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轮回之修魂2 > 第 88 章

轮回之修魂2 第 88 章

作者:阿豆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3:23: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77年的时候,国家正式恢复高考,胡文和李丽都报名参加了这次高考。

胡文的岳父岳母也很支持他们,认为他们有上进心。

社会上有多少年轻人,因为有了有编制的正式工作,就像捧到了一辈子都不会砸掉的铁饭碗,就满足于此了,就不会有更高的追求了。

但李家人并不这么看,他们鼓励自己的子女追求上进,取得更大的成就。除了鼓励,他们还把胡微接到了身边照顾,让胡文夫妻两个能够专心复习。

胡青才高二,他要明年才能参加高考,不过他也对这次高考很关心,还特意请教了胡文,然后按照二哥的指导给下河村的陆瑶准备了一份内容很丰富的复习资料。

知青院里因为高考的事情总是闹哄哄的,知青当中有人撕掉别人的复习资料,蹭别人的课本不还,甚至高谈阔论打扰别人复习,什么破事都能发生。有些人已经闹矛盾到撕破脸的程度了。

胡青就和父母说好了,让陆瑶暂时住进了胡家,就在胡家复习功课。

考虑到如果陆瑶能考上大学,将来就绝不会拖累胡青了,胡爸和胡妈此时当然愿意为儿子的女朋友便利的。

好在村里人人都知道胡青在和陆瑶谈恋爱,而胡青本人平时住校并不回家,因此陆瑶住进了胡家后也没有人传什么不好听的闲话。

也许上一世陆瑶没能报名参加高考真是有人在背后阻挠,至少这次陆瑶报名成功了。如果陆瑶能考上大学,还会比胡青早一届毕业。

高考通知书陆续的到来,胡文,李丽和陆瑶都顺利的考上了大学。

胡文和李丽去的是京市,胡文上的是国内的顶尖学府,学的是机械工程专业,李丽则进了医科大学学医。

胡文的专业是自己选择的,他有知识树,有超出当前水平的领先知识,选择这个专业也是想在这个时代能够做点什么。

而李丽的专业则是胡文的岳父岳母选的,原本国家重开高考就优先录取医科生和师范生,李丽的父母也觉得女孩子当老师或者当医生比较稳妥靠谱,一辈子都会有饭吃,不怕社会又发生什么变化。

而陆瑶在和胡青商量过后,报考了剧情中胡青考进的那所省城的师范大学,看来是打算将来和胡青做校友了。

在离开家去京市上学之前,胡文还有许多事需要安排。

家中的父母还身体健康,没有老迈,因此去读书这几年的时间倒不用担心他们的生活。

不过小闺女才一岁半,暂时不能带去京市,也只好先托付给岳父母了。

还有工作的事情,胡文已经和李丽沟通过了,她对胡文想把工作转让给胡武的事情也没有意见。甚至她自己的工作,家里这边的亲戚也并不需要,可以一并转让给大嫂张红。只是张红文化水平不高,以后恐怕不能留在厂委做文秘,而是要下车间,做一名流水线工人了。

胡武虽然不爱读书,但是能有进城当工人的机会,他怎么会不乐意在这个时代的观念里,有编制的工作就是铁饭碗,那是退休之后都可以传给子女的。

虽然胡文知道并非如此,可是相比于胡武一直留在下河村种田,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胡文还是更愿意让这个哥哥进入城市中,不说开阔眼界吧,至少对侄子们的成长教育是有利的。至于今后事情如何发展,胡武和嫂子会不会赶上下岗潮,那就将来再说了。就算将来他们下岗了,他也可以资助大哥在家乡做点小生意,比如开个超市什么的。

胡家一家人都很开心,胡爸更是高兴的红光满面的,二儿子成了大学生,连最老实孝顺的大儿子都能成为县城的工人,他觉得现在的生活简直太美好了。

乡下人看重长子,一般年纪大了之后,也多是跟着长子生活和养老。而他们家的大儿子胡武又能干,又孝顺,原本就没有让胡爸胡妈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就算胡武没有两个弟弟那么有出息,可是在农家,胡文和胡青那样的才是特例,而像胡武这种老实会种地的才是主流。所以胡爸胡妈可从来没有对胡武有过什么不满。

