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升官发财在宋朝 > 第2章 第二章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2章 第二章

作者:放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1:31: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朱说纵使努力,到底没能把这口烧穿了底的锅给救回来。

再看那黑漆漆的一团焦物,可想而知的是,最起码他今天的晚餐是没有着落了。

陆辞随意扫了四周一眼,就将这又黑又冷的山洞里那少得可怜的物什给纳入眼底了,他也不多说,只将竹篓放下,将里头的书全取出来,放到朱说的背箱,不由分说道“虽略显冒昧,可还是厚颜请朱弟帮我一把,将荷物分去一些,随我一同下山,背到我家去。”

不等朱说开口,陆辞就在他肩上轻轻一拍,笑眯眯道“新得一友,我心甚喜,就不知朱弟可愿赏脸,在寒舍留宿一宿,陪我用些简食,再一道完成夫子布置的课业作为你代我负物的酬谢,明日我便同你上街去选一口新锅。”

朱说哪里听不出来,陆辞这么说,分明是想帮他一把,立马摇头“陆兄好意,我已心领,只不过一餐之饥”

“就这么定了。”

陆辞宛若未闻,已将自己空了一半的竹篓重新背起,往外行了几步,看他不动,还一派自然地催促道“还不快走的话,怕就要调过头来,换我要在你这留宿了。”

朱说“”

即便陆辞不嫌弃,朱说也断不好意思留对方陪自己睡这么个破山洞,还一起饿上一晚的。

他固然一贯淡薄外物,只要有书便能怡然自得,却绝不是待客之道。

剩下的半程路并不比前半程好走,然而二人始终有说有笑,谁也不觉枯燥无趣。

只是一下到山脚,陆辞与朱说就迎面撞上了全副武装,神容肃穆的另一伙小郎君。其中还有几个在大冷天也露出大截臂膀,现出醒目的猛虎纹身。

“钟元”即使光线黯淡,双方又隔了一段距离,陆辞也还是不费吹灰之力地就认出为首之人是自家邻居,出声叫住“都这么晚了,你还上山去做什么”

原是板着脸的钟元脚步一滞,旋即眼前一亮,撇开还不知情况的同伴们,几个大步就冲到陆辞跟前,把安好无恙的对方上下一顿打量,才舒了口气,埋怨道“你还敢说,怎这么晚才下来我久等不到你人,都带好人,准备上山寻你去了”

他打小就生得壮实,大冷天穿得也不多。少年精气蓬勃,喜好舞刀弄枪,就如小牛犊一样充满气势。他也的确是既有一身蛮劲,想事儿也一根筋的,从前没少因此吃亏,书也读得不好,常常令其父母很是担忧。

这年头可不比前朝,是从上至下的重文抑武,要真由着对方性子去立志做什么武将,可绝不是好出路。

而最可行的荫补一途,于平头百姓而言毫无可能;要接受招募成为军员,那便意味着终身都无法参与科举。

前朝盛行的武举,则已然形同虚设,且不说录取人数稀少,即便当真夺魁,也不过是做一右班殿值,难有出头之日。

况且,他要对行兵打仗实在感兴趣,何必做遭人“厚其禄而薄其礼”的武官。一有战事真压阵的,还不都是文官么

他们好说歹说,也拗不过钟元的牛脾气,结果也不知那三年前才随母搬来此处,生得如磨喝乐一般漂亮又爱笑的陆辞用了什么方法,愣是把他们家不逊的小崽子治得服服帖帖。

反正,钟元不再三天两头逃课,惹恼夫子,而是肯静下心来学习,他们就谢天谢地了。

钟家父母一对陆辞充满感激,便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地照拂一下陆母。

陆辞察觉后,也投桃报李,对钟元愈发尽心,两家有来有往,这好关系方能一直维系下去。

陆母对此一无所知,只见到钟家人待她母子二人极好,常在陆辞跟前感叹。

“是我不好,要早知夫子留我至那么晚,就该请你等我一起的。”陆辞先诚恳地认了错,又安抚性地在他热乎乎的臂上一拍,随手把自己的竹篓给递了过去“有劳。”

钟元轻哼一声,别过面去,心里却到底是受用的。

板着的脸色,立即就略有好转了。

他先把这群临时叫出来的伙伴们给解散了,二话不说将竹篓背上,熟门熟路地往陆家走。

结果刚转身走了几步,就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什么,用力扭过头来,错愕地盯着瘦瘦的新面孔,没认出是新来不久的转学生“怎你就下个山,屁股后头还多出个人来”

陆辞挑了挑眉“米粮沉得很,才请朱弟帮了个忙。”

朱说拱手一揖,认出了钟元“钟兄好。”

“原来如此。”

钟元掂量了一下,深以为然得点了点头,却半点不觉得就这么点分量的背筐、陆辞非得整出俩人来背的做法有任何不妥。

他只瞧这干巴巴没几两肉的朱弟不太安心,索性强行把对方背篓夺了过来,接着健步如飞,先朝陆家去了。

陆辞早使唤对方使唤顺手了,笑着对有些不知所措的朱说道“不必多想,就由他来吧。你要不让,他没准要嫌你走得慢呢。”

便搭住朱说一肩,迈开大步跟上在前头反复回头,似在催促他们的钟元了。

陆母早已煮好了稀粥,在屋门前翘首以盼,见着儿子熟悉的身影,不由长舒口气,露出笑来“郎快进来,外头冷得很。”又看着朱说道“这位是”

