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反派又来求复婚[穿书] > 第77章 一滴泪

反派又来求复婚[穿书] 第77章 一滴泪

作者:云浮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6:58: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佛刹海的禁地阒寂若死, 千年如一。私下里, 万神阙其他门派都叫它“声音落进去也会立刻沉没的地方”。虽说修道之人都清静惯了,可荒凉成那样,多少还是令人心下恻恻。

只有昙华天僧甘之如饴。

此为涅槃之地,万物皆空,无生无死,自然无声无息。他毕生所求, 正是如此境界。

如果真能做到万物皆空, 这颗心是不是就不会再被烦恼牵绊

僧人凌空一跃, 一袭白衣如雪花飞天, 最后依依飘落在足底幻出的莲台上。白衣上红梅点点, 细看来却是斑斑落血。

他想, 我多少年没有流血了

方才挡在身前的金刚伏魔印, 已被一道刀痕从中劈为两半。金辉构成的一个个梵文黯淡下去,他也不填补,只是怔怔出神。

刚刚是他向那个银发少年邀战的,少年出手爽快, 自己却越战越疲惫。

刀声愈响愈疾, 于是他的耳边仿佛响起了呼啸天地的狂风, 那风声没有尽头。

好吵。即使他避世而居这么多年, 到最后也还是躲不过凡世的尘嚣。

涅槃之地的千载空寂,最终还是被第一滴落地的血打破了

相别辞扬起长刀, 眯起眼, 看刀身那一弧曼妙的血痕。

他伤了那僧人

这一场恶战, 他暂居上风。

黑影在他身侧鬼魅般浮游“殿下,不要看轻眼前这个人。他早就脱离了**凡胎,修出法、报、化三身,仅仅伤其化身尚不能动摇根本。”

相别辞淡淡道“你既然那么了解他,有什么克制他的法子就直说吧。”

黑影道“我来拖住他,请您闯入九重塔,将心经念过三遍,您就能见到公主。若遇路障,我会传音给您指示。”

相别辞沉默一刹,忽然转刀指向那黑影“就凭你这一缕分魂,也想拖住他也太自不量力。”

黑影笑了笑,一直以来那股粉饰般的恭敬、克制冰消雪融,露出他本来的音色魅人,冷诮,带着股麻木的疯狂,像是烟残酒醉时的一阙轻歌。

“那么,我也只好现出原身了。属下断沧海,前世是阿修罗王族亲卫,今生乃是泉下一鬼,在此见过少主。”

黑烟飘飞,那个纸人般的伶仃剪影鼓胀起来,抽出一个修长的人身。魔气逐风而散,露出艳如罂粟的一张脸。

上头嵌着厉鬼的一双眼睛,身后背着九尺大刀。

他同相别辞一样,轮廓很深,眉眼很厉,身上的气势还要更浓些。正是那股凌驾世人的气势,压倒了他与生俱来的美艳。

人如其名,气凌苍穹,刀断沧海

相别辞心中一沉,修罗族的人,对他来说是族人,更是敌人。断沧海的实力远远超乎他的想象,如果这真是陷阱,那么他一定无法全身而退。

莲台之上,僧人长发飘飘,被长风一刹吹起三千烦恼。

昙华天僧徐徐睁眼“从前我说过,你在万神阙中现出魔煞真身的日子,就是我们彻底成为敌人的日子。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我一直记得。”断沧海低声应道,“我已经等很久了。”

昙华天僧缓缓闭目,有花雨自他袖间洒落,风中曳满片片清昙,为天地改换银装。远远望去,像是六月飞霜,使人的心渐渐寒冷下去。

“拈花成雨”,天地间的飞花如同他的指掌,触之即伤。

断沧海仰起头颅,微笑着欣赏漫天繁花,好像那些清昙只是清昙,不是伤人的利刃。

“这么多年过去,希望我的刀还没有钝。”

下一刻,刀鸣如龙

大刀悍然出鞘,刀光挽出一片明霞,飘至眼前的飞花尽数被刀光斩成齑粉。

“就是现在殿下,走”断沧海低低喝道。

相别辞的身形去如飞鹄,须臾便掠至九重塔前。金铸彩塑的宝塔,两扇门却是黯沉沉的黑,带着铁水的锈色。

仿佛是两道坚硬的悬崖,往下一踏便是深渊。

少年静静看着那门,血红的眼珠转了转。他能感受到门后浩然充沛的清圣之气,令人心向往之,也令他心生畏惧。

昙华天僧的声音悠悠传来,带着缈若云烟的悲悯“不要进那扇门,你不会看见你想要看见的东西。”

断沧海尖锐地冷笑一声“殿下,你会见到公主的。是否有所感应,您的心最清楚。”

相别辞的指尖抵在门上,钢铁的凉意丝丝渗入肌肤。他忽然看向莲座上的僧人“你到底是谁为什么对我族的隐秘了解得如此清楚整个万神阙,只有你知道亡山的秘密”

