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东宫娇娥 > 第33章 第033章

东宫娇娥 第33章 第033章

作者:李息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3:43:3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对于李贵妃, 孟皇后也不见得多喜欢。不过,有郭淑妃在前头比着, 孟皇后自然对李贵妃要好些。

这李贵妃也很会做人, 两面不得罪。她知道淑妃还算得宠,所以私下里并未疏远淑妃,但也没因为与淑妃走得近就疏远皇后。对李贵妃来说,不论是淑妃,还是皇后, 都是她需要花心思和精力去维持关系的。

所以, 她前几日才去长春宫探望过淑妃,心里到底也怕因此得罪皇后, 所以, 紧接着就带着自己入宫请安的儿媳妇魏王妃来皇后的坤宁宫问安了。李贵妃是宫女出身, 打小就伺候在皇帝身边, 到了年纪就做了皇帝的女人。

皇宫里长大的女人,从小见得多接触得多,自然会比较擅长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李贵妃今儿来, 就是捧皇后的。

其实对皇后来说, 李贵妃和不和淑妃走得近, 她倒不在意。左右,她也没把李贵妃当作自己人。

本来就是个外人,她就算与淑妃交好点, 又与她何干皇后心里不是太计较, 但偶尔生气的时候倒也会稍微牵连贵妃那么一点。

但迁怒的话, 就不仅是贵妃了,别的妃子也会迁怒。

所以,对孟皇后来说,李贵妃并不重要。

在皇后面前,李贵妃的确没有竞争力。虽说她是皇上的第一个女人,但自从皇后嫁进来后,皇上便心里眼里只有皇后。

皇后家世好,长得更是好,年纪又比贵妃轻一些。而且皇后哪怕如今岁数大了,眼角额头也渐渐有了纹路,但她依旧是美的,而且很美。

放眼整个后宫,能在容貌上压得过皇后的,还没有。

所以,听宫人禀告说贵妃来了的时候,皇后只懒懒道“让她们进来。”

李贵妃为人圆滑、讨喜,她的讨喜和淑妃的讨喜不一样,淑妃是温柔文静听后,她则是会说话,能说很多漂亮话来哄人开心。当然,这些漂亮话,也就只有位份比她高的,或者说与她同等级的妃嫔才听得到。

像对宫里那些位份低的妃嫔,她自然是摆出贵妃的架子来的。

从前唐细住在慈宁宫的时候,还没被太后赐给陆家做姑娘时,贵妃每回来慈宁宫请安,都是端着架子不把唐细这个民女放在眼中的。虽然也没有对她怎么不好,但贵妃的架子始终是端着的。

后来宫里渐渐传出太后要收唐细做干侄孙女这个消息后,再来慈宁宫,李贵妃对唐细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热情,体贴,嘘寒问暖。

不仅私下里关心她,当着太后的面,更是对她关怀备至。唐细心中明白,她是做给太后看的。

唐细对贵妃,是敬而远之的。心中也明白,像贵妃这样八面玲珑之人,交不了真心。不过,她也没必要和贵妃去交心。

贵妃热情的给皇后请了安后,左右还各自与太子妃和齐王说了两句话,没冷任何人的场子。

说完后,又夸二人孝顺。她知道皇后钟意齐王,所以每回都能见着法子把齐王夸成一朵花。

没人不爱听奉承话,皇后也不例外。所以,虽然心中知道不过是人家说的场面话,但皇后心情还是好的。

“绯霞,给贵妃和魏王妃看座。”皇后吩咐,目光瞥见依旧一旁站着的太子妃后,也加了句,“也给太子妃看座。”

皇后本来是让唐细这个儿媳妇站着听训的,没外人在场的时候,自然没什么。不过,既然连贵妃的儿媳妇魏王妃都坐着了,若是只有她儿媳妇一个人站着的话,皇后会觉得这是自己在打自己脸。

自己家的事儿,皇后不想外人看笑话。

虽然这个“自己家人”,皇后并不喜欢。

坐下来后,李贵妃更是热情笑着道“臣妾听说是齐王殿下入宫了,这才赶着过来的。再有几日齐王就大婚了,也不知道准备得如何了”

齐王道“多谢贵妃娘娘关心,一切都好。”

贵妃来,不可能只是虚伪的关心几句这么简单,她自是有别的话要说。把话题引去了齐王大婚之事上后,贵妃就笑着继续与皇后道“太子殿下大婚,有宫里帮着一起准备,所谓人多力量大,一切倒都十分顺利。齐王殿下自己开了府,住去了宫外头,大婚一应都是自己府里的人准备,想来还是忙的。”

“就算男方这边能应付得来,可我们的准齐王妃是万不能怠慢了的。就这几日,孟府的一部分嫁妆得先送来吧到时候,王府那边总得有几个体面人在,方不显得怠慢了孟国公府。”

“送嫁妆的男眷,自有齐王亲自招待。若是来的女眷,总不能叫丫鬟老妈子招待吧所以,皇后娘娘,臣妾想着,您若是不嫌品娴愚笨,这两日,您倒是可以使唤得上品娴。”

魏王妃闻声,自然配合得站起来回皇后的话“若能得皇后娘娘倚重,是臣媳的福分。”

唐细今儿来,除了请安,其实也有计划与皇后提一提齐王大婚之事。齐王大婚在即,她身为皇嫂,自然该出一份力。

只不过,她还没来得及说,还在被数落的时候,贵妃倒来抢先了一步。

见此,唐细自然也得站起来说几句。

唐细笑着“母后,其实儿臣今儿来,也是想提一提三弟大婚之事的,只是方才还没来得及向您讨旨意。儿臣虽粗笨,但却是有心的。三弟大婚是大喜事,若儿臣能尽一份力,能替母后效劳,儿臣觉得万分荣幸。”

