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轮回之修魂2 > 第 89 章

轮回之修魂2 第 89 章

作者:阿豆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3:23: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胡爸和胡妈很快回了信,是胡青代笔的。

信上说胡青还有一年就要参加高考了,而胡武夫妇平时忙于工作还要照料孩子,他们既不想让胡武这个大儿子在辛苦工作之余还要为胡青操心,也不放心胡青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小儿子这一年无人照料。

因此打算等到明年,如果胡青顺利考上了大学,那么送胡青去上大学之后,胡爸胡妈就可以带着孙女去京市与胡文夫妇团聚。如果胡青考试不顺利,那他们恐怕还要在家乡多留一年。

胡文也早就猜到了会是这个结果。

在胡爸胡妈的观念里,三个儿子都是他们的责任,因此在胡青上高中还需要他们照顾的时候,他们是不会把这份责任转给胡武这个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的长子的。

因此胡文给父母回信对他们的决定表示赞同,还给他们寄了钱和票,说是自己翻译外文的收入。让他们给自己,给胡武一家,以及胡青买一点营养品。特别指明了胡青学习辛苦,需要补充营养,最好是每天都冲奶粉喝牛奶,每周回家的时候都吃点肉,吃点鱼。

县高中的伙食胡文是很清楚的,哪怕手里有点钱的学生恐怕也吃不到什么好东西。何况胡家目前只是没有经济负担,算不上什么有钱。

而且胡青那个瓜娃子,谈恋爱了之后就对女朋友各种细心体贴,之前陆瑶在乡下的时候,是补贴她粮食和生活用品。现在陆瑶去上了师范大学,生活有了国家的补贴,不再缺衣少食了,但是平日里胡青肯定会经常给她写信,或是攒点钱给她买些围巾或者雪花膏之类的女孩子会喜欢的礼物。胡青喜欢陆瑶,真是把陆瑶捧在手心上的那种喜欢。

胡青不会为了这个向父母多要钱,但是他会从自己的生活费和饭钱当中省钱。本来县高中的伙食就不算好,平时还要省钱,胡文都担心胡青平时吃不吃得饱

用功读书的学生还是很需要营养的。

不过平日胡爸他们省钱省惯了,有钱了也不会去买些奶粉之类的营养品,最多是等胡青周末回家的时候吃顿有肉的饭菜。所以胡文不但给他们汇了钱,还特意指明了这钱是用来给全家买营养品的。

胡文这样写了,胡爸胡妈就不会为了儿子把钱特意存起来不花,而是会去给儿孙们买点好东西了。

胡文估计最后受益的是胡青这个需要营养的高中生,以及胡武的两个年幼的还在长身体的小孩子。

至于胡爸胡妈自己,以及胡武和张红夫妇,他们都自认为是身体很好,很能干活的人,在他们朴素的观念里,恐怕会觉得自己吃营养品是种浪费,宁可把好东西都留给孩子了。

胡文要是想给胡爸胡妈补补身子,也只有等他们到他身边生活的时候,冲好了牛奶,或者炖好了鸡汤鱼汤,端到了他们面前,为了不造成浪费,那他们才会吃掉。

就像胡文之前在工厂工作的那一年多时间,胡文每月拿了三分之一的工资补贴父母,可结果就是他们把钱都存起来了,日子还是照旧过。在胡文要离开家乡上大学之前,胡爸胡妈还特意把他曾经孝敬给他们的钱又塞回给了胡文,让他拿到京市去花。那时候胡文才知道原来他的每次孝敬他们都是记了帐的,虽然不会写多少字,但是阿拉伯数字他们是会写的。胡爸胡妈把钱存起来,也是打算将来要花到他身上的,于是胡文也是感到哭笑不得。

所以现在胡文哪怕给父母汇了款,也不得不多对他们嘱咐一句,具体要求他们把这钱用在哪些地方。否则他们恐怕仍旧会存起来,等他将来哪天需要用钱的时候,又拿回来给他用了。

李丽也接受了胡微暂时无法到他们身边生活的事实。

现实如此,恢复高考之后,有多少知青家庭妻离子散,那些人硬起心肠来,还不是照旧过日子

何况他们这种只是暂时和女儿分离的情况呢。

开学报到的时间,胡文先送李丽去了医科大学,看着她安排好了宿舍之类的事情。然后自己才去学校报了到。

能考入顶尖学府的大学生都算是学霸了,可就是学霸入学后也大都在刻苦的学习,包括胡文在内。有学习积极性的人,就不会只拘泥于考试成绩,而是希望能在大学里汲取到更多的养分。

