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叶梓的爸妈各自有了新家庭后, 叶梓就两边都不爱回, 过年的时候都是自己倒腾吃的。
那时候流行一句话:生活需要仪式感。
在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 仪式感能叫人找到富有诗意的生活,能叫人看到远方的微光,找到不愿意将就的勇气。
每当遇到节日的时候, 为了不让自己自怨自艾孤独的生活,她总是能把阵势做得很足。让自己即便一个人过节, 也能有浓厚的节日氛围。
情人节时,她就给自己买花、买巧克力,让即便单身的自己,也能有情人节的氛围。圣诞节时, 她会买上一颗圣诞树, 然后把它装饰得非常漂亮, 让家里有着浓厚的圣诞节气氛。
这是洋节日, 遇到传统节假日,就是做吃的。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过年做年夜饭。
一个人的时候, 她尚且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如今有三人一起过年,更要把这个年过得更好。
于是,叶梓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动手做了八道菜,鸿运当头、大吉大利、五福临门、年年有余、竹报平安、金玉满堂、腊兔肉、外加团圆水饺。
满满摆了整张八仙桌, 看着就特别有年味,尤其听叶梓报的一道道菜名。
慕家破落前,日子很是好过,逢年过节的时候,也是准备得很丰盛。只是,近十年下来,他们连过日子都成问题,过不过节日都差不多。
这是近十年下来,再次有过节的感觉,慕奶奶很是感慨,"十年了,终于再次有过年的感觉。"
特殊时期前几年破四旧,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活动,不让人拜神不让人祭祖,过年不贴春联,不能燃放鞭炮,有好几年过年都是悄悄关着房门,一家子躲着庆祝。
后面虽然没抓得那么严实,但也没明确说这些事情可以做,很多人秉持小心为上的心思,也是没热热闹闹过年的。
今年大队已经下发通知,说是正月初五县城里会有庙会,这就意味着拜神这种事不再被禁止。于是,今年过年大家贴对联、拜神祭祖、放鞭炮,再也没所顾忌,是近十年下来,最热闹的一个年。
叶梓大概也清楚特殊时期十年期间,处处萧条、处处压抑的情况,很是理解慕奶奶的感慨,"新年除旧迎新,往后会一年比一年好,后头有的是好日子呢,过去的咱们就让它过去。"
77年恢复高考,78年改革开放,从此以后社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劳动人民的日子可不就是一天比一天好。
"你这丫头很多事情看得都比奶奶透彻,要不是你实实在在在我眼前,奶奶都要以为你年岁比我大了。"
叶梓嘴里时不时总能蹦出几句特别透彻的话,叫人听了觉得特别有理,然后会有种未来很美好的感觉。
"书中自有颜如玉,梓儿爱看出,无论待人接物,还是看待事物比一般人通透,很正常。"
慕奶奶的想法,慕东辰也有,他还发现叶梓身上跟常人不一样的地方,不止这些。
这很明显不正常,但叶梓不说,慕东辰也就不问。
叶梓也知道慕东辰有意为自己遮掩,就顺着他的话道,"东子说得对,我就是书看多了。"
也的确是书看多了,只是那些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而是各种各样的小说而已。
每本小说的主角都有着不一样的人生,看多了小说,看多了各种人不一样的人生,总能从中看到一些印象深刻的人生感悟。
叶梓无意在这上面多说,就提醒道,"天气冷,饭菜容易凉,咱们边吃边聊吧。"
慕奶奶在主位上坐下,叶梓、慕东辰两人分别坐她两边,慕奶奶说了一句,"今年家里多了梓丫头,终于不再是我跟东子两人在这里大眼瞪小眼,奶奶很开心。奶奶希望今后过日子,你们两能有商有量,把日子越过越好。"
"奶奶就这么个心愿,其他的就不多说,吃饭吧。"
慕奶奶不大爱吃海鲜,鱼刺又多,几道有海鲜的菜她都不怎么吃。叶梓倒是爱吃鱼,可她极讨厌鱼刺,慕东辰早知道她这个毛病,每次但凡有鱼吃,他都首先把鱼肚子上面最嫩,鱼刺最少的部位挑出来给她吃。
一开始叶梓还很不习惯这样被照顾,尤其当着慕奶奶的面。
