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 > 番外(六)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 番外(六)

作者:写离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3:58: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沈宜秋也认出了“刘玉珏”, 情不自禁多看了两眼,沈夫人察觉女儿神色有异, 循着她的视线望过去,轻轻“啊呀”一声,问宫人道“那是哪位殿下”

宫人答道“回禀沈夫人,那位是三殿下。”

沈夫人感慨道“三殿下都那么大了啊。”

沈宜秋奇道“阿娘见过三殿下”

沈夫人笑着道;“好几年前了,你也见过啊, 那时候你阿耶回长安述职, 我们一起回来的,我带你去向皇后娘娘请安,正好三殿下也在,你们还玩得挺好,你忘了”

沈宜秋略一回想便有印象“原来是他啊”她小时候曾经随母亲入宫, 在皇后娘娘宫里见过一个小男孩,非要把自己的小胡刀送给她,她当然没要, 不过因为是在皇后宫中见到的, 她一直把那罗里吧嗦的小男孩当作太子,没想到却是三皇子。

上了沈家的马车,沈夫人还忍不住感慨“啊呀,我还从未见过这么俊俏的小郎君。”

沈宜秋靠在车厢壁上, 撇撇嘴“不过尔尔。”

沈夫人瞥了女儿一眼,见她脸颊透出红晕,心中不由微微一动。

自打在甘露殿前邂逅“邵冬春”, 尉迟越便有些魂不守舍,将贺礼呈上,心不在焉地与嫡母、二兄寒暄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出了甘露殿,他照例要去飞霜殿看看生母郭贤妃。

郭贤妃照例要念叨他的婚事“三郎,德妃都抱上孙子了,你什么时候才能娶个媳妇让阿娘安心呐”

尉迟越敷衍“知道了阿娘。”

郭贤妃旁敲侧击;“前日你姨母入宫,说祁家终于提出把婚约解了我看阿蕙这孩子挺好的,温婉柔顺,又有孝心”

尉迟越皱了皱眉“阿娘,我不知说了几回,何家表妹不合适。”

这何家表妹动不动迎风落泪、伤春悲秋,像个纸糊的美人,娶这么个王妃不是给自己找罪受么,奈何他阿娘总不死心,想着亲上加亲。

不等贤妃继续劝,尉迟越道“再说了,你愿意何家还未必愿意呢,何家成日吹嘘京城第一美人兼才女,可不是为了让女儿嫁个闲王。”

郭贤妃一听也是,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可眼看着太子也要成婚了”

尉迟越心里莫名有些不自在,若无其事问道“二兄要娶沈侍郎之女么”

郭贤妃道,“皇后起先看上的是沈家那小娘子,不过沈侍郎夫妇不愿叫女儿进宫,大约是从卢家和王家的女儿里选一个。”

尉迟越双眼倏然一亮“当真”

郭贤妃道“你高兴什么”

尉迟越也不知道自己高兴个什么劲,只是莫名觉得外面的蝉声没那么聒噪了,飞霜殿的香没那么刺鼻了,连母亲的唠叨都没那么烦人了,目之所见都似笼了层朦胧的光。

他佯装不经意地问道“竟然有人不愿意嫁太子”

他二兄不是一般太子,而是个实权在握的半君。

当年皇帝忌惮张家势大,不愿让皇后生下孩子,皇后怀上太子后,他便命人在皇后的饮食中动手脚,谁知叫皇后察觉。皇后隐忍不发,生下太子后一直装作不知。

皇帝大约是心里有愧,虽然戒备着母子,倒也没再痛下杀手。

待太子长到十四岁,皇帝慢慢放松警惕,张皇后这才突然发难,出其不意地调遣北门禁军逼宫,将皇帝软禁在华清宫中。

自那以后,便是太子秉政,到如今已经四五个年头了。

只要不出意外,嫁给太子为妃,将来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郭贤妃努努嘴道“听说他们夫妇生怕女儿受委屈,太子已经有两个侍妾了,将来御极,免不了三宫六院。”

尉迟越这才想起听谁说过,沈侍郎与夫人鹣鲽情深,后宅中只有夫人一个,半个妾室也无。给女儿择婿,大约也要后宅干干净净的才行。

贤妃又酸又惆怅,叹了口气“那邵氏真是八百辈子修来的福气”也不知是不是真的有狐狸血脉。

她年轻时有过数年盛宠,可皇帝从江南弄了个小寡妇来,便冷落了她,大儿子七八岁时出天花,皇帝正与小寡妇打得火热,对这儿子不闻不问,贤妃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后还是张皇后派人将告老还乡的陶奉御快马请回来,这才救了孩子一命。

