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 第 117 章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第 117 章

作者:痒痒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0:33: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反应过来的小宝宝们一起大声喊, “团宝圆宝胖宝乐意。”

亲阿玛笑容开怀, “乖。”

宝宝们乖。阳光明媚的春日上午,小宝宝们眼睛亮晶晶的闪着期待。

大清国和“大清国”有太多的不同, 很多事儿他们都需要和真正的幼儿一样学习比真正的幼儿还难,一不留意就会犯固有经验的错儿, 如今有机会提前听阿玛和大臣们商议政务, 简直不要太好。

亲阿玛瞧着儿子们兴致高昂的样子, 担心乾清门早上太冷,小宝宝们不适应。“早上早起多穿一些衣服,若是困了就睡,冷了也直接说,凡事都不要忍, 记得”

“记得。谢谢阿玛。”小阿哥们齐声答谢,笑容灿烂。

睿亲王、豫亲王对于皇上宠阿哥们的行为笑眯眯脸,其他的大臣们虽然觉得这个非常不符合规矩, 却也没有死命的劝谏。

大约是他们的皇上要亲自带娃,小阿哥们估计就是早起换个地方睡觉一般皇子五岁以上就要进学,可以旁听政务。现在小阿哥们三岁不到, 但平时都是非常乖巧有礼,从不无缘无故的哭闹。

三月初九早上六点半, 太阳早早地在东方升起,已经起来练完拳沐浴完毕穿好衣服的皇上把儿子们挨个唤醒。

春夏天早,早朝时间比秋冬早一个小时,以前是六点十五分集合, 被皇上改到六点四十五分,现在又改到七点四十五分。

需要上朝的文武大臣们早起悠哉哉地打拳,读书,用早膳,然后骑着车车去上早朝。皇上带着正装打扮的儿子们一起来到乾清门。

皇上衣着随意,简单的红色常服瓜皮帽端坐于宝座上;小阿哥们和大臣们一样一身儿黑色吉服顶戴花翎正装,精神抖擞地坐在豫亲王和肃亲王的旁边。

随着一件件事儿被处理好,小阿哥们一个个眼睛瞪得溜儿圆。亲阿玛和大臣们议事的过程,非常的不一样,亏得他们早早的来旁听。

豫亲王、肃亲王他们瞧着小阿哥们坚持下来一个多时辰的早朝,乖巧灵性的模样,与有荣焉;文武大臣们同样。

大清国有此继承人,百年盛世可期。

皇上对于宝宝们的表情也非常开心,这比他预想的要好很多。

太后娘娘有自己的事儿要忙,总是帮忙照顾小宝宝们,他非常的过意不去。

小宝宝们强打精神跟着他们祖母,他看在眼里也是心疼。如此,宝宝们和他一起早朝,他自己亲自带着让宝宝们安心,还能让他们提前接触政务,正好。

解决了心头大事,皆大欢喜的皇上领着儿子们去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和苏茉儿姑姑发现小阿哥们难得的欢喜愉悦的模样,欣慰的同时内心感叹。

孩子还是要和父母呆在一起才是最好。

中午午休的时候,这些日子的担忧彻底放下的皇上睡得非常好,他还做了一个梦。

他让人给上早朝的人都准备了一把椅子。

红木制作的座椅,纹饰简单,大方精致,和前朝的圈椅式样差不多简单的风格,背板根据后世的人体学研究,根据人体脊椎骨的曲线制成,都做成“s”形曲线,承托起背部,舒适的很。

豫亲王试做了一下,赞不绝口,“这个椅子好,坐下的时候身体非常的舒坦、放松,身板儿自然地挺直,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人。”

朝臣们对着乾清门的这些椅子震惊,高坐宝座的皇上笑着开口,“诸位臣工都坐下。”

大家伙儿对着椅子都不敢坐,一起跪下,吓得豫亲王从椅子上站起来。

皇上眉头紧皱,“秦汉时期没有椅子,人们都是跪坐。到了唐朝时期有椅子,上朝君臣都是一样的坐着。”

