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快穿之莫欺少年穷 > 第一个任务 第三十二幕

快穿之莫欺少年穷 第一个任务 第三十二幕

作者:清梦颐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6:42:5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子若是缺什么,只管说。”牢头态度极为恭敬。

王玄策环顾四周,虽是牢房,却布置得整洁。木床上铺了层层新被,东面靠墙放了张书案,上头堆着十来本书。

“没什么缺的,有劳了。”少年拱手相谢。

......

“派人去查清楚。”皇帝下令道。

“是!属下领命。”玄衣人单膝跪地,随后无声无息退下。

“高福全,你说,”皇帝一阵咳嗽,“朕当年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皇上,”高公公递上汤药,忙劝慰道,“您别再为那事伤神了。您龙体安康,才是万民之福呐!”

“朕的身体,朕自己晓得。”皇帝饮下一口汤药,总算感觉好些了。他接过方帕,擦拭嘴角,缓声道:“世人皆高呼万岁。可古往今来,又有哪位帝王能活到一万岁?百岁都无一人。”

皇帝自知命数将尽,他这一生有功有过,唯有一事愧疚至今:当年因老二之事失去理智,盛怒之下枉杀了不少无辜之人。

“若那孩子真是王家后人......”皇帝喃喃自语道,后面的话却未说出口。

高公公接过药汤已空的玉白瓷碗,躬身静立在一旁。即便主仆年份再久,有些事他们做奴才的也不能妄评。伴君如伴虎,除却衷心,更要做到谨言慎行,才能得主子信赖。

.......

“皇上,臣要弹劾肃王殿下!”朝堂之上,左都御史语出惊人。

皇帝倒也讶然,问道;“为之何事?”

“臣要弹劾肃王两桩事。”左都御史朗声直言道,“第一桩,包庇罪臣之子;第二桩,屯兵幽州,私购粮草!”

“孽子!”皇帝气得猛然站起。群臣跪倒一片,唯恐被怒气波及。端王侧转回头,与同跪在身后的苏行逸视线相接,暗藏深意。

左都御史继续梗着脖子进言,“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肃王屯兵乃逆反之举。臣冒死直谏,望陛下圣裁!”

左都御史将奏折高举过头顶,道:“肃王屯兵之事臣已整理详尽,陛下请过目。”

高公公接过奏折,快步递回给皇帝。

果然详尽!皇帝扫过奏折上的字,更加怒不可遏。“来人,把肃王带过来!逆子,逆子!”

二皇子一事已成为皇帝心病。君臣父子,君在前,父在后。成年的皇子虽是儿子,却也是皇权的威胁。皇帝决不允许有人危及帝位,哪怕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也绝不手软。

被罚幽闭的肃王,很快便被带到朝堂上。

“逆子!你可知罪!”皇帝气极,将奏折甩向第三子。

肃王捡起奏折一看,脸色骤变。忙跪下大喊:“父皇!儿臣冤枉!”

“皇上,此事非同小可,请皇上容肃王殿下细细禀明。”工部尚书上前一步,为肃王求情。

“江尚书慎言。”端王警告道,“本王记得您的幼子也在二弟手下罢。倒是怪不得如此维护。”话到最后越来越犀利。

“端王爷......”工部尚书开口欲辩解。

“好了,此事你心中有数。本王不欲多言。”端王未在此事上多做文章,他转头面向肃王,痛心疾首道:“三弟糊涂,竟做出此等不忠不孝之事!”

“老三,朕问你。为何私购粮草?于幽州屯兵?”皇帝指着肃王发问,手臂都气得直发抖。

“购粮一事不假,可儿臣并未于幽州屯兵啊!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儿臣岂敢?!”肃王争辩道。

“三弟,证据确凿。你又何苦继续欺瞒父皇?”端王严词道,“二弟之事,你可是忘了?”

“大哥,我没有!”肃王面色焦急,忙否认,“父皇,父皇信我!儿臣万万不敢!”

皇帝怒气冲天,又被两个儿子吵得头疼。“来人!传朕的旨意,着人速去幽州,查明屯兵一事是否属实。另将肃王押入宗人府。不得私自会见任何人!”

“皇上!”高公公一声惊呼。众人抬头一看,却见皇帝竟直直倒下。

“父皇!”

“皇上!”

“传太医!”

......

各种声音混在一起,群臣乱作一团。

皇帝病倒,肃王被幽禁。于是乎,群臣隐隐以端王为首。端王自是得意。

“王爷,幽州那边已安排妥当。皇上生平最恶此事,肃王爷这下是再难翻身了。”苏行逸意味深长,道,“下官先行恭贺王爷,除一劲敌。”

端王喜不自胜,道:“贤弟功不可没,他日论功行赏,必少不了贤弟。”

“都是王爷深谋远虑,下官不敢居功。”

......

