十分吸引人。

古往今来,上到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终极追求不过两样:自在逍遥;长生不老。

虽然贾琮不是一个耄耋老头,他年纪轻的现实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但是他南征北战还活得好好的,一路高歌猛进,文治武功俱是有目共睹,名人的话、名人的书,那不是自然就存在着分量了嘛

王嘉会在评本中批驳:贾子礼因年轻,医者,非数十年经验不能精也,医场,亦如战场;贾子礼之书,可以一看一听,而不可为永世戒也。神农尝百草、黄帝问医,至扁鹊四诊、药王千金、仲景伤寒、李时珍本草,无不呕心沥血,积代代人之永世艰辛而成也……

评本未做完,夏守忠就来叫他去给皇帝看病了。

王嘉会顿时战战兢兢,竭力掩饰着内心的惶恐不安。

虽贵为院使,但王嘉会深知医闹的恐怖,何况是皇家的医闹。

……

外城牛家镇国公府,伯爵大人牛清道:“哎!这王院使评本,说的不无道理呀!”

其他官员权贵家,关注此事的,也这样称赞,兴隆街另一个“贾府”的贾雨村,也如是跟妻子娇杏说:“那太医院院使王嘉会,在本朝是代代学医的医户,本来就家学渊源,又有年纪,贾琮医学道理上哪能比得上他”

娇杏以前在香菱的甄家做丫鬟,那时甄士隐是有学问的地主,她耳濡目染,成了官太太后,自然懂得更多了,她点头道:“老爷说得也是,不过我听说贾琮带进京的那些洋人有些法门,算天文日历、算术、医术都有比我们高明的地方……可是,令人不解的是,老爷不也说,那几个叫什么克里斯托弗、马太伊斯的洋人,却也出书籍批判说贾琮的‘医易同源’无用,那些洋人的玻璃、望远镜呀、天文算法呀,是真有用处的,贾琮更不知怎么反驳了……”

“唔……”贾雨村沉吟不语,这件事不是沸沸扬扬,只是在固定的圈子里面很热闹,他想,贾琮都快要完了,很多人很多官员对这些出书也是漠不关心的,他还是尽量想想他这个兵部尚书该怎么推脱外面战乱的责任。

最终,贾雨村亲自便服到外城紫檀堡,找蒋玉菡攀谈去了。

蒋玉菡是三王爷忠顺亲王凌决初最喜欢的戏子,在贾雨村看来,贾史王薛和贾琮都会倒,而亲王是很难倒的,权势也更稳固。

……

秋爽斋,贾府众女也有点焦急。

贾探春拍案而起道:“琮弟这回笔战,恐怕打不赢人家了,这个王太医,说的皆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李纨等皆知探春说的有一定道理,这时林红玉来回道:“姑娘奶奶们,琮爷新修改的本子又出来了……”

她们好奇地抢着看,不知贾琮会作何回答,又会有何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