现在托二儿子的福,胡武也有机会去县城做工人,那简直就是天大的意外之喜了。

全家人都很开心,张红却偷偷的瞄了几眼胡青,发现他确实是真的高兴,并没有因为胡文把工作给了胡武,没有给他而生气。也终于放下了对这个小叔子的小心结。觉得胡青懒是懒了点儿,至少对胡武这个哥哥没有坏心。也没有那种要把好处都扒拉到自己怀里的心思。

张红十分的感激胡文和李丽夫妻俩,不过这个时代的人都比较含蓄,所以张红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话,只是把这份感激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其实胡文预先和胡青谈过,胡青也说他要考大学,而这份工作给胡武这个大哥最合适。胡文可不想因为一份工作,闹出什么兄弟矛盾。因此就算是他事先已经决定要把工作转让给大哥胡武,他也不会不先和另一个兄弟胡青通个气。

胡家三个儿子虽然各自性情都不相同,但是从小和睦,也的确不会为了这些利益闹出不和来。胡武和胡文看着幼弟从一个瘦弱的小宝宝长大的,对他是很有感情的。胡青虽然爱偷懒不爱干活,但品性上也没有大毛病,还是十分看重家里的亲人的。

等办理好这些杂事,胡武和张红都成了有编制的工人,甚至托李丽姨父的照顾,还能直接住进糖厂原本分配给胡文夫妻的房子里面。就算是糖厂给他们分配的住房了。

这种一室户当让不比乡下的院子宽敞,但是是水泥的地面,还有自来水和卫生间,十分的干净且方便。让胡武和张红都感到了心满意足。

糖厂工人的工作并不复杂,擅长干体力活并且手脚利落的胡武和张红很快就上手了。看到兄嫂已经适应了县城中的生活,胡文也就放心了。

胡文收拾行囊带着李丽去了京市,这时候离大学开学的时间还有一个多月,胡文之前就通过交易器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套住宅。

他有很多钱,在家乡却不能随便花钱,因为没有正当的来路。

在京市却没有关系,有谁会关心他一个外地来的大学生有没有钱买房子呢,只要不过分的奢侈和引人注意,在京市买一套普通的居民住宅完全不是问题。

胡家没有什么钱,不过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国家是有补贴的,完全可以说是由国家养着的,所以家里也不会操心他来上大学后的花费。李家倒是颇有积蓄,临来之前给了李丽一大笔钱。

李丽原本就打算拿那个钱在京城买房子的,没想到胡文已经提前买好了,不得不说非常感到惊喜了。

她问胡文是从哪里来得钱,胡文回答她说不可说。

李丽也就不再问了。

因为李丽有个头脑特别灵活的弟弟李峰,他很擅长赚钱,虽然现在还在读高中,但之前陆陆续续在黑市上做点买卖,小小年纪已经存了不少钱和好东西了。李丽手里的钱也有一半是李峰这个弟弟私下里塞给她,特意补贴这个姐姐的。

所以李丽是理解的,对于那些脑子活泛的人来说,赚钱非常容易。不过这虽然不算是坑蒙拐骗,不过这个赚钱的来路也不是光明正大的,自然不能拿出来说了。

李丽觉得胡文赚的钱八成和李峰是一个路子来的,所以也就不细问其中的细节了。

不过李丽手中的钱,放着也是白放着,胡文还是选了另一套李丽就读的那所医科大学附近的住宅,让李丽买了下来,就放在了她的名下。

这样日后两家的亲戚和长辈来京市探亲或者长住,都有地方了,不用去住旅馆。况且胡文和李丽在自己的学校旁边都有了个居所,若是平时有什么事,也方便一些。去学校报到时也不需要带的太多的行李。

胡文和李丽花了几天时间,把两套旧房子收拾了出来,打扫干净了,然后入住了其中的一套住宅中。至于另外一套,胡文也没有想着出租出去,主要是现在房租也赚不了多少钱,而且目前没有什么正规的中介公司,出租房屋其实不是非常的方便。

就像胡文买房,也是直接在交易器上找想要出售的房源,否则他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哪儿知道哪里有房子卖呢

现在的京市与几十年后的京市当然大大的不同,但那些文化古迹和景点不会有任何的变化。距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胡文就带李丽逛遍了京市的各处景点,还买了个二手的相机,拍了不少的照片。

