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千岁千岁千千岁 > 第七十五章

千岁千岁千千岁 第七十五章

作者:江枫愁眠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4:23:06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于之前苦口婆心地劝说相比, 威逼利诱的效果奇好,第二日就有百姓拿着状纸告上了李家。

李家收到了通传,很快来了人,来的是李家如今的主事李二爷。

“大人冤枉啊, ”他跪在庭中,满面委屈,“这些刁民私自逃税, 同小人有什么关系您说我家里有着高祖亲封的世袭,大老爷还在吏部担任堂官,下面有五六处庄子十来家的店铺。说句不要老脸的话, 我家里既不缺钱,何必冒险去拿这等朝廷的税银呢”

兰沁禾近乎发笑,这个意思是说, 人家压根看不上这点税钱。

“更何况, 但凡事情总得讲个证据吧。”那人接着道,“这个刁民确实租了我们家的田地不假, 可想来是嫉恨我家中的钱财也未可知, 大人若说是我们逼迫他们逃税, 那也得拿出证据来。”

兰沁禾缓和面色,安抚道,“李氏,我既然叫你来自然不会冤屈了你。听闻你好善乐施,经常将穷苦人家的子女买回去接济,这位老伯手里也有一份你府的卖身契。”

她将案上的两张纸拿了起来, “这里两张,一张是十年前的,买的老伯的女儿秀儿,一张是十五年前,买的他的儿子敏儿。”

李二爷点点头,对答如流,“回府台大人,十年前常州遭了大水,家家户户都过得艰难,我们大老爷便出钱接济穷人,把好些原本养不起要抛弃的孩子买回府做个使唤。”

“怎么了,难道这有什么错吗”这一套滴水不漏,他说完理直气壮地反问。

“确实是好事。”兰沁禾笑意愈深了,“只不过你们一共开了五百六十三张卖身契,前年的黄册上记载李家共人丁八百六十二口。”

她倾身靠前,直勾勾地望着李氏,“来了常州那么久,还不曾去你府上拜会。李二爷,咱们现在就去一趟吧”

除了逼迫老人说自己孩子死了、失踪了,这些乡绅还会将这些老农户的女儿儿子买过来,开一张卖身契,这样老农户就属于“家中无壮丁”的状态,不必交税。等官府盘查结束后,他们再把儿子女儿送回原来的家中干活。

李氏心里嗤笑,他在昨天听说有人告他逼民逃税时就做好了准备。这位兰知府过去无非就是点点府里的人数,他一早请了人过来充当奴仆,数量上挑不出一点错处的。

果然还是年轻不经事,这套法子他们常州实行了十多年,唯一碰上一个不长眼同他们对着干的兰沁禾,也有的是法子满混过关。

兰沁禾随着李氏去了李府,果然看见一个府里满满当当的奴仆。

“怎么样大人,需要小人将他们赶到庭中,大人亲自点数吗”李氏的语气里含了两分优哉游哉的嘲笑。

兰沁禾侧身睨他,轻笑一声,“不必了,我自然是相信二爷的。”

这句话刚刚说完,忽地前方发出一声尖响“大人府台大人求府台大人为我做主”

就见一位年轻的姑娘朝两人所处的地方扑了过来,她跪在了兰沁禾面前,令兰沁禾微讶地后退了半步。

“你是何人”

那姑娘跪在地上哭泣道,“小人是陇上的农户,昨日本来在田里干活,忽然来了人将我掳走,说要我去李府里当两日的丫鬟,还强塞给了我两百钱。”

李二爷脸色猛地一变,他不可置信地去看兰沁禾,正好兰沁禾也侧眸看着他。那双杏眼里是毫不遮掩的揶揄,李二爷这才知道,他们被这位新知府耍了

没错,他确实临时买了人,可都是自愿的,从没有什么强掳过来的人

事到如今已经明了了,这个女人是兰沁禾派来的奸细,混进了府里,就等着他带兰沁禾过来后演上一出。那二百钱的雇佣金不假,只要去搜就能搜到,铁证如山,他只能装傻。

“你胡说”李二当即上前一步指向了地上的女子,“我府里那么多丫鬟婆子,无缘无故地为什么要掳你一个乡下女人”

那姑娘呜咽一声,“这我怎么知道,府台大人您看,这就是他们给我的钱,他们昨天买了好多丫鬟奴仆,您去仔细搜搜,大家身上都是有两百钱的。”

她说完又抬起了自己的手,那双手上布满老茧,肤色黝黑,“您看看我这手,这怎么会是李府丫头的手,都是干活干出来的,小人不敢说假。”

兰沁禾看向了李二,“二爷,这是怎么回事”

李二满头冷汗,双唇上的血色退尽,哆嗦着跪了下来,“一定是有人陷害一定是有人要陷害我啊”

兰沁禾收敛了笑意,冷声喝到,“事到临头还狡辩,你若是再不从实招来,我即刻上书递送朝廷,李家还得背负个欺上瞒下的罪名”

