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升官发财在宋朝 > 第7章 第七章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7章 第七章

作者:放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1:31: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陆辞找的担保不是别人,正是陆母平日挂靠的那位曾牙人,其家活物力人户人,自然够格。

毕竟是非亲非故的情况下替人担了这么大个险,辛苦费总得给个一两贯的,既然如此,给生不如做熟,让曾牙人记了这份顺水的好处。

横竖她对陆钟两家也十分了解,不怕会出什么意外,因此当陆辞一提,她就迫不及待地应了。

到了约定这日,更是早早地就等在了即将交易的宅子处。

朱说看到笑得牙不见眼的那人,忍不住拽了拽陆辞的袍袖,压低了声音问道“陆兄需要保人,何不问师长他们以他们对陆兄惯来的喜爱,定愿做保,且不取分文。”

陆辞笑道“能用一点银钱解决的小事,就莫要浪费人情了。况且买宅子之事,我还不想闹得人尽皆知。 ”

何况陆母怕不会肯停止做工,那以后还得借曾牙人这一中介寻小活计做。

陆辞借这次的事跟曾牙人搭上线,往后逢年过节,再赠以小礼,关系就维持下来了。

纵使大事不好拜托,让曾牙人从此只挑轻省活给陆母的举手之劳,还是没有问题的。

钟礼亦是深以为然“的确如此。欠钱好还,欠人情可难整。”

而且书院里的夫子虽有资格,却多是不沾俗物的清高人,不似曾牙人是契约这方面的熟手。

作为交易人,陆辞早就从官府购买了八份官本契书,够两家作填写合同用。

“陆郎君果真是周道人,我还想你许会忘了,也备了几份来呢。”

曾牙人笑着拍了拍背囊,果然露出了契本的一角。

钟礼脸色讪讪他并非不知道需要提前购买官本契书,可购房置产的兴奋感下来,竟把这茬给忘了干干净净。

好在陆辞细致,提前想到了这点,贴心地将两家人的份都预备得很充足,此时还笑道“钟叔忘了我曾说过么,你今天只要将你人带过来,其他一切交予我办就好。”

钟礼苦笑着吐了口气“得亏是陆郎在我还真给忘了,唉,今个儿可丢人了。要是犬子有你一半聪明,我哪儿还要这么犯愁啊。”

朱说听得默默点头。

陆辞笑“钟叔是人忙事多,自然易忘,我这是难得放了假,净琢磨这去了,多记得些,也不出奇。”

二人说话间,曾牙人已经麻利地接过官本,如式要求地填写了起来。

别看她识字不多,立契上却也讲究一个熟能生巧,很快就将契书刷刷写好,交由陆辞和钟礼押字。

陆辞自然而然地将八份具都浏览了一遍,确定没有任何疏漏后,就一下画好了花押。

见买家这头已爽快完事儿了,曾牙人赶紧敲响了宅子的大门,把俩卖家喊出来,让他们也来押字。

押字一毕,契书这四份就将一份留给买家,一份交给卖家,一份交到商税院去,最后一份则留在本县。

陆辞当场将提前帮两家兑换好的两张面值四十五两的交子自怀中取出,分别交予两家户主手里。

两家户主仔细查看了交子上的行铺花押后,也放心地交出了房契和大锁的钥匙。

因是早就谈好的价格,交易过程也没半点波折,他们自然高兴,里头剩下的几件家具便懒得处理了,直接赠予了陆辞后,就租了匹马,准备出城跟家人会和去了。

辞别得了辛苦费的曾牙人后,钟礼已按捺不住脸上的喜色,也跟着租了匹马,揣着热乎乎的契书回去接家人,且承诺一定将陆母也一道接来。

陆辞并不推辞这份好意,免得钟礼一直将买官本契书的那点小钱放在心上,又牵住朱说的手,笑道“现就请朱弟陪我进去了。”

朱说刚才看那行云流水一般的交易过程看得愣愣的,这会儿才回过神来,赶忙点头,认真地四处打量了起来。

宅子是近几年新建的,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有小厅、厨房、巴掌大的庭院被做了菜地用,书房一间,被当做库房的小驴厩一个,还有足足四间卧房,足够一个八口之家住得很舒畅。