身为万神阙首座的明月悬,此前对于亡山魔门的渊源也是一无所知。而这个人,不但了解甚深,而且同魔门安插的内奸如此相熟。

还有所谓“止战之约”。

在相别辞的记忆里,仙门对亡山的态度只有黑或白,决无暧昧的灰。七玄间之乱后,万神阙意识到若为一己之私纵容魔门,姑息养奸,与同流合污无异。

从此仙门的信条只有除恶务尽

昙华天僧知道断沧海这么个实力超群的魔头藏在万神阙里,非但不上报,还默许他的存在、与他立下约定,按照新的门规这几乎可以视作背叛之举,拎到诛邪台挨打了。

相别辞乱糟糟地想,明月悬知道这事吗知人知面不知心,他之前从来没提防过昙华天僧,谁能想到壁花一样沉默完美的家伙,背后居然还能生着荆棘

回答他的却是断沧海。

“少主殿下,这家伙哪里算是万神阙的人。他是天族的后裔,为了惩治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同此间凡人并无干系。凡人勾心斗角或是浴血奋战,看在他眼里,不过是蝼蚁相争。”

“别看他装得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这个伪善的家伙,打从心底到每一根头发丝儿都是冷的”

昙华天僧眼帘低垂,立在莲台上不动如山“原来你是这么看我的我的确是应九天神佛之邀,为践行天命而来,但我曾经想救你们也是真。”

“免了”

断沧海大笑起来,那笑声灌满寒风,掺了点狂风冷雪的疼痛。

九尺长刀在他手中挽出刀花,刀尖遥遥前指,奋力指向莲花座上超脱如神佛的那个人

他说“就让我们一辈子都做宿敌吧。”

昙华低低道“你的公主要求过你,摒弃对我的偏见。连珈璎说的话,你都忘记了。”

断沧海的面容一下变得极为可怖“住口住口”

相别辞始终蹙紧眉头听这二人谈话,从中辨认他想得到的消息。那两人不知不觉沉浸在彼此的过去里,对于外人来说,那些话难懂如谜。

但是那个名字,女孩的名字,像剑一样刺开了这团乱麻。

相别辞的眉心轻轻一跳。

珈璎这是那位公主的名字吗是他的妹妹

那个虚幻的影子陡然成了真,他真的有一个妹妹,真的是活生生的人,有名字的女孩。想来同他一样银发红眼,天赋异禀,在某个他不知道的地方默默地长大了。

这一世,他的母亲恨他,弟妹宛如路人,但他其实还有一个妹妹,从灵魂上血脉相亲,背负着同样的罪与孽。

她就在这门的后面。

少年苍白的手背忽地暴起青筋,他狠狠叩开了如铁的塔门。

他走了进去。

断沧海听见他的脚步声,无声松了口气。

他吹了口气,一团嗓音化作清风吹到了相别辞的耳畔。

行在九重塔中的少年听见了他的传音“殿下,珈璎就是您妹妹的名讳。同您的名字一样,是机缘巧合由凡人们起的,那还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了”

红莲海中,业火燃烧了千千万万年,火中煎熬的灵魂早已忘记了时间。在那里,只有无尽的痛,无尽的死。

亡魂的悲愿积蓄了千万年,终于有一日,愿力逆转了天命,无边死海中第一次有了生命的诞生。

阿修罗族覆灭时,万重雷霆响彻九霄,击打在已化为焦土的大地上。曾经强悍如神的王族都匍匐下来,舍身为祭,勉力保住了一对尚在母体中孕育的胎儿。

亲人的鲜血流成血河,血河之上莲花盛开。双生子便沉睡在烈烈红莲之中,以至亲骨血为养料,等待着花苞绽放的那一天。

流落在外的混血后裔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开辟了通往红莲海的道路,用掠夺来的天地元气将他们唤醒。

那时天地震动,沧海横流,遍野鬼哭。

怨魂的啸声凄厉无比,仿佛麻木了千千万万年的痛楚,都在这一霎醒来了没人分得清,那声音究竟是狂喜,还是无边的怨恨。

天现异象,魔子出世。

双生子自莲花中托生的那一刹,后来的魔王皇非梵也在场。他望着那对沉眠的孩子,眼中有粼粼光芒“自此而后,我族有了希望,三千世界有了绝望。”

然而罪孽之子,天地不容。就在他们降生的那一刻,三十三重高天一齐打开天门,降下天兵罗汉,意欲除魔卫道。

又一场腥风血雨洒满了红莲火海。

乱战中,那对双生子命悬一线。要让他们避开天罚、躲过恢恢天网,办法只有一个。

双生子被剥离了肉身,投入凡世轮回,藏身凡人躯壳内避人耳目。

断沧海就是在那时,第一次抱住了这两个孩子。臂弯里两个婴儿很轻,对他来说却是万斤之重。

他奉命将他们丢进浩如烟海的大千轮回,那一刻只觉心如刀绞。

断沧海跟随两位少主入了轮回,代替他们承受天罚。在凡世醒来时,昔日狂悍的神将只剩下残魂几缕。

然而,他还没有烟消云散这残魂的执念是如此固执,他要留在人世,哪怕只剩半片飞灰,也要乘风飞回故主的身边

凡世跋涉过百年,他还没有寻到两位少主的转世,却意外邂逅了一个不该邂逅的人。

某一方世界,他被当作妖魔围剿,一路边逃边杀,最后筋疲力尽倒在一座寺前。

身下是冰凉雪,抬头是飞檐重墙,天意一般高难越。头顶一块斜斜牌匾,疏淡墨笔染出三个行书大字清水寺。

这就是他的埋骨之所吗好寂寥的一个地方。断沧海低笑起来,咳出血沫,点点溅入白雪。

身后杀伐之声破风传来,危机逼近,而他只是自语“我讨厌死在庙里,感觉这样,就好像逃了一辈子也没能逃出佛祖他老人家掌心那座五指山。”

