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东宫娇娥 > 第32章 第032章

东宫娇娥 第32章 第032章

作者:李息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3:43:3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唐细虽没见着淑妃人, 但听太后这样说, 想来淑妃的确伤得不轻。

唐细与淑妃打过交道,深知她的脾性。身上没有半点别的妃嫔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 为人十分和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委屈求全。皇后昨儿强势的态度她也看到了, 连皇上都敢打骂,何况一个淑妃了, 唐细心中多少对淑妃有些怜悯之意。

若不是碍着自己身份,唐细是觉得自己应该去探望她的。可如今她这样的身份, 怕是不合适去。

若叫皇后知道了她去长春宫看淑妃,她日子指定也不好过。

太后知道, 她是皇后儿媳妇, 日后伺候在皇后身边的时候多。想着,有些事儿也得让她知道些,做到心中有数才行。

所以, 太后叹息一声, 与她说起了往事来“皇后与淑妃的恩怨, 那得追溯到二十多年前了。那时候, 俭之才出生不久。淑妃,当年是以俭之乳母的身份入宫来的,做了几个月乳母, 后来就成了皇帝的女人, 皇帝当时还是太子, 先帝还在。”

“皇后性子是比较要强, 但也不至于后宫那么多妃子都能容得下,非得针对一个淑妃。要怪,这事怕真得怪皇帝。”

唐细认认真真听着,心中大为震撼,半句嘴不敢插。她心里想着,难怪皇后每回见到太子都提淑妃,原来淑妃做妃子之前是太子乳娘。

太后继续道“淑妃温柔体贴,照顾俭之照顾得很好,当年才做太子妃的皇后,众多乳娘中,最满意的就是她。所以,皇后对淑妃十分不错。平日里的赏赐,也是淑妃得的最多。”

“俭之大概八个月大的时候,皇后又怀了身子。之后皇后安心养胎,因身子不适,孕吐厉害,常常需要休息,去看太子的次数比从前少了些。也就是这个时候,不好的事情就发生了。”

“淑妃的品性,哀家知道,她不是那种会耍手段勾人的人。”太后倒是公正的,没因为皇上是她儿子就偏袒皇上,就把一切罪责推给淑妃,“是皇上不好。皇后怀有身孕,他碰不得,当时又年轻气盛的。他从小锦衣玉食,见得多了世家贵女和宫里端贵得体的女人,一时贪鲜,便没把持住。”

“恰好,那日又喝了点酒。”

唐细一直不敢说话,声都不敢吭一下。一番话听下来,她差不多也能明白为何皇后那么恨淑妃了。

虽然或许淑妃是被强迫的,但她曾经是皇后信任的人,却在皇后怀有身孕的时候与其丈夫有了不干不净的关系皇后那么干烈的性子,怕是一辈子都不会原谅淑妃。

淑妃无辜,皇后其实也是无辜的。错就错在那个人唐细不敢想。那个人,可不是她敢指责的。

太后却继续说“皇帝皇后夫妻情深,皇帝从小就喜欢皇后。就算宠幸了淑妃,若是皇后执意不肯淑妃留在宫里,皇上怕也会听皇后的。”

“而淑妃,虽然夫家穷了些,但总归她是有丈夫有孩子的人,她也不想留在宫里。要不怎么说造化弄人呢,就那一次,淑妃便怀了身子。她肚子里怀了龙孙,事情可不一样了。她回不去,皇家也不可能会容许皇嗣流落民间。”

“所以”

所以最后淑妃便一直留在了宫里,真正成了皇上的女人。而生下来的那个孩子,便就是如今的四皇子赵王殿下。

太后觉得心累,叹息道“这事儿哀家从中调和了许多年,可一直无济于事。后来哀家都懒得去管了,要闹,就由着他们去闹。可这一回,闹得的确是过了些。淑妃好歹也是四妃之一,也育有成年皇子,皇后竟然半点情面不留,把她打成那个样子。”

唐细虽同情淑妃,也理解皇后,更对这段三个人的故事颇有些感慨。但,她此刻心中在意的,到底还是自己的夫君,是太子。

想着就算皇后恨淑妃,就算淑妃曾是太子乳娘,可那时候太子还小,什么都不懂,皇后怎么会这么挤兑太子,把一切都怪在太子头上

唐细问“母后好像对太子也颇多不满,是因为淑妃吗”

太后点头“太子从小便是淑妃带着的,一时半刻也离不得她。淑妃也舍不得太子,所以,即便当时自己有了身孕,也亲力亲为照顾太子。皇后本来就因淑妃的原因有些迁怒太子,又见太子竟然那么黏淑妃,她性子刚烈,索性之后再不管太子。”

