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前,柳家父女两例行对着道尊祖师爷神像行了礼。
自从发现阿爹可能跟慕仙教有关,柳溪照最近向道尊神像行礼时,已不再如从前那般敷衍了事,倒是多了几分真心恭敬。
“哟!这不是柳道长和小公子么?几个月不见,柳公子又俊俏了不少呢,你们父子两这是打哪去啊?”
柳家二人闻声看去,见溪边岸上站着一中年女子和一个模样清秀的少女,二人正在浣洗衣物,身旁还放着一个大木桶。
闻声柳家父子便停下了脚步,柳溪照问候道:“李婶子好,凤铃妹妹好久不见了!”
见柳溪照正看向自己,李凤铃赶紧低下头避开了他的目光。
李婶子见女儿红着脸怵在原地,柳溪照又“一脸色相”盯着自家姑娘直看,顿时面露不悦随即用力咳嗽了几声。
柳一刀见状赶紧随口寒暄了几口,拉上了柳溪照继续赶路。
柳家父子一走远,李婶子突然伸手狠狠掐了一下凤铃的胳膊,连声骂道:“还看!眼珠子都快看掉了!有本事下个月进了琼花乐坊,用你这股子媚劲儿勾搭个有钱人家公子哥啊!...”,
“...柳家这小白脸不就跟他那狐媚子娘一样,长了张狐媚子脸,专勾你们这些不要命的魂魄去吃咯,没出息的东西!”。
“就算我愿意让他勾,柳公子也未必愿意勾搭我!”凤娘含着泪任她痛骂了一阵,冷声道“你这没出息的女儿不过值几个钱罢了,你当人家稀罕吗?”
李婶子见她居然敢顶嘴,抬手就是一巴掌:“长能耐了是不是!连你老娘都敢顶撞?赔钱货!贱骨头!!”
凤娘徐徐收回目光,一把丢下手中洗了一半湿漉漉的旧衣裳就往回走。
李婶子又骂道:“你死哪去?这桶衣裳还没洗完呐!”
凤娘咬着牙头也不回“对!我就是去死!”。
明溪镇距滇城北城门约有一个时辰的脚程,寻常少年不如体格健壮的成人,一般需要多用半个时辰。
柳溪照虽是初次进城,连着走了个把时辰既没叫累也不喊倦,一路上片刻功夫都没耽搁。
父女两一路疾行半刻未歇,行至北城门下,柳一刀已是气喘吁吁,柳溪照却依旧脸不红气不喘。
柳溪照体贴道“爹,要不咱们找个地方歇息一下吧?”
柳一刀见她面不改色,自己却上气不接下气很是狼狈,心中纳闷“莫非我老了?体力竟已比不上十几岁的小姑娘了?”
他顺了顺气,推诿道“不用不用,爹不累!爹一点也不累!”。
王府在滇城中轴,距北城门还有半个时辰出头的脚程,昨日陈员外临走前,曾叮嘱柳一刀需在酉时前入府。
此时刚到未时,柳一刀见时辰尚早进城后便故意放慢了步伐,想让初次进城的柳溪照有片刻游玩的空隙。
过了北城门便是滇北大街,一路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这些年战事频发,好在驻守滇城的魏家威震一方,滇城才能免受战乱之苦,这一方百姓才有安生太平日子可过。
滇北大街是滇城最大的集市,人来人往沿街各种大小买卖应有尽有。
眼下年关将至,货运马车运着一桶桶一筐筐鱼米菜肉,在宽广的街道上来往穿梭。
三五间铺面相通的大布坊前,几个年轻伙计各自怀抱着几捆绸布在店门前吆喝,见到商贾打扮的采买老爷便一拥而上,抢先介绍着几款最新的式样。
街道上卖新鲜吃食的小摊点也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有摊贩在一排炭火上烤着切成薄片的方块豆腐,表皮洒上各家秘制佐料,微烤片刻豆腐皮黄香酥往外滋滋冒气。
糕点摊上陈列着各色各样做工精巧的糕点,有一款包装精美每一盒装着八件不同造型的糕点 ,小贩说这叫“滇八件”一盒共有八种口味。
柳溪照隐约记得自己曾吃过其中一种,名叫“伍仁酥”,只是太过久远记不得那是什么滋味了。
原本喜庆时才见得到的紫米八宝饭,这沿街而来就有两三处小摊在叫卖,刚掀开笼屉还蹭蹭冒着热气的芥面包子个个白白胖胖香气四溢,惹得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
柳溪照东瞧瞧细看看,觉得每一样吃食都很不错难分伯仲。
半晌后她忽然被身侧正在叫卖的烤鸭摊深深吸引,那些鸭子以蜜水涂于表皮,烘烤后皮色金黄脆而不焦香气四溢,只看上一眼就觉得滋味一定美妙非常。
柳一刀看出了她的心思,笑着问道“啊照,想吃什么?”
柳溪照默默咽下口水喃喃道“我不饿...”
“又不是饿了才能吃东西,爹去买半只烤鸭给你尝尝”说着话柳一刀就往烤鸭摊走去。
柳溪照赶快拉住他往旁边一指说道“爹,我想吃那个!”