“皇上,您可算醒了。”高公公见皇帝醒来,心中总算松了一口气。皇帝撑着身子,想坐起来。高公公立马上前搀扶,并往皇帝背后垫了个枕头。

皇帝靠坐在床上,疲弱无力。“幽州之事,可派人去了?”

“吏部李大人和监察院的袁大人已经动身去幽州了。”高公公回道。

他二人正直,倒令人放心。皇帝心中稍安,又问道:“王家那事查得怎么样?”

“那苏策确实乃王大人之子,真名是王玄策。”高公公顿了顿又道,“他在狱中喊冤。想面见陛下伸冤。”

皇帝沉吟片刻道:“派人将他接入宫中,朕要亲自召见。”随后又补充道:“暗中进行,别让人知道。”

半个时辰后,皇帝在侧殿见到了王家的唯一后人,那个和他父亲一样惊才绝艳的少年。

“草民王玄策参见皇上。”少年仪态举止得当,不卑不亢。皇帝心中暗自赞许。二十年前,他父亲王望舒摘得榜首,御前谢恩。皇帝依稀记得也是这般面如冠玉,仪态得体。

父子二人容貌相似,气质却略有不同,一个君子端方,温良如玉;另一个清冷漠然,内敛沉稳。恍惚间,两张脸似是重叠,皇帝不禁唏嘘。

“起来罢。”皇帝略一摆手。“听说你在狱中喊冤。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草民为肃王殿下喊冤!”少年的话语铿锵有力。

皇帝原以为他是要为自己喊冤,为王家阖府喊冤。却万万没想到竟是为自己的三儿子喊冤。

“此话何解?”皇帝不动声色问道。

“肃王爷知晓草民身世后,本欲移交刑部。但因怜惜王家只余草民一人,便动了恻隐之心。”少年沉声道,“草民自请前往江南调粮,肃王爷给了草民一个机会,等借粮归来,再向皇上禀明此事。”

王玄策言辞恳切,道:“肃王仁厚,错在草民。望皇上明鉴。若因此牵连了肃王爷,玄策万死难辞!”

老三知道当年王家被抄的缘由,若是动了恻隐之心,倒也说得过去。但——

“你可知今日早朝之上,左都御史弹劾肃王屯兵幽州,私购粮草?!”思及此处,皇帝不由动怒,语气也变得严厉。

“王爷至孝,怎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望皇上明察,其中定有误会!”王玄策为肃王辩解,“先前王爷提过,京中存粮短缺,江南借粮又并非易事。为稳妥起见,须另行购置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皇帝做了四十余年国君,话说到这,他心里也有了思量。

“有句话草民本不该说,可肃王殿下无故蒙冤。草民,草民......”少年话音一顿,似是心中犹豫挣扎。

“但说无妨。朕允诺,不会因此降罪于你。”

得了皇帝金口玉言,少年下定决心,开了口:“先前王爷得了消息,端王殿下于凉州屯兵数万。王爷还未探明真伪,便反被弹劾屯兵幽州。此事......此事怕有蹊跷。”

“逆子!”皇帝咬牙切齿,低声吐出两字。

“朕乏了。你先回去罢。今日之事不可外传。记住,你一直在牢里,哪儿也没去过。”皇帝冷声嘱咐道。

“是,玄策谨记。”

两个玄衣人自暗处悄无声息步出,少年被人从密室带走。临走前他抬眼窥得天子真容,方脸剑眉,发须灰白,额间纹路极深。虽威严仍在,却老态毕现。

正是这位执掌生杀大权的君王,盛怒之下令王家阖府魂归地下。不知他晓得诸子夺位,自相残杀后,会是怎么个表情。少年眸光锐利,却也只是一闪而过。

“派人秘密去幽州探查。务必要快!”皇帝强撑着下令,他的这些儿子啊,个个都不是省心的。

“是!”玄衣人领命退下。

侧殿内只余皇帝一人,他颓然坐下,顿感无力。这空落落的宫殿,让这位年老的君王感到无边孤寂。帝王家向来亲缘淡薄,父子兄弟也不似寻常人家亲密和睦。

与这无上皇权相伴的,是无边寂寥呐。

他能信谁?这江山又能托付给谁?

一声叹息轻不可闻。皇帝似是累了,他缓缓合上双眸,静默不语。

......

“筒子,你说王玄策怎么这么多天没回来,不会出什么事儿了吧?这几天我心里总有些不安。”阮绵绵抱着汤婆子,向系统君询问情况。

“告诉你也没用。我早跟你说了,有些事你是不能干预的。任务对象必须一一经历。”系统君向来直白,“不过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第一个任务就快完成了。你做好准备,随时可能离开。”

“嗯,我知道了。”阮绵绵呆呆应下。要走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