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赶海:我靠赶海养娃 > 第823章 老参

赶海:我靠赶海养娃 第823章 老参

作者:我只想当一名肥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4 15:26:02 来源:就爱谈小说

顾瀚这番话并非空穴来风,在华夏爱传统医药文化中,野生人参自古就被誉为百草之王,其珍稀程度与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等典籍中均有详细记载。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生长年份超过五十年的野山参,其单根参须在拍卖会上往往能拍出数万元高价,完整植株更是价值连城。

老辈采参人的执着令人动容,据《长白山采参志》记载,专业的“放山人”发现野山参时,要先用红绳系住参茎,防止这“灵物”遁走。

随后他们会搭起临时窝棚,用特制的鹿骨签子配合毛刷,像考古学家清理文物般,一寸寸地剥离泥土。这个过程讲究“宁断须,不伤体”,有时一株参要挖上整整七天。采参人相信,完整保留每一根参须,才能最大限度保存人参的“精气”。

“确实如此,不过这都是针对野生人参而言。至于林下参,讲究就没那么多了。

如今,随着官方给予各类农业补贴,我们这边陆陆续续涌现出不少种植户,人参也不再像过去那般稀缺难得。

尤其是园参和林下参大量出现后,更是改变了市场格局。

林下参的情况还好些,园参的价格可就相当亲民了,哪怕是品相稍好一点的园参,价格也不过几块钱一根。林下参相对会贵一些,但也远未达到令人望而却步的程度。

野生人参的价格倒是一直居高不下,始终维持在高位。只不过,要说效果究竟是野生人参更胜一筹,还是林下参或者园参略占上风,这就见仁见智,难有定论了。毕竟我们这边还有句老话,叫千年人参不如老姜一块。”王宇翔耐心地解释着,一边指着眼前的这株林下参。

说完也是蹲下身子,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棍便开始把周遭周遭附着的枯叶跟黑土给刨开,并没有如同挖野生人参那般,直接用毛刷子。

王宇翔的手法很是娴熟,没一会的功夫便已经清出了一片空地。

“看到了,你们看,这参往这边的方向长,我们只需要顺着这边把土给扒拉开来就好了。”王宇翔指着人参的根部,耐着性子的说道。

这人参可不是直愣愣的往地里面扎下去,而是有着一定的走势方向。一般来说,人参埋在土里的部位相对也是比较浅,顶天也就二三十公分而已。

果不其然,王宇翔操作起来毫不拖沓墨迹,只见他轻轻一撬,便顺利地将埋藏在土中的那株人参完整地撬了出来。

简单地拨弄掉上面附着的泥土,一株有着成年人大拇指粗细的人参便呈现在众人眼前,已然被连根拔起。

“不错,这芦头挺长,参纹也比较密集,须根清晰且富有韧性,表皮显得老成,皱褶很深,根须尖端还有明显的珍珠点。这株参的品质还算不错。一会儿回去弄只鸡,用它来炖汤,那味道,保准鲜亮无比。”王宇翔一边拨弄着人参上残留的泥土,一边有条不紊地评价着。

而一旁的顾瀚跟林德义倒是听的有些云里雾里,毕竟两人都不是专业的,甚至是可以说对于人参没有什么太大的一个了解,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分辨这人参的好坏。

王杰伦似乎看到了顾瀚跟林德义眼中闪过的疑惑,乐呵呵的咧着嘴对着顾瀚说道:“顾瀚,这想要分辨人参好坏,其实也没有那么的复杂。

在这东北这边,挖参人中可是流传了一个口诀,那便是芦长碗密铁线纹,皮老须疏珍珠点,艼少形美显灵性,百年山参赛黄金。

其中芦长碗密就是说人参的参头位置,人参每年地上茎枯萎后,会在芦头上留下一个凹陷的疤痕,称为“芦碗”。芦碗越密集,就代表人参的年份越久,比如眼前的这株,就是生长超过十年的人参,在人参的芦头部位形成了堆花芦。

至于铁线纹就是参体表面形成的横向纹路,表皮粗糙,年份越久纹路越深。

皮老须梳珍珠点,说的就是根须,越老的人参根须就越发的稀疏细长,并且柔韧不易折断,俗称皮条须。

珍珠点就是根须尖端细小瘤状突起,这是老参才有的一个明显标志。”

当听到王杰伦这么一说之后,顾瀚跟林德义才恍然大悟,毕竟按照王杰伦所说的那样,那么眼前的这株林下参还算是非常不错的一个品相。

人参各部位

“走吧,我们继续往里头走走看,看看有什么大家伙。老祖宗们常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说老实话,我还真没有见过八两的人参。

不过前几年,隔壁大队有一户放山人,在山里头找到了一株七两重的野生人参,那可是引起了周遭的一个轰动。

据说后面被南方的一位大老板,以一个天价给买去了,那户放山人,也从此买上了豪车,住上了大房子。”王宇翔咧着嘴,乐呵呵的说道。

说完便带着大家伙往山里面走去,而两个小家伙也是兴致勃勃的跟在顾瀚的身边,一双眼眸也是在周遭不停的寻找着,试图寻找到更大更多的林下参。

只可惜的是,这山里头的林下参虽说有些不少,不过要年份超过十年甚至是以上的林下参倒也是数量相对比较稀少。

众人挖了好一会之后,也不过是找到了五六株年份比较大一点的林下参罢了,最大的那株也不过是四两多一点的重量而已。

“这么多,也够这几天吃的了。到时候顾瀚你们要离开的时候,我给你们弄个十斤八斤的园参给你们带回去。别看是园参,其实在我看来,效果跟什么野生人参都差不多。

毕竟总不能说野生的鸡蛋营养成分就多过家养的鸡蛋吧,我们这些养殖户,还是不太愿意相信那些所谓的野生就一定比种植好的传言。”王宇翔乐呵呵的看着顾瀚说道。

“那倒也是,不过这十斤八斤会不会太多了?”顾瀚连声的说道。

“不多不多,这吃不完就拿去泡酒,实在觉得腻了,腌起来做咸菜也可以。我家反正有腌一些,到时候拿点给你尝尝。走,我们去摘野菜,现在的刺嫩芽可香了,我家老爷子,以前就弄了一块林地,随意种了好些的刺嫩芽。”王宇翔摆了摆手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