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升官发财在宋朝 > 第三百二十章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三百二十章

作者:放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1:31: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既已应承了陆辞,柳七纵使打心底觉得好友过于谨小慎微, 也还是在磨蹭一阵后, 硬着头皮向兴致正高的同僚们进行了劝说。

以苏舜钦为首的馆职官员们, 乍一听还以为柳七是在玩笑,跟着打趣一阵后, 才得知柳七是正经进行劝解, 顿时纷纷露出一脸一言难尽的表情来。

在对陆辞为人为官,都颇为钦佩的他们听来, 要将胆小怕事跟常有破格惊人之举的这位年轻大员联系起来,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柳兄, ”苏舜钦看了远处站着等候的陆辞一眼, 半信半疑地问道“若你想抛下我等,随陆节度另作庆贺,亦是情理之中,大可直说便是, 实在不必寻些借口。”

柳七哭笑不得道“我在正经事上, 何时开过玩笑的确是小饕摅羽的意思。不过话说回来, 他绝非胆小之辈, 但机警得很,从不无的放矢。看在你我交情的份上,我真心劝你们还是好好听从吧。”

若是陆辞只让他一人不去,他大可随口编个谎,而不必拿原话相告。

但按照小饕餮的提醒,主持私贷官物一事的苏舜钦几人, 需立马做出补救来,他才不得不艰难地开了口。

众人听出他口气中的认真和无奈,不由面面相觑。

只是陆节度身为御史大夫,上任也才不过数日,竟就变得这般畏手畏脚,视弹劾如猛虎,不复往常剑走偏锋的胆气,实在叫人失望。

不过,他们心里诸多滋味,面上还是客客气气地未显露。

尤其,陆辞还在旁等着,又到底是叫他们曾很是佩服的人,虽感到颇为扫兴,苏舜钦与友人们商榷几句,还是决定顺了对方的好心提醒,如此照办了。

好在买走他们旧纸的那商户还未返家,仍在街上游走叫喝,并未费多大力气,他们便在于原来卖出价上添了半贯钱的情况下,将那数大摞旧纸给买了回来,重新堆回库房之中。

原本因清理了堆积如山的旧报,而变得显得几分空旷的库房,重新又变回拥挤了。

“唉,这都算什么事啊”

史馆检讨王洙搬来搬去,大冷天里硬是折腾得一身大汗,不由小声抱怨了句。

“罢了罢了,”苏舜钦也很不是滋味,到底劝住他“做也做了,莫表露出来。”

待他们忙完这些,对这些年轻气盛的馆职人员心里会有的不满心知肚明的陆辞,便笑着站出来道“诸位平日待我柳兄亲厚,我常从柳兄处有所耳闻。现难得聚上一回,若诸位不嫌,我愿厚颜做这个东,邀诸位往樊楼一聚,不知你们可愿赏光前来”

他非要做这个泼冷水的恶人,虽主要是为保柳七,但也的确是不想看到这些不知弹劾险恶的大好青年,太早就因不拘小节而折戟。

只是他更清楚,贸然施加于别人头上的好意,往往不被接受,对他们的不领情,他自是理解居多。

为了不让听取了他的建议,而将友人们都劝住的柳七日后难做,陆辞便主动开口相邀,圆他们相聚的本意。

听陆辞相邀,众人皆是一愣。

于他们而言,最重要的当然不是陆辞表露出的自掏腰包,请他们上京中最大的酒楼樊楼吃喝的慷慨,而是那毫无大员架子、甚至称得上熨帖,又透着温和亲热的语气。

看着笑眯眯的陆辞,再想起刚刚虽依言照办了、却满腹牢骚,不以为然的自己,脸皮颇薄的一干年轻人都莫名生出几分羞惭来。

真要说来,这事不论算不算小题大做,都与陆节度全无半分干系。

以陆节度贯来处事的玲珑心思,仍选择出口规劝,还不是担心他们惹上麻烦,才出面做这恶人

越往深处想,就越觉得自己拿好心当恶报,实在不识好歹。

苏舜钦微赧道“下官素慕节度风采,承蒙邀约,已是至幸,岂好让节度破费”