刚开始李丽还玩得很开心,他们洗了照片,还商量着加洗一些,给老家寄回去,让双方的父母都看看京市的风景。

可是后来,李丽就越来越情绪低落了,因为她开始想胡微了。胡微才一岁半,基本没有离开过父母身边太长的时间,想到大学要念好几年的时间,若是不能把她接到身边的话,那等胡微真正回到他们身边的时候,都可以上小学了。而且长期不见他们这对父母,恐怕还会影响胡微对父母的感情,让她与他们之间的感情变得生疏。

其实胡文也想女儿了。

可如果把胡微接来,他们平时是照顾不了她的,现在大学管理的比较严格,是不能不住校的。若是请别人帮忙照看,那胡文是不会放心的,还不如把她留在家乡交给胡微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照顾呢。

其实胡微现在已经可以上托儿所了,只是托儿所也需要家长早上去送,下班时去接的。而胡文和李丽一旦入学住校,是没有这个时间的。

这个时代,普通人家很少有请保姆的,都是爷爷奶奶帮着照看孩子。

比如在胡家,大家都住在一个院子里,家里的小辈平时谁都能帮忙照看一下,根本没有没人带孩子的问题。又或是李家,胡文的岳父岳母都有工作,平时确实是不能照看孩子,但是若是胡文夫妇有事要忙的时候,他们也能帮着早上送孩子去托儿所,晚上接孩子回家,这还是很方便的,大部分双职工家庭也都是这么养孩子的。

放到现在,胡文和李丽在京市无亲无故的,连个能帮他们接送孩子的人都没有。这就实在是没办法了。除非两家的父母中有人来京市居住,否则他们只能把胡微留在家乡。

胡文的岳父岳母都有工作,距离退休还远着呢。

而胡爸胡妈虽然没有正式工作,可他们这个年纪也远不到养老的年纪,他们还是很看重下地的工分的。

如果胡文现在有了工作和工资,胡爸胡妈心中没有了顾虑,也许会愿意来京市。问题是胡文现在还是个靠国家补贴的大学生,拿什么来养父母所以胡爸和胡妈这时候恐怕是不肯来的。

哪怕他们知道李家有钱,肯定也会给李丽补贴不少钱,可他们不会愿意来占这个便宜。他们如果靠着儿子在京市生活,那是心安理得的。如果是靠着儿媳妇,他们就不太愿意了。宁可在乡下种地,多给儿子们攒一点钱了。

胡文是有钱供养父母的,可这钱的来路没法给父母说清楚,投机倒把之类的事会吓着他们的。

他们不像李丽,李丽年轻,有创劲儿,何况她还有个不大安分的弟弟,因此她对胡文偷偷赚了一大笔钱的事接受的良好。

而胡爸和胡妈都是再老实本分不过的农民,他们不会做任何踩线的事,也不会让他们的儿子这么做。当然,在黑市偷偷卖点粮食,卖点手工制品,赚个几毛,几块钱用来贴补家用,这在他们看来是能接受的。但是大笔的赚钱,在他们看来就是过界了。

没有法子,胡文不得不想另外的途径赚钱,还一定要是胡爸和胡妈能接受的途径。然后胡文就通过交易器接了翻译外国文献的活,算是给自己找到了一份稳定的,长期的收入来源。

然后胡文就给胡爸和胡妈写了信,瞒了自己买房子的事,先说了李家给李丽在京市买了房子,因此他们除了学校宿舍,也算在京市有了另外的居所。然后说了他接了翻译文献的活,收入不低。最后说他和李丽都特别挂念父母和孩子,不过岳父母离不开工作岗位,因此希望胡爸和胡妈能带着胡微上京市来,留在京市生活。这一方面,方便他孝顺父母。另外一方面,父母也能帮他照看孩子。

信写到这里,胡文也觉得自己挺不孝顺的,现在胡武成了工人,胡文成了大学生,胡青明年高考也可能成为大学生,胡爸和胡妈正是有干劲儿的时候,还想趁着能干活的时候,多给儿孙积攒一点家底呢。

何况现在胡武和胡文都有了着落,可胡青还要准备高考,胡爸和胡妈又哪能放心这时候来京市呢

这是两难的问题。

反正胡文已经写了信,至于胡爸和胡妈怎么决定,最终来不来京市,就让他们二老自己决定吧。

如果他们不来,那胡文和李丽也只能错失一段女儿的成长时光了。这大概是要来上大学,要上进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