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农家福娃 > 第36章 入V第十四章

农家福娃 第36章 入V第十四章

作者:词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04:16:33 来源:就爱谈小说

苏崇菊此刻就像是站在悬崖边上想要寻死的人, 她一边觉得自个儿不会有错,一边又觉得亲娘杨绣槐说的挺有道理, 原本她还在天人交战,没想出个子丑寅卯来呢,结果就等来了葛天明的这番话。

葛天明的这番话就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将苏崇菊心里的那点儿志气给击得崩溃了。

“相公,你说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原先我一直觉得我娘糊涂, 神神叨叨没见识, 可现在想想, 我娘虽然糊涂了些, 但她把家里的日子带的有声有色, 反倒是我这才嫁给你几天,就把日子过成了一地鸡毛。”

“相公,我娘家人的运气确实不好, 但最近是真真真真的改了啊”

“我大哥二哥都发了家, 我三哥考运也一直旺着,在县城买了院子, 我三嫂的生意更是日进斗金,我大姐在福临楼当大厨,赚的也很多, 听说已经给自个儿攒下了不下百两的嫁妆为什么就是我的运道一直改不了”

“难道真是因为我不听我娘的话么”

葛天明有心想说一句你自个儿心里清楚得和明镜儿似得, 那还问啥, 但他想到面前这人是自己的结发妻, 不宜生气不宜动怒, 便好声好气地宽慰道

“菊娘,你先莫要胡思乱想,日子是我们过出来的,老天爷长了眼睛,肯定不会让努力生活的人活得太惨。不过以防万一,你还是同家里人多来往一些,多听听你娘的话,老人走的路多、吃的饭多、看得人也比咱多,他们的智慧,有很多是我们现阶段还参不透的。”

“再说了,同娘家人打好关系,有百利而无一害。你何必为了那点儿鸡虫得失就将自个儿逼上绝路呢”

苏崇菊洗心革面,在扬州城好生置办了许多漂亮的花布,还特意找扬州城的巧匠给苏鲤打造了两对精致的小银镯子,找杜横托人给送回了家去。

那些东西是送到仁心堂的,葛夫人一手拿着家书,一手拿着那个包袱,仔细看了好一会儿,愣是没想明白她这个儿子和儿媳妇在搞什么鬼,顶着一头雾水拿着东西去了苏崇文家。

叶桂枝待人和气,她欢欢喜喜地把葛夫人迎进了门,听葛夫人说明来意后,收下那个包袱,同葛夫人唠了好一阵子的家长里短,又切了一块刚卤好的猪头肉让葛夫人带回家。

如今叶桂枝的卤肉手艺早就传遍了整个县城,还有隔壁县的人慕名而来专为吃一口肉的。

葛夫人虽然不差这一块卤猪头肉,但是她平时若要买,得去福临楼或福满楼排队,买到的大多都是凉的,想吃一口热乎的不容易,从叶桂枝这儿得了一块刚卤好的卤肉,还热腾腾的,葛夫人心里也高兴得很。

杨绣槐还在梧桐庄伺候李大妮坐月子,大概用不了几天就出月子了,叶桂枝想着自家婆婆忙完之后肯定会来县城一趟,也就没让人给家里带口信,如今已经进入深秋,不知道为何,今年的天气干得厉害,很多人都咳个不停,听说仁心堂的门口都排了老长的队,可惜葛大夫对这问题也是束手无策。

这并不是人病了,而是天气病了,就算再健康的人,被这么干的天气耗上几天,也会咳得肺疼。

有人偏生觉得自个儿是得了治不好的肺痨,吓得在仁心堂里哭得凄惨无比,古有孟姜女哭塌长城,今有病患泪淹仁心堂。

是药三分毒,葛大夫不愿昧着良心给这些病患开一些治标不治本的病,任由这些病患怎么闹,他给出的药方都只有一个多喝热水。

被这些病患死磨硬泡的工夫闹得烦了,葛大夫只能开一些说是药但也不算是,说不是药,病人觉着还挺像药的东西给病人喝,诸如罗汉果之类,还别说,虽然没能根治得了那咳病,但病患的病情却缓解了不少。