地上的李二怔怔地抬头,他看着上方女子冷峻的颜色,那人穿着一身青蓝的官袍立在初夏的日光下,可同午日比白。

他倒吸一口凉气,气得牙根发颤。

好个兰知府,竟然如此下作地设计陷害他

男人胸腔剧烈起伏着,忽地眼前一片晕黑,翻着白眼昏厥了过去。

李家难保。

跪在地上的姑娘不经意抬头和兰沁禾对视一眼,兰沁禾微微点头。

那人低头,敛去眼中的锐光,又变成了普通农家姑娘的模样。

待这场纷乱结束,她才回了纳兰珏旗下的指挥所复命。

常州知府查出了李家逼迫百姓逃税一事风一样吹遍了南北,李家在职的几位官员即刻捉拿查办,全府抄家清算入库,几日之间一座大厦便倒了下去。

这是件惊动朝野的大事,殷姮在京师听到了消息,笑着叹了口气。

沁禾,好利落的速度。

常州知府的名号一时引起了热议。有了这一件砝码,官路想不通畅也难。

她到了常州任职四个月,先后治好了一省的鸡瘟,接着将兵防全部替换,现在又查了件这么大的案子,对于普通官员来说,这些功绩足以保调入省。

但这会儿比起常州知府的政绩,他们更在乎的是这一系列事情背后牵动的根本王万两党之争。

京师内阁公署

殷姮坐在位子上翻看两日以来各地送的奏疏,当她打开江苏的急递后,她愣了愣,接着起身,犹豫地走到了万清位子前。

“万阁老。”她轻轻唤了一声。

万清手里的笔停了一下,抬头看她,“是出了什么大事吗先拿给王阁老看吧。”

殷姮勉强笑了笑,她没有说话,默默地将手中的奏报递给了万清。

万清接过一看,上面的内容十分简洁明了

江苏巡抚兼布政使凌翕于六月初二暴毙,请内阁拟定新任官员。

她愣了一下,随后面色如常地将奏疏还给了殷姮,轻声道,“好,请王阁老过目吧。”

殷姮看着面前的老人,讶异她的平静。

凌翕和万清是三十年的患难至交,她怎么会对凌翕的去世这般淡然

“那下官去了。”她迟疑地走了两步,回头看见了万清接着提笔写字,面上没有分毫的动容,还不如听到一个陌生的同僚去世来得感伤。

王瑞接过了奏疏,看完后第一反应也是去看万清,见她戴着叆叇不动如山,遂疑惑地同殷姮对视一眼。

“万阁老”他小声开口,小心地打量万清的神色,“要不然今天您回去歇一晚吧”

万清搁了笔,坐在椅子上转身看向王瑞,笑道,“阁老都还没走,我有什么可歇的。”她下巴指了指王瑞手里的奏疏,“江苏有倭寇出现,布政使的缺不能耽搁,咱们快些议个人选吧。”

王瑞啊了一声,迟缓地将奏疏铺在了桌上,“万阁老说的是,那准备一下,我们先拟出几个候选,明日再由圣上定夺。”

这话一出,公署里的群辅们纷纷起身,低头拱手道,“是。”

江苏位置特殊,是从前的皇都,又是赋税种地和沿海的岸口,这是个不亚于京师的重要枢纽,要在这里担任布政使的人必须是国士样的人物。

王瑞前两日就接到了老家的信函,哭诉常州知府对他们百般刁难。

兰沁禾以雷霆之势处理了李家,王家她暂时还没动,但也只不过是在静候时机罢了。兰沁禾在常州一天,王瑞就不得安宁一日。

现在常州文有兰沁禾,武有纳兰珏,被万清咬得死死的,如果江苏布政使再是万清的人,那就真是一场灾难。

因此这个江苏巡抚兼布政使,王瑞是一定要争的。

而对于万清来说,损失了凌翕已经是少了她半只臂膀,若是再让王瑞抢占了江苏,她就再无后背支撑了。

“万阁老,万阁老”礼部尚书轻轻碰了碰万清,“阁老在等您回话呢。”

万清一怔,接着回神对着王瑞歉意地笑了笑,“方才有些困顿,阁老问我什么”

“阁老问您,您打算举荐何人去江苏。”吏部尚书提醒道。

王瑞将万清的模样看在眼里,他心里叹了口气。

人老了,经不起这样的离别,刚强如万清,终还是迈不过七情六欲的。

这会儿的万清心中并无伤痛,她面色如常,议论着如何处理凌翕的后事,仿佛那同她无关一般。

生死之恸从来不是疾风骤雨,它是在往后的日子里看见故人留下的踪迹后,才一点一滴地漫过口鼻。那样的痛如跗骨之蛆,甩也甩不走,一日日地发酵膨胀。

万清茫然着,她知道凌翕去了,可没有一点实感,仿佛一切都还是两人并肩前往殿试那日一般。

“老妹妹,我先走了。”恍惚之间她似乎听到了有谁在说话。

万清猛地扭头,她站在内阁中堂,门外的汉白玉石阶直通正门,朱墙黄瓦,浩然巍巍。

皇宫的正门天下只有三位人能走,一是皇帝,二是皇后,三是被皇帝召见后出城的新科三甲。

三十多年前,她就是在这条路上和凌翕一道出了正门。他们是天下士子的表率,担负着浩荡的皇恩,承载着治理天下的重任,依次从那道辉宏的朱门走向天下。

“万骨难成一将荣。我走了,浩德十一年间的进士只留你一个人在朝中了。政务放一放,多多保重自身罢。”

那声音回荡在大气辉煌的公署之中。穿着鹤袍的老人瞳孔微缩,惶然四顾,却怎么也找不到说话的人。

从此往后,阴阳分隔,约期不定。

那条白玉路、那道琉璃门只见昌荣,不见别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