陆辞笑眯眯地唤“娘。这是朱说,朱弟,今晚他同我睡一屋。”

陆母笑应“好。”

钟元将东西往屋里一放,也不顾陆母热情留他用饭,就麻溜地翻墙回自家屋了,只走前不忘嚷嚷“明早记得等我啊”

陆辞却不应承,悠悠道“那得看你起不起得来了。”

钟会哼了一声,恶狠狠道“绝对起得来”

“再看罢。”

陆辞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领着朱说往屋里去了。

朱说左瞧瞧右瞧瞧,忍不住提醒道“夫子白日不是说了,明日起要有七日假么”

陆辞显然没有忘记,迅速冲他比了个小声的手势,大大方方道“一日之计在于晨,莫让他太过贪睡,既是为了他自己好,也是为了不让他父母担忧。他既未听到夫子声明休假之事,显然是上课时未认真听讲,吃这小亏,以后才能免受大教训。”

看朱说神色微妙,欲言又止,陆辞便补充道“作为善意戏弄了他的赔罪,你我明日便与他一同去逛集市罢。”

毕竟明日除了给朱说买锅以外,怕还要购置别的物件,怎能缺个身强体壮的帮忙拎重物

“”

朱说有些哭笑不得。

虽然距离与陆辞说上头一句话,才过去了那么一小会儿,可他心里对陆辞的印象,已翻来覆去变了好多回了。

陆家清贫,餐食也极简单,正合了素来清简的朱说的心意。

这也是他犹豫之后,还是应邀了的原因之一若是豪富之家,煮的美味佳肴,他恐怕就不会下筷了。

不过,由于见陆辞带了个从未见过的同窗来作客,陆母悄悄跑了趟就在十来步外的闹市,就近买了几样物美价廉的小食来。

熝肉、干脯、香糖果子和越莓,每个不过十五文,每样买了几份,加起来最后也只用了两百文。

在陆母看来,比自家息子还小的朱说,就是不折不扣的小孩子了,自然会喜欢这些孩童都爱的小食。

陆辞笑眯眯地欣赏了好一会儿朱说被热情的陆母惹得面皮发红,手足无措,最后还推辞未果,只有含上越莓的模样,才慢条斯理地取了木盆,装上两身干净衣裳,向母亲说道“娘,你好好歇会儿,我就先与朱弟去浴所了。”

陆母应了,笑道“莫要忘了喊上钟郎,自你忘过他一回,他每天一到这时候,就寻我问个七八回,生怕你又将他拉下了。”

朱说楞然,才发觉自己要再一次被陆辞牵着鼻子走,又得给对方添许多麻烦,忙逮住机会推辞道“这不好麻烦陆兄,明日待回了寺,我可借用他们的澡堂”

陆辞幽幽地叹了口气,慢悠悠地危言耸听道“你不去倒也无妨,只是明日怕就要被钟兄他们起个诸如朱臭这样的不雅的绰号了。”

朱说“”

陆辞好整以暇地瞅着他,笑问“如何”

“哎陆郎”

不等朱说再开口,隔开两家的矮墙上就冒出钟元那生了浓眉大眼模样的脑袋来了“浴所去不”

“正要喊你呢。”吃饱喝足,陆辞嗓音里多了几分平日不见的慵懒。他应了一声后,就一手轻松地端着木盆,另一手巧妙握住朱说的胳膊,懒洋洋地扬声道“走吧走吧。”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喜欢我每章都做些注释吗如果不喜欢或者觉得没必要,我就不浪费时间去做了

我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有的读者会通过我的文当去了解宋朝,以后总会出现一些我的逻辑推理脑补设定,或是为剧情服务做的变动,我怕你们搞混 所以才这样注释。

1 小食的价格和种类都出自东京梦华录“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熝肉、干脯鸡皮、腰肾、鸡碎,每个不过十五文;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越梅、紫苏膏、金丝党梅、香枨元,皆用梅红匣儿盛贮;冬月,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鲙、煎夹子、猪脏之类,直至龙津桥须脑子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

2关于武举、荫官、募兵制的简单介绍,出自假装生活在宋朝的第二篇第三章,以及易中天中华史大宋革新185187, 190191

3浴所的盛行,那时候人尤其爱洗澡,茶馆甚至都会设有澡堂,根据马克波罗叙述“行在城中有浴所三千,水由诸泉供给,人民常乐浴其中,有时足容百余人同浴而有余”,“土人每日早起非浴后不进食”,宋代的浴堂甚至还有搓背服务。苏东坡写过一首词就是关于洗澡的“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王安石不爱洗澡,相当邋遢,他的俩朋友很受不了,经常约他去洗澡。

4 朱臭这一绰号,是因为在宋朝,长年不沐浴的士大夫是要受取笑的。譬如仁宗朝时有个窦元宾,出身名门,才华很好,但因不常洗澡,同僚就叫他“窦臭”摘自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5 洗澡的费用是大约每人十文钱 夷坚志补

6 息子是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对于自家孩子的称呼。随意的话一般称郎。

7 宋人,尤其是江湖好汉、纨绔酷爱刺青纹身。除此之外,军人必须在额头刺字,囚犯的刺字在面颊,但士大夫并不纹身,宗室也被禁止纹身。易中天中华史大宋革新263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