“宋朝时期,宋太祖皇帝把椅子撤了,废除坐论之礼。到了元朝和前朝,大臣们跪做,在朕看来,坐着,站着,跪着,都只是一个礼仪,这个礼仪和忠心无关,和能力无关,和权利无关。”

坐在各自小椅子上的儿子们互看一眼,眼神儿闪烁一下,保持安静。

皇上说的真心话。

大臣们跪着或者站着,能说明什么能一定比大唐时期安然坐着的大臣更为忠心可靠

宋太祖皇帝把椅子撤了,废除坐论之礼,其目的是为了收拢丞相的权利,警告他的三个丞相,和坐或者站根本没有关系。

“十五叔、大哥。”皇上发现没有人有动静,眉头微皱,直接喊了两声。

豫亲王和肃亲王对看一眼,以往不对付的叔侄两个同时在心里苦笑,其他兄弟侄子们都在养老或者外出驻守地方,此刻大殿上只有他们两个亲王。

坐。

皇上都在早朝上直接喊“十五叔、大哥”了,就是老虎凳也要坐下。

“谢皇上赐座。”

豫亲王和肃亲王坐下,吕宫、陈名夏几位大人一齐出列。

“皇上赐座,臣等感激不尽,不敢再做推辞。君臣礼仪”说到这里,吕宫大人的声音哽咽,举在自己面前的笏板微微颤抖,“臣等明白万死不足以为报。臣请,元旦、冬至等大朝会,初一、十五的朝会,还是站着。”

“臣附议。”

“臣附议”

皇上从善如流,“准奏。”

一年到头大朝会才几天这个没关系,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好。皇上在梦里笑,脸上也带着笑儿。

一个好梦。

做了好梦的皇上醒的晚了一些,他回忆着梦中的情景,睁着眼睛还没彻底醒过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己坐着,其他人站着,还是如此的理所当然,他真怕自己哪一天也觉得如此这般都是理所当然。

早一步醒来的三位小阿哥发现阿玛迷迷瞪瞪的样子,一个翻身都压到亲阿玛的身上。

“阿玛困困。”

“阿玛晚膳。”

“阿玛起床。”

小阿哥们你一言我一语,开始抽条儿长高依旧白胖的他们一头稀疏的呆毛加上白色的小亵衣亵裤,软乎乎的萌化人心。皇上露出一个笑容,“阿玛不困。我们起床用晚膳,批折子,给你们额涅写信。”

听到给额涅写信小阿哥们立即来了兴头,胖宝高兴地提议,“画画啊阿玛,额涅想阿玛、大哥、二哥和胖宝。”

皇上微笑,“好,画画儿,让你们额涅看看宝宝们长高还是长胖,瘦了没有。”

“高高。”他们都长高了嗷。

四月初八下午三点,遥远的西藏拉萨依旧寒冷,皇后娘娘从外头回来暂时的大军驻地布达拉宫,面色苍白,右边胳膊上还绑着包扎的纱布,隐隐的有血迹溢出。

火器杀伤力巨大,物资准备充分,他们一路打进西藏非常顺利,可是进了西藏才发现,西藏已经变成一个破烂的摊子,到处是混乱。当地百姓对他们夹道欢迎,可是皇后娘娘不是神仙,无法一挥手就改善西藏的现状。

还有无处不在的反动势力,一心想要刺杀大清皇后。

无为山人给皇后娘娘胳膊上的伤口重新做了彻底的清洗和包扎,面色凝重。

“箭上的毒也完全清除。幸亏伤口不深只是擦伤又及时服用了解毒丸。估摸着两个月可以好利索。只是娘娘路上动武又骑马回来,残余的毒性伤身,两个月内不要再动武,最好安心休养。”

皇后娘娘没有反对。她也不敢拿自己的身体不当回事儿。

“怎么会受伤”按照皇后娘娘的武功和身边的侍卫,应该不可能被伤到。

“被偷袭。

此人应该是武林高手,类似于绾陌的武功,而且精于箭术。一箭三发,巴图尔替我挡住一支,我躲开一支要害,胳膊上被箭矢穿过。”