漂亮的话,不只是李贵妃会说,唐细自然也会说一些。

其实唐细心中是觉得这个李贵妃此举大有挑拨之意,齐王有嫡嫂,又何必跳过嫡嫂不麻烦,而去麻烦一个庶嫂呢宫里没人不知道皇后不喜欢她这个太子妃,也没人不知道皇后的脾性。

若没有李贵妃在此比着也就算了,若是有了比较,皇后定然会觉得是她这个嫡嫂对兄弟不上心。若皇后真允了贵妃此事,想必更会激化皇后太子之间的矛盾。

唐细既看出一些端倪来,自然不会让贵妃计谋得撑的。

虽然她也不知道贵妃为何要害她。

又或者说,贵妃只是想邀功,而忽略了这一层

唐细一番话说出口,贵妃忙就请罪道“皇后娘娘恕罪,是臣妾越矩了。其实臣妾想的是,让品娴跟在太子妃娘娘身后做事。一应听太子妃安排,若有用得着品娴的地方,太子妃只管吩咐就行。”

唐细也十分谦虚的笑答“贵妃娘娘您言重了,该是本宫向皇嫂请教才是。”又请皇后的旨意,“母后,儿臣经验浅,不如皇嫂嫁与皇兄多年,有打理内宅的经验。儿臣也想替三弟做些什么,所以,愿意跟在皇嫂面前学习。”

贵妃忙说“品娴哪里敢当太子妃娘娘的师父,还是品娴跟在娘娘身边学习才对。”

唐细没再说话,只等着皇后的懿旨。

皇后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儿媳妇在人家儿媳妇手下做事,所以

她自然是让魏王妃听太子妃吩咐。但又考虑到太子妃的确才嫁入皇家几日,又是小门小户出身,未必能把事情做好,所以,皇后自然还是好好交代了魏王妃一番,让她好好协助太子妃办好此事。

魏王妃自然应下“儿臣谨遵母后懿旨。”

本来见贵妃婆媳大包大揽的,想插手齐王婚事一事,皇后是有些不高兴的。觉得人家儿媳妇都能考虑到的事儿,自己儿媳妇却没考虑到,她觉得丢了脸面。

但见方才唐细这个太子妃倒算是有几分机灵,没让她这个皇后丢脸,皇后心中倒也舒坦了些。所以,对她松口让郭昭训去长春宫一事就不那么计较了。

加上皇后也想单独与自己宝贝儿子呆一会儿说说话,所以,贵妃婆媳才退下去,皇后就把唐细也打发走了。

见状,唐细着实松了口气。

出了正殿的门,唐细快走了几步,追上了刚刚踏出坤宁宫宫门的贵妃婆媳。

贵妃素来识趣,见太子妃追着来,想着肯定不是找自己的,于是就笑道“想着你们妯娌间或许有私密话要说,本宫就不打搅你们了。”又叮嘱魏王妃说,“品娴,太子妃若有什么吩咐,你可得好好记在心里,莫要怠慢了。”

魏王妃应下“是,母妃,儿媳记下了。”

唐细有许多事想向魏王妃请教,自然邀请她去东宫做客。魏王妃想着皇后娘娘交代的任务,不敢有丝毫怠慢,自然应着邀请跟着唐细这个太子妃去了东宫。

唐细热情款待,但魏王妃碍着身份,对唐细始终恭敬居多。

唐细知道魏王在勤政殿上早朝,所以,请着魏王妃来东宫做客的同时,也差了人去勤政殿外面候着了。若是能见着太子,就把此事告知太子。若是太子被皇上留下议政,能见着魏王的话,也好告知魏王一二。

至于魏王是留在宫里等魏王妃,还是先行出宫回王府,唐细就管不着了。

太子今儿没被皇上留勤政殿议政,是与众臣子们一道跨出勤政殿的。东宫的小太监见太子出来了,立即猫着腰迈着小碎步过去禀告。

太子听后冲那小太监点了点头,而后与魏王说了几句。

“皇嫂被太子妃邀去了东宫做客,皇兄若是回去没什么事,不如随孤一道去东宫。中午留下吃饭,孤略备薄酒。”

魏王略思忖一瞬,建议道“不若把四弟一并叫上。”

魏王手握兵权,太子又为储君身份尊贵,其实魏王不太愿意与太子独处,他是个谨慎的人,怕外面人非议,所以时刻想着避嫌。

太子一边请着魏王往东宫的方向去,一边解释道“太子妃与皇嫂商议的是三弟大婚之事,请四弟一道去,怕不合适。”

魏王这才恍然,觉得自己方才所言欠考虑了。

三弟大婚在即,父皇免了他这几日的早朝,想来此番在皇后宫里。既然他在宫内,没有不叫上他的道理。前些日子皇后才罚了淑妃,若是让老三老四碰上面,少不得要闹上一番,所以,既叫老三,自然不能再叫老四。

太子的人去了坤宁宫请齐王,齐王闻声皱着眉心问“赵王可也在东宫”

若是赵王在,他自然不会去的,他懒得看太子赵王兄弟情深。

那小太监说“赵王殿下不在东宫,太子殿下只请了魏王殿下与殿下您。”

闻言,齐王忽然挑了挑眉。一时心中好奇,老二竟然会单独舍了老四不管这实在是稀奇得很。

但既然老四不在,又见魏王也在,他自然爽快应下。

“本王一会儿就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