他一启头,众人也纷纷客客气气地出言表示,对于邀约他们是恭敬不如从命,但让陆辞破费,却是无论如何都不合适的。

“不必多礼。”陆辞亲昵地拍了拍柳七的肩头,莞尔道“毕竟陆三元薄情,将柳娘子留于京中独守空闺,竟是长达数年之久。若无诸位开解,柳娘子怕是早杀到边关去,也就无我这几年的安生日子了。”

不料陆辞如此风趣,众人当场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柳七“”

以陆辞作节度使、那撇开其他补贴不算,单俸钱就已高达四千贯的禄金,还真不会将邀请十几个馆职官员往樊楼一聚的那点开支放在眼里。

哪怕他们奋力推辞,陆辞还是微微笑着做了这一主张,将满脸写着不好意思的一干人领樊楼去了。

因有陆辞这一既是生人、又是大员的在场,原想着痛痛快快放纵一场的馆职官们,哪怕明知对方亲和得很,不觉多拘束,也免不了较为注意自身形象。

于是往年宴饮上的放浪形骸,这回是半点影子都无;原定要召几名官妓饮酒陪坐的念头,更是消散得无影无踪;就连醉意上头,吟诗作赋时,也下意识地不乱作轻狂叛逆态,而是起了想让曾连中三元、名满京师的陆辞点评的心思,绞尽脑汁,正儿八经地写些诗作来

陆辞虽知他们或多或少地因自己的存在,而有所收敛本性,却未对此做出任何应对来。

他自始至终,只噙着云淡风轻的微笑,以一种放松得近乎慵懒的姿态后斜斜往后倾倚着,一手撑着下颌一侧,一手漫不经心地把玩着酒盏,既优雅,又从骨子里透着令人挪不开眼的风流。

无人看出这位不时点头、好似赞同他们一般的陆节度,此时此刻,其实很是心不在焉。

他们一边暗暗跟彼此较着劲,一边下意识地模仿起了陆辞的仪态,一边还不顾同僚之情,相互争锋。

就连柳七都难得地旁观者清,很是看不下去了,怀着万千感慨,偷偷同陆辞咬耳朵道“好一个招蜂惹蝶、罪孽深重的陆三元啊”

“胡说。”一向由他开些乱七八糟玩笑的陆辞,这次却将眉一挑,微肃神色地纠正了他“我为人可规矩清白得很,休要拿我清誉说笑。”

要是从前,也就由着柳七揶揄了。

但现在距离虽远,自己却到底是有家室的人了,怎么好让些风言风语传到本就有些不安、远在秦州的狄青耳里

柳七先是茫然,再就是一副刚活吞了蝇虫的表情。

啥玩意儿

他一言难尽地看了陆辞一眼。

只有在想到自己跟眼前这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弱不禁风的斯文人,却比他要凶暴得多的小饕餮间的武力差距,为免遭到殴打,他才痛苦地憋住了更多的话。