这一天,叶桂枝来了仁心堂,她报了一连串的药名,找葛大夫拿药。

葛大夫听着那些药都是润肺生津的,就没忍住问了一句,“你也咳嗽了这是从哪儿得来的方子药可不能瞎吃。”

“我同你说实话,今年这咳嗽病真的算不上是病,是天儿太干的缘故,等落一场雪,差不多就好了。”

“若是觉得咳着实在难受,那就多费点柴,灶台上常烧着水,两三天就好了。可惜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若是想根治,还得看老天爷。”

叶桂枝解释说,“我可没咳嗽,是那些跟着我相公开蒙的孩子咳嗽了,有好几个经常来我家转悠,陪我解闷子,我看他们咳得厉害,就想着给他们熬一点梨膏,让他们兑水喝。这会儿的梨多,梨本身就能止咳,但只用梨的话,效果略微差了些,得添上一点药材。”

葛大夫了然,给叶桂枝抓了药,叮嘱道“那你就回去试试,你说的这些药材都没啥毒,可以用。”

这药方可是叶桂枝梦中那老头儿用大勺敲着叶桂枝的脑瓜子念给叶桂枝听的,哪里会有错

叶桂枝如今已经习惯那老头子时不时来她梦中几天了,她在心里将那老头子当成了师父,人家每次入她的梦都是为了教她东西,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从仁心堂买了药材,叶桂枝又在路边摊上买了一筐梨,让卖梨的老汉把东西都给送到福临楼去,她是在福临楼里熬的梨膏。

先将冰糖熬化了做成糖稀,再将梨都削皮去核切成小块,将中药材放到麻布包里,二者放到锅中一通熬煮上小半个时辰,等梨都煮的快化了时,瞅着火候将放置有中药材的麻布包拿出,用铁勺将那些梨都给压成糊,再将熬好的糖稀给倒进去和好,添入适量的水,不停地用铁勺将里面结块的东西打碎压烂,直到最后熬成晶亮的琥珀色,质地黏腻如蜂蜜,梨膏便算是熬好了。

熬好的梨膏都被装进烫洗干净的瓷罐子里晾凉,叶桂枝将用过的锅碗瓢盆刷洗干净打算回家去,结果就被苏崇梅给拦住了。

“三嫂,你是不是又做了什么好吃的我闻着不像是肉,你是炖了梨吗闻着这么香。不给我留点儿”苏崇梅故意揶揄。

叶桂枝指了一下身后的那碗,里面满满当当都是梨膏,她道“怎么没给你留我会炼膏,你又不是头天知道,这些梨膏喝了之后应当会缓解咳嗽,不过能缓解多少,这说不好。你留着自个儿喝,喝完了同我说,我再给你炼。”

托苏鲤的福气,在这个几乎所有人都咳嗽个不停的时候,也只有苏崇梅、叶桂枝以及对苏鲤不错的苏家人没咳嗽。

若不是葛大夫说这咳嗽不是什么邪疫,不会传染,苏崇梅都不大敢在酒楼做饭了,她担心自个儿被人传染上肺痨。

得了叶桂枝熬的膏,甭管管不管用,苏崇梅都给自己冲泡了一碗,喝得十分满足,叶桂枝炼的这膏味道自然是极好。

杨绣槐将李大妮伺候得出了月子,又在家里忙活了一阵子,眼看着又入了腊月的门,她紧赶慢赶到了县城。

杨绣槐同叶桂枝说,“崇文这一趟赶考走了将近四个月吧,怎么还不回来”

“我

同你爹商量过了,今年过年在你们这边过,你大嫂被钱迷了心窍,大冬天的非要养猪,被那些猪给拴在了乡下出不来,你二嫂也是一个不安分的,她多半是瞅着你大嫂养猪赚的钱多,刚出月子没多久,就也买了猪崽儿养。”

