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大宋悍臣 > 第234章 司马缸,砸缸?

大宋悍臣 第234章 司马缸,砸缸?

作者:鼠猫狗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6 11:36:4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应天府解元宋煊?”

“不错。”

张方平连忙拉住梅尧臣,随即给他介绍了一二应天书院的待遇。

旁人不清楚,但是张方平却是清楚,这钱实则全都是宋煊的铺子出的。

随着张方平的诉说,若是你梅尧臣自己个有能力考入应天书院,其实大部分因为钱财问题而被迫中止科举这条路,都可以解决。

梅尧臣听完后,说不心动是假的。

但是心中又极为迟疑,这种天大的好事,能落在自己头上吗?

况且离开他叔父这里,孤身一人前往应天书院,若是再再次落榜。

梅尧臣当真是有些支撑不住这种精神压力的。

他只是先行告退后,说要想想再做定论。

包拯瞧着张方平如此模样:“怎么了?”

“我只是见到如同我一样家贫的学子,没有遇到十二哥而感到十分惋惜,若是没有十二哥的帮助,我可能也不会如此顺利的通过发解试。”

张方平自己个便是如此遭遇的。

包拯对于张方平如此心情也理解。

毕竟不少人都同他是一样的遭遇。

张方平看见他人就想起了从前的自己个!

“这太室书院也是卧虎藏龙。”

包拯双手背后:

“那刘几、富弼、王安仁都有实力,还有另外游学的一个叫文彦博、高若讷二人也有实力。”

“更不用说那洛阳留守司通判司马池的儿子司马光年仅七岁就是神童,诸如十二哥一样懂得幼年砸瓮救人。”

“还有方才那个离去的梅尧臣。”

张方平也连连颔首。

王安仁据说也是自幼聪慧,如今也不过十五岁。

刘几他爹是河南府知府刘晔(治洛阳)。

这些人好多都是跟着他们的父亲在本地为官,就近在书院就读的。

“若是不出来游学一二,我还真是要膨胀起来了。”

张方平自顾自的打趣道。

“哈哈哈。”

包拯却是觉得张方平拥有如此天赋,还一点都不自傲,不得不承认他是块料子。

“也不知道十二哥什么时候到?”

张方平虽然有过目不忘的天赋,但是在辩论这块上实在是不是刘几等人的对手。

他们自幼跟在当官的老爹身边,言传身教之下,自己也不是那种愚笨之人。

成长起来,自是比旁人快的很!

“估摸快了。”

包拯虽然也是出身官宦之家,但依旧没有解锁喷人的技能,他跟在宋煊身边,倒是学了几手,但应用起来并不是熟练。

故而在与太室书院学子讨论以及外地游学学子讨论当中,并没有占到便宜。

所以几个人都盼望着宋煊能够早日来到洛阳。

如此一来,他们作为应天书院的牌面,才不会跌。

毕竟从哪里出发,宋煊这个解元,那也是书院的头牌!

众人想要辩倒的目标,那也是应天府解元宋煊。

宋煊手里捏着吃的,尝一尝直接扔给总是觉得肚子饿的王保。

反正他就是尝尝鲜,一会留着肚子晚上大吃一顿,然后再去太室书院报道。

王保只觉得太幸福了。

而且也越发确信跟着宋煊,今后定然不会饿着肚子,又有前途。

反正王拱寿以及鱼周询二人全都被宋煊的豪气所震慑。

自从进了洛阳城,他们想花钱都没机会。

王珪早就习以为常了。

钱是男人胆。

此番出门带了不少金叶子,毕竟带着铜钱多不方便呐。

至少他们这个五大三粗的团伙,至今还没有遇到什么伸手的小偷。

哪个想要惹事的,都得掂量掂量自己个。

“洛阳美食,当真是名不虚传。”

宋煊拍了拍手上的渣子:

“回头吃完饭一同去书院,咱们该省省,该花花。”

“都听十二哥的。”

“前头有人卖一头病马。”

听到这话,宋煊连忙过去瞧一瞧。

毕竟他在应天府当真是没有遇到有卖马的。

这里更加接近西北,有马卖也实数正常。

宋煊等人挤进人群。

这匹马毛色纯正漂亮,高大有力,而且如此多的人围观,当真是一点都不惊,由此可见性情温顺。

谁买病马啊?