钟家的跟他这边构造基本一样,只庭院大一倍,卧房少了一间,也没了书房。可三口之家,多余的那间完全可以改成书房用,就看钟元感不感兴趣了。

从各处细节上,更可以看出前屋主十分爱惜这房屋,根本不必重新装修一遍,只微调几处,搬家具进来,就能直接用了。

陆辞在物色合适房产时,其实已将此处里里外外都看了许多遍了,不过这会儿从户主的角度去欣赏,更觉十分满意。

朱说在参观过那四间卧房后,不由有些咋舌“居然有这么多睡房,陆兄难道要租出去不成”

陆辞却道“这不算多,每间都是要派上用场的,具体用处,我也早已做好了打算。”

朱说好奇道“难道是留给钟兄的还有谁”

总不能是陆辞自己闲得无事,学狡兔三窟那般轮着睡吧。

“钟郎他自己家就在隔壁,还是一翻墙就能来,何必浪费间房给他而且你这话可莫让他听到了,否则他定得求你饶他一命。”

朱说一脸茫然。

陆辞失笑道“他被我偶然捉住,被我督促着学几个时辰,就已让他痛不欲生,如去掉半条命了,若是叫他住这里来同我朝夕相处,他怕是第二天就得被逼得拎上包袱从军去。”

朱说听明白了,却不能理解。

在他看来,能同陆兄这等芝兰玉树一起读书,那可是让人流连忘返、求之难得的美事,怎么会有人视此为,避之唯恐不及呢

陆辞玩笑了几句后,才正色道“一间自然是我娘亲的;另一间自然是我的;还有一间,则预备在再宽裕一些的时候雇个女使来久住家中,好照顾娘亲她;至于这最后一间嘛”

朱说凝神听着,陆辞却不说下去了,而是将话锋一转,问道“你如今借住在寺庙旁的山洞中,也不用他们米粮,不借用他们炉灶,更不会闲的无事去读他们经文,那每个月要付他们多少”

朱说不解这话题怎么就跑到自己头上了,还是回答道“每月需付主持四百文。”

其实真算起来,同租个廉租房的价格差不了多少,在看过陆家的环境后,朱说也忍不住羡慕。

可见山洞里的日子,不可能比得上在正经房里的舒服,更不必无时无刻都有寄人篱下的失落感。

只是放在朱说身上,再心生向往,也还是不能实现。

官家所建的廉租房,自然不是谁都能去住的,得符合一定标准才行。

朱说自己是一穷二白,而朱家纵称不上大富大贵,却也颇有资产。

他虽已与朱家形同决裂,不再收到那边援助,可名义上却还是朱家子,在这求学,最初也是朱父亲口同老友打了声招呼才塞进了书院的,自然无法去住什么廉租房了。

现在朱说的处境便很是尴尬,唯有不管外物,一心苦读,早些中举,才能摆脱这困境。

陆辞蹙眉“怎这么多”

若住得是寺庙里头,还勉强说得过去。可朱说都被活活排挤到山洞里头去了,也不见主持出面,而是对此熟视无睹。

那可就半点不值了。

真要说起来,那山洞虽在醴泉寺旁边,陆辞却听说过,那一带并不是寺庙的财产,轮不到他们去收朱说的租金的。

陆辞原还有些许犹豫,听了这话后,再不迟疑,一手搭在朱说肩上,斩钉截铁道“每月给我三百文,剩下那间空房,就租给你了。”

朱说猝不及防,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陆辞说了什么,当场拼命摇头,几乎要弹跳起来,却被陆辞结结实实地按住。

陆辞仗着身量修长又挺拔,把朱说按住后,微微俯身,就一下凑近了,两人四目相对,只见陆辞笑得眉眼弯弯“你别忙着反对,我可不是让你白住的。你这也算帮我忙了,毕竟我既不好拒绝书院里许要来我家造访小住的同窗,也不想让些不知品行的陌生租客来家里,单这么空着,未免也太可惜了。你若是囊中羞涩,钱可暂欠下,大不了再打张借条,我横竖是不怕你跑掉的。”