“箭术,绾陌的武功,”无为山人惊讶,“西域有这般的高手,从未听闻。”

绾陌是千年难出的武学奇才,她的功夫,现在连师父也说不清有多深厚,西域怎会有这样的天才人物

皇后娘娘也非常纳闷,按道理这样的人物,她不可能没有一点儿消息,不过她也没有纠结,当初绾陌露面之前,谁也不知道汉人中有这般年轻的高手。

“军中也没有此人的情报,这两个月我们不出拉萨城,暂时避开此人。”

无为山人瞳孔一缩,“决定了”

“决定。”

“也好,再拖下去越来越乱。”

乱世用重典。可能会于皇后娘娘的名声有碍,但它是最有效最快速稳定西藏的方法。

皇后娘娘自然也知道这个决定的利弊。

傍晚时分的拉萨城安静祥和,和内地一样炊烟袅袅。可能刺客杀手也要吃饭吧,火红的落日照在刚刚重建十五年的布达拉宫上,布达拉宫的雪城和红宫金光闪耀。

外部的势力不管,内部的势力护法王和硕特部的达颜汗,格鲁派摄政者索南群培,五世**,以及其师傅四世班禅形成的四巨头势力也不管。

已经决定要一刀切,一棍子打服的皇后娘娘拒绝了各方人士的探视,捧着京城来的文书信件逐字逐句一字不落地看。

皇上和朝廷的意思都是大军不要在西藏耽搁太久,尽快稳定下来。皇后娘娘暗自点头。

小阿哥们的日常趣事儿,跟着皇上一起早朝的乖巧,对额涅的想念,还有他们的小胖爪印子,皇上画的小画儿里头他们父子的笑容都让皇后娘娘情不自禁地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

月牙儿弯弯繁星眨眼,期待梦里跨过距离去拥抱梓童。

西藏乱局,当用非常之法。梓童切记以自身安危为要。

没有梓童在身边,时间好像走的特别慢用美洲的宝石、非洲的钻石、南亚的翡翠做出来的首饰今天送上来,梓童回来带上朕已经可以想象,它们一定会把梓童的眼睛衬托的更加漂亮。

皇后娘娘抬手捏捏发烫的耳朵,苍白的脸颊上泛起红晕。

一夜好梦。

第二天一大早用完早膳,升帐议事,把她的决定告诉各位将军,众人都非常赞同。阿古达木对着皇后娘娘张张口,终究是没说出来。

他知道皇上有给娘娘空白盖章的圣旨,依照皇上在藏民心里的威信,这个时候用皇上的圣旨肯定事半功倍,可娘娘一定不想让皇上的名声上有污点。

彼得罗、林佳将军、吴将军等人下去执行皇后娘娘的命令西藏是大清国的直属疆域,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大清国人必须遵守的条律,违令者斩。

