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 第494章 葛笠严选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第494章 葛笠严选

作者:张如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3 04:58:13 来源:就爱谈小说

说到这里,绿豆眼真是要为自己鞠一把心酸泪。

“别提了,在海上吃的太差了,那些海外小国的食物我也吃不惯,我这是生生饿瘦的!”

绿豆眼说完伸出自己的双手,让张平安看,“喏,你看看我十个手指头,全生了倒刺,一撕就流血,都是吃的不好导致的!”

张平安仔细看了看,绿豆眼十个手指头确实惨不忍睹,指甲后面全部翘起来了,还有干涸的血迹,一看就是缺乏维生素导致的。

“你这要多吃点青菜和水果,回头我让剪秋给你配副药膏,你抹了试试”,张平安说道,心里也对绿豆眼表示同情,大少爷这估计是生下来第一次吃这么大苦头吧!

“剪秋?谁啊?”绿豆眼听到陌生的名字,好奇道。

张平安拍了拍自己额头,这才想起来,绿豆眼刚出海,自己才遇到陈剪秋,于是介绍道:“是我从前的一个故人,也是我的至交好友,你出海后我才在县学遇到他,他家道中落,出了一些变故,身边只有一个朋友,无亲无故的,我就留他在我身边做师爷了,他们家从前是杏林世家,他本人医术很不错,给你看个头疼脑热啥的没什么问题!”

“噢,这样啊,那有机会得见见”,绿豆眼点头道。

“对了,跟着你出海的那些人呢?”

“唉,死了一半,活了一半,活的那一半人和货物都在客栈呢,船在码头,我这刚进城就迫不及待来找你了”,绿豆眼叹了口气回道。

“好在你人没事,这就是万幸了,这一路是什么个情况?”张平安关心道。

“当初我出海后,便根据原定计划一路向南,经琉球、琼州海峡,去了大越、寮国、暹罗、蒲甘等小国,那些国家虽说国力甚微,邦弱民穷,但那些贵族十分喜好大夏运过去的丝绸、茶叶、瓷器以及名贵中药等物,愿用黄金宝石交换。

我本钱不丰,去这样的小国最适合我了,能够利润最大化,路途也不算特别遥远。

刚开始一切都很顺利,我把换到的黄金宝石拿了一部分出来,在当地购置了糖和香料以及一些名贵木材,我还在当地帮你找了一些你想要的高产的粮食种子。”绿豆眼回忆道。

“变故就发生在回来的途中,我们的船经过琉球,去澎湖岛上补给的时候,被当地人强行勒索了,说是勒索,其实就是半打劫,他们那里国力贫弱,百姓多以海业为生,不善耕种。

且周边商船一般都不到琉球进行贸易,因为他们那边的人不但穷,而且野蛮缺少教化,上层士族和下层士族以及一般老百姓之间的生活差距非常大,上层士族可以通过私人贸易获得利润,而下层士族和平民老百姓生活则十分艰苦。

因此,虽然他们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海上贸易的补给中转站,一般我们商船轻易也不会去,这次是实在没办法了,结果去了果真就被打劫了,打劫我们的就是下层士族,好悬没在那里嗝屁!”

“琉球…”,张平安听后若有所思,他记得前世上历史课时,老师曾说过,琉球在古代曾是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号称“万国津梁”来着。

结果这“万国津梁”在古代是靠打劫为生的啊!

“那你这次回来损失不小吧”,张平安接着问道。

“有一些损失,但还能接受,总体来说还是赚的,只是没赚那么多罢了”,绿豆眼回道,“在琉球时,多亏碰到了另一艘大夏的商船,我们一起跟琉球人干了一仗,输赢各半,那些琉球人也损失不少人手,看到我们不要命的架势,最后又坐下来谈判,我们给了他们一些过路费后才走成的。”

“那你这次回来好好歇一阵子吧”,张平安拍拍绿豆眼肩膀劝道。

“等我养养,把货物倒腾出去,换了银子,我还是得继续出发的,下一次准备去东瀛和高丽,高收益自然有高风险”,绿豆眼眯着眼睛道。

整个人看起来比从前稳重不少,已经有了能独当一面的气势了。

张平安看得出他这一次出去经历不少,在琉球肯定也没他嘴里说的这么简单,中间过程一定是惊险万分的。

“对了,就是我跟你说的那个朋友陈剪秋,他有个朋友姓吴,据说家里世代行商,做海外贸易,你可以跟他取取经认识一下,他当初也是在海上行商时被海盗打劫俘虏的,然后恰巧被我们衙门的人剿灭海盗时顺道救了,现在在县城驿馆里做事”,张平安突然想到这么一号人,兴许能给绿豆眼帮上忙。

“姓吴,世代行商,莫不是胶州吴家?”绿豆眼惊讶道。

张平安摆摆手:“是不是你认识的那个胶州吴家我不知道,但那人户帖确实是在胶州。”

“那八成是了,一般商人没有点实力和人脉,轻易是不会做海商的,没想到这吴家胆子还挺大,北方都打成筛子了,他们还敢往外派船”,绿豆眼笑了笑,眼里倒还有几分欣赏。

歇了这一会儿后,绿豆眼也缓得差不多了,起身道:“走吧,跟我去客栈看看,这次回来我带了不少种子,你可以在你的试验田种的试试,看这些种子能不能适应慈县的水土,如果可以的话,将会有很多百姓都能不再挨饿了。”

“这么神奇?”张平安跟着起身道。

“我这次带回来的安南稻是特意从大越处寻得的,此种水稻耐旱性强,能够适应干旱的环境,尤其适合在水源条件较差的丘陵和山地种植,对土壤肥力要求也较低,不娇气,最最最重要的是”,绿豆眼强调道,“安南稻从播种到收割仅需两月左右,最短的品种甚至只需五十余日,在大越当地,他们都是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能够极大的提高粮食产量。”

“占城稻吗?”张平安突然想到什么,脱口而出道。

“啥?”绿豆眼有些没听清,反应过来后纳闷儿道:“那是哪里?”

“没什么”,张平安摇头道,“快带我去看看!”

“嘿嘿,这可是我葛笠严选的种子,都是我在当地细心挑的,只要不发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种事情,那就错不了”,葛笠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