“可她们俩又不一样,你大嫂有秋天屯的猪草和麦麸这些,养猪不担心没猪食,你二嫂没有啊,只能四处花钱找苞米糠,可现在大家伙都知道养猪能赚钱,家家户户有点苞米糠都想留着自个儿用,哪是那么容易就能买到的”

“你二嫂也是一个狠人,找不到苞米糠,就买了那些不大好的苞米,碾成苞米糁子喂猪,我看她都快把猪当成祖宗了,喂猪比她闺女猴姑还上心。”

时隔多月,叶桂枝再次听到了猴姑这个名儿,她依旧有些接受无能,问杨绣槐道“娘,我二哥家的闺女长得真有那么丑”

一提起这个,杨绣槐就没忍住翻白眼,“不丑不丑,就是瞅着有些瘦了点,然后那姑娘生出来的时候确实不大好看,脸皮黄,头发少,还是一个肿泡眼,但养了一个月,蜕了层皮,人看着就白白胖胖了。”

“小丫头五官端正得很,就是瞅着不似咱家宝丫头那种有福气的小饼脸,而是略微有些刻薄的瓜子脸小下巴。我记得老三有一次被村里人气到了,骂那人是尖嘴猴腮的混账模样,我想崇水给她姑娘取名就猴姑,就是因为那姑娘脸盘子有些小,大概这就是尖嘴猴腮了吧”

叶桂枝;“”她依稀记得尖嘴猴腮不是这么用的。

另外一边坐在炕上无聊扯毛线团的苏鲤也悄悄放缓了手上的动作,她伸着小胖手抓了抓自己的脸,捏着确实有点肉,但她没想到自己的脸型居然是小饼脸啊

饼脸这个词一听就不是什么好词

苏鲤自打出生就被人夸赞说相貌好,她从来没怀疑过自己的五官是否长得丑的问题,现在听杨绣槐描述说她的脸是饼脸,苏鲤突然有些怀疑人生了。

她想要小脸盘,想要瓜子脸啊

苏鲤还在心里惦记着瓜子脸的事情呢,苏崇梅就裹着严严实实的大棉袄跑来了,她进门二话不说,先捏了一把苏鲤的脸,发自内心地称赞道“我侄女这脸就是好,肉嘟嘟的,捏着手感贼好。”

苏鲤“”弱小无助还可怜。

没注意到苏鲤那幽怨的眼神,苏崇梅把手伸到炭火旁边,一边烤手一边问叶桂枝,“嫂子,你熬的那梨膏还有吗我们佟掌柜说想找你买一坛子。你那梨膏还真是管用,我们佟掌柜原先咳得都快把肺给咳出来了,上次过来找我拿了半碗那梨膏,据说喝了之后第二天就不咳了。”

“我们佟掌柜还让我和你说一声,这梨膏能不能存放得住如果能的话,你就多做点儿,咱像卖酒一样卖这个,一坛子一坛子卖。现在各地的老百姓都在闹咳嗽,你这个梨膏止咳效果这么好,咱又能赚不少钱嘞”

杨绣槐一直都在旁边坐着,她盯着苏崇梅嘚吧嘚吧地同叶桂枝说话,仿佛根本没看到她这个亲娘一样,一时间,醋意横生,“钱钱钱,你就知道钱在你心里,你娘是不是都没有钱重要”

苏崇梅一不小心就说了实话,“当然不是娘,我们得赚钱啊要是没钱,我怎么孝敬你怎么给我宝贝侄女买好看的花衣裳你看我侄女这小脸蛋,胖的都鼓起来了”

苏鲤“”都鼓起来了

杨绣槐翻了个白眼,“可拉倒吧,你每个月挣那么多银子,也没见你孝敬我一件新衣裳啊你三嫂这一年给我添了六七件,你呢你赚了钱都自个儿捏着了,心里哪里还有亲娘哟赶紧往下说,别耽搁你三嫂赚钱的事儿。”

