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大宋悍臣 > 第276章 君臣相谈

大宋悍臣 第276章 君臣相谈

作者:鼠猫狗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6 11:36:4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偏殿内。

吕乐简坐在一旁,百思不得其解。

他最终按耐不住自己的好胜心,交了卷子后,顺便看了宋煊的策论。

然后吕乐简心中就没由来的,生出一股子挫败感!

在论政这方面,他自认为平日里有作为宰相的父亲耳提面命,他又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一直陪伴父亲,定是得到了许多言传身教。

以待将来秉承父志,能够再次当上大宋宰相。

再次跟随祖上的脚步,光耀门楣。

这一直都是吕乐简引以为傲的地方。

可是今日吕乐简一下子就被宋煊给打碎了他心中的美好滤镜。

甚至是一直引以为傲的地方。

想他宋十二一个平民出身,如何对论政这般熟练?

没道理的!

宋煊家里的出身,吕乐简是清楚的,而且他与家族联系较少,完全是自己在外闯荡生活。

完全没有家族的一丁点言传身教的意思。

今日这道题虽然难,可是在吕乐简看来,官家出的题,是非常有利于官宦子弟的。

哪一个当爹的没有在儿子面前,嘀咕过这类事?

特别是在家族子嗣即将踏入官场之前。

吕乐简是经历过的,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官场上的一些注意事项,全都是吕氏家族子弟自己趟过来总结出来的经验。

是其余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所以这次殿试当中,吕乐简信心十足。

但是这份信心,在不久前就消散了。

并且变得极为不自信。

就是当吕乐简看见宋煊的策论,他就觉得宋十二当真不是个正常人。

谁家好人能记住如此多的案例?

以前张方平总是吹嘘十二哥背下了大宋律法,连张推官以及晏知府都请他去帮忙审案子的事。

吕乐简只当是晏殊看好宋煊,给他扬名。

毕竟这种套路,他是非常清楚的。

可是现在此事想来竟然是真的,并不是在帮宋煊扬名。

而是宋煊他真会,且能根据大宋律法给出合理的建议。

吕乐简想不明白。

赵概也面色凝重的走进偏殿内,瞧着同样眼里都是不可置信的几个同窗。

他轻笑一声。

果然全都是这副见了鬼的表情。

服了!

不服不行。

原本赵概一直觉得大家之间的差距不大。

宋十二他诗赋写的好,可是策论就不一定强了。

再加上省试考的又是黄河的试题,大家在运河上的方式也可以挪用过来,排名咬的都挺紧的。

可是今日殿试的策论看完,原来他与宋煊之间的差距还蛮大的。

关键宋十二被下了迷药,故意针对。

可是他依旧用不足三刻就写完如此高质量的策论。

要知道自己可是写了近两个时辰,还不如人家写的好。

这件事放谁身上也得发懵。

幸亏这是考完试看的,要不然还得影响考前心态。

“不是。”

吕乐简忍不住开口道:

“他怎么就那么强啊?”

这话问的。

谁能回答?

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冲击状元的,结果就这么被宋煊一个人打的七零八落,人家守擂成功。

或者说人家让你想打擂台的人,连边都没有站上去。

宋十二一下子完成连中三元的科举成就。

本来中状元就够让人羡慕的了,结果他还连中三元。

要是这种事发生在前面或者后面都无所谓,偏偏是自己身边人做出来的。

那种感受,其实真的蛮复杂的!

往前数,那三个连中三元之人,都是靠着诗赋取胜的。

往后数,不知道多少年才会再次出现如此一个,令人望其项背的连中三元者?

“我确实不如宋十二。”

王尧臣面如土灰,最终长长的叹了口气:

“我写不出来他那种锦绣文章。”

本来天圣五年的状元郎该是被王尧臣纳入怀中,没有枉费他三年又三年的拼搏。

奈何出现了宋煊这么一个变数。

现在王尧臣这么一言语,周遭这些挑战者们,脸上的神色也是有些酸涩难掩。

大家都是各个州府的“天骄”,在科举一途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

结果在殿试这最后一步,道心被宋煊一个人击的粉碎。

哪怕宋煊是在放榜日,大家知道他真的中状元的消息还稍微能过接受一二。

结果现场没考完,皇帝就直接宣布最大的悬念了。

完全被宋煊给立即摁死,破灭了中状元的希望。

他甚至连诸多学子晚上睡觉前偷偷畅想,带着笑意入睡的机会都不给一个!

