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功名路(科举) > 第110章 110

功名路(科举) 第110章 110

作者:沈桑榆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5:27: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沈陵亦是没想到这番山回路转柳暗花明, 虽金大人并非是发自真心地认同他的做法, 但他是基于对他的信任,沈陵还是很感激有金大人这样的上司。

不过正如金大人所说,但凡他再年轻个几岁, 都不能任由沈陵这么搞。

他是运道好, 头一回下放就做了通判,多少同年要在地方做上好几任的县令, 若是政绩好, 一任两任就升迁了。

还被分到了老师老友的手下, 凡事都有利弊,在来之前沈陵也分析过, 在熟人手下, 好处就是不用担心人生地不熟以及上下关系,当然坏处也有, 他作为副手, 决策权相对比较少, 更多是执行。

但金大人年岁大了,临近致仕,所以不太管事,倒也给了沈陵历练的机会。他这个年纪, 对沈陵也少了几分猜忌,更多的是前辈对后辈的提携。他若年轻点, 难保不会猜忌沈陵, 如今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沈陵回想自己这一路走来, 似乎运气真的是挺好的,没有什么波澜起伏,但在关键时刻都没有掉过链子。

金大人都松了口,沈陵必定要把计划写得完美一点,之前他只是粗略地讲了一下,如果真正要实施,那必须把落实到每一个铜板。

第一阶段用多少的徭役,服役多少日,做什么活。都得写清楚,沈陵对这些了解没有金大人多,也好在如今有金大人帮忙。

两个人先确定第一阶段,把堤岸先加固,只是首当其冲。下面能少用一些徭役就少用一些,以餐代役的方式应是最省钱也是最妥当的。

沈陵考虑到经济效益,希望挖鱼塘,然后做水产养殖。水产养殖由于经验较少,沈陵已经开始先让人尝试起来。

但挖出来的鱼塘归谁,产生的经济效益归属于谁,就是难处。沈陵是挺想作为官府的一个收入来源,但从大环境看来,不太可能,难保会被参。

金大人想的是,如果真能水产养殖,先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挖出来的池塘可以卖个好价钱,指不定能抵掉费用。

这个法子更为稳妥一点,沈陵也认同了。

从征徭役开始,沈陵就不停在外面跑,勘查淮河以及支流,淮南府府城附近的县他基本上都转了好几趟,支流怎么挖,引流到哪些村庄。这都不是随便就能定下的,首先要勘测地形,看看那些地方适合,其次最好引流到水源比较少或者离水源远的村庄,解决农田灌溉的问题。

自打二月之后,沈陵就没有在家中待超过半个月的,找了几个精通水利的官吏,测量规划,绘制图纸路线,如今在加固堤岸,沈陵希望等农忙过后,就开始开挖支流,这样等到了夏天,就可以看看有没有成效了。

不过这项工程基本上要持续一年,可能还不止,所以沈陵和金大人商量,先试一试,不要搞太大的工程,支流可以加宽,但引流只能徐徐图之,只要有一个成功后面就容易了。

说实话,沈陵也是害怕失败的,毕竟如果扣上一个劳命伤财的帽子,一切前功尽弃。而做这种工程,必须要坚持,一年是根本看不出成效的,至少要两三年。就像金大人所言,这件事情对他们两个根本没有多少好处,只是会便宜后面的官员。

但如果只考虑自己的政绩,地方永远发展不起来。

水利这回事,金大人都偷不得闲,隔段时日必定要去视察一番,沈陵尤为注重加固的材料,盯着下面的小官小吏,平日里若是小贪小污,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他是容不下的。

一直到三月底,沈陵和金大人确定了第一批引流的村庄,到时候受利的村庄肯定是要多出一些徭役的。

天气渐热,四月支流开始疏通加宽之后,沈陵更是半个多月都不在家中,等他再次回家的时候,年年都要盯着他认好一会儿,沈陵知道自己现在肯定很黑。

一把捞起儿子,举过头顶,这个熟悉的动作让年年确定了,立即就笑了起来,手舞足蹈“爹”

沈陵举了几下,然后抱着亲了几口,年年被他的胡渣刺得直躲,一边笑一边推着他的脸“爹爹坏,坏”

沈陵总觉得他又大了一点,今年开年以来,沈陵待在家里的时间太少,即便在家,也没空陪他,每一回见都觉得对不起他。

“有没有想爹爹”沈陵看着他就觉万般可爱,忍不住亲了两口他的小脸蛋。

年年搂着他的脖子,道“想,年年乖,爹爹不要走。”

沈陵心中一软,定是他不在的时候,年年吵着要找他,大人们都和他说,他乖一些爹爹就会回来,他那双纯真的眼睛望着他,沈陵愈发愧疚,道“年年一直都很乖,爹爹很喜欢年年。但爹爹要出去做事情。”

年年疑惑地念叨“不出去,年年要爹爹在家里。”