就是这时,一把古旧的纸伞姗姗移到他头顶,遮住了连城风雪。伞际雪花飘零,一朵朵莹净无垢。然而,还是白不过执伞的那只手。

那是一种四大皆空,涤尽万色的白,使人一望之下心生疑虑冰肌清骨不沾尘,何故却到人间来

断沧海勉力挣扎,看见伞下一张淡漠的脸和一双慈悲的眼。

头上千丝发,偏偏是和尚打扮。

那人好像是天山冰雪中开出的一朵昙花,身在世上最淡漠无情之处,于是那仅有的一点生机也被衬托成人间四月。

初见时,短短一霎的惊艳,可以迷倒不曾见过春风的人。

断沧海问“你也是来埋伏我的”

他暗中蓄力,却惊讶发现执伞的人如此强大那几乎是不应该出现在尘世的力量

然而那人泰然不动,只是轻轻压低了伞,为他挡住狂风。他说“我想我是来救你的。”

魔将笑了“正邪不两立你,救我”

那人道“众生平等,邪魔,亦是众生。”

后来断沧海才幡然醒悟,对昙华心生亲近其实是一件很荒唐的事。人痛苦得太久,就很容易去相信那些能减轻自己痛苦的人,哪怕一瞬也好。

可是,减轻痛苦与解决痛苦其实是两码事。

人总是以为,偶尔使自己忘记疼痛的人就是那剂脱离苦海的良药,而不去想是不是饮鸩止渴。

那个时候他还不懂这些道理,并且已经流浪得太久。所以鬼使神差的,跟了那个帮他解围的人走。

昙华想从凡人修士的包围中带走他这邪魔,于是清水寺前,万众哗然。

群情激奋,言语如箭,恨不得将那离经叛道的留发僧人扎成刺猬。

“放过这魔物,等同是给天下留一大祸。大师,您万万不可心软啊我等为诛杀此獠,牺牲了多少同道,怎可让他们的血白流”

“金刚亦有怒目时,现在,可慈悲不得啊”

“你为什么救他凭什么救他”

昙华天僧静静撑着纸伞,一伞之内划出了一片静谧的小天地,什么刀光剑影都进不来。

他说“我不仅是救他,更是在救你们。他要是被逼到绝境拼死一战,恐怕第二日整个人间就会被血染红。”

“那种名为修罗的魔物,其境界并非凡人所能想象。你来我往,周而复始,这样毫无意义的流血,不必再继续下去了。”

第一次见面,昙华就告诉他,自己为止戈而来。修罗族千万年征战不停,然而一切都只是徒劳。他想要终结这百害而无益的战争。

断沧海问“了解这许多隐秘,你果然不是凡人。这么大的口气,你究竟是谁”

昙华不答,只是徐徐收起手中纸伞。就在那一刻,漫天飞雪忽然幻作香花,天外飘来袅袅乐声。凡世化作净土佛国,最清圣的花瓣落在他指尖。

青年拈花一笑,面上神光泛起,肌肤几近通明。此刻他已不再是凡人,仿如一尊琉璃佛。佛首宝光万丈,足以普照人间。

“来自空外空,欲往尘下尘。愿舍琉璃身,誓度天下人。”

断沧海得知,那人修了九十九世,只差最后一世便可修成正果。在那一世,他托生为佛林中一朵昙花,虽然朝生暮死,却是得证罗汉果位的真神。

那昙花无上清净,不沾风露,遑论尘埃。

与血海红莲迥然不同。他是与堕魔的非天族相差天渊的神仙。

昙华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放弃唾手可得的大解脱,从三十三重天上一跃下了凡间。他原本只是默默含苞,等待着最后一刹的盛放、零落以及历劫,他在耐心等待最后的劫数。

然而,世事无常。那一日,一滴泪水乘风而落,不偏不倚落在昙花花心,然后再也没有落下去。

至清至净的花,就算是清风玉露遇上它也沾染不得。这一日,却有一滴泪水久久留在它花心之上。

只有一个理由这一滴泪,同样是至清至净之物。

昙华震骇、错愕,终是抵不过好奇,开眼窥测落泪的人。然后他看见了一百世以来所见最为庄严的一张面孔。

那是这一永劫的佛国之主,新生的佛陀。所过之处,皆化为香积佛土。

原来佛也会流泪么

昙华心中有什么念头变了,他朦朦胧胧预感到,百世追寻的解脱,从此还是一样遥远,可望不可即。

佛的一滴泪,蕴无上真力、无上正法,花苞一吞下那滴泪,顿时明悟了蕴于其中的一切悲辛。

红莲海的消息传上三十三重天,包括西方佛国在内的诸天神仙终于下定决心,铲除修罗一族。圣佛心存慈悲,叹憾自己无法使其得救,是以有无限悲意。

佛泪浇灌,花枝簌簌,如同颤颤悲泣。俄而,一霎之间昙花蓦然怒放,素白而极艳,转瞬惊心。

得了佛力,花灵须臾化出人形,在圣佛座前恭敬拜倒。他化出的是佛身,却有一头剪不断的烦恼丝。

昙华道“我将为您解忧。您心中痛惜之人,我必救之。”