“恰好那时候有了齐王,她便一心只扑在齐王身上。本来有先帝在,她再闹,也不敢如何,到底畏惧先帝。可自从先帝驾崩后,她成了皇后,便是对淑妃百般刁难,淑妃不得一天好日子过。”

唐细也终于明白,为何太子齐王乃是一母同胞,却不亲近,反倒是赵王与太子亲近。原来太子小的时候,淑妃照顾得多,他那时候小又什么都不懂,自然与一起长大的赵王近一些。

大婚那日,她见赵王能与太子开那种玩笑,就看出来了赵王与太子关系不一般。

唐细觉得可怜的是太子,夹在皇后和淑妃中间,也是挺为难的。不管当年谁对谁错,但于太子来说,一个是生他的生母,一个则是精心照顾了他几年的淑妃,中间的关系,实在难以平衡。

太后见唐细一直垂头不言语,怕她为难,便说“你婆母是那种性子,你日后无需与淑妃走得太近。淑妃是明理之人,她心中会明白的。你也无需去探望她,免得惹皇后不高兴。等她好了,若是碰上了面,关心她几句也就是了。”

唐细应着“孙儿记下了。”

唐细可以不必亲自去长春宫,但她觉得,淑妃到底于太子有几年的养育之情,若是太子对此不闻不问,怕是于太子影响不好。太子于前朝帮着皇上处理政务已是很辛苦,唐细倒不希望内院的事情也让他分心。

所以,她便自己想了个法子,既可以不必落皇后口舌,也算是能全了东宫对淑妃的人情。

只是,她初来宫里,凡事有想法也不敢轻易做决定,只能等太子回来与太子先商议一番。

太子虽有姬妾,但自从有了太子妃后,却是夜夜宿在太子妃这里。晚饭也回来吃,就算一时因与东宫里的臣子商议国政耽误了些时候,也会差人先来说一声。而唐细,则是再晚都会等着他。

六月的天,已入夏,庭院里的风和软细腻。因太子姬妾不多,唐细每日只需处理好东宫内的日常事务便行,倒是不忙。

日子与她想象中的似乎不一样,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争风吃醋。太子又待她好,日日滋养,体贴入微,小心呵护,唐细来东宫这几日倒是养得气色更好了些。

唐细差了小太监去外面候着,一旦见着太子回来了,便让小太监立即赶着回来禀告。然后唐细便先吩咐宫娥们去放水,太子回来正好沐浴更衣。

太子沐浴的时候,唐细便吩咐仆妇们摆饭,太子更完衣出来,正好有热饭热菜吃。吃完饭后,唐细见太子无事,倒是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来。

“淑妃养伤已有数日,听说,太后还有李贵妃她们,都去长春宫探望了淑妃。我想着,我若是亲自去了,必然是打母后的脸,

叫她难做人。可若是东宫一点表示都没有,怕别人说起来难听。”

若太子没得过淑妃几年的抚育之恩,去不去不打紧。但太子受了,若不念着这个恩情在,外人不在意这件事情也就罢了,若是有心编排,说起来实在不好听。

太子是人精,一听这话,心下就有些明白过来,问唐细“可是皇祖母与你说了什么”

唐细点头“皇祖母把皇后与淑妃之间的事儿,都告诉了我。”

太子道“那你有什么想法”

唐细想着“我不能去,但郭昭训可以。她也是东宫的人,若她去了,也算是东宫的心意到了。”

不仅如此,郭昭训还是淑妃侄女,是实实在在的亲戚。既都在宫里,淑妃又在养伤,若郭昭训也不去探望,怕外头人会说是她这个太子妃刻薄,故意阻拦她们姑侄。

唐细自己也不愿担这个骂名。

闻声,太子略思忖片刻,点头道“此事你去安排吧。”

见他这么说,唐细便知道自己这事办得还算妥当,心中也高兴。她也是希望可以替她分忧解难的,是希望可以替他分担些什么,而不是只躲在他的羽翼下,事事让他去操心,去劳累。

当时唐细罚郭昭训闭门思过十日,关禁闭期间,郭昭训是不得离开蒹葭殿半步的。所以,这几日,郭昭训也没来请安。

次日一早,唐细差人去喊了郭昭训来。

郭昭训虽然被罚禁闭,但蒹葭殿的人却是可以随意出入的。所以,淑妃一事,郭昭训是知道的。

一见到唐细这个太子妃,郭昭训就哭着跪了下来。

“娘娘,妾知道错了,妾以后再也不敢不顾宫规。妾听说淑妃病得厉害,妾想去看看她。”