在王尧臣说完后,吕乐简情不自禁的瞧着他,也追加了一句:

“直娘贼,他宋十二怎么就写的那么牛逼?”

“我**!”

“怎么就不是我写的呢!”

没有人应和吕乐简。

毕竟这也忒粗鲁了些。

可是有些时候粗鲁的话,就越能表明自己的内心想法。

毕竟中解元、会元大家还能说你宋煊一句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结果看了宋煊的卷子,谁再说他是靠着运气好,那就是打自己的脸。

他那篇策论要是写的不好,那自己写的就是一堆史了。

韩琦坐在一旁,扬起嘴角偷笑。

因为他不仅看见了宋煊的策论,还瞧见了官家的朱批:

“可安天下!”

他倒是真的相信那个街边算卦之人,所说的有五个宰相在他面前走过。

十二哥那便是领头的那一位。

“不是,他真是文曲星下凡怎么的?”

韩琦看过去,不是应天府学子,不认识。

众人都没有搭茬,就在此时张方平哼着小曲走进偏殿。

瞧着这群人竟然没有一个人议论,十二哥的策论写的有多牛逼。

大感奇怪!

“考完试都提前交卷的,你们怎么一个个都哭丧着脸?”

张方平看着吕乐简笑道:

“你平常不是最能叭叭的吗?”

吕乐简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

他是继王尧臣之后,第二个不服气去交卷子的。

结果一直到沉默到现在,也就方才就说了那几句话。

张方平却是不管他,笑呵呵的道:

“我看了十二哥写的策论,写的真牛逼啊!”

“难道你们都没看吗?”

“哈哈哈,要是没看早就开吹了。”

韩琦见都没有人应和,大笑出声:

“他们可都想着要当状元呢,所以看了十二哥的策论,不笑!”

“啊?”

张方平环顾偏殿内的一群人,也是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吕兄,别人也就罢了,你怎么也会产生这种想法,真以为十二哥是谁都有资格来碰一碰的吗?”

吕乐简被说的一下子就红温,但是又极为尴尬。

他当真不敢把自己的宰相父亲拿出来言语,否则会更加遭到嘲笑。

你爹那么厉害,天天对你耳提面命,结果你连个策论都写不好。

还想当状元?

真以为吕夷简在朝廷能一手遮天了?

张方平双手背后笑嘻嘻的道:

“十二哥早就说过,这世上只有两种人。”

王尧臣等人看向张方平,他与宋煊最为亲近。

众人也晓得宋煊是熬不住迷香的药效去睡觉了。

“哪两种人?”

“一种呢,便是终其一生也只能在门槛前徘徊,不得寸进。”

张方平伸手指了指后面:

“另外一种是把门槛踩碎,铺成登天的长阶。”

“你们自己想自己是哪一种人吧。”

能走到殿试的,而且有自信提前交卷,意图挑战宋煊获取状元的,都不是蠢笨之辈。

他们明白张方平话里的意思。

大家与宋煊根本就不是一个层级的对手。

“哎,张大郎,你这样说,会不会太伤他们了。”

韩琦连忙站起身来:

“毕竟十二哥他也不是一个张扬之人。”

张方平负手而立,提高声音:

“我只是想要告诉他们,不要自视甚高。”

“你们眼里的天才,不过是三岁诵孝经,七岁通左传,十二岁以春秋惊动州学之类的说辞罢了。”

“可是你们不知道的是,十二哥他五更起便临贴,你们尚在梦中呓语;”

“十二哥雪夜推演九章算数的时候,你们还围炉喝酒呢;”

“十二哥把大宋律法都翻烂,写秃了的狼毫笔都堆满了竹篓添柴用,你们连大宋律法有几条重罪都不清楚。”

“当你们还在从书本当中想着寻找先贤之法,如何治理运河,十二哥他早就跟着张推官一同去视察河道,绘画河图了。”

吕乐简直接站起身来。

他有些不可置信的盯着张方平。

因为宋煊他不住校,平日里在课堂学习,也是与大家一同玩玩乐乐的。

可是吕乐简没想到他宋十二,背地里竟然会如此刻苦!

“比你还天才的人,比你更加努力!”