圣佛问“你可知此时化形,实在太早不循天命,恐难成佛。”

昙华道“我得了您的一滴泪,便是得了您的慈悲心。若对世间苦难无动于衷,自是于心不忍,何以成佛”

他感应佛泪而化形,得了佛子之身,那一滴泪便永远留在他心底。感恸于佛之慈悲,他决心堕入红尘,去实现佛的愿望。

为了偿还那一滴泪。

佛子出世,十方来贺。万丈荣光中,昙华淡然独立,道出了令所有人错愕的话。他说“我不会在佛国久驻,天降大任于我,我将消去修罗之劫。”

要卫护世间,还要卫护为祸世间的非天一族。他要救善人,还要救恶人,斩断使其为恶的命运。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句地藏经中真言,他请地藏王菩萨以智慧将其点化于己心,永志不忘。

然而,当他问起“可有解决之法”,慈悲的菩萨也唯有沉默以对。

以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的玄法观照未来,也寻不到生门。修罗的覆灭是必然,早在上个永劫便是命中注定。就如万物有生,必有死。生灭最是寻常事。

昙华踏在天门外,沉默良久,终于一笑“生灭有法,然生灵无辜。我相信极秽之处亦有光明,万法之中确实存在着天下所有人的解脱之道。”

那是一句掷地有声的承诺。

其时,他历经百世苦修,拥有坚不可摧的意志。他不相信这世上有穷尽全力也无法达成的事。

一世不成功,那就再来一世,管他什么天命难违

然而在红莲海枯坐了千年以后,他终是束手无策。

红莲海是困住阿修罗死魂的监牢,世间最残酷的炼狱。为着他们的罪孽,全族的灵魂都被投入了红莲业火,生生世世受烈火煎熬,让断罪的火焰烧去他们魂魄中的罪业。

可是,早在使他们犯下罪孽的那一场劫难中,修罗族便被剥夺了真神的身份。失去神血的魔抵挡不了业火侵蚀,等待他们的下场,只有魂飞魄散。

无路可退,是故放手一搏。不甘就死,所以错上加错。

起初,昙华也想过要熄灭红莲业火,与非天叛军的想法不谋而合。然而他很快也和他们一样发现,能够熄灭灭世之火的,只有创世之力天地本元。

然而天地本元何等珍贵,谁都不能无中生有,只能去三千世界掠夺。就算是女娲补天,也只补得了一方世界,补不了远在三千世界之外的寰宇。

要昙华同皇非梵他们一样戕害他方世界,那是断不可能的。伤人以利己,是天下最无耻行径。

于是他决定试试第二条路他要斩断将修罗族束缚于红莲海中的枷锁,将他们带出苦海。

迄今为止,能挣脱束缚、离开红莲海的修罗也只有区区两人而已,就是那对孪生的兄妹。昙华思忖,脱离苦海的关窍或许就系在这二人身上,找到他们也许就能豁然开朗。

在追寻那对双生子的路上,他邂逅了另一个人。

第一眼望见断沧海,昙华的心里稍稍有些吃惊原来如非天这般强悍的怪物,也有这么狼狈的时候。狼狈到有些可怜。

那魔物倒在他脚底的尘埃里,一双眼原本应当凌厉如苍鹰,此时却含了痛、泛了红,长睫上沾满雪沫,像是飞雪点染的两片轻红花瓣。

于是昙华撑开纸伞,静静将那魔物纳入伞下。

这是他遇见的第一个修罗。

“跟我走吧。”他说。

昙华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令断沧海相信,自己下凡是为普度苍生,而他们一族也在苍生之列。

断沧海两手背在脑后,懒洋洋道“你真是个脑袋抽风的白痴。”

昙华为了维持来之不易的和平,假装什么也没有听见。

“就算我信了你,我的族人也不会信你的。更何况你在正道神仙里算哪根葱啊,他们有几个站在你那一边”断沧海嗤之以鼻。

魔物的指尖戳上佛子眼角,那里有一颗泪痣,是佛泪的印记。一滴泪的誓言,可笑得像个虚假的传说。

他微笑了“经年征战,两边早已是仇深似海。你道你是谁,拿什么填平这份血恨”

指甲如刀一般刺破泪痣,搅动血痕,似不经意一般。

昙华忽然抬手,握住了魔物那根冰冷的手指。他神情温和如初,心亦八风不动“就从填平你心中这份仇恨开始吧。”