专业课程对于过去没有接触过这些的人还是挺难的,何况周围都是些头脑聪明又用功努力的同学,这种氛围督促着胡文也不能浪费一点时间,平时除了上课就是泡在了图书馆和自习教室里。差不多入学两周后,他才调整好自己的学习节奏,然后每天按照日程表有条不紊的学习。

而且胡文相比其他同学还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图书馆书籍很丰富,但是座位有限,每天那里都坐的满满的,去抢位子是很困难的。而胡文有光脑扫描功能和知识树,等他扫描完图书馆的全部书籍,他平时做功课和看书的时候,就不必非去图书馆查询了,在自习教室里也是一样的。

胡文这里走上了正轨,李丽那里要更困难一些,医学本来就是很严谨又有难度的专业,对于此前没有这方面基础的李丽来说,她要学习的知识太多了。好在她自己很刻苦,又有胡文这个曾经读到医学博士的丈夫每周给她写书单让她自学,所以李丽才能跟得上老师授课的进度,在班级里面成绩保持了中上的水准。

胡文和李丽的学习生活都走上了正轨之后,李丽还特意抽出一天没有课的时候,来到胡文的学校里,挽着胡文在校园里走了一大圈,还认识了胡文的同系的同学,和同宿舍的室友。大概是在宣誓主权,让别人知道胡文是有主的。

李丽在这方面还挺机灵的,胡文形象好,学习成绩也好,不知道他已经结婚的情况下,确实有不少同校的女同学对他挺有好感的。结果李丽来了这么一招,算是提前为胡文解决了麻烦了。

胡文也觉得挺好,他又不糊涂,影影绰绰的也能感觉到别人对他的好感,可他也不能见人就说自己结婚了,毕竟别人只是有好感,又没有采取什么追求之类的行动。所以现在这样才省事。

胡文和李丽平时在各方面都很合拍,因此他对李丽这个人生伴侣是很满意的,不打算让自己身边发生什么节外生枝的事。

第二年高考的时候,胡青顺利的考上了省城的师范大学,与他的女朋友团聚了。

胡爸和胡妈也放下了心,送走了胡青之后,就带着胡微来了京市。

胡文夫妇去火车站接二老和女儿的时候,他们正在站台里等着,看得出来,因为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出远门,胡爸胡妈守着行李,抱着孙女,神情还微微有些紧张。

看到胡文之后,胡爸和胡妈才放松了下来,脸上浮现了笑容。

胡文借了一辆吉普车来接他们,他去年搞了一个小发明,卖给了国营的玩具工厂生产,因此也结下了一些人脉和交情。这种偶尔借公车用的事情,就是小事一桩。

胡文一边开着车,一边向父母介绍路过的街景,不仅胡家的二老听的津津有味,连不到三岁的胡微也趴在车窗上,看得目不转睛的。

现在父母和女儿都在自己身边,胡文也是感到心满意足的。

胡文安排他们住进了李丽的那套房子里面,因为这套房子距离医科大学很近,也方便李丽想孩子的时候回家看看。至于他自己,平时周末骑着自行车回家吧。

胡微刚回到父母身边的时候,还有些认生,不过她还不到三岁,之前的记忆在她的大脑里存留的时间都很短,没多长时间就接纳了父母,反而渐渐把老家的爷爷奶奶忘得差不多了。

胡文用周末的时间带胡爸和胡妈乘坐公交车,去各景点观光,去爬长城。还拍了不少的照片。

没多久胡爸和胡妈就摸清楚了自家周围的情况,也知道该怎么乘坐公交车。虽然他们不大识字,但公交车上的数字还是认得的,平时不需要胡文带着,他们也能自己行动。

胡爸和胡妈本就是利落人,除了不识字之外,其他的能力一点也不缺,自己都会给自己找事做。他们不爱养鸟遛狗之类的事,却爱带着孙女去京市各个不需要买门票的免费公园溜达,还爱上了拍照。拿着胡文买的那个二手的照相机,胡爸俨然成为了胡家的摄影师,记录的绝大多数都是胡妈和孙女的镜头。

胡文原本还担心他们突然闲下来会着急和不自在,后来发现胡妈还挺擅长交朋友的,结识了不少在公园里锻炼身体的退休老人。平时和胡爸闲聊时,说得都是谁谁家的儿子闺女怎么了,工作怎么了,孝顺不孝顺之类的。一大堆别人家的八卦消息,胡妈关心的不得了。因为胡妈的儿子和儿媳都是高材生,胡妈在朋友们中还挺有威信,那些人家里有点小摩擦或者小问题还挺愿意听听胡妈的意见。