此时殿外的寒风吹的张方平学子服猎猎作响,他倒是觉得心情舒畅极了,伸出手指着全场道:

“这天下所谓的天才,不过是见十二哥的门槛罢了。”

“你们能同十二哥一同考试,说明你们自身实力也不差,只不过与十二哥相比较,差的有些大罢了。”

此言一出,连王尧臣都惊诧的抬起来。

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因为他发现张方平说的不假,光是宋煊的字体,就极为优美,而且像是他自创。

再加上算数这方面,整个应天书院都没有比他还会算的。

偏殿内鸦雀无声,唯有狂风作为配乐。

虽然宋煊没有在这,可是一想到宋煊在殿试前被人给“使绊子”都能写出如此锦绣文章。

这群想要考状元的同年的心中,越发感到巨大的失败感。

这种事要是放在自己身上,都不一定能过坚持下来,更不用说三刻就写完了。

直到文彦博进了偏殿,这才关上殿内的大门,瞧着他们很是费解。

一个个都不嫌弃冷是怎么的?

在这大殿里就让冷风吹?

“我的天呐。”

文彦博脸上带着惊喜之色,忍不住分享:

“你们看了十二哥儿的策论吗?”

“写的可真好啊!”

“这状元非他莫属。”

“我是真的服气了。”

文彦博没打算考状元,只是因为提前交卷能够看宋煊的试卷,所以他提前交了。

他与韩琦是认识的,尤其是韩琦这个人不爱说话。

这就让文彦博很欣赏,尤其是在官场上,祸从口出是不得不防的。

更何况大家都是“卦中”之人。

“哈哈哈。”

张方平放声大笑,结果突然打了个冷颤,一股寒意上头,想上厕所。

方才装逼吹冷风没关门,有点装过头了。

“韩六郎,宫中厕所在哪里?”张方平连忙追问了一句。

“我带你去。”

韩琦站起身来,领着张方平出去。

他们二人同文彦博点头示意。

文彦博瞧着偏殿里默不作声的人,倒是也不再言语。

谁知道这里发生过什么事。

韩琦忍不住赞叹道:“我真没想到十二哥回家之后竟然如此拼搏。”

“我瞎说的。”张方平把手揣在袖子里:“你如何能信?”

“啊?”

韩琦脸上露出震惊之色。

毕竟张方平是长期住在宋煊家中的,他说的话,定然是真的。

难不成是假的?

“别这么惊讶。”

张方平步伐倒腾的很快:

“十二哥是何等天才之人,如何用下得这番苦功夫?”

“我方才不过是让他们更加容易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

“就好比自己再努努力,就能过超过第一名。”

“可实际上,你再怎么努力,卷子上的评定等级是固定的,可十二哥的实力是不固定的。”

“嘶。”

这下子韩琦当真是倒吸一口凉气了。

他方才也被张方平给晃点过去了。

“十二哥当真没有下过如此苦功夫?”

“他比我还爱赖床,如何能五更就起读书练字?”

张方平脸上带着笑意:

“这种事,你也就别往外说了,免得太伤他们了。”

张方平可没把实话说出来,十二哥他练武练射箭的时间都比他练字的时间长。

韩琦默然不语。

当真没想到自己也会被“伤”!

皇帝居住的宫殿内。

张茂则站立了好一会,见宋煊睡着了,他也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休息。

赵祯走路生风,回到自己的寝宫。

方才有不少想要挑战宋煊状元之位的学子,结果一个个全都败退下去。

单独拿出来,只觉得宋煊的策论写的好。

但是一棒子自认为写的不错的学子都把自己的策论交上来,放在一起看后,那真是云泥之别。

就算大儒刘筠等人也不得不承认,宋煊目前是断档领先这批人。

他的评级为上等,其余人只能评为中上。

怀着如此兴奋的心情,赵祯走到自己的门前,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让梁怀吉轻轻推开屋门。

张茂则多机敏的一个人,听到脚步声就直接站起身来,侍立在一旁。

赵祯走进门里,奔着床榻上望去,发现宋煊真的在睡觉。

他招呼张茂则过来:“十二哥一直都睡着?”

