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放心去吧, 我们会帮你照顾好嫂子。"
"今后猪圈、牛棚、粪坑三个地方, 我们全包了, 嫂子只要远远看着就行。"
"嫂子今后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哥几个,哥几个一定给你办得妥妥的。"
"……"
几个小流氓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 正是嘴馋的时候,可这年头谁家手头都不宽裕, 能填饱肚子就不错,零嘴什么的,想都不用想。
方程远和程悠然正是利用这点,让几个人心甘情愿, 替他们掏粪。
闻着猪屎的味道, 想着方程远即将站在讲台上, 穿着体体面面, 每天只要给学生上一两节课。她却依然要站在这猪圈旁,穿着黑不溜秋的衣服,踩着土里土气的解放鞋,程悠然心里就不是滋味。
好在从中午到现在, 已经给她足够多的时间缓冲。哪怕心里再不痛快, 她也没再像中午那样失了分寸,把自己的情绪表露出来。
比起这个即将远去的方程远,眼前四个小流氓, 将是她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指望的,程悠然对他们的态度, 前所未有的好,"往后你们想要的,只要我给得起的,我一定给。"
程悠然的出身注定,她眼光比别人高。
这几个小流氓,说真的,她很看不上。下乡很长一段时间,程悠然都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直到上次忆苦大会后,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她,这四人却为她抱不平。后来几人又帮她掏粪,她才对四人有所改观。
即便如此,程悠然也只是给他们零嘴儿,一直对他们没多少好脸色。
眼下,她却觉得比起不肯为她争取机会的方程远,这四人对她其实更好,程悠然觉得自己应该对他们好点。
方福生也知道儿子到一中当老师,程悠然却依然还要掏粪,会让她心里不痛快。所以,才有方程远刚刚说的那些安排。
当然,他不可能无缘无故给掏粪这份工作,又增加十个工分。
他会提出把掏粪工作的总工分提到三十分,是因为前不久,大队又多买了五只猪养。原先十只猪每天的猪粪侍弄起来就够呛,又多了五只,工作量是原来的一点五倍,一人一天更是侍弄不完。
就算没方程远去一中当老师的事,方福生也打算增加工分的,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提。今天方程远带了这么好的一个消息回来,他当即召集了几个大队领导,商讨了这件事情。
当时多养猪,就是大队社员都赞同的事,伴随而来的问题,就算有些人心里有意见,想到明年年中的时候,有五只又肥又彪的猪卖钱或者杀肉吃,大家在这件事上,便也没反对。
方福生对这件事的解决方法,程悠然还算满意。
不仅程悠然满意,四个小流氓也满意,他们本来只是嘴馋想吃稀罕东西,如今不仅有稀罕东西吃,又有工分挣,他们自己乐意。
尤其听到程悠然的话,几人更加不客气,"其他的零嘴,咱们都尝过了,就那麦乳精,哥几个长这么大还不知道味道如何,不知嫂子能否让咱们尝尝好不好喝?"
麦乳精贵不说,又不好买,且是给婴儿喝的,这些人竟然也敢开口。不过,自己刚刚才说但凡她能买到的,就给大伙儿买,这会儿要是反悔,便是自打脸。
程悠然只能留有余地的说,"这个不是有票就能买到的,回头我问看看,能买到一定给你们买。"
有程悠然这句话,几分开心了,"大哥明天就要进城,想来你们还有好多话要说,这边哥几个搞定就行,你们找个地方聊聊天。"
工分给出去了,好处也许了,叫几人干活,无论程悠然还是方程远都毫无心里压力。听他们这样说,两人依言离了猪圈,往偏僻的地方去……
听说方福生又给掏粪的工作增加了工分,叶梓心情有几分不爽。
她干活手脚麻利,养十只猪,对她来说不是件难事,经常半天的时间,就可以把次日的猪草割好,方福生见不得她清闲,就跟社员商量多买五只猪养。
生产大队养的猪养来,要么杀来把肉分到家家户户去;要么拿去卖,钱拿来分。无论自己吃还是卖,多养几只收益的都是大队的社员,又不用他们多出力,大家伙儿自然乐意。
