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功名路(科举) > 第108章 108

功名路(科举) 第108章 108

作者:沈桑榆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5:27: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宋奇一身大汗从宫里出来, 被冷风一吹,背后一凉,大脑也冷静了下来, 圣上今年愈发喜怒不定,按照年岁,也是大期将至, 必须得更加小心。

上了马车, 仆人给他递上暖炉和姜茶, 宋奇抿了一口就不愿多喝, 靠在马车壁上闭目养神, 忽然道“去查一查淮南府, 把淮南府官员的生平都找出来, 再去看看淮南府最近发生了什么。”

“大人,如今临近年关, 道路不畅, 怕是要等一段时日。”仆人观察他的脸色。

宋奇微微颔首“无妨。”

马车驶出紫禁城, 一路上寂静得很, 路过茶馆的时候, 隐隐约约还有几声寂寥的说书声,猛地一声惊堂木, 马嘶鸣了一声。

宋奇睁开眼睛,撩开了一点帘子, 越来越黑了啊

年底沈陵收到了汤鸣则的信, 说了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 沈陵根据他们的暗号,找出了隐藏信息,果然今年京城的形势一下子就严峻了,参照历史,新皇登基前绝对会是一场腥风血雨。

几位皇子之间的斗争、新旧权利之间的较量,圣上今年对太子亦是斥责了好几次,如今还命太子闭门思过,不管是太子一系的还是三皇子四皇子一系的,都被贬谪了好几个,朝中局势愈发扑朔迷离。

沈陵如今远离了权势的漩涡,这些纷争对他的影响不大,但他还是要了解一下京城的状况,以防万一。

年底封笔前,淮南府的上上下下基本上都统一了公文样式,沈陵对执行力度比较不错的县进行嘉,能不能稳定下来就看明年,明年一年下来就有成效了,递上来清一色的样式,沈陵想想就觉得舒服。

确定新年期间守值的人,新年期望可不要出岔子,金大人洒脱,过年期间打算出城玩。地方官不得随意出任职的境内,但在境内就是随意了,按个视察的名号,四处走动都可以。

沈陵就留下来守城,没个长官镇守,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就不好了。都说他太谨慎了,可能和他上一世的职业也有关系,一个实验可能因为一个小失误就重新来过,想想上辈子就因为一个实验失误,把自己炸到了古代,代价太大。而且这么多年的经验也告诉他,小心驶得万年船。

他们家第一年在淮南府过年,也没什么亲友,沈全和方氏可以回建康府走走亲戚,老家那边也写信来说,觉得他们在淮南府冷清,让世敏几个去淮南府给他们拜年。

沈陵一想也是好,正好可以检查几位侄儿的功课,淮南府和建康府也不远,让他们时常过来也可以。

明年过年沈陵打算向朝廷申请一下回乡,他离得近,又这么多年未回乡,沈陵用爷爷奶奶高龄为由应该是比较好申请的。今年是第一年上任,也来不及申请了。

大郎二郎带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到淮南府给他们拜年,除了世敏,还有世祯、世骏,世祯是二郎的孩子今年十岁了,世骏是大郎的次子,今年八岁,其他的小孩子比较小,就没有带过来。

年年看到这么多哥哥,很是高兴,年龄小的对年龄大的孩子天生就有一种追随,很喜欢跟着大的孩子。

世敏已经完全可以跟着他了,世祯和世骏还小,还不适合跟着他学习,但几个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够好,专注度不够,容易出错,沈陵在这段时间就纠正他们的学习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也许你们觉得如今写错一个字没什么,你们不是不会,但这就表明你们不认真。如果上了考场,一个错字意味着什么,修改需要时间,涂抹影响卷容。平时不细致,别指望上了考场细致。”沈陵一脸严肃地看着下面三个孩子。