可每次慕奶奶都笑眯眯看着慕东辰说,懂得疼媳妇的男人最讨人喜。
然后跟她说,男人愿意为你做事情,你就安心接受。
不然,拒绝着,拒绝着,男人迟早把你给忽略彻底。
于是,现在哪怕当着慕奶奶的话,叶梓也能心安理得享受慕东辰的照顾。
当然慕东辰照顾完她,她也不会忘记提醒他给慕奶奶夹菜,而她也会意思意思给慕东辰夹几筷子的菜。
在慕家吃饭叶梓尚且享受慕东辰的照顾,回叶家更不用说。
叶母私底下告诫过她好几次,说她自己有手有脚的,干嘛要女婿给挑鱼刺,让她把握着点分寸,别做得太过分。
若她是这个时代的人,那叶母这样说,叶梓大概也就接受了。
可她是来自四十年后的新新人类,哪里能听信叶母的话。
每次叶母跟她说这些,她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私下里她也问过,慕东辰关于给她挑鱼刺的事,有什么想法。
慕东辰特别耿直地回应她,"男人照顾女人,天经地义,他没什么想法啊。"
钢铁直男虽然有时候很气人,但甜起来的时候,也真真是要人命。
所以,从那以后,叶梓就特别心安理得,享受慕东辰的照顾。
三人吃饭从来没有饭桌上不能讲话的规矩,几块饭菜下肚,慕奶奶开始吐槽自己的孙子,"东子话少,每次我趁着这天想多跟他聊两句,结果他总是嗯呀一个个单音节敷衍我,压根聊不起来,气得我不行。"
"那时候我就在想,哪天他能给我找个陪我聊天的孙媳妇回来,那他陪不陪我过年,我都无所谓。本来以为等不到这天的到来,没想到今年就等来了你这么个好闺女。比起你,这孙子真是不合我心意。"
对慕奶奶的吐槽,慕东辰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您每次开口第一句就问我,啥时候给你找个孙媳妇回来。说不找吧,您肯定觉得我不孝。说找吧,就咱们家这种情况,哪家愿意把闺女嫁到咱们家来。"
"应不应都是我的错,我就干脆少说几句。"
"难道梓丫头跟你处对象的时候,咱们家的情况就好?"
"不好。所以她是独一无二的啊。"
叶梓肯在那种情况下,跟他处对象,慕东辰想他这辈子都忘不了。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谁家姑娘找对象,都是奔着这两点去的。可当时咱们家穿衣不说,就是最基本的吃饱肚子都成问题,梓丫头愿意那时候跟你处对象,的确没人能做到。所以啊,这辈子无论你负了谁,都不能负了她,不然哪怕奶奶已经去地下,也会爬出来跟你算账的。"
自己是女人,也有女儿。
女人和母亲的心思,慕奶奶很清楚,所以无论对叶梓本人,还是叶家一家子,她心里都是由衷的感激。
选择慕东辰处对象,是她很清楚这样的人,只要有机会一定会成功,就算他自己不能成功,她也能在一旁帮着他成功。
所以叶梓真不觉得自己有这两祖孙说的好,况且过日子也没那么负心汉,"过日子没有那么多曲曲折折的,大部分人都是一生稳稳当当的过,我跟东子也会这样过一辈子的,您不用操心太多。"
比起嘴上说,慕东辰其实更喜欢用实际行动表明,不过在外面走动了几个月,他也明白有些心里话还是需要说出来,给关心自己、爱自己的人听,他们才能知道你所思所想。
"未来能给小梓儿什么样的生活,我现在不敢保证,但就一辈子只对她好这一点,我无比确定。所以您担心大的这事儿,不会发生,您尽管放心好了。"
慕东辰这话虽然回答的是慕奶奶的质疑,确实看着叶梓说的。
只要这人性格不大变,叶梓绝对相信他的话,不由肯定地对他点头应道,"知道你最好。"
两个小年轻的小动作,慕奶奶全当没看到,自顾自吃着自己的饭。
冬天是真的冷,半个小时不到,饭菜就都凉了。
三人吃得也差不多了,就干脆收拾了东西。
上辈子城里限制烟花炮竹,哪怕活了将近三十年,叶梓还是一次烟花炮竹都没放过。早就惦记着放鞭炮玩,收拾完东西,又给慕奶奶调了收音机听,她就拉着慕东辰去放鞭炮。
由于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当初买的时候,麻雷子、二踢脚、窜天扬、大闪光等各种类别,她都买了一些。麻雷子是单个的大爆竹,二踢脚是双响炮竹、威力很大,窜天扬用手扔地上、就能‘嗖嗖’升到天上去,大闪光燃起来跟烟火有着类似的效果。
当中窜天扬威力最小,叶梓先拿这个玩,一扔一个响,很是好玩。
不过这个玩意儿,操作起来它没难度,扔几个后,叶梓就不感兴趣,闹着玩其他的。