她这个养猪的人,再不乐意,也拗不过大家的意见,只能每天多干活。
还好五只猪崽还小,吃得少,她还侍弄得过来。
她这边多干活,没得半分好处,反倒给了方福生假公济私的好借口,叶梓能痛快才怪。
喂完猪,跟慕东辰回家时,叶梓语气愤恨地说起这事,"早知道这样,我做事就拖拉一点,看他们还怎么开口叫我多养五只猪。"
慕东辰自己被区别对待惯了,这事搁他身上,他不会有太多感觉。但搁叶梓身上,他心里也不痛快,"大队长仗着他弟弟,在大队里向来是一言堂的。且多养五头猪,大队一年的收入能多七八百块钱,大队里大家都能受益,对他的做法哪怕有意见,顶多也就嘴上说说。"
这正是方福生聪明的地方,就像上次忆苦大会上,大家对他把福利都分给方姓人家的事有意见。可他是在方姓人家和李姓人家同等的条件下,把福利给的方姓人家,而不是一味的偏颇做事。
如此一来,大家就算有意见,也没办法说他偏心。
于是这么些年下来,虽然社员们对这个大队长,多少有些意见,却不曾真的把他赶下台。
不过,眼下有件事,也许会成为大家把他搞下台的契机,慕东辰原先还犹豫着要不要找方福生说明情况。
这会儿听到叶梓这样说,他决定三缄其口,"李辉煌一直在找机会把他赶下来,等今年晚稻收成时,也许机会就来了。"
慕东辰不是个无的放矢的人,一听他这话,叶梓立马猜到,"是不是晚稻的亩产量,会下降?"
"之前咱们侍弄的那些粪肥,基肥和分蘖肥都施完了,接下来的促花肥和保花肥得施方程远他们侍弄的粪肥。促花肥和保花肥对尿素的需求量大,施粪坑里头的肥料最妥当,可方程远他们压根,没怎么侍弄粪坑,每次不得已侍弄也是做做样子,这粪坑肥肯定不够施促花肥和保花肥。不出意外,晚稻亩量产下降,几乎是定局了。"
促花肥和保花肥还有段时间才施,慕东辰便没着急说。因为他很清楚,一旦他开这个口,粪坑的事极可能又落到他头上,还是不计分工的那种。
如果大队里的人过去这些年,对他们祖孙不是那么排斥,他也许不会计较这些。可过去这些年,社员们的所作所为让他不愿意为了大家的利益,再却碰这无利可图的事。
说他自私也好,说他没集体意识也好,反正他再不愿意跟以往一样,被人当头牛一样使唤。
慕东辰这话一出,叶梓知道他肯定对要不要把事情,如实告诉方福生,举棋不定。
是听而来她的不快后,才做出不说的决定。
叶梓一点不觉得慕东辰这样做不对,"反正亩产量再多,分到咱们手上的也是那些东西,只要他们不问,咱们就不管。"
也该让大家伙儿知道,过去这么些年,大队的水稻亩产量高,究竟是谁的功劳了。
之前跟慕东辰聊粪肥这个话题的时候,虽然知道他很厉害,也知道水稻亩产量高,跟他有关。但没具体的例子,叶梓对他侍弄粪肥本事的认知,始终停留在抽象概念上。
直到刚刚听他有条不紊,说着水稻各阶段该施什么肥,怎么施更好,叶梓才感觉到这男人是真的有本事,"你刚说那些话的时候,看起来特别有范。"
任何人说起自己精通的东西,身上都会带着浓浓的自信。
由于出身问题,慕东辰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有些不够自信,这个表现在他总是对她小心翼翼的。
叶梓没少对慕东辰说,她一点不在意他的出身,让他想怎么跟她相处,就怎么跟她相处,不用想太多。
慕东辰总说会注意,实际却没多少改变。
叶梓干脆也不再说,心想等明年高考放开后,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没想到因为竟然提前看到他自信,煜煜发光的一面,"你可是向爷爷的关门弟子,比大队里任何同龄人都优秀,往后不要再妄自菲薄啦。"
在叶梓来之前,除了碰到问题需要向东的指导外,慕东辰从不主动提及自己干活的事,他刚表现出来的那一面,除了向东没其他人见过。
向东曾经跟他说,他有着别人没有的本事,这是他的底气,让他可以自信一点,别总活得跟隐形人一样。
可惜向东自己正身处人生低谷,状态也不是很好,这些话听起来没多少说服力,慕东辰压根没听。
刚才听了叶梓的话,他愤恨方福生的做法,才一股脑儿说了这么句话。
察觉到叶梓正两眼放光看着他,脸不由发烫,"没妄自菲薄,只是不习惯拿这些来说。"
但凡涉及到粪字,在所有人看来都是脏的,所以哪怕在慕奶奶面前,慕东辰都鲜少提及,更不用说其他人面前。
"也是。"真本领自己知道就好,的确不用不相关的人知道,"我喜欢你这副自信的样子,往后记得多多这样,知道不?"