后来得知皇帝还给发妻和亲儿子下毒,贤妃就彻底寒了心。

母亲还在唠叨着要抱孙子,尉迟越心不在焉地应承着,待她把嘴皮子说干了,他瞅个空便脚底抹油溜了。

回到王府,他拿出沈七娘的两幅画看了又看,直从午时看到掌灯时分,蓦地回过神来,发觉脸已经笑僵了。

他以指尖敲敲桌案,对书僮道“去把甄七甄八叫来。”

片刻后,甄氏兄弟到了。

尉迟越吩咐道“帮我去查查沈侍郎的喜好。”

两人领了命出去,甄八不明就里“阿兄,殿下为何要我们查这个”

甄七弹了弟弟个脑瓜嘣“傻,我们府里要有王妃啦。”

甄八一头雾水“啊殿下看上了哪家的小娘子”

甄七难以置信地看着弟弟“出门记得离我五步远,我没有你这么蠢的兄弟。”

沈侍郎没什么癖好,他第一喜好夫人与千金,第二喜好夫人与千金的丹青,第三喜好书艺,要说还有什么,大约就是醇酒了但是夫人不喜欢酒气,他也只敢小酌两杯怡情。

这一日又逢休沐,沈侍郎难得有闲暇,伏在案边看夫人画庭中盛放的寒梅。

正惬意,忽有僮仆隔着帘子道“郎君”

话还未说全,沈侍郎的脸便是一垮“定是三皇子又来了。”

果然,僮仆接着道“楚王殿下递了名刺进来。”

沈夫人搁下笔,揉揉眼睛“快去吧,我也歇歇,去榻上歪一会儿。”

“不急,晾他会儿。”沈侍郎一边说一边替夫人捏起了肩。

沈夫人啼笑皆非“不是挺好一个孩子。”

沈侍郎道“哪里好了,一肚子坏水。”

沈夫人笑着推他“喝了人家那么多好酒,还老大不情愿的,快去吧。”

沈侍郎嘟囔“我贪图他那几坛酒了料我不知道,几坛酒几幅字就想拐走我们宝贝小丸,想得倒美。”

话是这么说,到底是吃人嘴短,只好不情不愿地起身,换上见客的衣裳,往前院走去。

楚王每日闲得发慌,不知道休沐日对朝臣来说多来之不易,见未来岳父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心内很是忐忑。

沈侍郎向他行礼“仆拜见殿下,不知殿下光降,有失远迎。”

尉迟越忙还礼“沈侍郎不必客气。”

又命侍从呈上礼物,是两坛岭南灵豀博罗酒和一卷当世名家的书帖。

他对沈景玄作了个揖“不腆之仪,望沈侍郎笑纳。”

沈景玄听见“灵豀博罗”眼睛一亮,随即更气恼了,这楚王着实可恶,这小半年来,每逢旬休必登门,扰他一家子的清静,偏偏每次来都不空手,送的礼还特别合他心意,真是叫人有火发不出。

可对方是亲王,到底不能怠慢,沈景玄只得捏着鼻子延他入座。

尉迟越照例东拉西扯,从诗词歌赋谈到佛理禅机。

楚王殿下是长安城里出了名的闲人,他扯起闲篇来没完没了,一两个时辰不在话下。

沈侍郎忍了半年,实在是憋不住了“殿下有何吩咐,还请直言。”

尉迟越本来打定了水滴石穿的主意沈侍郎不出意外是将来的宰相,沈七娘是他们夫妇的掌上明珠,京城里想求娶她的人不计其数。

虽说沈侍郎明白无误地说要娶她女儿便不能纳妾,吓退了一大半人,但剩下的依旧能从朱雀门排到玄武门,其中不乏家世出众、前程似锦的俊彦,卢家的,王家的,祁家的。

还有宁家那个排行十一的小白脸,仗着自己是太子侍读,又有个四十无子方能纳妾的家规,也来凑这热闹。

他这个闲王还真没什么胜算。

故此他只能软磨硬泡,以情动人,先将岳父的铁石心肠泡软如今沈七娘才刚及笄,沈氏夫妇也不舍得她太早出嫁,磨个两三年,再怎么都磨穿了。

谁知才半年,沈景玄就将话说开了。

尉迟越知道此时千万要慎言,否则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他斟酌再三,深施一礼“实不相瞒,某愿求娶令嫒为妻。”