所以许多人都在这里看热闹,瞧瞧哪个冤大头会买回去。

毕竟大家买马都是要实用的,没有人愿意买一匹病马。

到时候一旦发病,就容易亏的血本无归。

司马旦也没有着急,因为他觉得根本就卖不出去。

今天已经在这里卖了好几个时辰了。

总是有人问价,但是一听到是病马,就算是有想法也直接拒绝了。

司马家目前是养不起这只病马的,不仅要供应一家人读书,还要贴补族人。

所以有些捉襟见肘。

但是司马光又不舍得把马杀了,希望能便宜卖了,找一家养马并不那么拮据的家里。

如此也算是有个好归宿。

毕竟这匹马若是没有病,品相当真是极好的!

“秉直,你可会相马?”

听了宋煊的话,王珪连忙摇头:

“我只骑过驴子,东京的牲畜都贵的很,马匹也不常见。”

就算是一些武将之家,也不会养太多的马匹。

文臣上班除了称驴车牛车,要么就是溜达,坐轿子。

马车是很少见的。

在宋朝,官员的福利待遇堪称优厚。

即便如此,购买一匹马也需要攒几个月的钱,更别提普通民众了,他们可能穷尽一生都难以拥有这样一匹马。

天子驾六,那六匹纯色的战马能够凑出来,但是赵祯几乎没有乘坐过。

更不用买马之后还要精心喂养,不是谁都能养得起马匹的。

养一匹马足可以养二十五个人。

宋煊围着看了一圈:

“可惜我也不会相马,但是这匹马确实很漂亮,比家里那头驴子要漂亮。”

“作价几何?”

司马旦颇为正直的道:“八十贯。”

“什么?”

宋煊一时间有些惊诧。

不是因为八十贯便宜,而是一般马匹要价都在一百六十贯往上,而且也无法轻易买到。

大宋缺马,可不是白说的。

站在马匹旁的幼童司马光仰着头看着宋煊:

“好叫客官知晓,此马虽好,但是一旦到了夏天便会犯肺病,所以才比市价便宜。”

“原来如此。”

宋煊也不是兽医,不懂这么手艺,他连连点头,忍不住上手摸了摸。

这么多年来,他还真没有摸过马匹,民间稀缺程度很大。

“真是一匹好马啊!”

宋煊忍不住感慨道。

“十二哥儿,这是一匹病马,就算买回去,也没法驰骋。”

“无所谓,反正练习骑术,总比骑驴强上许多。”

宋煊觉得能买到一匹马也挺好的,要不是病马,他还真不一定有机会能够买到呢。

听到这话,王珪也是心动了。

到了夏天犯病,那是否夏天就不去骑乘,其余三个季节也可以练习骑术。

作为想要参加禁军的人,会骑马这个本事,就足以甩开大部分人一条街。

将来往上晋升也是极好的。

司马光瞧着宋煊如此模样,倒是出声问了一嘴:

“这位客官可是应天书院宋煊宋十二?”

“嗯?”

宋煊仔细打量这个还梳着总角发型的。

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牛角,像是小牛犊一样可爱,寓意就是保护孩子不受鬼怪的伤害。

他小时候也是这般发型。

“你是何人?”

“家父司马池,任洛阳留守司通判,我是司马旦,这是我二弟司马光。”

“司马缸,砸缸?”