“回官家,十二哥进门之后便睡着了,兴许是那药效起来了。”

赵祯又想起今日让他丢了面子的事,随即点点头:

“让御厨房做些好吃的,一会等着十二哥醒了,我们俩一起吃个饭。”

“是。”

张茂则便听吩咐去找厨娘,也被称为尚食娘子。

因为宋代饮食文化极为繁盛,又都爱吃。

一般举办大型宴会必须要有专业的厨娘掌勺,甚至平日里富贵人家的聚会,也会邀请厨娘上门烹饪。

而以厨娘的专业程度而言,市场需求极大,缺口更大。

甚至在这个赛道上,是极为重女轻男的。

文天祥曾写《名姝吟》说:

“京人薄生男,生女即不贫。东家从王侯,西家事公卿。”

别看厨娘地位不高,但是凭借本事吃饭,在哪都能立足。

京城有一个叫宋五嫂的娘子,就会做一道菜“鱼羹”。

人们争相追捧,大抵与网红类似,结果实现了财富自由。

赵祯蹑手蹑脚的走到床边,站在那里仔细端详宋煊的容貌。

说实在的,他有些对不上了。

但是依稀从宋煊的眉眼里能看见他幼时的模样。

赵祯当真是想不到,大家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突然相聚。

十一年的时间一晃而过。

十二哥他当真考中了状元,还达成了连中三元的成就。

最重要的,是朕当殿钦点的大宋状元。

赵祯根本就没有给他母后机会,当场开口,免得这件事被她给抢走了。

宋煊又不是在家里睡觉,又是大白天的,故而睡的很轻。

他没有睁开眼睛,想要瞧瞧眼前这个年轻的皇帝想做什么?

结果他就站在那里不动。

宋煊装模作样的睁开眼睛,瞧着大宋皇帝赵祯,随即坐起来:

“官家,什么时辰了?”

“未时,该吃饭了。”

“果然,我肚子都有些饿了。”

宋煊下了床,站起身来,再次行礼:

“多谢官家钦点我为状元。”

“十二哥实至名归。”

赵祯拉着宋煊的胳膊走到一旁的书桌:

“我已经让人去安排饭食了,咱们两个先聊聊。”

宋煊倒是没有拒绝,直接坐在对面。

他打量这个历史上被称为宋仁宗的家伙。

如今赵祯还很年轻,脸上的青春痘都没有散去呢。

有点奇怪!

宋煊眉头微挑,皇帝成亲这么早,又不止皇后一个女人,如何还能憋的长青春痘呢?

“十二哥如此年轻,以弱冠之龄达成连中三元的成就,不说前无古人,我也觉得必然是后无来者。”

听着赵祯的吹捧,宋煊哈哈笑了几声: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祯眼睛都亮了,虽说他早有准备宋煊出口成章的,可是未曾想到这就亲身遇到了。

“好一个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祯坐在椅子上,兴奋的都有些要蹦起来:

“十二哥的文采,我是佩服的。”

宋煊也觉得赵祯挺平民的印象,没有张嘴闭嘴说朕之类的。

如今的宋廷统治者虽然没有喊出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话,但是士大夫们参政的热情极高。

因为在经历过五代十国的战乱后,士大夫群体对于国家治理观念有了很大的改观。

那便是国家和平的维护不仅是要依靠统治者,他们这个阶层也有着极大的责任。

张方平后期编纂的《乐全集》,说皇帝与士大夫事动静休戚,义尤一体的。

宰相的权力虽然不如前代,但是行政权在宰相手中,皇帝也不能随意侵犯宰相的行政权。

同时宰相也不能剥夺皇帝的立法和决策权。

大家相互制衡。

甚至皇帝向天下发诏敕上必须要有宰相的副署号令,没有得到宰相的同意皇帝是无法向地方下发诏敕。

因此大宋宰相能过问皇帝下发的一切事务。

“官家,诗词不过是小道尔。”

宋煊随即摆摆手:

“这些不过是扬名的东西,今后我若是为官,还是要以造福百姓、报效官家为主,要不然当官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赵祯倒是没有觉得宋煊言语冒犯。

他宋十二说诗词是小道这个事,那不是狂妄,完全是够格的。

毕竟早就证明了自己在诗词上的造诣。

洛阳的事情,赵祯也是了解的。

甚至还专门写信去问了钱惟演。

钱惟演在书信当中详细描述了当日宴会上的盛况。

可惜此等情况,怕是很难重现了。

“嗯。”

赵祯连连点头,随即又问道:

“十二哥的策论写的真好,你也是这样想的?”

宋煊瞥了一眼屋内的侍立的其余人,没接茬,只是开口道:

“官家,能否让人去泡壶茶来喝,一直都没有喝水,口渴的很。”

赵祯当即让梁怀吉出去准备茶水。

宋煊站起身来走了两步,瞧着他把门带上了,随即才重新坐下来。

“官家是想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嗯?”