然而在魔物的心底,与他同行不过是权宜之计,伤一好便预备开溜。昙华到处“渡世济人”,多管闲事,从他身边逃跑也不是很难。

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断沧海懒洋洋飘在小镇里,指挥一只新生的厉鬼从她咬死的尸体上爬起来。

此镇近日流年不利,有鬼作祟。昙华被请来念经超度,断沧海想跟他对着干,于是教着那些个怨魂,帮她们祸害生人。

圣僧有圣僧的原则,魔物有魔物的作风。昙华查清她们的冤情,便去告官给她们翻案,想让她们作为凡人沉冤得雪。而断沧海根本懒得理那么多,他趁那叽歪的家伙还没回来,教唆那些枉死少女

“你恨谁,就用你的手拧断他的咽喉谁叫你伤心,就将他漆黑的心肝从肚腹里挖出来谁议论你,就从嘴里剜出那要人命的舌头一个也别放过记住,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不要手下留情。”

“你不斩草除根,等他们实力壮大了,就会反过来指责你。人们总是轻易原谅自己的错误,然后苛责别人的。届时你的仇恨将毫无价值。”

“所谓仇恨,就是这样的东西”

“有些伤是没有办法愈合的,倘若有人要你忘记伤痛,不要相信他,他救不了你。为复仇而伤害别人,其实医不好自己的伤口,这样做仅仅是很痛快。”

煽动他人,本来应该做得慷慨激昂、潇洒动人。可断沧海说着说着,就兴味索然。

他想走了。

跟那个白痴神仙待了几个月,他也开始思考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这样不好。

站在一片狼藉的小镇里,魔物慢慢扬起冷笑“既然要作乱,不妨再作个大点儿的。”

短短半日,他率领一众鬼女搅动了大半个京畿,给天下最繁华的地界招来灾祸无数。在他身后,留下的是无数痛哭与怒吼。

断沧海背对着那些乍失家园的可怜人,嘴角冷冷一勾“这是昙华大人的命令,你们胆敢不服,就找他理论去吧。”

栽赃嫁祸。

一切进展都如他所愿,昙华成了天下正道的敌人。不知为何,那人没有为自己辩解。

“他是我的同伴,倘若我不曾疏忽,他就不会犯错。他之过即是我之过,我的过错是还没能改变他的本性。一切过错由我来补偿。”昙华如是说。

断沧海听说时,已经打开了去往异界的通道。他咀嚼着那句话,轻蔑一哂,眉头微皱。

“妇人之仁,活该做我的踏脚石。”

然而魔物终是低估了此界修士。他们为了除魔,不惜舍身为祭召下天罚,请来万丈雷光劈向那个意欲逃往他界的残魂。

“只是一步之遥啊。”断沧海目空一切的笑,最后变成了苦笑。

眼前渐渐模糊一片,被血染成铺天盖地的红。唯有那条奋力劈开、通往其他三千世界的混沌天途是清晰的,近在咫尺,又不可触及。

头顶雷鸣如吼,光耀如昼。漫天惊雷狼奔豕突,恍若上古凶兽,只一口便能鲸吞他这残魂,一咬便成齑粉

直到头顶徐徐移来一把纸伞。

如初见时,驱风化雪而来。

万丈雷光击在纸伞之上,雪花一样,被轻飘飘地拂开。执伞的手微微颤抖,独自承接天罚之威。

断沧海的眼里蓦然映出一张微微的笑脸,苍白,温柔,明明熟悉却又惊艳。如雪夜幽昙盛放时惊鸿一瞥,惊艳不似寻常。

他的瞳孔缩了缩。

昙华一边咳血一边道“幸好还是找到你了,幸好,幸好你还没有被劈成焦炭。”

断沧海冷笑“什么焦炭你瞧不起我”

昙华沉声道“我怎么敢。你那么厉害,一不留神就看不住,闹得天翻地覆。不过我不会再给你轻易逃跑的机会了。雷势已弱,你要走,就趁现在,不过我还会抓你回来。”

断沧海重重叹息一声。

这下,他又成了昙华的笼中之囚。然而,同第一次被抓相比,他的心平静了许多,隐隐有一丝安稳。

或许是这雷光太酷烈,前路太茫茫,此时此刻待在这伞下反倒令他安心。方寸之间,风雪不沾,刀剑不侵,温暖如若桃源。

虽然下一刻起就要彼此猜疑,甚或刀剑相向,可是这一刻,他们隔得很近,很多东西都在对视中不经意忘记。

两人踏上混沌天途,步履踉跄,往另一个世界逃亡。

放眼望去,四下无有天地之分,不辨色彩之别,一切只是比黑暗更深的空无名为“混沌”的天地本源,就是这般卓绝而奇异之物。

无动无静,无生无死。

他们身处混沌,知觉尽失,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混沌之力。它犹如漩涡,即使只是存在于此,也能缓慢而决绝地吞噬一切。

“混沌天性噬人,凶险至极。你不长于防守,容易受伤,这一路都必须抓紧我的手。”