宋煊脱口而出:

“不对,是司马光砸光。”

司马旦大惊失色。

弟弟做的这件事只是在京洛传扬,未曾远在南京的人也知晓了。

司马旦倒是理解宋煊嘴瓢了,他二弟的名字与缸组合起来,外乡人读起来确实是有些口音的。

“司马光砸缸,正是吾弟。”

听了确切的回答后,宋煊也是有些惊讶。

他着实没有料到,这趟出门游学还能遇到年纪尚有的司马光。

瞧瞧人家七八岁,就已经名扬一时了。

六岁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

七岁时,司马光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为家人陈说其大意。

他好学不倦,“手不释书”,达到了“不知饮渴寒暑”的地步。

宋煊再看看自己八岁的时候干这事,什么名头也没有扬出去。

还得是家里当官才行啊!

当然了神童的世界,许多人都无法理解。

王珪眉头一挑,他怎么没有听到这个言论?

对了。

十二哥射术极佳,定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这个消息被他给听到了。

在这方面,王珪自愧不如。

因为他的箭术即使练习了很久,也追不上宋煊。

这大抵就是跟张方平过目不忘的天赋似的,旁人拍马也赶不上。

司马光倒是极为谦虚,甚至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司马光,你如何知道我的?”

听了宋煊的询问,司马光抬起头来乖巧的道:

“还是我随父亲去参加宴会,钱留守说的呢。”

“晏相公夸赞宋十二长得面若冠玉,身材高大,又腹有才华,一般人都没有他那种气质。”

“钱留守特别想要瞧瞧宋十二,这才能决断晏相公是否在吹牛。”

“我方才听他唤你十二哥,又是一副学子服,再加上外地口音,恰巧来此游学,我猜便是你。”

“哈哈哈。”

宋煊一把抄起司马光抱在怀里:

“司马光神童之名,又细心如发,当真是名不虚传,将来定成大器。”

司马光十分腼腆,但是也没有拒绝宋煊抱抱他。

司马旦也打量了一下宋煊,却是晏相公的形容没有骗人。

因为弟弟十分乖巧聪慧,司马池是非常愿意带着这个宝贝儿子出去见世面的。

都是当爹的想要炫耀自己的神童儿子,这种实属正常。

相比于“伤仲永”,司马光完全不用担心这种事。

因为他不光自己知道上进,他爹也会给他制造那种环境。

不至于方仲永他爹似的,只想要拿儿子换些钱财,不去给他培养读书环境。

“这匹马我要了。”

宋煊当即开口说了一声:

“咱们去哪里交割?”

“不如先去我家吧,家里还有马鞍,一并赠与十二哥儿。”

“行。”

宋煊倒是觉得没什么问题,反正双方交割之后,还需要去官府盖个章之类的。

毕竟这匹马的价格也不便宜,属于大宗买卖。

于是司马旦牵着自己弟弟的手奔着家去。

宋煊没等牵马,立即有王珪代劳。

他脸上止不住的喜色,这下子终于有机会练习马术了。

将来进了禁军,定然能够大展身手。

王保也对于宋煊如此豪气的行为,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毕竟他以前便是穷苦惯了。

不仅王保如此,鱼周询与王拱寿二人也是瞠目结舌。

“对了,本地可有教授骑马的师傅,也好教教我等。”

宋煊对着一旁的司马旦道:

“否则没有师傅教授,那双腿都要被磨烂了不说,还会出现意外。”

司马旦还没有想到,便听着底下的司马光拍着自己的胸脯道:

“十二哥远道而来,这种事包在我的身上,定然会给十二哥寻一个骑术好的师傅来。”

“好。”