赵祯一时间有些发懵:“十二哥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

赵祯瞧着宋煊在哪里摆弄着毛笔,又瞧着他方才起身想要关门的意图,随即也压低声音:

“此处只有你我两个人,十二哥还是说真话吧。”

“我写的策论就是个屁。”宋煊盯着赵祯道:

“就是说的天花乱坠,可实际上一点用都没有!”

无论是母后,亦或者是刘筠等大儒,那些不服气的贡士,以及赵祯自己都觉得宋煊写的好。

可是在宋煊眼里,足可以问鼎状元的策论竟然全都是屁话。

这未免也忒狂妄了些。

但是赵祯知道宋煊绝不会随意开口,那么贬低自己能得状元的策论。

“还望十二哥能够解释一下。”

“官家,你觉得天下是你作为皇帝发一道诏令,宰相以及下面的大臣都会如实执行吗?”

“没有宰相的同意,我下发的这道诏令是不做数的。”

“嘶。”

宋煊知道宋朝宰相的权力不小,但是没想到还是挺大的。

“那就更难了。”

宋煊笑了笑:“陛下久在皇宫之内,不知道外面民生有多艰难。”

“民生艰难?”

赵祯看奏疏这两年也没闹灾,百姓生活的挺好的。

“我在老家虽说没见过易子而食,但是吃死去人的肉这事我见过,同样也见过赌坊一夜输上千贯,当然了,在东京根本就算不得了什么。”

赵祯确信宋煊没有认出自己,因为吃死人肉这件事,他也见过。

东京城地下无有洞实在是够乱的,而且因为地震,当年太宗皇帝派人疏通过的水道也坍塌,或者跟前朝的街道勾连起来了。

总之就是迷宫似的。

至于在东京城的赌坊一夜输千贯,当真算不得什么。

赵祯自己拿出五万贯去押宝宋煊中会元,从五万变成十万了呢。

“所以我说金石之政,那就是屁话。”

“如今大宋穷的穷死,富的流油。”

宋煊指了指西北方向:

“连太祖皇帝起家的归德军都过的跟乞丐似的,那点俸禄根本就养不活一家老小,北方以及西北边境上的士卒,我并不觉得会好过。”

“他们连家小都吃不饱穿不暖,指望他们在疆场上为大宋效力,我觉得还是有些痴人说梦的。”

赵祯双手按着桌子,归德军的事他可以肯定宋煊是对的。

厢军的待遇本就一般。

至于边境上有士卒吃发霉的米,这件事他也有过耳闻。

但是在宰相看来,并不算什么大事。

至少两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大辽虽然时不时的口嗨,但还是遵守的。

“还有各种各样的官员,朝廷每年支出的俸禄就不少吧?”

宋煊掰着手指笑道:“就这还有人不知足,想要贪点钱财呢,公使钱更是明目张胆,知州府到任就给三千贯,形成了惯例。”

“科举扩招,从太宗朝起进士由三十人增为三百加,再加上恩荫泛滥,差遣分离,官(品阶)、职(头衔)、差遣(实权)三分,同一岗位多官分管。”

“正俸 职田 津贴,一个七品小官一年的俸禄就足够养五十名禁军。”

“说到兵。”

宋煊哼笑一声:“一个五百人的营寨,竟然设有十六名都头,大部分都是鬼兵,吃空饷的。”

“最后皇室支出严重,玉清昭应宫耗尽了前三代帝王的财富积累,我听闻官家大婚时,好像也花费了六百万贯,更不用说其余宗室之人的平日开销。”

宋煊一些概况的话,说的赵祯确实无言以对。

这都是祖宗定下来的政策,他轻易改不得。

而且一旦改了,那唐末节度使的现象会再次出现,到时候大宋也会与大唐有相同的下场。

除了皇帝,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有独立的权力帮身。

即使是宰相,那也要设立好几个宰相来分权。

至于花钱这种事,更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赵祯既然想要问宋煊,而且也是拿他当军师用的意思,倒是没有因为被揭短上脸。

“十二哥所言即对,如今父皇留给我的内库,所剩钱财不多。”

“难不成你有什么解决办法,可速教我。”

宋煊摊摊手笑道:“我没有。”

“你没有?”

“我没有!”

“你当真没有!”