昙华低声嘱咐,不由分说地伸手握紧断沧海的腕骨。魔物腕上一凉,如浸雪水,低头才发现昙华的手已被侵蚀得只剩下白骨。骨头,自然是冷的。

那人挡在外面,一袭破损袈裟晕开佛光,遍身赤血染白骨。混沌对闯入者的侵蚀,泰半被他承担去。

那姿态宛如金乌负伤坠入黑天,血染天际,一似流火,愈灿烂愈惊心。

谁能想到,金乌一般照耀云端的高天之神,拼命护在身后的却是一只魔物。

断沧海蹙紧的眉头一点点舒开,淡淡道“抓了你的手,就不会受伤了吧你可要说到做到。”

度难忘劫,惟佛之护。渡我苦海,往彼乐土。

那一场又坎坷,又安稳的跋涉里,昙华一直诵念着这几句偈子。断沧海知道,昙华的力量本源是发愿的愿力,而此时他所求的大愿,是逃脱混沌之海,亦是渡自己这魔物出离苦海。

他暗暗嘀咕“都什么时候了,还心心念念要度化我啊真是痴心妄想”

断沧海比谁都清楚,哪怕苦海无边,自己也不会回头靠岸。

然而阿修罗素来率直,任情任性。经历了这么多事,就算无法乖乖低头给他度化,断沧海还是无可避免地缓和了对昙华的态度。

要说讨厌,哼,自然还是讨厌的。只是在针锋相对之余,多多少少会想起曾经同舟共济。

不是同路人,但毕竟同行一程。身边是错的人,眼下是错的时间,然而也是寂寞的时间。

国破家亡以来,他孤身流浪了千年,那张昙花般的脸是千年来他唯一一张记住的脸。

初来这个世界,他们被混沌害得修为大损。没成想此方世界竟是修行者的盛世,修为不俗者甚藩,倒衬得他们更狼狈,狼狈得丢人。

“可恶,我走到哪里都是大魔头,人见人怕,为什么这里的人这么不识相”断沧海坐在千机飞宫偏殿的门前,愤怒地劈倒一棵柏树。

那时,仙道万门欣欣向荣,百花齐放,其中天心不二道是风光最盛的那一枝。仙门万千宗,其为第一宗。断沧海与昙华正是客居于此。

天心不二道供他们养伤,但对外来客卿,并不如何重视。

“居然还要我亲自炼药,连个伺候丹炉的僮仆都不给”断沧海气哼哼地瞪着院中的炼丹炉,眼里钻出火来,直要把那炉子炸掉。

能炸掉就好了,他就不用为了昙华鞍前马后、给他煎药了。

“本尊堂堂魔王座下第一人,居然被当作你的随从,是可忍孰不可忍。要我给你治病,挣钱养你,不怕折了你的寿”

断沧海咬牙切齿,不过手上给丹炉扇火的动作倒是没落下。

昙华一脸淡定“现下我们的确是处境艰难,前所未有,甚至还得考虑如何度日。不过你有什么好担心的今天你才第一次挪动尊驾来照顾我,之前不都是我养你”

断沧海梗住了,怒气冲冲转过头去。

那是一段短暂的日子,无所事事、鸡飞狗跳的日子。然而断沧海半世为魔,向来刀头饮血、宿野餐风,如斯平淡的日子反而难以忘记。

偷得浮生片刻闲。

他的确软过心肠,忘过杀意。

直到他寻找的人终于出现在眼前,他又忆起自己是谁。

此界正道昌盛,魔道衰微,断沧海未曾想到,自己居然是在这里遇见苦苦找寻的公主转世。

她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来了。这一世的修罗帝姬名为珈璎,来到天心不二道的时候年纪只有八岁。

她来,是因为气脉中的修罗血煞开始发作,人们谣传她为灾星。不得已,父母含泪送她离家求道,以翼消灾解厄。稚龄女童登上仙山,第一句话便是“阿爹阿娘要我来名门正道,我想在这里修成一个好神仙。”

小脸灿若锦绣,神情天真烂漫。双眼已化血红,脆生嗓音却干净得不带半丝魔气。

断沧海感知到公主气息,大惊大喜之下差点没晕过去。风驰电掣般赶来,一听这话,直接晕过去了。

那女孩小小年纪,眉宇间已有凛然正气,干净如秋山冰雪。

她本该是他们报复神佛的毒,指向九重天的利刃

命运何其荒谬,几个轮回,几抔忘川水,就叫修罗中的修罗忘了自己身份,被教诲得恍若驯顺羔羊。

断沧海一时间心头滴血,只想指天骂地,哀叹自己何其不幸。他只能安慰自己,孩子还小,既然被自己找到了,那一定还有机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往她单纯心里灌进本族积攒千万年的怨气。

可是,昙华还在。

那一天,珈璎预备拜师,清隽的留发僧人破开云门,衣袖萦风向她走来,淡淡语声犹如惊蛰时的雷鸣“若想求仙问道,不如拜入我的门下。我知你过去现在世,可镇你身上血气,解你宿世患难。”