被嫌弃了好大一通的苏崇梅无语凝噎,捏了一把辛酸泪,感慨道“要不怎么说人家就是掌柜,我就是一厨娘呢佟掌柜人家看到梨膏就想到赚银子的法子了,我喝了大半碗的梨膏,就觉得好喝,哎,人比人气死人。”

叶桂枝摊手说,“炼膏的过程复杂多了,火候特别重要,稍微出点差池,一锅梨膏就废掉了。这个和卤肉不一样,卤肉的材料贵,但手艺简单,同时卤很多锅都行,只要掐算着时辰,中途没人看着也出不了啥大事,但炼膏的时候,人得一直盯着,一不留神就糊了。想要像卖酒那样一坛子一坛子的卖,怕是有些不大可能,要是换那种小酒坛子,我觉得还能勉强试试。”

苏崇梅知道叶桂枝炼膏的那股子精细劲儿,当初她还仗着自己手艺好,跟着叶桂枝学了几天的炼膏,二人当初炼的是冰糖桂花膏。

可明明是一样的东西,两个人做出来的味道却是天壤之别,叶桂枝炼出来的冰糖桂花膏花香浓郁,口感极佳,而她炼出来的桂花膏却有明显的糊味,叶桂枝说问题就是出在了火候上。

苏崇梅想了想,道“三嫂,你抽空就再炼几锅梨膏出来,就要这种能止咳的。给佟掌柜一坛,余下的我留在福临楼里卖,所有消费满一两银子的人都能免费得一碗梨膏汤,若是消费不够一两银子,那花点铜板也能买,我看县里的老百姓都被咳嗽折腾得苦不堪言,这生意应当能做起来。”

而年关将近,县城里的许多大户人家都开始提前预定卤肉,卤肉这会儿能放住,哪怕是十天半月不吃,在这大冷天儿里也不会放坏。

很多人家讲究正月十五前不往外花钱,所以各种东西都得在腊月里提前备好,原先人们喜欢备些瓜子花生酥糖等干货,现在大多数人家都想备一些卤肉,反正这卤肉也能放的住,想吃的时候放锅里稍微蒸一蒸就好。

福临楼与福满楼接到了大批量的卤肉预订单,最终全都汇聚到了叶桂枝这儿,刚学会敲算盘不久的苏崇梅帮叶桂枝算了算,大概得卤掉三百头猪,才能将这么多的订单给满足了。

如今已经进了腊月的门,叶桂枝算了算,距离过年不到三十天,她每天至少得卤十头猪才行那可是十头膘肥体壮的猪啊

叶桂枝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愁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同苏崇梅说绝对不能再接订单了,还让苏崇梅想想办法,将这些订单都给退掉,一天卤两头猪已然是她的极限,卤十头猪,那简直就是要她的命。

可福临楼与福满楼都已经把那些订单给接了下来,哪是说退就能退的

要是真把订单给退了,福满楼和福临楼的口碑就砸了。

苏崇梅与佟掌柜说了这个事儿,佟掌柜捧着甜津津的梨膏汤喝的津津有味,苏崇梅摸不准佟掌柜的意思,也不敢多问,左等右等,等到佟掌柜把那碗梨膏汤喝完,她终于等到了答复。

佟掌柜咂摸咂摸嘴说,“福临楼暂时关了吧,年关将近,家家户户都忙着在自个儿家里鼓捣吃的,去酒楼吃饭的人本来就少,福临楼关了,福满楼还开着,要是有食客想吃,那就来福满楼这边吃。”

“福临楼后面不是还有两个院子么你找人把那两个院子的墙根下都砌上灶台,然后再从福满楼这边调过去一些人,全力卤肉,杀猪切肉的事情就别让你三嫂动手了,她只需要把麻布香料包给弄好,然后帮忙掌控

着火候就行,那些出力气费工夫的活儿就交给小厮来做。”