宋煊不得不承认,聪明孩子有些时候是真的招人喜欢。

司马旦倒是不善言辞,只是在前头默默领路。

说实在的,他对于能够卖出去这批病马,当真是一丁点准备都没有。

本来他想着卖马就不说有病,便宜些兴许就能出手。

但是弟弟司马光不同意。

自从他六岁时撒谎被他爹揍了一顿后,司马光便发誓这辈子都不在撒谎。

尤其是在做买卖这种事上,更是要诚信起来。

司马旦当真是没想到依照司马光如此诚实的主意,偏偏把马卖出去了。

他回头瞥了一眼兴高采烈的宋煊,对于他也只是听弟弟说过一些见闻。

如今一瞧,发现他当真是不把钱当钱。

八十贯,买一匹病马,放在哪里都没有这样败家子的。

司马旦轻轻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嘴,哪有说人家买主是败家子的。

司马光不明白哥哥突然的举动。

难道是于心不忍?

待到回到了司马池的家中后院。

司马旦特意邀请他们几个先进屋子里喝茶,先让那匹马歇一歇,吃点料子喝点水。

宋煊等人进了司马池租住的房子。

大宋许多官员去外地为官除了主官外,都是要租房子居住的。

“十二哥儿,那匹马是病马,你当真是要买走吗?”

司马旦终究是有些不好意思。

“对啊。”

宋煊手里扇着扇子笑道:

“我在南京都没有遇到过卖马的,这次来西京刚想要逛逛,就遇到了,必须拿下。”

“就算这匹马有病也无所谓,我又不经常骑乘它,只想着要学会骑马就行。”

司马旦这才放下心来,然后说了句失陪,他去书房写契约。

反正弟弟司马光聪慧乖巧,应对这种客人的事,比他还要纯熟。

自从弟弟展现出神童的特征后,父亲可是没少带他出去参加宴会。

今日这种便是小场面。

司马光则是打量着这五个人,其实三个明显是读书人,另外两个像是武夫。

他们全都听命于宋煊,而且姿态摆的很是明显。

司马光见到李佑身后的武夫,也是一样的态度。

只不过李佑身边的人更懂得尊卑,丝毫不敢逾矩。

反倒是宋煊身边的两个人,一个极为自然,另外那个大个子不是南京口音,兴许是在路上新收的。

就如同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时,周仓来投奔似的。

司马光这样想的,便又看向宋煊。

他早就从钱惟演嘴里听了宋煊的许多事,而且诗词他也全都背下来了。

无论如何,都能体现宋煊是一个极其有才华之人。

但是司马光发现,如此有才华之人,竟然也“好武”。

这便让他大感意外。

司马光先是恭敬的行了个礼,然后才询问:

“十二哥学习骑术作甚?”

“就是一直想要学骑马,但现实总是骑驴,如今总算是抓住机会了。”

宋煊挥舞着扇子笑道:“自是要试一试。”

司马光能明白宋煊并没有说实话。

兴许是觉得自己是个幼童,许多事都不想告诉自己。

司马光也明白,无论是他爹还是其余人,虽然总是说他是神童,但是一旦遇到事了,便不会轻易与他说。

只是叫他好好读书,争取将来长大了,再来帮爹爹分忧之类的。

宋煊看着司马光的小光头,除了两个扎成牛角的模样,其余地方全都剃发了,如此一来夏天更是凉爽不少。

随着宋辽之间的和平相处,宋辽两国相互模仿,诸如辽国人穿汉服,北宋人穿契丹衣服作为新鲜。

儿童之间的发型也有影响。

这种事直到宋仁宗末期才下令,禁止这样做,民间才稍有改观。

“十二哥,还没有去太室书院呢吧?”

司马光主动开启话题。

“不错,我打算今天与我几个好友先在外面大吃一顿,稍晚再前往太室书院借宿。”

司马光点点头。

无论如何这匹病马能够卖出去,司马家也是占了不小的便宜。

他连忙开口道:

“若是十二哥等不嫌弃,今天先在我家吃饭,以表地主之谊,我爹对于十二哥儿十分向往,想要与十二哥儿认识一二。”

“未曾想竟然能够在十二哥一进洛阳城便遇到了,也算是缘分,不知十二哥意下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