一个浑身充满自信的人,整个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受之影响,身边的人也能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这就是所谓的正能量。
叶梓的话,再次让慕东辰脸发烫,他想呵斥她,要她说话别这么直白,可心里又为她的话,暗戳戳高兴,呵斥的话无论如何都开不了口,只能无奈地说道,"这话要是让别人听到,可怎么办才好?"
姑娘家动不动就蹦出一个喜欢,被有心人听到,指不定把她说成什么样,"往后要说这样的话,咱们在家里说就好,在外面还是注意点的好。"
从言论自由的四十年后过来,叶梓已经习惯有什么说什么,尤其在慕东辰这个对象面前,她总是忘记在这个时代,有些话是说不得的。
慕东辰这种拿她没办法的表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叶梓不由反省,"是我的不是,往后我会多注意。"
不虞的心情,被慕东辰治愈,叶梓当即就把那不相干的人抛到九霄云外,"我下午摘了很多车前草和蒲公英,我让奶奶往后几天都给兔子吃这个草,希望过几天能有好消息。"
给兔子吃车前草和蒲公英大概真的有用,十五天后,叶梓摸出两只母兔都揣上崽了。(一般兔子怀孕十天后,才能摸出怀崽。)
自从兔子揣上崽,但凡碰到兔子的问题,叶梓就跑去问向东。
向东说兔子在胎儿期发育好不好,跟出生后存活率和生长发育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兔子出生后,体重大、体质好,成活率就高,生长发育速度就快。
这个时候的养殖业,不像现代规模化养殖,可以给动物小崽子喂药或者打育苗,防止生病什么的,存活率全赖养殖人细心照料。所以,听说胎儿期发育良好,能提高存活率,叶梓立马追问怎么给兔子养胎最好。
无论人还是动物,进口的东西好,才能保证营养,保证健康。为了小兔子出生后更好的养活,以及更快的长大,在两只母兔怀孕十五天后,每顿除了给它们吃草外,慕奶奶还咬牙给添了两个大地瓜。
兔子的孕期只需一个月,慕奶奶这样喂了一个礼拜后,两只母兔子的肚子明显都大了一圈。再一个星期差不多就要生产,要提前做好产前准备。
为了方便兔子排尿,兔窝底下竹片间的间隙很大,兔崽子生在里面,肯定得从缝隙间掉到兔窝下面,所以首要的便是给兔崽子准备小窝。
兔崽子刚出生的时候,身上没半点毛,保温很重要。母兔显然知道自己的孩子,生出来需要它的呵护,在生产前它自己会把肚子上的兔毛,叼下来给小兔子做窝保暖。
叶梓把这些兔毛捡出来晒干,又捡了些干草回来,放到上次慕东辰用做兔窝剩下来的竹子编的笼子里。干草放下面,母兔的毛放在上面,摆弄好小兔子的窝,接下来就是等待母兔发动。
到母兔怀孕第二十八天,两只母兔都还没发动,叶梓担心他们晚上生,决定守夜看着兔子。这种事慕东辰哪里会让叶梓做,让她去睡觉,他守夜。
盼了将近两个月的兔子,终于要下崽,叶梓想第一时间看到,无论慕东辰怎么劝她,她都不愿意去睡觉。
最后,两人干脆拿了书出来,一起看书。
慕东辰基础很扎实,又肯下功夫,才将近两个月的学习,两年的高中课程,他已经掌握了将近一半。照这样,明年参加高考,完全不是问题。
原文中原主替考考的是中文系,叶梓却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但具体要考什么专业,她自己也没注意。
同样的,慕东辰在这方面也没注意,为这事,两人特意找了向东问。
向东本就看中慕东辰的天赋,之前还变着法子想收他为徒,如今慕东辰主动送上门,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于是,他建议慕东辰继续往农业化肥方面钻研,用他的话说,"无论在什么时代,粮食都是老百姓必不可少的东西,研究化肥增加粮食产量,永远都不会失业。"