“原先两个灶台齐齐上手,一天能卤两头猪,现在砌它二十个灶台,看一天能不能卤二十头猪你同你三嫂说一声,过年就是累,不过赚的也多,这么多卤肉订单如果能吃下去,那来年就能去府城或者是省城安家置业了”

叶桂枝听后大受鼓舞,欣然答应。

实际上,叶桂枝想的是,等这么大的生意做完,家里藏着的那些银票和金锭子就能拿出来花了,现在她和苏崇文手头虽然捏着巨富身家,但一直不敢露出来太多,生怕别人给来个灵魂拷问你们夫妻俩原先一穷二白的,是怎么赚到的这么多银子

佟掌柜花钱找来了泥瓦匠,一上午的工夫就将灶台给砌好了,福临楼正式宣布关门,叶桂枝就开始带着那些福满楼和福临楼的伙计小厮开始忙活。

负责杀猪的人被派了出去,优先到梧桐庄去收那些打算卖猪肉的人家,杀一头就往福临楼拉一头。

在养猪上展开赛跑的张春芽和李大妮已经成为了梧桐庄的养猪大户,单单是她们妯娌俩,就给福临楼供应了五十多头猪。

张春芽现如今学聪明了,她会做人,把那些已经不生蛋的老母鸡也挑出来一批宰了,以接近于送的价格卖给了福临楼,说是让叶桂枝试试,看这些肉质肥厚的老母鸡能不能卤,如果能的话,那就把这些老母鸡也都给卤了,如果不能卤的话,那就拿去福满楼煲汤,老母鸡汤的味道怪好喝的。

叶桂枝看着福临楼的伙计拉回来的那几十只母鸡,挑了挑眉,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她同那负责采购的小二说,“只要是肉,都可以卤。不过卤猪肉和卤鸡肉略微有些差别,得换种卤汤。”

“我给你念,你记着,把这调些香料都给我买回来,我重新配一些麻布调香包,咱试着卤几锅鸡卤鸡肉、卤鸡翅、卤鸡杂这都是味道极好的吃食啊”

鸡肉与猪肉不一样,猪肉油多,卤汤得多添点酸味才能把猪肉的腻味给盖住,但鸡肉偏瘦偏柴,能用的卤汤就多了去了,叶桂枝想试试甜辣口味的,这种口味的卤味能经得住放,大冷天里吃起来更觉得爽,几口下去,全身都能热乎了,说不准还能出出汗。

得亏有杨绣槐帮忙带着孩子,不然叶桂枝还真忙活不过来。

苏崇文是腊月初七到的家,他一进县城的城门就闻到了那熟悉的卤肉香味,循着香味,闭着眼都能找到家门。

现如今的苏崇文已经不是苏秀才了,他是苏举人。

叶桂枝忙着卤肉,压根没注意到苏崇文到家,还是杨绣槐眼尖,她瞅着一个身形熟悉的人进屋,然后就听到了自家孙女在啊啊呀呀的叫,就进屋看了一眼,这么一瞅,老泪都留下来了。

“崇文,你回来啦”

在杨绣槐眼里,苏崇文黑了,瘦了,不过看着比秋天走的时候要精神了许多,眼神也坚毅了不少。

苏崇文也有点鼻酸,刚想开口,就见她娘从墙根下抄起一个扫把来,追着他就开始满屋子地撵。

“你怎么这么狠心,不知道家里人都担心你吗出去这么久,连个信都不往家里送说好十一月就能到家的,我和桂枝等到十二月都不见你回来要不是相信有你闺女的运气罩着你,我和桂枝的眼这会儿都哭瞎了”

扫把高高地举起,轻轻地落下,杨绣槐假装出了一下气,然后伸手替苏崇文拍了拍身上的灰,问道“崇文,这一趟顺遂不考的怎么样”

苏崇文摇头,“考的还行,又是一个第二。不过这一趟不顺遂,见了一桩命案,那么多人的脑袋在菜市场上被砍了下来,我给吓得好几天都睡不着,足足缓了半个月才从那噩梦中缓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