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钺没说话,只是握住了虞铮的手。
十指紧扣的那种,他捏了好几下,才松开又捏住。
两个人坐了一会,独孤钺起身:“走吧,去万福宫。”
虞铮应了一声,就随他走了。
万福宫中,太皇太后听说陛下和贵妃一起来了,笑了:“以前,先帝就带着贵妃来,如今还是这样。”
“这也好。”同心笑呵呵的:“一起孝敬您,没有不好的。”
“是啊。”太皇太后起身扶着同心的手:“如今的贵妃和以前的贵妃一样,也不一样。都是聪明人。”
“您呀也别管那许多,聪明人好,聪明人才有忌讳,做事就不会胡来。要是跟白妃那样,那可不好。”
太皇太后顿住脚:“贵妃发了她的人,她怎么说?去找皇帝了?”
“没去,就那么着了。”同心失笑:“说来也是,要么就别惹事,惹了就别怕,真是两头不占。”
太皇太后摇头:“怪不得我瞧不上她。”
太皇太后这样的人,她就不可能喜欢白氏那样的性子。
说话间,独孤钺和虞铮也来了。
给太皇太后请安后,太皇太后也嘱咐人摆膳。
“大中午的,也不必来陪我,你忙得很。”太皇太后笑了笑。
说是这么说的,但是孙子来陪她用膳,她自然高兴。
“贵妃也辛苦了,照顾皇帝,你自己也要顾着身子。宫里一摊子事儿呢。”
“是,多谢娘娘的关怀,妾知道。”
独孤钺看了虞铮一眼,又看太皇太后:“东君很好。”
太皇太后笑了:“好,我自己选的人还能不好?”
膳食上桌,独孤钺给太皇太后夹菜,也给虞铮夹菜。
他不是故意要这样,他就是习惯,也不觉得当着祖母就不能做了。
他想着的是都是一家人,这都是他最亲近的人,所以没什么不合适的。
并且在他心里觉得东君和祖母就该是和睦相处的。
两个女人看出来与否他不知道,反正他此刻是觉得很好,没什么不对。
吃过午膳,独孤钺也没急着走,索性与太皇太后一起坐在外间说话。
说是说话,其实是虞铮陪着太皇太后说话,皇帝已经靠躺在那边休息了。
虞铮与太皇太后说起了西河的事。
虞铮娓娓道来,太皇太后也被她说的勾起了思乡之情。
人岁数越大,越是思念故土。
可太皇太后注定回不去了。
这么聊起来了,她也觉得高兴。
“我小时候还没嫁给他们独孤氏的时候,跟着我祖母还去摘榆钱,槐花。我的祖母小时候可怜,她吃不饱,后来嫁给我祖父还是有这个习惯,我就跟着她学。西河的春天迟,那时候我也没离开过,不知道啊。”
“就按着榆钱出来的时候去摘,带回来叫厨子做了,混上些米面蒸出来,什么都不加,都是甜的,好吃得很。”
虞铮点头:“前年的时候,妾也叫人去摘了,回来跟陛下吃。陛下说没滋味,但是也吃了一大碗。”
独孤钺躺在那嗯了一下,就算接话了。
“他们小时候哪里吃过苦?”太皇太后摇摇头:“京城好,气候好,比起西河来,这里舒服多了。人老了,养老还是这里好啊。”
“西河也不错,妾很喜欢。”虞铮笑着道:“是风沙大,把人吹的老了。可也简单纯粹,无事时候爬上沙丘坐一坐,总觉得很舒服。”
“你是真喜欢。”太皇太后还是相信的:“你带回来的鹰我也见着了,也是你的缘分。那种东西是轻易不亲人的人,你能养的那么好,可见你的本性好。”
“多谢娘娘。我也没想到能养它,本意是等它大了就自己走,结果……”虞铮摇摇头。
那只金雕如今已经认宫里了,它时常飞出去狩猎,还知道不在这个皇城圈儿里打猎。
等虞铮和太皇太后娘俩聊了许久,前头才来人请陛下。
独孤钺起身:“我走了。”
他也不说什么时候来,只是说我走了。
太皇太后起身,虞铮扶着她。
“去吧,前朝事忙,你也要顾着身子。贵妃也回去吧,别累着自己。得空就来跟我说说话。”太皇太后这么说,也是认可和给虞铮面子。
两个人告辞出来,走了一截,分别的时候独孤钺拉了一下虞铮的手:“一会来,等我吃饭。”
虞铮对他笑:“好,等夫君,夫君早些回来。”
独孤钺点头,又看了她几眼,才转头走了。
虞铮没回去,而是去了清宁宫。
大公主身子好起来后,就在清宁宫里替先皇后守孝。
现在孩子们都在这里,宫中的宫学还没开,估摸着要八月里。
所以日常除了给太皇太后请安,他们也没什么事。
虞铮一来,大公主就迎出来:“姨娘来了。”
虞铮对她笑:“今日全好了?不咳嗽了吧?”
“早晚还有些,不过也不碍事了,姨娘不必如此费心,吃着药总会好的。”大公主有些不好意思。
“你还是个孩子呢,怎么能不费心?你父皇忙得很,也知道你病着,操心得很。”
【亲近才叫姨娘呢不是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