认为大清军队不杀平民趁机闹事的人都被当场斩立决。

西藏的形势一时间急剧变化,皇后娘娘扔开仁慈的手段雷霆镇压任何反对势力,不管是寺庙的喇嘛、部族的首领、信佛的平民、亦或者是外地人。

“佛祖的天国世界,不容许任何俗世的干扰。”一位普通的中年藏民拿着大刀冲向巡逻的士兵,被一枪打中胸口。

“西藏是属于佛祖的,不是任何一个朝廷。”一个当地部族老首领高声呐喊,带着人冲向布达拉宫,被门口的守卫直接射杀。

“我家的农奴,凭什么要归于朝廷,给朝廷纳税”一些庄园主聚集起来愤愤不平,企图闹事,阿达古木命令手下的小将军带着人过去,带头的两位被啪啪两枪,这伙儿人立马怂了。

献血染红了西藏的土地,即使是偏向大清朝廷的普通百姓也开始害怕,人人自危。

在皇上和朝廷的仁爱下享受了几年好日子的藏人,第一次感受到朝廷火器的威力和皇权、政权的不可侵犯。

五天后,整个西藏都安静了下来。所有的人都害怕再继续闹下去,皇后娘娘会直接开始大屠杀。

八天后,皇后娘娘的平西大军分三路,两路朝伊犁河谷、帕米尔高原进发,一路跟着皇后娘娘留在西藏。

认为机会来了的人大举攻打布达拉宫,被突然出现的阿巴垓骑兵直接围杀。

十一公主的驸马带着的人马再怎么约束,也不是讲究投降不杀、军纪严明的大清士兵,一直观望的和硕特部达颜汗望着布达拉宫门口的血河,被皇后娘娘摆出来的阵势吓的胆寒。

皇后娘娘不是仁慈厚道的皇上,可皇后娘娘深得皇上信重,至今把持着皇上空着六宫,就算皇后娘娘把西藏屠杀一空,皇上也不会惩罚她。

把手下人的暴动压制住,自己呆呆地站着一动不动地对着布达拉宫的方向呆呆地看了好久好久,达颜汗亲自来找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直接一句话,进京。

直接被纳进大清去京城做一个闲散的蒙古王爷虽然达颜汗已经派人把他的嫡子嫡孙护送进京,可他并不想失去“土皇帝”的尊荣和自由。不到四十岁的达颜汗从布达拉宫回来府邸,脚步沉重,背上好像背着一座大山。

投靠准格尔黄金家族永远不会向绰罗斯氏低头;远走他国,伏尔加河早已被皇上收服,皇后娘娘的另外一只大军已经朝帕米尔高原进发。

达颜汗只能选择第三个。

就算没有大清国出兵,和硕特部也扛不住准格尔部的攻打;投靠讲究各民族平等一家、各宗教平等的大皇上和同为黄金家族的皇后娘娘,不委屈。达颜汗抬头看着蓝蓝的天空,想象当年成吉思汗纵横草原的荣耀,面色悲戚。

“西藏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本王也不多说,西藏的未来,没有首领和农奴,所有人都是大清国子民,一切都归属西藏将军和西藏巡抚管辖,统一纳税给朝廷。

愿意跟着本王进京的人,打包行李。想要呆在西藏的人,拿着本王给的银子,各自回家。”

做了决定的达颜汗把他的部下族人挨个通告召集起来商讨进京事宜,一直和格鲁派争斗,又被格鲁派的当权者打压的红教、白教等当地佛家分支也自觉地放下武器,表达服从的诚意。

他们当前的处境,投奔大清国最好,大清国不宣扬佛法,可大清国也没有明白着打压佛教。

反而大清国的“一视同仁”对处于劣势的他们更为有利。

格鲁派的摄政者索南群培,五世**,以及其师傅四世班禅聚在一起,沉默。

眼看着就要有希望实现格鲁派在西藏的政教合一,没想到皇上步步紧逼,在西藏境内大力实施办学政策,底层老百姓用着从大清国传来的肥皂、手摇磨粉机、手摇碎肉机看到能学习医术,学习种田、织布、走商等技艺的机会,自然是趋之若笃。

他们本想借着垄断医术和各项技艺的保守派的反抗,削弱朝廷在西藏笼络人心,哪知道引起西藏和准格尔动乱,直接把大清军队引来,还是皇后娘娘亲自带兵。

出身喀尔喀,正宗元太祖嫡系后裔的皇后娘娘,面对准格尔部、四卫特各部、土尔扈特这些原来成吉思汗和元太祖部下的后人,有着天然的身份优势;面对和硕特部这些人也是底气十足。

还有科尔沁、喀尔喀等部的骑兵围在西藏和青海附近。

“我佛慈悲。佛祖保佑。”四世班禅念了一声佛号。

修佛之人,出世之人,修来生,修苦难,本身对于归属于哪一个朝廷并不排斥。但西藏情况特殊,藏民对佛祖的虔诚,让掌权的贵族子弟修佛,让修佛之人有了很大的世俗权力。

五世**保持打坐的姿势手上转动佛珠没有睁眼,本来安静的索南群培首领因着四世班禅带有妥协的语气腾地站起来。

“西藏绝不妥协,宁可死。”