赵祯不死心,觉得宋煊是在打趣。

“我还年轻,看到的现象不过时一星半点,况且当今朝廷有太后以及诸位宰相在,他们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我没有经过更多的基层历练,如何能成功想出来合适的法子?”

赵祯悠悠的叹了口气:“十二哥说的对,是我急于求成了。”

“说实在的,要是朝廷有钱,那许多问题就不成问题了。”

宋煊靠在椅子上:“可惜朝廷的账上哪有那么多钱呐,没有寅吃卯粮就很不错了。”

赵祯有些无可奈何的道:

“确实没钱,前些日子还是靠着压中十二哥中会元,找补了一些银钱。”

“朕原本打算连本带利的押你中状元。”

“可惜这次东京城没有一家赌坊再愿意开你中状元的赌注了。”

这条生财之道没有走通,赵祯眼里全都是可惜。

他作为皇帝,也不能强行让赌坊开这个赌注。

宋煊眼里露出疑问,他没想到连皇帝都参与到赌博当中。

不愧是当众看女子相扑的皇帝。

一点都不藏着掖着,有什么就说什么,颇有其父的风采。

“倒是可惜,我也想要赌我自己赢,去岁宋城赌坊都开我中会元赔率较高,我叫人去买了,他们竟然不兑换,被我一把火全都烧了。”

“哈哈哈。”

赵祯忍不住大笑起来。

他只知道宋煊去赌坊讨债,就是放火这事不是他干的,此时他却安在自己身上。

这让赵祯觉得宋煊有些接地气,不是孤高自傲那种人。

如此大家相处才会更加舒适。

“宋城及时雨。”

赵祯止住笑声:“我听说过你的故事。”

“哦?”

宋煊身子微微向前,胳膊肘戳在书桌上:

“你听说过我的故事?”

“对。”

赵祯刚想开口,突然觉得不对。

险些被十二哥带进沟子里。

朕派人探听他消息的事,如何能外传?

二人虽然“结识”了,但是并没有把小时候的事拿出来说。

赵祯觉得时机还不到呢。

毕竟自己还有个母后压在头上。

虽然他有自信能够让宋煊站在自己这一边,但是母后那里也不得不防。

“石头记,西游记的故事。”赵祯伸出手指掰着数:

“以前我爱看西游记,现在我爱看三国演义,只是你近期一直都忙于科举考试,许久未曾更新了。”

“哦,竟是这样!”

宋煊微微颔首:“待到忙完这阵子,我再抽空写一写。”

因为方才他觉得很奇怪。

纵然自己有些名气,可及时雨这个名号,也不该传到大宋皇帝的耳朵里。

毕竟自己又没有起义后接受“诏安”,这个绰号的知名度如何能高?

“好。”赵祯很是高兴:

“那我就搓手等着了。”

“定然不叫官家失望。”

赵祯连连颔首:“十二哥打算去哪里为官积累经验?”

“回陛下,就把我派往西北边境吧。”

宋煊想都没想回答道:“西夏李明德狼子野心,定然会称帝的,我过去瞧瞧,给他们拖拖后腿。”

赵祯闻言没搭茬。

他虽然从曹利用那里知道这是宋煊的分析。

但是赵祯不愿意宋煊直接前往西北那么危险的地方。

尤其是宋煊他中状元啦,还是连中三元。

排名中间的进士都不一定会被派到西北去,更不用说他这个第一名啦。

“此事,倒不是我能做主的。”

赵祯叹了口气:“你也知道,我母后他临朝称制,我如今一直都在学习处理政务,连任命你的权力都没有的。”

宋煊点点头:

“如今陛下已经长大,大娘娘她可曾有透露过还政于陛下的口风?”

“未曾!”

宋煊哼笑一声:“看样子陛下就算及冠了,也不会亲政的。”

赵祯脸色又是一变,他心中隐隐有些担忧。

照着母后如此贪恋权势的意思,怕不是她不死,我都没机会亲政啊!

原先赵祯还有些畅想的,觉得时间到了母后就会还政。

可是宋煊一句话就戳破了赵祯的自我安慰,登时变得不知所措起来。

“母后,她,我。”

赵祯抿了抿嘴,最终什么都没有往外说。

宋煊也是不着急,反正现在有些事说了,赵祯他也办不了。

都是徒增烦恼。

“若是母后招揽你,你该如何?”

“招揽?”