语罢她三两步跑到身侧的甜食摊入座,学其他食客扯着嗓子叫了一碗玫瑰米凉虾,和一碗豌豆凉粉。
玫瑰米凉虾香甜软糯,豌豆粉清凉爽口,两样吃食物美价廉价格公道,很受往来行人青睐。
在座的食客们纷纷侧目,争相看着这俊美非凡的小道长。
摊贩原是好意偷偷往柳溪照碗中多加了一大勺玫瑰蜜水,没想到甜得她直皱眉头。
食客甲吃的高兴,见在座的食客又面善可亲,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兴奋说道“诶!你们听说没有!朝廷的册封仪仗今日已经到郡王府啦,不对!如今该改口称梁王府咯!听说还是十一皇子睿王殿下亲自宣诰封圣旨的!真是黄恩浩荡啊!”
闻言,食客乙低声议论道“咱们王爷还在南境打仗,诰封仪仗就先来行册封礼,是不是有点不合规矩啊?”
席间的食客丙是个文质彬彬的青年男子,看模样好像还是个世家子弟。
听到众人的议论,他不以为然道“规矩?当今大鸢圣武帝就是天下最大的规矩,!”
“魏诚带着滇城子弟兵,还在南境为朝廷搞出来的烂摊子卖命,皇上这边封个亲王给个爵位,做做样子给百姓们看,什么黄恩浩荡?都是帝王权术罢了...”
食客甲见这个书生三言两语就扫了众人的兴,不满道 “话也不能这么说吧?魏王爷可是大鸢朝开国以来的第一个异性诸侯王,这已是我朝开疆辟土以来对臣子最高的恩典!纵使独霸岭南不可一世的威远侯,今后恐怕都得礼让几分,兴许咱们皇上这次真的想明白了,还是梁王魏诚和滇城军最靠得住!”
书生轻嘲一声又道“威远侯杨昔这些年忙着帮圣上四处求仙问药,早已荒废了正业,长子杨显祖又是个酒囊饭袋!此次南境战乱,武帝眼见无人可用,才勉强启用了魏诚。过些日子战事彻底平定,还不是照样对魏诚处处提防,这些年兔死狗烹卸磨杀驴之事,各位听的还少么?!”
朝廷为平民愤,战时诛杀了南境大军的多位将领,才是前不久的事情,这个书生字字句句皆是实情。
但他在大庭广众下对朝廷和皇帝妄加评论毫不避讳,众食客一时无人敢再接他的话。
书生身旁的侍从低声提醒“少爷!时候不早咱们该回去了!” 说着话便取了些碎银放在了桌上。
书生讪讪放下了手中的木勺,二人旋即离座拂袖而去,摊贩见他们多给了不少银子,在身后千恩万谢。
食客甲讪讪说道“有几个臭钱了不起啊!口出狂言忤逆犯上,指不定哪天就被官府给收拾了!”
正在收拾碗碟的摊贩闻言,凑近低声说道“一般的地方官恐怕还真管不了这些人!这位客官你是外地人吧?刚才那客官一看就是应天书院的,看他那一身衣服就知道了!”
食客甲不悦道“应天书院怎么啦?那里边的人能无法无天?”
食客乙闻言,也低声说道“这位兄台你有所不知,滇城东边的应天书院乃是开国元老韩太傅所建,我朝如今正二品以上的大官,有一半都曾是应天书院的门生,韩老太傅虽然在百岁大寿后告老还乡,但这十几年来在朝中的威望丝毫未减...”
“...如今应天书院里头的学子大多是慕名而来,都是些当朝王公贵族子弟,一个个身份显贵,可不是我等平民百姓得罪得起的!”
闻言食客甲顿时后怕不已,闷头快速吃着碗里的凉粉,心想“既然知道刚才那人惹不起,你们怎么不提醒我!真是差点祸从口出!”
柳家父女听了身旁食客们的一席议论,也是各怀心事,默默吃完了各自碗中的甜食。
柳一刀没想到册封仪仗居然比预定日期提前了好几天进城,心中隐隐有些不祥的预感。
柳溪照见他面色有异,假装无意问道“爹,那咱们还去王府么?”
柳一刀沉声道“既来之则安之!去看看再说!”
付过账后父女两没在街上多做停留,加快了脚程向王府赶去。半个时辰不到,二人已来到了西梁郡王府前。
王府大门依古制一般不会临街而建,而是南侧设立捯座房两旁设旁门,经旁门而入才可见府门。
但魏诚乃是武将出身,又向来不拘繁文缛节,西梁郡王府便直接临街而设。
王府坐北朝南占地广阔,门前左右各设一只大石狮子镇宅气派非常。
大门梁栋、斗拱、檐角皆为彩绘,门窗仿柱以黑漆油饰,屋顶上覆着彰显尊贵的碧色琉璃瓦。
此时王府大门前,一左一右两队皇族护卫戒备森严,显然里头来了不得的大人物。
柳一刀见状不禁皱了皱眉,柳溪照倒是满脸轻松,初次见到这么大的阵仗,她不止毫不露怯,还莫名生出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兴奋!
作者有话要说: 滇北大街的美食把我自己都给写饿了O(∩_∩)O哈哈哈~边写边咽口水。接下来的剧情开始高能了,小小剧透一下:大部分配角都“来头不小”哦!