昙华能镇压修罗血煞,而断沧海身上的魔气只会促使她血煞发作。她选择拜昙华为师。

断沧海气得暗杀昙华九十八次,虽然其中有九十次都没下狠手。

从此他想接近公主,须得先过昙华的眼。

于是,他只得硬着头皮天天缠着那对师徒。昙华其实很乐见他来,每次讲学,都要把他安排在旁边,一并给教育了。

“顽石听经三百年,也能悟道成佛。你怎么也强过顽石,只要听我讲个百年的经,一定能就此开悟,痛改前非。”

昙华执经而立,一脸坚定。

断沧海生无可恋地趴在案前,左手按着为公主抄写的笔记,右手攥着本想上贡给公主、却被昙华抓包的魔门秘宝不肯放手。

青年悲声道“这可不好说。石头没有耳朵,我却有。要是石头也能像我一样天天清清楚楚听你唠叨,可能它就不想成佛,只想自尽了。”

珈璎扑哧一笑,从他手中夺走那件魔器,乖乖上缴给师父。她望着断沧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沧海哥哥,你就别折腾了。我是不会去入什么邪魔外道的。倒是你,跟着我们入正道,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地过日子,不是很好吗”

一家三口,行善向道,光阴平淡,日月缓缓。

那个女孩身负毁天灭地之力,想要的却似乎只有这些。不管断沧海多么努力想把她教养成杀伐无情的魔神,一切都还是与他的心愿背道而驰。

每当他向她痛陈往事,极言族人命运之不幸,她都会流泪。珈璎一边为修罗族而泪下,一边告诉断沧海“沧海哥哥,你说的那些景象,我光是听着就难受得好像要死过去。可正因如此,我才会相信师父,他承诺过会渡我们出离苦海。”

“经文有言,人世如火宅,忧患实多。越是忧患,越易生心魔。或许入魔能使我们一时忘忧,可弃善行恶并非真正解脱,那条路通往地狱。就算能逃出红莲海,一样逃不出伤人与被伤的命运。”

断沧海颤声道“殿下,经文不过是些死物,世事岂如文字如果可以,我倒也想去信那些个大道理,可惜我做不到。”

珈璎哽咽着“我信师父的话,他传的是天地正法,怀的是无上慈悲。只有他能给我们真正解脱。”

断沧海向她沉默一礼,然后摔门而去。

在别的事上,他们都处得很好,唯独这一件真正要紧的大事,总是叫他们不欢而散。

几百年后,双生子中的哥哥一步步踏进了九重塔,要去寻他的妹妹。断沧海的传音一直萦绕在他耳边。提起旧事,激扬的声音也渐渐恍惚下去,如同沉溺酒中。

“说句以下犯上的话,偶尔我会觉得您妹妹薄情。我们才是她真正的同族,她却一心视自己为人类。可不知为什么,我没有办法责怪她。”

相别辞一路缓步而行,默然聆听。那边断沧海只听得他气息沉稳,还道这七宝九重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却不知少年虽沉默,却是静静行走在妖魔横行的血狱之中。

九重塔,三重镇妖,三重镇魔,三重镇鬼。佛门禁地外表端严,内里却是此世最凶险的大狱。跟用来封印亡山魔军的天罪狱比,怕也毫不逊色。

少年一路走过,轻描淡写的一路,亦是血雨腥风的一路。

一步一杀。

他一壁听着断沧海漫陈旧事,一壁提刀杀人,闯开前路。

血火怒斩是神器,饮血愈艳,无需拂拭。可在九重塔的乱战中它是如此频繁地饮血,以致饕餮太过,刀身血痕辄饮不干。

九重塔内佛光普照,代替太阳照耀。常年沐浴佛光,能大彻大悟立地飞升的早已得到了解脱,而剩下的那些妖魔,浑身伤痛更甚、神智浑噩,却还是执迷不悟

群魔乱舞,狂奔突袭,而后一切终结为静谧的刀光。

“死吧。”相别辞心中默念,“既然不愿勘破,不愿悔悟,那么最好的结果便是一死。”

这般苦战,他居然撑得下来,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他对那个陌生的女孩并无多少亲情之念,只不过是,一定要见她一面。