宋煊有些意外的道:“陛下是否用词不当,大娘娘只会给我派些差遣去做事,如何会用招揽?”

“如今朝廷之内,便是如此。”

赵祯也能清楚的感受到,太后一党的存在。

宋煊是他计划当中招揽的第一个人。

必须要确保他不会被自己母后开出的条件吸引走。

“结党?”

宋煊撇撇嘴,当即表态道:

“官家,我最看不惯朝中结党之事了。”

“就算是真有党派,那我既然是天子门生,那也是帝党!”

因为士大夫们的不断参政,朋党意识更是随之膨胀。

在两宋政治生活中,朋党意识以及由此而来的朋党斗争一直是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

这些党派与党派之间,往往因政见、思想的不同而相互攻讦,党同伐异,以至酿成党祸。

不仅如此,宋代士大夫们抛弃了自孔孟以来对朋党讳莫如深的禁忌,而公开承认朋党存在的合理性。

诸如欧阳修的朋党论,用君子和小人区分朋党,人家本来就用结党攻讦你,结果你自己主动送上自己承认是朋党的把柄。

赵祯立马就收拾了欧阳修的朋党。

这篇文章文学价值很高,但是内容上却是充满虚伪,思想独尊,双标的行径。

赵祯很满意宋煊的表态。

他对于朋党也是极为看重的,不允许出现一丝苗头。

要不然就该重演老赵家陈桥兵变之前,那什么十义兄的情节了。

你们这些朋党,是不是想要历史重演,颠覆大宋?

“十二哥以后务要在外人面前说这些话。”

其实赵祯听到天子门生以及帝党这两个词的时候,内心极为欢畅,甚至嘴角都忍不住上扬起来了。

赵祯又细心的叮嘱道:

“如今我们实力弱小,在朝中没有什么话语权,还是要好好学习处理政务,以待合适的时机大放异彩。”

“官家说的对。”宋煊又叹了口气:“我今后还是要收敛一些脾气,否则就是给陛下惹麻烦了。”

“但你也不用受委屈。”赵祯明白宋煊话里的意思:

“回头我给你一块腰牌,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来宫内找我。”

“陛下的意思,是要留我在东京办差?”

“当然。”赵祯点点头:

“我平日里遇到什么问题,也想要找十二哥商量一二,要不然平日里只能闷在心里。”

“官家都不能与皇后说些贴己话吗?”

听着宋煊好奇的询问,赵祯再次常常叹了口气,他现在总算是知道什么叫做家丑不可外扬了。

自己上有母后压制,后有郭皇后骄纵跋扈,日子过的实在是苦兮兮的。

赵祯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他又极为紧张的问道:

“卿之才,可比古人谁?”

宋煊沉吟了一会,才笑嘻嘻的道:

“臣不欲比古人——愿为后世之古人。”

赵祯一下子被宋煊给绕进去了。

他站起身来颇为激动的道:

“对对对,这个说的好啊!”

“还是跟着十二哥这样有才华之人,才能学到更多的新知识。”

“那朕也愿为后世之榜样皇帝!”

此时此刻赵祯对未来充满了雄心壮志。

少年人,总是会觉得自己能够办妥一切事情。

所有的困难都不叫困难,只要我敢想,那我就敢做。

这种勇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散。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帝王,大多如此。

然后赵祯极为郑重的伸出手,看向宋煊:

“还望你多多助力,我定然不会拖你后腿的。”

宋煊觉得有些好笑,但还是郑重的站起身来。

啪。

他与赵祯击掌:“某定不负陛下之托。”

“好。”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的宦官敲门,说是饭食准备好了,是否要上菜?

赵祯极为兴奋的道:

“上上上,再来一壶流香酒。”

流香酒是大宋极品美酒,大内酿造,皇家御用。

民间是买不到这种酒的,一般是在皇帝庆寿或者赐予大臣时才会给,产量不多。

于是宫女们这才鱼贯而入。

注入酒醋三腰子、三鲜笋、炒鸭子,酒煎羊,琳琳总总的摆了二十四道菜。

赵祯让宋煊坐在一旁:

“十二哥,这可是东京最有名的厨娘,在外面吃不到的。”

“哎,我倒是要尝尝有多好吃。”

宋煊觉得自己的伙计焦明做饭好吃,倒是除了孙羊正店外,还没怎么尝过东京其他馆子呢。

赵祯颇为得意的道:“保准让你吃了一回还想吃两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