慕东辰最开始跟向东学侍弄粪肥,只是遵循慕奶奶说的‘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出样子’的话。可在学的过程中,他慢慢喜欢上,这份一般人不愿意接受的工作。
每次粮食的亩产量增加,他都很开心。所以,当向东问他,愿不愿意一辈子,从事这样一份工作,慕东辰心动了。
于是,慕东辰将来上大学要学的专业,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
向东跟慕东辰好歹有师徒之名,且慕东辰这边除了一个奶奶,父母已经都不在,给他定一个方向,向东不觉得有问题。
轮到叶梓,向东就没这样说了。毕竟叶梓的父母本身,也都是做教育的,想来他们对女儿学什么专业更有发言权。
对此叶梓表示理解,却没放弃从他这边打听专业的问题。
向东是帝都农业大学教授的事,叶梓两人知道,慕东辰既然想大学跟他,自然是报考帝都农业大学。
叶梓想跟他上同一所大学,于是她问向东,帝都大学哪个科系跟慕东辰将来要学的专业关联最大。
向东知道她的想法,说既然慕东辰要研究粪肥,工作的地方最好养着各种牲畜的牧场。如果她学畜牧业,将来进牧场,两人能很好的配合。
叶梓养兔子,本就有往规模化发展的计划,向东这样说,跟她现有的计划,不谋而合。于是,她当即决定,大学就报畜牧专业了。
帝都农业大学属理科类院校,两人既然选定这所大学,那便是选定了理科方向。
不过,关于未来的事,叶梓不敢吐露太多,不然别人该怀疑她了。
慕东辰现在学习,文理都学。
一开始慕东辰虽然答应开始读高中的书,但对恢复高考的事,并不太相信。
直到9月9日伟人逝世,牛棚的三人,知道他们即将离开这个地方,特意找了个机会,告诉他们,接下来国家各项政策都会有很大的改变。其中又以恢复高考,最刻不容缓,让他们抓紧学好高中知识。
三人来头一个比一个不简单,他们的话,肯定不是信口开河。
慕东辰这时候才意识到,也许改变命运的机会,不久的将来就会来临。
慕东辰自然是卯足了劲,认真学习。
高考恢复是件好事,可慕东辰同样有他的担忧,他的出身问题连高中都不被允许上,怎么可能被允许参加高考。
知道他的担忧后,向东这么跟他说:随着他们这些所谓出身有问题的人,纷纷回到自己的岗位,出身问题的事肯定能解决。
慕东辰想想也是,既然国家肯让这些人回到曾经的岗位,就证明所谓的出身问题已经不存在。
有了向东这边的定心丸,慕东辰对自己的未来,越来越期盼。现在他每天晚上读书都读到十二点,早上五点又起来背诵课文,这节奏完全不亚于,立马要高考的高三狗。
慕东辰是个做事非常认真的人,他一旦开始看书,哪怕她这个女票打扰他,他也能不受影响。就比如现在,已经习惯十点前入睡的叶梓,瞌睡虫来找她,她看不进去书,跟他说话,"看了这么久,你都不会累吗?"
他停下看书的眼睛看她,见她眼睛已经半眯着了,只是说了一句,"兔子这边我看着就行,你回屋里睡觉。"
"都说了我要第一眼看到小兔子,才不要回去睡呢。"
"那你趴着休息会儿,等兔子发动了,我叫你。"
"你也看了好久的书了,就休息一会儿,陪我说说话,不成吗?"
两人处对象将近两个月,多数的时候,两人之间只是话多了一些,并没有情侣间那种黏糊劲,叶梓更是鲜少会在他面前,露出这么小女人的一面。
今天见她突然这样,慕东辰终于放下手上的书,认真看向坐在对面的她,"成,陪你说话,你想说什么?"
典型的直男式回答,让叶梓忍不住翻白眼,"就算我真有话想跟你说,被你这样一问,我都不想说了。"
明明要他陪着说话,怎么又没话说了,慕东辰很是不解,"为什么?"
"我是要你陪我说话解闷,结果你搞得跟正式洽谈一样,你让我说什么?"这人要不是碰上她,怕是得打一辈子光棍。
慕东辰不能理解叶梓的思维,但他是个好男人,对象不知道说什么,那就他来说,"那咱们讨论讨论学习的事?"
叶梓还以为这人能说什么呢,结果给来了这么一句,她干脆站起来,"算了,你继续看你的书,我去看看兔子发动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