唐细喊她来,就是想让她去看淑妃的,所以,倒也不必端着架子拿捏她。

“本宫喊你来,也是为了这事。你是淑妃亲侄女,又同在宫中,是该去看一看她。本宫准你半天的假,你午饭后再回来。”

郭昭训似是没料到这个太子妃会这么温柔且通情达理一样,倒是一时有些愣住。她抬眸缓缓朝坐在上位的太子妃看去,悄悄打量。

眼前的这个女人比她小好几岁,她出身甚至不如自己,但命却明显比自己要好许多。她生得十分美貌,她想象过她的美,但第一眼见到的时候,还是被那样的美刺到了。

或许,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绝色的容貌才拴住了太子的心吧。

她不是一个天生貌美的人,对长得好看的女人,自然有几分羡慕的。总想着,若上天眷顾她一些,再多给她几分姿色,或许太子也不会对她毫无感情可言。

“多谢娘娘体恤。”郭昭训伏首谢恩。

郭昭训去长春宫探望淑妃一事,瞒不住皇后。就算东宫里的高林二位奉仪不去通风报信,郭昭训去了长春宫,坤宁宫的人肯定会知道。

所以,在去给皇后请安的时候,唐细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如今太子三日婚假已过,太子忙于朝政,无需日日去后宫请安。但唐细身为太子妃却不一样,晨昏定省,是一样都少不了的。

起初没有太子的陪伴,唐细会有些惧怕、有些惴惴不安,后来几日渐渐习惯了后,倒是没那么怕了。

皇后虽然脾气不好,但也不至于如何刁难她这个太子妃。最多的,看她不顺眼的时候,就骂她几句。

但宫外她有陆家撑腰,宫内有太后做靠山,皇后也不会骂得过分。

打发了郭昭训后,唐细就匆匆去了坤宁宫。没想到的是,竟然在坤宁宫门口遇到了齐王。

齐王倒是来得早。

两个人是从长长甬道的两头相遇的,唐细看到了齐王,齐王自然也看到了唐细。看到齐王,唐细摆出端贵的笑来,等着他先来和自己打招呼。

齐王虽然身份尊贵,但她如今是太子妃,不论是论身份,还是论长幼,都该齐王这个小叔对她敬重才是。

齐王自然是瞧不上唐细这个嫡嫂的,但碍着这是在宫里,人多眼杂,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先去问安。

“皇嫂。”走得近了,齐王先朝唐细抱拳问好。

唐细这才意思着朝他福了下身子,算是还了礼。

“三弟也是来看母后的吗”

齐王艰难的从嘴里挤出一个字来“是。”

唐细又关心他道“不日三弟便要迎娶王妃了,不知大婚准备得如何了”

齐王面露不耐之色,淡淡道“多谢皇嫂关心,一切妥当。”

“那就好。”唐细也不见得那么想关心他,不过是恰巧碰上了,意思着关心一二罢了。

面子上过得去,唐细倒也不再说什么,只先转身迈进坤宁宫。齐王见状,拧着眉心,故意落后她数步,不愿同行。

果然郭昭训去长春宫的事在唐细入坤宁宫前皇后就知道了,唐细一去,皇后就冲她发火,数落她。

唐细早在来之前就做足了心理准备,倒不觉得有什么。皇后说她,她就低着头任皇后说,皇后说累了自然就不说了。

“淑妃也不知道是练就了什么邪术,果然会蛊惑人心。”皇后冷哼,“本宫原以为太子妃是个好的,不曾想,也不过如此。”

唐细低低答“儿臣并非在意淑妃,儿臣只是在意东宫的颜面,在意太子的颜面,怕外头人会说太子半句不好。”

皇后问“也就是说,允许郭昭训去长春宫,是太子的意思”

唐细忙道“是儿臣的意思。”又解释,“太子近日忙于朝政,后宫中的事情,太子从不过问,一切都是儿臣做主。”

皇后又是一声冷哼。

这次的事情闹得大,孟家的人次日就知道了宫里的情况。为了这事儿,孟老夫人还特意跑进宫来一趟,也有理有据把说了一顿。

皇后虽然不在意淑妃,但始终在意这个后位的。淑妃那个贱人打的什么主意她知道,所以,只要有她在一日,她是不会让淑妃得逞的。

皇后无意再多计较淑妃一事,因此对唐细这个儿媳妇也就是责骂了几句,没什么过分的责罚。

况且,她的子良就要娶妃了,大喜的日子里,她也不希望被别的事情影响心情。

子良是齐王的字。

正与齐王说了几句,外头宫人来报说“娘娘,李贵妃和魏王妃来请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