沈景玄心中冷笑,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

他面上不显,露出为难之色“小女娇生惯养,不懂规矩,恐怕不堪为君执箕帚。”

尉迟越忙道“若得令嫒为妻,某定视如珍宝,绝不让令嫒受一点委屈,请沈侍郎放心。”

他说得恳切,但沈景玄不为所动,端起茶碗抿了一口,悠然道“并非沈某信不过殿下,不过殿下年方弱冠,未必知道一生有多长,如今视如珍宝,十年二十年后也许弃如敝屣。”

尉迟越道“某并非轻然诺之人”

沈景玄掀了掀眼皮“沈某知道殿下一诺千金,只是夫妇相处贵乎自然从心,若只是为了守诺待小女好,这诺守与不守又有何异”

尉迟越一时无言以对,他知道自己心意坚如磐石,但却不知道怎么叫别人相信。

沈景玄佯装饮茶,用茶碗挡着上翘的嘴角。当年求娶夫人时,岳父便是这么对他说的,如今他成了横挑鼻子竖挑眼的那个,别提有多开心。

他顿了顿又道“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未知殿下可曾将心意告知贤妃娘娘,若是娘娘不允,不知殿下如何自处小女又当如何自处”

尉迟越忙道“某早已将心意禀明家母,若是令嫒下嫁,某绝不会令她有半分为难,请沈侍郎放心。”

沈景玄沉思半晌,方才道“虽说父母之命重要,终究还是得看小女自己的意愿。还请殿下稍等几日,待沈某问过小女的意思再作答复。”

尉迟越知道自己算是过了岳父这关,但他一颗心悬得更高了,他与沈七娘满打满算也只见过三四回,除了书肆那回,剩下几次连话都没说上一句,沈七娘是什么想法,他一无所知。

若是她一口回绝,那就彻底没戏唱了。

尉迟越想了想,深施一礼“某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沈侍郎成全。”

沈景玄道“殿下请说。”

尉迟越道“请让某见一见令嫒,与她说几句话。”

沈景玄笑容渐隐,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尉迟越道“某绝无轻忽之意,还望沈侍郎成全。”

沈景玄不答话,晾了他两碗茶的时间,这才对婢子道“去请小娘子。”

婢女来传话的时候,沈宜秋正歪在榻上边吃菓子边看志怪传奇,正看得津津有味,听说父亲叫她去前院见楚王,万般不舍地放下书,不情不愿地去更衣,带上李嬷嬷和素娥等几个婢女去了前院。

到得前院,她心里还记挂着那篇故事的下文,心不在焉地向尉迟越福了福“民女见过楚王殿下。”

对于见外男这种事,她倒没那么在意。沈府规矩大,但他们一家三口在灵州时,她经常与素娥穿了男装四处乱逛。

尉迟越的心怦怦直跳,他许久未见沈七娘,但知道当着沈景玄的面千万不能造次,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于是他强忍着多看心上人几眼的渴望,逼着自己目不斜视,一本正经地回礼。

沈景玄看着一脸懵懂的女儿,一想到捧在手心上的女儿要离开耶娘,与另一个人朝夕相处,他心里便酸涩难当。

楚王殿下火上浇油,对着沈宜秋道“某可否与女公子说几句话”

沈宜秋隐约有些明白,但又并不十分明白,点点头“殿下请说。”

尉迟越看了沈侍郎一眼,面露难色。

沈景玄自己也是那样过来的,怎么猜不出他心思,轻哼了一声“沈某还有些许冗务,请恕失陪。”

自己是走了,却留下了沈宜秋的乳母李嬷嬷和几个婢女。

尉迟越看了一眼护崽母鸡似的老嬷嬷,暗暗叹了口气,向沈宜秋一揖,开门见山道“某欲求娶女公子为妻。”

沈宜秋一怔,半晌回过神来,双颊飞起薄红。

自她及笄以来,时常有冰人上门,父母也会问她意见,但这么面对面求亲,她还是第一回遇上。

一提婚姻,她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要离开阿耶阿娘,心里十分不情愿。

她摇摇头“请殿下恕罪,民女还不想嫁人。”