“年年,说什么呢,爹爹这是做正事。”文以苓端着酸梅汤走进来,看着一大一小相似的两张脸都看着她,忍俊不禁,不过看到夫君又黑了一点,又有些心疼。

沈陵道“爹爹做的事情非常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保护年年,等年年长大了,爹爹带年年一起去好不好”

年年眼睛亮晶晶的,眼中满是崇敬,道“年年长大了,保护爹爹,保护娘”

沈陵和文以苓都笑了起来,沈陵揉了揉他的小脑袋“好,爹爹等着。”

文以苓道“夫君,喝点酸梅汤解解暑气,这回待多久”

沈陵一口气干了两杯酸梅汤,道“下面不用去这么频繁了,我也不能只顾那边的事情。下面定期过去看一看就行。”

文以苓不自觉地松了口气,说实话,她不想夫君这么辛苦。别人都怕自己夫君不上进,文以苓却觉得夫君事事亲为真的太过劳累了,从京城到地方,夫君不知操劳了多少,虽说在地方是没有京官清闲,但也未有夫君这般的。

沈陵想想开年到现在真是没几日好好在家的,不仅仅是愧对年年,还有阿苓,家里家外都需要照料,他把年年放在榻上自己玩,他拉着文以苓坐下来。

“阿苓,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我不在,家里家外都要你照料,爹娘也都是你尽孝。”

文以苓浅笑,嗔道“怎么突然说这个,我是你妻,这些事情本就是我该做的。哪有你在外头这么辛苦,你又瘦了一圈,爹娘心疼,知道你做正经事,也不敢说。”

沈陵在家中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的确该让自己稍微休息休息了,陪陪父母妻儿,道“下面天气热了,咱带爹娘去舜耕山消消暑气。”

比起一起去消暑,文以苓更开心夫君给自己休息。

年年不满他们两说着他听不懂的,站起来走过去挤进他们中间,一屁股坐下来,沈陵和文以苓都愣了一下,随后都笑了。

沈陵认命地陪他玩了一会儿。

引流的事情步入正轨,沈陵也用不着经常在那边盯工了,毕竟他手下不是只有水利一件事情。

他回府衙的次数多了,下面的官吏原本散漫了几个月,忽然之间又得日日勤快起来,沈陵知道他们定是在后边各种埋怨,人都是这样的,懒了之后再想勤快就难,惰根已经有了。

金大人请他去喝茶,见他这幅模样,笑着摇头“你啊,事事躬亲虽好,但你就一个人,哪能忙得过来。”

沈陵喝了口金大人的好茶,金大人颇爱茶道,珍藏了不少好茶,沈陵也都还挺乐意来他这儿蹭茶喝,笑着说道“下官这个人便是如此,这样重要的事情就不大放心,恨不得有一百个自己。不过如今顺利进行,下官也可以抽身了。”

金大人暗自点点头,一方面作为上司,有这样的下属的确让他很放心,另一方面沈陵的行事作风倒不似他这个年纪的,虽然在做官这方面略显稚嫩,但不得不说,他的谨慎细致真是少有的,尤为让人放心。

“你好好休息一阵子,这段时日也劳累了。就不要来府衙了,你比府衙里的小官吏还勤快。”

沈陵调侃道“怕是没少在后头埋怨我。”

金大人捻着胡子“那便是他们不知好歹,这些小官小吏便是如此,不懂天下苍生,只顾蝇头小利,能偷懒的活最好,也合该有你这样的管一管。”

官吏们图省事,向来是能敷衍则敷衍,沈陵之前改革了公文的样式,增加了各部门的联系,区分职权,变相地给他们加了活,沈陵并非不知他们的怨言。

但那又如何,沈陵受不了下面养一堆蛀虫,没能耐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再懒惰养来有何用。

金大人道“忘了和你说,你说的混合养殖有成效了,那几种鱼的确互不影响,如今就看能不能养出更多的鱼。”

沈陵心里松了口气,能行得通就成,毕竟他们也是顶着压力的。

沈陵在家中捂了一下就白了一点,天气热,他们的风扇留在了京城,所以从建康府拿了几架过来。

作为通判,他掌管水利农田诉讼等事务,他觉得最烦就是诉讼,说实话,老百姓没有什么惊天大案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家里长短,而古代是人情社会,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法律是跟随道德观念以及古代风俗的。

法律不是单纯的法律,他断案的时候,也京城会陷入难题。

沈陵实在是不擅长判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大部分百姓又不懂律法。

沈陵想到了普法教育,不过谁会听这个,听了也不一定懂,但他有时候遇到的案件实在是太好笑了,但凡懂些法,也不会如此。

从金大人家出来,府衙的周围开了几家茶馆,天气热了起来,大家爱喝凉茶。

“话说那孙公子虽得了姑娘的芳心,奈何家境贫寒”

沈陵忍不住笑了起来,这说的书也太老套了,但看了看,那茶楼人气还挺旺的,看来古人也爱听狗血剧。

诶,他们不就是爱听这些狗血故事吗,那他何不把法律知识融入进话本里头,这话本还有现成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