尽管没像预想中那般喝得烂醉而归,这些馆阁官员仍在颇为仰慕的陆辞这名朝中大员的款待下,过得很是尽兴。

当酒意渐渐上头,他们为防在陆节度前丢脸,明智地陆续起身告辞了。

等他们舒舒服服地在家中睡了一宿,翌日一早还因宿醉而有些头痛,踩着时辰到了馆中,要准备忙碌时

浑然不知,朝中已掀起了一阵阵狂涛骇浪。

却说在早早得知苏舜钦等人将筹办一场年末小聚时,便有不少未曾受邀在列者心有不甘。

但大多数人到底有着自知之明,知晓自己同那一些心高气傲的天之骄子交情不深,不好贸然开口,也就默默作罢,或是另作安排了。

偏偏有个姓李名定的官员,并无这等自觉,而是在久久未等来邀约的时候,主动迎了上来,询问席会的事宜。

然而李定在自认清高的馆职人眼中,名声却无论如何都算不上好,在眼里容不得沙的苏舜钦看来,无异于一一昧钻营、却无才华的俗人。

他当然不愿在宴中添这么一位扫兴的存在,当场就婉言拒绝了。

他拒绝时虽说地客气,但兴冲冲上去主动询问的李定,如何会不觉颜面扫地,自取其辱

他面上虽装得大度,好似不以为意,心里却满是怨恨,更下定决心,死死盯住了毫无察觉的苏舜钦一干人。

昨日还在馆中时,他亲眼看见苏舜钦等人命小吏将库房里的旧纸清点称重,捆着一道送出馆门,卖给了事前约好的小贩,又听到兴致勃勃地商量着席间要请几名官妓来陪坐助兴,才不动声色地离去了。

为免万一,他夜里又派家丁去打探了聚会的情况,确定苏舜钦等人当真往樊楼去,甚至还添了来寻柳七的朝中大员陆辞时,更觉兴奋。

若只是馆职中人吃喝玩乐,的确称得上人品微瑕,却不见得能掀起多大风浪。

可要是陆辞这一堂堂节度使、应为官品楷模的御史大夫也掺和其中,那份量可就截然不同了。

只要能将这一大员拉下马的话,要致苏舜钦等人仕途于死地,又有何难

李定按下满心激荡,又探听得一些聚饮的详情,却一直按而不发。

待宴毕,各人归家后,他才将耳闻来的宴中情形加油添醋,四处散布道馆阁中本该清贵的官员们,却因听从朝中陆姓大员的唆使,私自盗用进奏院中的旧纸卖钱不说,还拿那笔公款公然去喝花酒,还与私自召来妓陪坐、与其同乐

没过多久,这些有鼻子有眼的传闻,就顺利传入了一直留意着陆辞处动静的御史中丞韩绛耳中。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史上这事的原貌为进奏院案

在庆历四年1044的秋季赛神会,按照宋人惯例,各个馆院都会准备酒宴,于是苏舜钦也将进奏院的旧报纸给卖了,换了几贯钱,邀请了进奏院的同僚和几位有交情的好友,到酒楼喝酒联欢,还叫了几名官妓歌舞弹奏,陪饮助兴。

当时的进奏院是负责刊印中央政府的朝报,然后分发给各地政府的。一年积累下来,往往有很多废报纸。卖废报纸赚不了多少钱,不够喝酒的花费,于是这场酒席其实是个人凑份子,众筹出来的。

恰好有个叫李定的官员,得知此事后,也跑来表示想参加这一场聚会。然而苏舜钦一直瞧他不上,拒绝了。李定便怀恨在心,四处托人打听聚饮的详情,然后加油添醋,四处散布,让流言传到了御史中丞王拱辰处。

很快,王拱辰就上书弹劾苏舜钦卖公家旧纸所得公款召妓、开席会宾客的罪名。开封府调查清楚后,发现确有其事苏舜钦等人,身为进奏院的长官,却盗用旧纸钱喝花酒,是为监主自盗;王洙等人与妓杂坐私自召官妓是被法律禁止的,只能作为官宴,且不能私侍枕席;周延隽和周延让等人则因服丧未除就参与妓乐;王益柔则做了傲歌,谤讪周孔里头一句 周公孔子驱为奴。

于是在一群人的推波助澜下,监主自盗的苏舜钦等人被削职为民;王洙被去除侍讲、检讨二职,徒知濠州;周延让监宿州税;周延隽降为秘书丞所有参加宴席的人,都遭到了斥逐。

对此,我的看法是虽说卖旧物供聚会饮酒一事,似成惯例,但真要追究起来,违法的确就是违法,监守自盗的性质也颇为恶劣。因此就算令人同情,也难以说王拱辰等人攻击他们的事出无由。

另外有趣的一点是,在此发了大力的王拱辰还是苏舜钦的举主,也是最先举荐苏舜钦充当馆职的人,这次严厉弹奏,其实并无私人恩怨,而纯粹是喷子履行职守,不讲半点私情而已。

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作者吴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2513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