二踢脚威力太大,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受伤,慕东辰不让她玩,叶梓只能玩麻雷子和大闪光。
麻雷子的响声非常大,她每放一个,慕东辰都帮她捂一次耳朵,生怕她的耳朵被响亮的鞭炮声给震到。
大闪光的除了声音大点,且它是埋在地里点燃的,一点燃就能听到"砰砰"几声鞭炮响,外加一束亮光直奔夜空。这跟后面的烟花有点类似,就是除了单纯的光,其他并没太多花色。
叶梓才十六岁,按说还是个爱玩闹的年岁,可因为内里有个颗老阿姨的灵魂,她一直表现得超乎年纪的成熟。
无论对慕东辰两祖孙,还是对叶家一家子,她始终站在照顾者的身份,照顾着一家子人。
慕东辰其实不希望她这么面面俱到。
养家照顾妻儿老小是男人的责任,姑娘家轻松一点就可以。
这个话题他提过几次,叶梓都没放心上,慕东辰很是心疼她。
今天难得见她一改平日的成熟,玩得跟个孩子一样,慕东辰只觉得这样的叶梓,更加鲜活有朝气。于是,除了顾忌着她的安危问题,也不管她要怎么玩,就这样由着她玩。
上辈子大概是从小没有疼爱她的人,叶梓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童趣,小孩子的玩意她很少玩的,也鲜少有这样噬无忌惮玩某种东西的时候。
两辈子第一次有机会这样玩,她甚至忘了周遭的一切,就想着眼前好玩的事儿。
每个人的人生多多少少都有遗憾,然则像她这样有重来机会的人,少之又少。
老天爷眷顾她,给了她这么好的机会,上辈子的所有遗憾,她都想弥补过来。
抱着这样的心思,她竟然放了足足一个小时的鞭炮,把几十块钱的鞭炮一次性全部给放完了,借着慕东辰手上手电筒的光,看着满院子的炮竹,她吞了吞口水,"我这是放掉了卖十几只兔子的钱才能买到的烟火?"
慕东辰上前一步站在她跟前,伸手摸了摸她的脑门,有冒出的细汗,拉着她的手往房间里走,"钱没了可以再挣,你玩得开心就好。"
叶梓觉得她的男票,越来越有霸总的样子了,心里美滋滋的,"你说得有道理,我从来没这么开心过。"
两辈子头一次能这样玩,叶梓真的是从未有过的开心。
"你要是喜欢,以后我每个月买点回来给你放着玩。"
他喜欢叶梓这样开心的样子,那会让他觉得人姑娘跟自己在一起,日子过得不错。
"不要!"做任何事情都讲究氛围,此时此刻,放鞭炮是件好玩的事,换到平常就没这种感觉了,"每个节日、每种东西都有它特有的意义在里面,不合时宜的东西,少了这东西背后的意义,就纯粹只是东西,我不喜欢。"
"不过,往后但凡遇到节日,咱们可以应景的,买点节日的东西,倒是真的。"
慕东辰表示没意见,"到节日想要什么东西,你告诉我,我一定给你买。"
这么一通玩闹下来,额头上尚且冒汗了,身上更不用说,慕东辰担心她继续穿着这样的衣服会生病,拉着她往她房间走去,到房门口的时候停住,"你进去把里面的衣衫换掉,咱们去陪奶奶听收音机。"
慕东辰是个很细心的人,像这种叶梓不在意的小细节,他经常能注意到,并且提醒她。
叶梓觉得这样的男人,将来有了孩子后,一定能把孩子照顾得好好的。
这么一想,她就觉得自己眼光当真不错,竟然相中了这么个优质的男人。
换好衣服,两人又去厨房里倒了温水,然后才到堂屋。
堂屋里慕奶奶坐在扶手椅上,身上盖着一件旧大衣,收音机放在边上的桌子上,里面正播着样板戏《红灯记》。
双车大队这时候的收音机只能收到三个台,分别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福省广播电台、福市广播电台。七十年代的广播节目已经很丰富,可以听新闻、可以听戏曲、可以听音乐,也有军事体育栏目等。
其中戏曲是这个年代最主要的文化类活动,以八大样板戏为主,分别是五个京剧节目,《沙家兵》、《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两个舞剧节目,《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还有一个交响音《沙家兵》。
收音机虽然是她订婚时,乔欣送的,但叶梓用的时间并不多。
从信息大爆炸时代过来的叶梓,除了听听新闻,了解了解时事,其他广播节目她都不怎么感兴趣,收音机更多时候是慕奶奶在听。