平日里沈陵对他们很好,导致世祯和世骏以为沈陵很好说话,今天沈陵就打他们手心了。

世敏侧头看了一眼两个挨训的弟弟,心里默哀,来的时候就说了小叔很严厉的,这两小子这几天看小叔这么好说话,还觉得他在瞎说,现在知道厉害了吧。

世敏出生的时候,沈陵还只是童生,在家的时间多,世敏和沈陵相处最多,也最清楚沈陵对学业是什么态度,所以来这儿学习,他无比清楚将会面临什么。

他们在淮南府待了几日,沈全和方氏跟着他们一起回建康府走亲访友,几个孩子一辆马车,上了车世祯便道“可算是回去了,我再也不说小叔比夫子好了,小叔比夫子严多了。”

世敏找了个舒服的位置,打了个哈欠“早和你们说了,你们非不信。”

世骏感觉自己的手还隐隐作痛,看着外面的淮南府,心生胆怯,还是赶紧回去吧,“大哥,你小时候也是这么被小叔打的吗”

“没有,小叔不怎么打我。”世敏看到两个小的羡慕的眼神,补充了一句,“都是让我爹打的。”

世祯、世骏

如果换作他们的爹,可真不是打手心这么简单。

世祯感叹道“小叔可真厉害,四书五经张口就来,第几页第几页都能告诉我们。”

世敏道“那是因为你们没见过小叔读书的时候,爹和二叔三叔不是经常说吗,小叔读书的时候天没亮就起来了,没法看书就背书,寒冬酷暑,勤学不辍。你们看三叔在教导我们的时候,自己还在写东西。爹娘骂我们也不是没道理”

世敏不禁想到自己小的时候,印象有些朦胧,但他记得比较深刻的就是小叔教他读书的时候,他不怎么专心地在旁边念书,小叔却能够心无杂念地写自己的文章。

小时候小叔对他很好,比起下面的弟弟妹妹,他和小叔的接触最多,以前不曾注意到的,如今大了回想起来,才觉得小叔真的很了不起,不是停留在大人口头上的。

过年期间,除了放烟火的时候发生了几次小火灾,的确没什么大事情,沈陵也给自己放了个长假,在家中陪陪妻儿,和程先生聊聊各地的风土人情。

程先生嫌回去一躺麻烦,过年就没回去,本来沈陵都打算年前让先生跟着商队早些回去。程先生觉得八月才来的,来来回回麻烦。

沈陵在家许久未做木活,手都有些生疏,过年的时候给年年做了一套木餐具,雕了他喜欢的小鱼,勺子筷子和小木碗,其实古人不喜欢木碗,因为只有和尚才会用木碗化缘。沈陵特地做得扁平一点,不像那种碗,不然沈全和方氏看到了肯定不让年年用。

但这个年纪的孩子用瓷碗跟碎碗机似的,木碗轻便,他掉地上也没事。

文以苓也受到启发,画了几个童趣的图案,到时候可以印在瓷碗上,等开了年让人去打造。

年年收到这一套小餐具果然自己吃饭更有劲了,每顿都要自己吃,就是不知道这热情能持续多久。

在地方给他送年礼的更多了,他平日里不怎么收礼,也不爱办宴会,过年大家就有正当的理由给他送礼了。

想做一个清廉的官还是很难的,你不收吧,他们以为你对他们有意见,或是想要和他们作对。古往今来风气就是如此,水至清则无鱼。其实收礼不收礼是无所谓的,只要上面不想搞你,你就相安无事。若上面看你不爽,怎么都能给你找出个罪名来。

过了年初,沈陵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了,他给自己列了一个工作计划,古人对地方治理大都觉得有事情再治理,除了危机性命以及国家秩序的事情。

他不能触及别人的利益,能做的事情不多,但沈陵还是希望尽可能有所作为。

他列了一个规划,从水利、农业、经济考虑一下今年可以做些什么,水利方面,淮河每年都需要加固,一个不留心很可能会决堤,一旦淮河决堤,别说官途,人生也就到这儿了。历史上淮河决堤的次数不少,尤其是雨季。