“陆兄说笑了”朱说怎么可能同意又占陆辞便宜,急的脸都发红了“莫说是三百文,就算是一千文一月,只要是陆兄你放话出去,这房也定有人肯住,陆兄心意,我”

“除此之外,就劳你方便时帮我照看一下我娘亲吧。”陆辞却丝毫不给他反对的机会,径直说了下去“若让我去牙人处找个女使的话,一日还得付她一百文,你虽是有空时才需看一眼,也不能太让你吃亏了。”

“不如,”陆辞挑了挑眉“就附带一个乐于助人的学长,还有我那一屋子的书也随你看的好处”

能跟陆辞一起住,哪怕没那些陆辞非要许诺着添上的好处,朱说也是求之不得的。

可他清楚,一千文一月的租钱,他付不起,却不能再让陆辞吃亏了。

陆辞看出他眼里的纠结,对他心思可谓洞若观火,嘴上却故意道“朱弟莫不是不喜我,不愿与我同住”

朱说自是激烈否认。

陆辞又道“那便是我嫌钱要得太少了”

朱说点头。

“你这是什么毛病啊。”陆辞长长地叹了口气“那便收你三百五十文吧,这总行了吧”

朱说摇头“我住醴泉寺中,且要付四百”

陆辞摆了摆手,深深地皱着眉,仿佛下了莫大的决心,才做出这莫大的让步“那便四百一月,加上那口买给你的锅,也将被陆家灶房征用,借条上的字你还必须押好看些这几项加起来,你该没话说了吧”

“”

哪里是没话,明明还有很多话

朱说还要再说,外头恰巧就传来了钟母难耐喜悦下显得有些尖锐的嗓音,陆辞随手在朱说肩上又拍了拍,一边半推着人往外迎,一边故作难过地唉声叹气道“朱弟啊朱弟,你还是别再争了,再争难道是要同你陆兄过不去,才不肯让他挣这么点轻松钱”

接连几顶大帽子结结实实地扣下来,被砸的满头包的朱说,可头回体会到了什么叫百口莫辩的滋味。

最后,他还是稀里糊涂地搬了进来,成了陆家的第一位客户。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1 作保人的要求宋政府规定“如有大段行货须至赊卖与人者,即买主量行货多少,召有家活物力人户人以上递相委保,写立期限文字交还。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2官本契书宋代契约十分成熟且发达,已出现了标准化的合同。宋政府要求田宅交易合同的订立需要“如式”,即标准化。合同的格式标准是官府制定的,交易人需向官府购买官本契书填写合同。这种统一样本是为了防止土地交易中的逃税和交易纠纷宋代有不少交易人为了逃税,在进行土地交易时往往只是“私立草契”。由于合同条款有瑕疵、纰漏,强势一方便钻空子侵占弱势一方的利益,双方出现争讼,官府又无法裁决,结果弱势一方的权益无法得到法律保护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3驴宋时马少见因为丢了西北、华北、东北与河套地区这几个天然牧场,驴要常见的多,而且就跟现代有出租车一样,宋人喜欢出行租马租驴来代步。

宋祁的僦驴赋说,“予见京都俚人,多僦驴自给。”宋人王得臣的麈史也说“京师赁驴,途之人相逢无非驴也。熙宁以来,皆乘马也。”

原先租驴的人多,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之后,租马的人多起来了。

东京梦华录说“寻常出街市干事,稍似路远倦行,逐坊巷桥市,自有假赁鞍马者,不过百钱。

宋人魏泰的东轩笔录也说“京师人多赁马出入。驭者先许其直,必问曰一去耶却来耶苟乘以往来,则其价倍于一去也。良孺以贫,不养马,每出,必赁之。”

4租马的价格成寻和尚的参天台五台山记说“今日借马九匹,与钱一贯五百文了。”算下来,租一匹马一天大约要一百六十文。

5廉租房的房租

宋会要辑稿记载了天禧元年、天圣三年店宅务的收入和出租房屋数天禧元年总收入为140093贯,房屋23300间,所以天禧元年时一间房的平均租金是每个月500文左右。天圣三年总收入为134639贯,房屋26100间,因此天圣三年一间房的平均租金为每月430文上下。假装生活在宋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