就这出《红灯记》叶梓都跟着听了好些遍,其中李玉和唱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铁梅的"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等台词,哪怕到四十年后,依旧耳耳熟能详,足见其经典。
也难怪慕奶奶怎么听都不腻味,且每次听都是全神贯注的,就像现在听得入神的她,连他们两人进屋都没发现。
叶梓两人显然已经习惯她这样入迷,也不打扰她。
为了不影响她听广播,慕东辰两人特意挑了个离她远点的位置坐下。
堂屋里放着几本两人近段时间正看的书,两人习惯一得空就捧着书看,坐下来就要拿书看。碰到书后,叶梓又放开,同时压住慕东辰正好拿起来的书,"除夕夜咱们就给自己放一天假,聊聊天吧。"
慕东辰一想也是,干脆放开书,把压着手的姑娘拉到自己怀里,"我抱着你,比较不冷。"
慕东辰的怀抱很宽,心跳很稳,窝在他怀里,让人有种只要靠着他,就什么都不用操心的感觉。
叶梓很喜欢这种感觉。
小情人凑一起,随便什么话题都能聊上一个半个小时的,尤其两人这样抱着,叶梓不冷,慕东辰则享受温香软玉的感觉,一点没觉得时间过得快。
要不是慕奶奶听完《红灯记》闹出声响,两人能这样窝着聊一个晚上。
慕奶奶听完红灯记,时间差不多八点,这时候还没有春节联欢晚会,要守岁到凌晨,中间没半点其他事情做,就干坐着实有些困难。
还好广播八点半开始的文艺节目,除夕夜能播到十一点半。
两人走到慕奶奶的身边,叶梓把刚给她装的温水递给她喝,三人瞎聊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广播的文艺节目开始了。
文艺节目更多的歌曲,都是些红军类歌曲,《东方红》、《红梅赞》、《十里送红军》之类的。这些歌哪怕四十年后,传唱度也还是很高,经典从来就不会过时。
当中偶尔插几首邓丽君的歌,比如《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千言万语》、《你可知道我爱谁》,在一干飘红的歌曲中,这些甜蜜的小情歌听起来特别有味道。
这是慕奶奶第一次听这类型的歌曲,听完直说,"这位歌唱家的声音太好听了。"
"是很好听。"后期还有更多更好听的呢,叶梓心道。
比起干坐着守夜,有个收音机显然时间好过多了,听着歌,偶尔对某首歌曲品评上两句,时间倒也过得快。不过,慕奶奶没这么晚睡过,到十点的时候实在撑不住,叶梓就劝她去睡觉。
慕奶奶想着有慕东辰两人守夜也行,就回房睡了。
叶梓两人继续窝着听收音机,不知道又过了多久,叶梓隐隐感觉外面有人在叫她。
大过年的又是大晚上,她只以为自己听错了,也就没搭理。
结果没多久,又听到好像有人再敲外面的大门,"你去看看,怎么回事?"
慕东辰拿起手电筒,走出堂屋,走到外面的大门,"哪位?这么晚了做什么?"
"我程悠然,来找叶知青。"
声音听起来有些黯哑,还有不容易听出的几分颤音,一听就知道说话的人不正常。
大过年的,慕东辰不希望掺和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小梓儿睡下了,你有什么事,明天再来找她吧。"
"我好冷,我没地方去,她不收留我一个晚上,我会冻死。"
这次能听出说话人明显的颤抖,慕东辰忍不住蹙眉,"知青点那边有你住的地方。"
"他们把门锁了,我进不去。"主要是这种情况,她也不能进去,也不想进去。
"我家也没你住的地方。"
最后说了一句,慕东辰就回了堂屋,不是他没同情心,而是这么大晚上的找上门,明显不正常,他不想为这么个不相干的人,闹得年都过不好。
不过,这事儿他还是告诉了叶梓,"我告诉她你睡下了,让她有事情明天早上再来找你。"
叶梓的确不想管程悠然的事,可这大冷天的,对方明显又不得劲,她不出去看看怎么回事,万一对方冻死了在家门口,不仅事情说不清楚,还晦气。
于是,她只能起身往外走,"我记得分红那天,为了工分不被扣,她跟方程远的妈妈做了一个交易。答应除夕夜晚上在方家吃的年夜饭,这会儿找过来,怕是在方家发生了什么事。"
搁叶梓身上跟对象分了手,绝对老死不相往来,她实在不明白程悠然为什么还要把自己往那坑里带。
这次怕是被坑惨了,才会大半夜来找她。
抱着这种心情,叶梓打开了大门,看到缩在地上浑身狼狈的程悠然,"怎么搞成这样子?"
听到叶梓的声音,程悠然抬起那张惨白的脸,"叶知青你救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