胡爸相比胡妈就沉默寡言了一些,不过他带着孙女跟着胡妈,和她那些新朋友一起玩,每天也挺乐呵的。

电视普及之后,胡文就给家里买了一台,然后二老和一小在短时间内就开始沉迷于电视节目了,那症状和后世的网瘾少年无异,有时候连饭碗都要端到电视机面前,连外出交朋友的热情都减弱了一些。

这年放寒假的时候,他们一家人还是回了家乡过年,因为胡文夫妇是学生,假期比较长。如果让胡武他们一家来京市过年,那胡武就需要额外请假了。胡青倒是挺愿意带着女朋友去京市旅游的,可是胡爸这个一家之主拍板了,全家回下河村过年,所以最终还是听了胡爸的。

何况这样,李丽也可以回娘家去探望父母,对两家人来说都方便。

胡青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和父母商量,说陆瑶是家中的独生女,所以她的父母希望他和陆瑶能去南方的g市工作,而且工作都已经提前为他们安排好了。

这一回,胡爸和胡妈都对陆瑶没有什么意见,因此对胡青要去g市工作的事,也没有什么意见。这年头分配工作,如果没有关系的话,分到哪里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如今胡青能够和女朋友在一个城市工作,还能得到陆瑶父母的照应,胡爸和胡妈都觉得挺好的。

胡青结婚的时候,胡爸和胡妈还在胡文一家的陪同下南下了,特意参加了胡青的婚礼。这也是常理,这个年代的人结婚,没有意外的情况,父母怎么会不参与其中呢就算人不能去,钱也会送到的。像上一世那种父母和胡青因为陆瑶的事闹了矛盾,所以也不参加婚礼的情况,仅仅只是特殊情况。

胡青和陆瑶刚参加工作,又刚准备结婚,因此还没有被学校分配房子。所以现在他们夫妻是和陆瑶的父母住在一起的。

胡文作为旁观者,觉得陆瑶的父母似乎也更愿意女儿和女婿住在家里。他们只有陆瑶一个独女,当然愿意一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这种情况胡爸和胡妈没有说什么,但胡文知道他们是有点不高兴的,因为这样就像胡青成了陆家的上门女婿了。

所以胡文抽空的时候,就给胡青买了一套住宅,不大,也就是三十平米左右的一室户,有卧室,有客厅,厨房还有卫生间。这套住宅暂时够胡青居住了,等他们有了小孩,并且孩子略大之后,大概不够住的,但是那时候,胡青夫妇也该有自己被分配的房子或是花钱买下的房子了。

而且这套房子距离陆家不远,就在一条街上。

胡文拿着胡青的户口本和身份证买下了这套房子,当然是和李丽商量过的。李丽为人比较大气,不太看重钱,而且在她眼里,大概胡文和她弟弟李峰一样擅长赚钱。所以对胡文给弟弟花些钱的事没有意见。自家在京市有两套二室一厅的房子,胡青这套房子只是一室户,李丽只要觉得胡文没有把兄弟看得比自家更重要,那也就够了。并不在意胡文怎么花钱,反正也是他自己赚的。

手续都办妥当了之后,胡文才告知了父母和胡青。

胡爸和胡妈问了价钱之后,发现和这几年二儿子每月孝敬他们的钱加起来差不多一个数目,觉得胡文还负担的起,并没有逞强,也就欢欢喜喜的给胡青布置起了婚房。不过事后又要把胡文孝敬给他们的钱塞还给他,担心他手里没钱了。其实除了胡文每月的孝敬,胡武夫妇当上工人之后,每月也会给胡爸胡妈孝敬,所以二老手里真是不缺钱。

胡文当然没有要。他既然有能力,也不在意给兄弟花点钱。胡武是因为有厂里分配的房子,他才没有多事。现在胡武和张红有了工龄,糖厂已经按照他们家的家庭子女情况,给他们重新分配了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而胡青这种情况,总不能让胡青一直住在老丈人家,那样胡家的脸面上实在不好看。

至于胡青,则是悄悄给胡文打了一张借条,他是清楚自家的经济状况的,从未指望家里能资助他买房子,还等着学校分配房子,或是攒几年钱再买房子。现在二哥替他买了,他也不能心安理得的受了。何况二哥替他买了婚房,也算是帮了他的大忙。

陆瑶对他很好,岳父岳母对他更是和亲儿子也差不多了,衣食住行事事都关心体贴。可是陆家不仅仅只是陆瑶和他的岳父岳母三个人,陆家还有一大堆远房亲戚。那些亲戚里,有些人觉得他吃软饭,觉得他靠着岳父母才有了工作和房子住。