五世**和四世班禅望着索南群培愤怒离开的背影,双眼微合。

现在的西藏,还有多少人愿意跟着索南群培去死被藏人誉为天上日、月的达颜汗和索南群培,就好像日、月一样,永远无法团结在一起。

达颜汗已经决定带着部族进京,其他人

他们不得不承认,西藏的人心,偏了,偏到了远在京城的皇上的身上。

漫天的火海熊熊燃烧,房屋倒塌,他跪在废墟里大声地喊着爷爷、奶妈、爸爸、妈妈、哥哥,抓到手里的却是他给媳妇儿新作的首饰。

鸽血红的宝石映入眼帘,皇上从从噩梦中惊醒。

一脑门的冷汗。

今天是四月十六,圆圆的胖月亮高挂九天之上。皇上透着摇摆的床幔和窗纱看着皎洁如水的月亮,总觉得心里不安生,他披上外袍来到乾清宫。

“再派人手以最快的速度去西部,保护皇后的安全。”

“遵皇上令。”

烛火摇曳中,一位黑衣侍卫无声无息的出现,又无声无息的退下。

浓重的夜色里伸手不见五指,乾清宫偏殿里只有一束微弱的烛光,皇上呆坐片刻,命令吴良辅出宫一趟。

他不能冒险,也冒不起任何风险。

小阿哥们第二天上午跟着阿玛给祖母请安的时候,对苏茉儿姑姑怀里的胖娃娃很是震惊。

绾陌姨姨家的胖娃娃出现在宫里绾陌姨姨去了哪里

儿子们都非常聪慧,皇上也没有瞒着他们,父子四个回来乾清宫后,皇上直接说明。

“阿玛派绾陌带着人手赶去西部,协助你们额涅。”

“额涅有危险是武林中人”

大阿哥立即问出来,二阿哥和三阿哥眼神焦急。明枪好躲暗箭难防,这些传承几千年的武林中人,谁也不知道他们有多少手段。

“应该是。”皇上没有再多说。

可他不说小阿哥们也可以猜到,这些年大清国不停的扩张,诚心归附的很多,视大清为仇敌的也有。

扶桑忍者、前明后裔、红花会、藏人、回人、乌兹别克人很可能会集结起来去西藏,只为额涅的性命。

宽敞平整的沥青大道上,几路人马一起朝西部赶。

侍卫们领着皇上的命令,绾陌一心牵挂皇后娘娘的安全,玄诚道人几位江湖老人家则是忧心忡忡地提着心。

崇祯皇帝的女儿领着人在西藏的消息让他们胆战心惊。他们是出生、成长在前明的老人,他们记得前明,可这大好的太平日子。

他们不敢想象皇后娘娘若有不测,皇上伤痛之下会有的暴怒,更不敢想象未来百年内大清国会有的模样。

小阿哥们的性情都和他们的阿玛不一样,小阿哥们没有皇上内心深处的“不忍心”。

皇后娘娘并不知道四面八方的人都在担忧她的安危,她收到西藏有扶桑忍者和外族武者活动的消息,直接就安心休养不出西藏,日常连布达拉宫也不出。

大清国的老百姓每天烦恼着他们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不知道这些事儿,四月廿一,大清国的首届饮品节开始。

作者有话要说 天气冷了,小天使们注意保暖,吃热的。

土尔扈特,元臣翁罕后裔

四卫特,据说是成吉思汗当年的四大异姓王的后人,也有人说是成吉思汗的亲卫。

大臣们跪着上朝,有记载的是从明朝开始,明朝应该是从元朝继承的习惯没有考据出来。

笏板,古装剧里,经常能够看到朝堂之上大臣们都拿着一个板子与皇上商议事情,一个是臣子们向君主奏事时,为了避免遗忘,提前把要上奏的事情写在笏板上;另一个是当时还没有纸,就用笏记载下当时君主所说的话,就跟现在我们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一样。

据说后来是古代臣子与君主说话时不能直视君主,要一直看着举在自己面前的笏,以此来体现君主的威严。

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古老的宫堡也大部分被毁于战火,1645年重建布达拉宫,是蒙古和硕特汗的政权所在地。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雪山肥狐、緋羽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赤羽陌璃殇 16瓶;韵琳 5瓶;君子竹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