尉迟越略微松了一口气,她说的是不想嫁人,不是不想嫁他只要不是单单不想嫁他就好。

他温声道“为何”

沈宜秋道“民女想在家严家慈膝下多尽几年孝。”

楚王殿下十分善解人意“我们可以先将亲事定下来,过个年再过门也无妨,无论多久某都等得。”

沈宜秋眉头一松,随即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叫他带偏了,她可未必要嫁他

她斟酌了一下措辞,尽量说得客气些“殿下请恕民女直言,齐大非偶,民女又是散漫惯的,不敢觊觎王妃尊位,还请殿下另择贤良。”

尉迟越并不气馁,反而庆幸自己能见沈七娘一面,若是让沈景玄去问,她多半就一口回绝了。

他想了想道“家母一直住在蓬莱宫中,若是女公子下降,王府中便全由你作主,规矩都由你说了算。若是女公子嫌王府闷,想出去游山玩水,某随时可以奉陪,便是一年到头在外游玩也不妨事。”

沈宜秋的心忍不住动了一下“大燕之外的地方也行么”

她长在边城,一直想去西域看看,奈何阿耶公务繁忙,又不放心她自己乱跑,故此她连凉州都不曾去过,遑论西域了。

尉迟越微微眯了眯眼“自然可以,多带些侍卫便是。某一直想去西域走走,奈何无人作伴。非但是西域,还有南诏、新罗、日本,某都想去看看。”

沈宜秋本以为嫁了人便要被拘束在后宅中,万万没想到还有这等好处,听他这么一说,竟是比在闺中更自在。

她不知不觉已经动摇了“当真”

尉迟越认真地点头“自然,大丈夫一诺千金,某从不食言。某无官无职,又无人管束,闲云野鹤一只,若是换作别家公子,未出仕时要读书考进士,出仕后更是少有闲暇,自然不能如此自在。”

沈宜秋轻轻晃了下昏沉沉的脑袋,她十分心动,但又隐约觉得因为这好处便许嫁似乎有哪里不对。

她不曾尝过心悦一个人的滋味,但看着阿耶阿娘多年恩爱,她心底也是暗暗羡慕的。

而她和楚王实在只能勉强算相识,距离“心悦”还有十万八千里。

尉迟越见她面露迟疑,轻声道“婚姻大事自要好好斟酌,女公子不必急着答复某。”

沈宜秋暗暗松了一口气“多谢殿下。”

尉迟越又道“女公子可曾见过卢氏、崔氏、宁氏的几位小郎君”

沈宜秋摇摇头“还不曾。”

尉迟越看了一眼伸着脖子盯着他们的李嬷嬷,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卢三郎鼻孔大,崔八郎脸有横肉,宁十一郎宁十一郎腰长腿短,待你相看时可稍加留意。”

沈宜秋被他这么一说,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他的长腿上,虽然穿了长袍,可看得出他的双腿十分修长。

她回过神来,脸一红,忙收回目光,一抬眼,不防又看到他漂亮挺拔的肩背和腰肢,再往上挪,便是修长的脖颈

沈宜秋自小学画,最擅长画人,皮相好的易得,骨相似他这般的却是万里挑一,骨相皮相俱佳的更是稀世罕有。

此人虽一身臭毛病,但若是要找个人朝夕相对,自然要挑个赏心悦目的。

沈宜秋一想到大鼻孔、横肉和短腿便浑身难受。

尉迟越佯装没察觉。

沈宜秋抿了抿唇道“请殿下容民女考虑几日。”

尉迟越云淡风轻道“女公子慢慢斟酌,考虑清楚再作答复不迟,多久某都等得。”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榜单的问题先点完结,后续的番外会更在别的免费坑里,到时候文案通知估计在年后。

平行世界可能多一点,反正写到写完为止,感兴趣的小天使可以去看

谢谢小天使们一路陪伴和鼓励,有缘再见

感谢在20200122 17:57:1220200122 23:39: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碗碗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傅苏 48瓶;ritk 20瓶;hkiy、千丝万缕虾、沙丘丘、zhqrhaha、冷漠的雪雪 10瓶;完了我的评论被老公发 6瓶;奶油栗、不太能行、su 5瓶;大橙子、疏影横斜水清浅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