实际上,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是很受重视的,毕业后就有正式编制的工作,日后只要好好工作就会很有前途。要不是为了和陆瑶结婚,胡青何必远离家乡和父母,来到这个举目无亲的地方在哪里不能工作

当然,那些只是某些人的酸话,陆瑶的父母并没有这么想,他们还特意对胡青解释了,那些都是远亲,从前还受过陆家的照顾。可前些年陆家因为出身问题失去了工作和收入之后,那些人却又纷纷的和陆家划清了界限,甚至还有人转过来揭发举报陆家。这种只想同富贵,不想共患难,甚至还反咬一口的远亲,陆家早就不放在心上了。所以那些人说的话,不过是些占不到便宜的酸话,陆瑶的父母也让胡青不要放在心上。现在陆家还和那些远亲有些来往,不过是因为那边还有高寿的长辈在世,等长辈不在了,陆家早晚会和那边断了联系的。

陆家父母都知道在乡下时是胡家和胡青照顾了陆瑶。说到底,最开始的时候,是胡家帮了陆瑶。那时候陆家人还是谁都不想沾上的麻烦,那种时候胡青还能相中陆瑶,让陆瑶在下乡插队的时候日子过得没有那么糟糕,他们对胡青都有一百个感激,也对胡青的为人绝对的信任。

那些闲言碎语虽然干扰不了胡青和陆瑶的感情,但是二哥帮他买了房子,能让他们夫妇俩出来单独住,胡青还是松了一口气的。毕竟那些酸话实在刺激一个男人的自尊心。

胡文和李丽都在学校读到了博士学位,然后胡文留校任教,而李丽则进入了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工作。

胡文的本科,研究生和博士在读期间,在实验室中搞了不少的发明,手握了数个专利,因此留校任教也是顺其自然的结果。除此之外,胡文还兼任了几个国营企业的技术工程师,专门负责一些机械和家用电器的技术改进和更新。

胡家人没有冒险的那根筋,因此胡武老老实实的当着工人,胡青毕业后就当了老师,胡文的正职和兼职也都是背靠国家。

但李家人不同,李家人更有闯荡精神一些。

李丽的弟弟李峰,他学习成绩不大好,高中毕业后也不愿意进工厂当工人,而是去当了兵。改革开放后,李峰又退了伍,然后去s市下海经商了。李家的父母也不反对,还将家里的积蓄交给他作为生意的本金,任由他去闯荡。

这种事在胡家大概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对于贫农出身的胡家人来说,有一份有编制的正式工作,能安安稳稳的拿工资端铁饭碗,是最好不过的了。

而李家却任由李峰去闯荡,就算失败了,也只算一次挫折,还有家乡的父母能为他兜底。

李峰先是在s市做小生意,然后开了家工厂,最后又进驻了房地产行业。

而且他特别擅长人际交往,比如胡青在g市结婚工作之后,因为距离遥远,平时和胡武,胡文这两个亲哥哥的联系都比较少,也就是每月给父母汇款孝敬,偶尔给父母寄点东西,过年的时候三家人聚在一起团圆。有家用电话之后,倒是可以每周通个电话。可是李峰却和胡青这个姐夫的弟弟维持着还算频繁的联系,他们虽说也算是亲戚,但是由于地域相隔的原因,若不刻意维持关系的话,恐怕几年都不会有什么联络。

李峰还靠着姐姐和姐夫将生意拓展到了京市来。

胡文作为教授,李丽作为医生都在京城有一些朋友和人脉。

李丽是人缘好,擅长交朋友。何况哪家人不需要去医院看病呢,结识了李丽这个医生,日后有亲戚朋友病了,看病不知道能省多少事呢。

而胡青则是因为他的那些创新和发明,背靠好几个国营单位。因此能帮李峰这个小舅子牵线搭桥。

此外,因为李峰与胡青交际来往,他靠着胡青还搭上了陆瑶父母的关系,在g市那边也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

更别说他们家乡那边,有李家父母和亲戚的关系。此外还有他当兵的时候的一些人脉,说起天南海北的战友来,还都亲热的很。

这还是胡文认识的人,所以知道一点其中的情况。其他胡文不认识的人里,谁知道李峰又结交了多少朋友和利益关系在这种人情社会里,李峰的生意是做得顺风顺水的,几年之后就成了有名的青年企业家,在家乡也算是知名的富豪了。

李家人那种让人如沐春风的气场,除了走仕途之外,也确实挺适合交朋友做生意的。

小章完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