所以沈陵把它放在首位,除了加固,最好就是疏通,现在下水挖淤泥肯定没有这个条件,淮河也有几条支流,引流是目前最好的方法。马上春汛就要来了,虽然这几年淮河还算挺乖的,但谁知道今年上游是个什么情况。

也还好如今的淮河还有入海口,后世的淮河入海口逐渐淤积了,没有了入海口,洪灾可能更严重。但如今淮河中下游地区,还是洪灾重点区域。

淮南这个地方和建康府一样,城市排水不畅,雨季很容易被淹。

沈陵把水利工程放在首位,其次再是农业、经济,淮南这边农业发达,水稻小麦都能种,沈陵也很想搞一年三熟的杂交水稻,奈何他不是学农业的,只知道那叫杂交水稻,什么和什么杂交,他也不得而知,也就盼着他有生之年能够研究得出。

要想富,还是先修路,淮南府和各个县的路他都觉得不是很畅通,也亏得有条河。若是进出都是山路十八弯的地方,注定是会穷的,平原地区永远是比山区富饶的。

他只列了几条,一年能把自己想的做到三条已经很不错了,但如果上面不审批的情况下,大部分都实现不了。每年的赋税地方只留一部分,大部分都是上缴国库的。要做什么,都必须向朝廷申请。

想想沈陵也不禁苦笑,连做点事实,也是四处受限制,许多时候也真不是有些官员不想做,而是根本做不成。

年底他收到严清辉的信,他那边的当地官绅、世家、商人相互勾结,他向知府撤换官员,知府根本不管,完全是逼他和他们同谋,如今也不知道他那边怎么样了。

元宵前,金大人也回来了。

“大人,怎么今日找下官”王缯朝宋奇行礼。

宋奇笑着指了指对面的位置,道“不必多礼,请你喝杯茶。”

王缯端起茶,抿了口茶,道“好茶。”

王缯心里头敞亮,宋奇肯定是有事情找他,心里头也在猜测究竟是何事。

两个人就着茶聊了一会儿。

宋奇才道“你可认识淮南府通判沈孝原”

阿陵宋奇怎么会突然问起阿陵,王缯不知他想问什么,谨慎道“他同我那侄女婿是好友,大人怎么突然问起他”

宋奇笑了笑“于他来说,是好事。你看看这几份公文。”

下人从旁边递上来,王缯好奇不已,宋奇都说是好事了,难不成阿陵做了什么让宋奇对他另眼相看,王缯看了那几份公文,样式统一,有表格的表格规制统一,王缯一眼就明白了,这肯定是沈陵做的。

宋奇说道“这是淮南府递上来的,圣上很满意,不说圣上,我瞧着也很舒坦,一目了然。淮南府都是统一这样的规制,是沈孝原想出来的。”

王缯心中也为阿陵高兴,他就知道,心中纠结了一下,道“实不相瞒,当初下官献上来的表格,也是他想出来的。下官和他的渊源还颇有一些”

王缯和他说起了那一段苏州府的缘分,想想当初为了得到他指点不得不耍些小心机的少年,果然是金子都会发光的。

宋奇惊叹道“这么说来,他少年时就有这般奇思,那也不足为奇了。”

不过宋奇也纳闷,他在中枢院的时候名不见经传,宋奇还是在下人的提点下才想起有这么一号人物,好似绘表的确不错。

王缯感慨道“阿陵委实难得,不似一般农家子,下官当初也是生了惜才之心,本想结两姓之好,奈何被文家抢占了先机。”

如今想想,也是懊悔。

宋奇问道“我怎么记得,令爱嫁得是兵部侍郎之孙”

“下官还有一幼女,养于夫人膝下。”王缯微讪。

宋奇笑了笑,人之常情,谁不想女婿个个是助力。

王缯道“大人可是想拉拢”

宋奇摇了摇头“这个关口,不要轻举妄动,他是个好苗子,本官记住了。”

王缯想了想沈陵的性子,也作罢,阿陵到底还不够圆滑。

宋奇看着那几份文书,道“淮南府这一套,本官想搬至京城,而后推向各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