或许是执念,或许是心结。相别辞想看看与自己同胞同命的人究竟是什么样子。

数月前,他被拘于亡山魔宫,一夜之间稀里糊涂成了那帮子魔修的主人,自己却没一点感觉。仿佛别人绕着自己大悲大喜都只是在唱戏,自己只是个误入其中的看客。

命运犹如镜花水月,于他而言是一片虚无。纵然如此,他也想伸手去抓住。

他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谁。

断沧海提起珈璎,他努力去听,去记,可还是陌生,留不下印象。只有当断沧海怨起她给正道教坏了,他才蓦然有所触动。

在非天一族看来,自己和妹妹都是王族遗孤,理当回到族中。可他们自己却毫无记忆,但知此世,不知前世,只当此处便是故乡。要他们弃道从魔,何其为难

是他们错了吗然而早在他们诞生之初,落入忘川之河、卷入无尽轮回那一刻开始,错误已然发生。

断沧海说,珈璎跟着断沧海从天心不二道搬去了佛刹海,两派多有龃龉,她却哪里都有朋友。女孩交游广泛,她说很喜欢这里,因为有喜欢的人们。

相别辞心中一动,忽感亲切。他的手笼向袖中,悄悄摸了摸藏在袖里的银叶子。那片银叶原是半支剑刃,某日明月悬施展春神链时无意落下,被他珍藏。

我也流连此地,因为此地有我心爱之人。

一路踏血而行,艰难登塔,终于翻过九重,塔顶历历在望。佛光正是自塔顶照下,而光明深处,光河灿如流瀑,看不穿里面是什么模样。

但指引相别辞的那份直觉愈加强烈。没有错,他的胞妹就在那里。

她是血煞发作,化为修罗,也被镇压在这里了吗故事里可爱的小姑娘,现在是不是也面目全非

相别辞纵身探向塔顶,身手虽疾,心绪却繁乱。越靠近她,越是近乡情怯。

耳边,断沧海讲了一路的故事,也不得不戛然而止。

断沧海只将将回忆到这里“公主最喜欢画画。画技不佳,却常常练得废寝忘食。昙华曾经允她,待她能画出心中千景,就带她出去旅行,看遍大好河山。”

“从前有一回,她画了好几天,累得趴在书案上睡了过去。我推开书斋的门,抱她回房。她晕乎乎地抬头,铺满几案的云鬓青丝从纸上滑落,露出宣纸上的水墨图案。一张又一张,纸叠成堆,也不知几易其稿。”

“那么多画稿,画的都是一副场景一个僧衣上绘着昙花的白发男子,一个黑衣浅笑、躯体犹如淡淡虚影的年青鬼魂,他们手中牵着一个小女孩,红瞳白发,却无半分邪气。应当是三人除夕共聚,周遭绘的都是喜气洋洋的市井风光,张灯结彩,倒贴福字,设色热烈,大片大片铺满了喜红”

多年后,再回忆起那些画儿,每一分笔触都清晰可见。

“那些画里,行路的人没有一个形单影只,全是一家一家的画在那儿,阖家团圆。我们也在其中”

“我知道那是她心里最深的愿望,世上万般好景中最想见的风景。她希望我们能真真正正成为一家人。我虽然很想实现她的愿望,然而,唯独这一桩事绝无可能。”

画儿就是画儿,画里的东西都是假的,不管画的人、看的人怎生想,都成不了真。

在一起生活那么久的三个人,到底各有命途。

断沧海语声渐落,传音已稀。而此刻九重塔顶,相别辞迎头扎进了佛光深处

近了,近了。

无上光明灼烤着他体内罪恶的血脉,相别辞忍痛潜游,穿过法印划出的条条暗道,闯入九重塔顶最机密的宝室。

相较佛塔他处的华丽庄严,这间宝室素净得要命。地小屋窄,只容得下数人。奇就奇在塔内处处布满佛经密咒,惟此处无半点设防只在墙上反刻一段往生咒。

往生经用于超度亡魂,而悖逆的往生经自是起咒封亡魂之用。

断其轮回路,使之不得往生

相别辞心下大震,一股寒意直冲顶心。

转头再看这宝室,穹顶低矮,无窗无光,四面封土极厚,活脱脱是墓室之相

相别辞再无疑虑,手脚冰凉地找了半晌,终于找到机关,出土了一具死人棺。

一路指引他的那股直觉,牵动心跳、血脉相系的天然牵引,都在这棺内。

方才一番鏖战,鲜血浸衣,此时都彻骨地凉下去。

相别辞呆了一呆,忽然眉头一竖,厉声道“我不信我一路找来,感应到的会是个死人我们这样的命,天生又烂又硬,怎么会轻易死掉”

少年挥掌一拍,棺盖霎时四分五裂。

露出一张了无生气的冰冷容颜。

棺中所贮,乃是一具少女尸首。发如披霜,长睫低垂,一副玉容与棺外少年极为肖似,一看便知是同胞所出。

相别辞的手颤抖起来。

此时他已经明白了,他冒险来见的妹妹确实是个死人了。然而他还未死心,一遍遍向棺中少女送去灵气试探,一遍一遍,石沉大海。

断沧海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淡淡的,极是冷漠,可不知怎地又藏着股叫人心惊的恨意。

“怎么不说话了哦,你终于看见了是吧。公主的遗体之前怕惊吓了你,一直未曾如实相告。公主六百年前便已驾鹤西去。”

“是被她的师父逼死的对,被这个人,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逼死的”

九重塔前,风雨大作。

昙华面无表情,与断沧海对视。后者的眼里仿佛藏着万头野兽,恨不得扑来将他血肉咬啮千遍万遍。

恨意燃至顶点,一触即发。

就在此时,风云突变

佛刹海的结界骤然炸响,被一道绝似惊电的剑光,狠狠劈开

剑未至,声先至。

“是谁骗走了我家的笨小孩在我的地盘上这么胆大妄为,看来是真心想让我将你们碎尸万段啊。”

声音里带着久病的憔悴,纵是如此,也无人敢有半分轻视。

断沧海的表情微微松动“首座大人终于找过来了啊。哼,该来的,还是都来了。”出错了,请刷新重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